3.01章 五蕴

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五蕴”,分别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五蕴”,是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也称为“五众”“五阴”“五取蕴”。 蕴为堆、积聚的意思。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之二 :“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色、受、想、行、识,是为能学五蕴。”
《大宝积经》:“何等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舍利子,世间妇人,能令众生不舍如是五蕴重担,故名五蕴以之为妇。”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无见品第二 :“何谓五阴?色阴、痛阴、想阴、行阴、识阴。”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品第十一 :“何以故?不受色、痛、想、行、识故。不受五阴则非五阴。”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第二:“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领纳,名受取蕴;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蕴;如是入息出息了别,名识取蕴;”
解读:
五蕴阴盖人之本性,如同妇人迷惑人,使人不得解脱,故也称五阴或五受阴。其中受阴也称痛阴。因为色是无情,无情即性,故自性为色蕴,领纳为受蕴,取相为想蕴,造作为行蕴,了别为识蕴。

《胜思维梵天所问经》:“梵天。言世间者。我说五阴名为世间。贪着五阴名为世间集。五阴尽名为世间灭。观察五阴不见二法。名为世间灭道。”
《佛说十二头陀经》:“知此五阴从本以来空无所有。灭除诸相证如实智。成阿罗汉。诸菩萨等思惟法已得无生忍,满足十地。”
解读:
证知五阴皆空,再灭除一切相,证如实智(真如实相的智慧),小乘就成阿罗汉,菩萨能得无生法忍和十地菩萨的果位。五阴尽则世间灭,即三界灭,所以五阴尽方能获得生死解脱,脱离六道轮回。“观察五阴不见二法”就是一真法界,即第九识的境界。

人身由五阴集聚而成。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感受)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一、色蕴(色阴)
《杂阿含经》卷第二:“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
《持世经》五阴品第二之一:“是身色阴,皆从业果报觉观起。四大所摄是身色阴,非我非彼,无有所属,无所从起。”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云何为色阴?所谓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阴也……彼云何名为色?所谓色者,寒亦是色,热亦是色,饥亦是色,渴亦是色。”
《杂阿含经》说:“若可碍可分,是名色受阴。指所碍,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碍是色受阴。”
解读:
地、水、火、风四大及由此四大所造者皆属于色阴,色阴所造之身名为色身或色阴身,有不同的因果报应之业就得不同的色身。眼、耳、鼻、舌、身五根皆为色阴,色、声、香、味、触五尘也都属于色阴。有碍于眼者皆是色阴,可分隔开者皆是色阴。

二、受蕴(受阴)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彼云何名为痛阴?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阴……所谓痛者,痛者名觉。为觉何物?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故名为觉也。”
《增壹阿含经》:“所谓三痛。云何为三?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彼云何名为乐痛?所谓心中乐想,亦不分散,是谓名为乐痛。彼云何名为苦痛?所谓心中愦乱而不定一,思惟若干想,是谓名苦痛。彼云何名为不苦不乐痛?所谓心中无苦无乐想,复非一定,复非乱想,亦不思惟法与非法,恒自寂默,心无有记,是故名为不苦不乐痛,是谓三痛。”
《杂阿含经》:“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复以此受受阴是无常、苦、变易。”
《杂阿含经》卷第二:“云何受如实知?有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缘六受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
《佛说大集法门经》:“复次六触,是佛所说。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解读:
受阴也称痛阴,受阴为领纳(感受)所缘,为觉相,即在有触时所生之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三种感受(感觉)。阿赖耶识缘六根而生六触,六触因缘生六受,因为六受而生喜乐为觉味,喜乐为情。定于一心(一想)生乐受(如禅定生乐),心散乱(乱想)不定生苦受,心无一切想(无记)生不苦不乐受。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受,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起,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受等受,别受已受当受,是名眼触所生受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身,随所应当广说。”
解读:
眼触由眼根、色尘和眼识三和合而成。有眼识才有眼触,死人虽然有眼根,但不能缘色生眼触,因为没有眼识。有六触后,由意识妄生出苦乐之情,因六触生出六。
眼见美景,生乐受,眼见地狱生苦受。身体被重击,生痛,为苦受,按摩身体生乐受,身体接触静止的空气生不苦不乐受。耳听优美旋律的音乐,心里舒坦,生乐受,听刺耳的音乐,心里难过,生苦受。

