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章 空性、佛性和见性成佛

一、佛教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切诸法,为因缘生,故无有实性,无实性,谓之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一切法性皆是空性.”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不爲如是等法所染,然一切色自性亦空,一切諸法亦複如昰,同虛空性,但假言説有名數耳”
《解深密經》:“世尊複説,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解读:
一切诸法皆因缘生,因缘不存在时,由因缘所生之法就不存在。如无相应的眼识就无相应的色;如无氧原子就是无水,无电子、质子和中子就无氧原子,无太阳光就无彩虹;又如对于X光透视,肉体就如同不存在。故一切诸法都没有实性,即无自性,皆本为空,故一切法皆是空性。无自性就是空性,说诸法无自性是指其性本空,即本无诸法。一切诸法本来没有生出来,本来就不存在,不存在的一切诸法自然也不会灭,本来寂静,本来空,其自性就是涅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诸法自性皆不可得,唯有虚妄分别所作,我当审察诸法自性皆毕竟空,不应于中有所执著,谓不应执著色,亦不应执著受、想、行、识,广说乃至不应执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不应执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以一切法自性皆空,空性不应执著空性,空中空性尚不可得,况有空性能执著空?
《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正问品第三:“五阴无自性,是即世间性,若人不知是,常住于世间,若见知五阴,无生亦无灭,是人行世间,而不依世间。”
解读:
诸法没有自性,其性本空,因为有分别心才观察到虚妄之相,就错误地以为有虚妄之诸法存在,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空性。甚至有名字的菩萨和佛都是法,都是空性,所以不要以其性本空的妄想心去执着于菩萨行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大宝积经》:“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五:“一切法无相,犹如虚空相。”
《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正问品第三:“世间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菩萨知如是, 不染于世间。”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二:“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若能知空相,则为见导师。”
解读:
无性即空性,空性者必定无相,无相即一相,也称空相,也称实相。

《大乗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觀自性心入自佛性。證識正定不染塵味。”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离诸怨敌炽然永灭,出生无垢清净自性。”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楞严经》卷六:“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解深密經》:“世尊複説,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解读:
佛性就是自性心,就是自性佛,即众生之自性,也称圆觉自性,即无垢清净自性,即真心。诸法无自性就是其自性,诸法因缘而生,没有自体,有生灭相,故说其无自性;诸法本性为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故说其有自性,自性就是如来藏,即佛性。

《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
《大法炬陀罗尼经》缘起品第一:“如来藏门出生一切诸法宝藏不可思议。”
《大般若波罗蜜经》:“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
《守護國界主陀儸尼經》:“一切法性即是佛性。此彼本性體平等故。觀察尋求如是佛法無少可得。此彼本性體平等故。”
解读:
如来藏(佛性,真如)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本性,所以一切法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自性。一切法为空性,故空性为佛性特性之一。

《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第六:“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
《大宝积经 》卷119:“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
《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世尊,此如来藏空性之智,复有二种。何等为二?谓空如来藏,所谓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世尊,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
解读:
真如(如来藏)本体为空性,故称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就是指其空性而言,不空如来藏就是指如来藏里有无漏智,解脱智,具足无量功德,是常,是真我。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是如来藏的一体两面,两者实为一,不可分割。如来藏有能见空性的智慧。

《楞严经》卷四:“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
解读:
佛性即如来藏本妙圆心,空性不能等同于佛性,所以见空性不等于见佛性。

《大般涅槃經》:“世尊,所言佛性,甚深甚深,難見難入,聲聞、緣覺所不能服!”
《大般涅槃經》:“我于大乘大智海中说有佛性,二乘之人所不知见,是故说无,不得罪也。如是境界,诸佛所知,非是声闻、缘觉所及。”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
《大般涅槃经》:“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菩萨即达圣性、圣道、直心、真空、无一众生性。”
解读:
声闻、缘觉能见一切法之空性,但是不见佛性,即不见真我,故不能成佛,可见空性不等于佛性。佛性为第一义空,即不生不灭,故不取空与不空,不取我和无我,离于二边,即行中道,以中道才能见佛性。中道就是无所得的般若智慧。

《央掘魔罗经》卷二偈言:“如来真解脱,不空亦如是,出离一切过,故说解脱空,如来实不空,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阴(蕴),是故说名空。”
《大方等大云经》大云初分大众健度第一:“虽住无所住,而不同空住。能消诸烦恼,犹如日照雪。见于如来常乐我净,其心安住如须弥山,不动不转如帝释幢,如来实不毕竟涅槃,亦说如来入于涅槃。”
《大般涅槃經》:“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所得者名常樂我淨,菩薩摩訶薩見佛性故得常樂我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大方等大云经》大云初分增长健度第三十七之二:“不能永断诸烦恼故,名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若能永断是则名为常乐我净。”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二:“若言空者,则不得有常乐我净;若言不空,谁受是常乐我净者?以是义故,不可说空及以不空。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是故解脱喻如彼瓶。”
《佛说宝雨经卷》第七:“复不执空。亦不见空性。亦不依空性。亦不入于无所有性。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而行于空。”
解读:
佛和佛性就是常乐我净,而不是空苦无常无我,不是诸法。有常乐我净故说不空,没有受常乐我净者,故说空。
空者是诸法,不空者是常乐我净。不空者即如来佛,即佛性。佛入于涅槃,但不毕竟涅槃,不毕竟寂灭而无。如果如来毕竟涅槃那就如来藏了,也就没有众生和万物了。
不空者是断一切烦恼,是中道。常乐我净就是无所得,就是中道,就是永断烦恼。佛性无所住,不住于诸法,不住于空性,所以不能说诸法等同于佛性,也不能说空性等同于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苦灭谛者,若有多修习空法,是为不善,何以故?灭一切法故,坏于如来真法藏故,作是修学是名修空”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若有修习如来密藏,无我空寂,如是之人于无量世,在生死中流转受苦,若有不作如是修者,虽有烦恼疾能灭除”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佛言:‘迦葉,此如来密藏,说一切法本性清净.’尔时,大德摩诃迦葉白言:‘世尊,是十恶道如佛所说,其性无垢本性净耶?’佛言:‘如是,如是’”
解读:
可见纯修空,认为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那就是变成了灭一切法,即坏如来真法藏,即坏佛性,即否定有不生不灭的佛性。一切法虽然皆是幻相,虽然因缘所生而为空性,但一切法本性清净,故其本质是佛性,并非完全空无。如果修习如来密藏,又认为毕竟无我而入空寂,那就不能获得解脱。