三、想蕴(想阴)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想,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起,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想等想,现前等想已想当想,是名眼触所生想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身,随所应当广说。
《楞严经》:“唯记与忘,是想边际”
《太上老君内观经》老君曰:“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
解读:
记就是想,也称为忆(憶),在触(根尘识三和合)的前提下为意根的功能,所以要作意才能生想。记空就是忘,故记和忘都属于想阴。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
《杂阿含经》卷第二:“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
《杂阿含经》:“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阴。”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二 :“若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于眼界、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住想胜解,便于眼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作加行”
《持世经》五阴品第二之一:“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想阴?菩萨摩诃萨正观想阴时,见想阴皆从颠倒起,虚妄不坚固不真实,从本已来不生相,以因缘和合从先世业力起,作是念:‘非阴是想阴,虚妄阴是想阴,颠倒阴是想阴,想阴中无想阴想。譬如春后月焰,以名字故说名为焰;阴想阴亦如是,以识相故说名想阴。”
解读:
想阴为能取所领之缘相,即意识取六尘之相为六想。想即知,缘六触而有六想。心中有相即有想,即有知,无相则无想,即无知。因为有六识才有相,意识把六识所生之相保留在意识中或者从意识的法尘中取出过去的相即是想,取不出相即想不起来,就是忘。想味之喜乐为情。

四、行蕴(行阴)
《名佛说法印品经 》五阴品第二之一:“凡夫起颠倒想贪著身口意行,忆念分别是行阴,为行阴所缚驰走往来。”
《名佛说法印品经 》五阴品第二之一:“或时暂生天人中,贪著身口意行,深著行阴。”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
《楞严经》:“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杂阿含经》卷第二:“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谓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思,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起,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思等思,现前等思已思当思,作心意业,是名眼触所生思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身,随所应当广说。”
解读:
身口意行为行阴,过去世的三行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种子如瀑流,即行阴如同瀑流,有连续相。对三行起忆念分别就成为行阴,如果不起分别,那么即使有身口意行也不成为行阴。身行为身体的行为,口行为言说,意行即意根所起的思维,即思,故有“意思”之说。因六触而生六思,缘行生喜乐之情,即行味。

《名佛说法印品经 》五阴品第二之一:“是诸凡夫为不坚牢法所系,行阴所系,贪著所缚,起身口意行、我是行、我所是行,起如是业为行阴所缚,不知行阴性入无明痴冥,于诸行中生真实想,以颠倒故贪著受取行阴。是人贪著受取行阴故,或起乐行、或起苦行、或起不苦不乐行。是人起乐行已得乐身,起苦行已得苦身,起不苦不乐行已得不苦不乐身。是人得乐身已生爱,得苦身已生瞋,得不苦不乐身已生愚痴。是人以爱瞋痴故,不见诸行过恶,不能清净身口意行。是人身口意行不清净故,堕不清净道中,所谓地狱、畜生、饿鬼;或时暂生天人中,贪著身口意行,深著行阴。”
解读:
因为有贪,才有身口意行。意动生思并伴随情志产生。思时得乐生爱为贪(六情之喜乐爱),思时得苦生厌为嗔恨(六情之衰怒恶),思时得不苦不乐为愚痴。贪噌都是情,痴为无明,有六思(行阴)而不苦不乐为愚痴,有六受(受阴)而不苦不乐为愚痴,有六想(想阴)而不苦不乐为愚痴。意动生思为行阴,行阴伴随六情,六情含贪噌。有贪嗔痴则意必然动,贪嗔痴无则行阴无。

五、识蕴(识阴)
《大乘密严经》:“诸仁者,阿赖耶识变似众境弥于世间,染意攀缘执我我所,诸识于境各各了别。”
《大宝积经》:“觉色及受想,诸行与识心,一切斯同幻,是名为菩萨。五阴聚如梦,觉彼无一相,不分别我知,是名为菩萨。”
解读:
识阴也称识心,与色受想行阴一样都是幻化出来的。五阴如梦中事,觉知五阴无相,不起分别心,就是菩萨。而有相即有识,即有识心。能了别所缘之相者为识心。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识,此名识阴……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者,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
《杂阿含经》卷第二:“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身,如是识身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
解读
了别所缘之境为识,即识阴,即六识,也称六识身或简称识身,也称了别心或分别心,能识别是非、善恶及六尘诸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