《大般涅槃經》:“善修如來無上法藏,亦自定知身有佛性,是故我今得成阿耨多儸三藐三菩提,得名爲佛有大慈悲。”
《大方等如來藏經》:“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進灭众过恶。則受菩薩及世尊號。”
解读:
因为众生有佛性,故经过修持而能成佛。佛有大慈悲,故非空无。

《佛说十二头陀经》:“知此五阴从本以来空无所有。灭除诸相证如实智。成阿罗汉。诸菩萨等思惟法已得无生忍,满足十地。”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诸阿罗汉不见佛性,以不见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般涅槃經》:“声闻、缘觉至十住菩萨不见佛性,名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见于佛性,则得名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见所有佛性,是菩萨摩诃萨既得见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我等流转无量生死,常为无我之所惑乱。’善男子,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了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复次,善男子,譬如仰观虚空鹅雁:‘为是虚空?为是鹅雁?’谛观不已,仿佛见之。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况复声闻、缘觉之人能得知见?”“善男子,譬如醉人,欲涉远路,朦胧见道。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
解读:
声闻的阿罗汉和缘觉的辟支佛已经见到五阴之空性,但是他们没有见到佛性,可见空性不是佛性。已得无生法忍成就法身的十地菩萨,也没有清楚地见到佛性,只是见到一点佛性的影子,所以他们的智慧还不圆满。只有佛能清楚明了地完全见佛性,成就一切智,故说见性成佛。所见之性为佛性,不是空性。空性为完全空无,如同虚空,而佛性为空中之妙有。空性无我,而佛性为真我。空性本身不是智慧,而佛性是智慧,能照见五蕴之空性者为佛性智慧。

《大般涅槃经》: “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得佛”
解读:
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众生虽有佛性,但是众生之佛性不能称为佛,只有功德和福德都圆满,然后才能见性成佛,只有佛才能见佛性。佛性是法身佛的低级分身,法身佛为最高频率之土中金灵,而佛性是较低频率的金灵。可见不能因为自己有佛性就妄称为佛。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五:“闻是经已,即知一切无量众生皆有佛性。以是义故,说大涅槃,名为如来秘密之藏。增长法身,犹如雷时象牙上华以能长养。如是大义,故得名为大般涅槃。”
解读: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增长法身即增长佛性,法身增长到功德圆满的程度才是法身佛。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
这里把识心比作酪,把佛性比作酥,酪经过加工能转化为酥,众生之心经过修道亦能转化为佛性,故说有心的众生皆有佛性,所以皆能成佛。但是在没有转化之前,不能把自己的心等同于佛,更何况佛性不等于佛,故不能简单地说“即心即佛”,

《观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解读:
诸佛是法界身,是无相的法身佛,是佛性之本源,是识心之本源,众生之真心就是法身佛之低级分身,就是佛性,故如来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众生心想佛时,法身佛就通过佛性幻化出有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化身佛,此有相之佛其实就是自己的佛性真心幻化出来的色相佛,此色相佛因为心想而生,故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里的“是心是佛”的“佛”不是指无相之法身佛,而是指化身佛,因为法身佛不生不灭,并非由心想所生;这里能想的心也不是真心而是识心,有识心才能见化身佛。

《大宝积经》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八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三:“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解读:
法身佛是金刚不坏的,是超三界的,是不可见的,是无相的,凡有所见皆不是法身佛,所以众生心想佛时所见有“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好”的佛并非法身佛,而是化身佛。要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皆成就才能称为如来佛。

《即心是佛颂》是张伯端的作品之一,也在《西游记》 第十四回出现,内容如下: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解读:
“佛即心兮心即佛”:一方面,万法唯识,化身佛就是自己的识心,即分别心。念佛见佛,所见之佛就是自己的识心变化出来的。肉眼睛所见的释迦牟尼佛之肉身也是观测者自己的识心;另一方面,众生的佛性真心就是法身佛的低级分身,就是藏在烦恼中的佛法身。
“心佛从来皆妄物”:识心和有相之佛都是虚妄之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无所得才是真如法身佛。
“无相之相即实相”:实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空相。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体就是空性,法身佛为空性之体。
“非色非空非不空”:真如法身佛不是色,不是空性,也不是不空。
“不动不静不来往”:真如法身佛不是动,也不是静,也不往来。

二、道教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解读:
心(受、想、行、识)是空性,有形的人身(色身)也是空性,身外万物(色)也是空性,三者皆空。空就是无,空的境界本身也是空,心住于空或住于五蕴,皆是有分别心。故空空和无无才是真空和真无,才是心无所住时,才是无分别心,才能“湛然常寂” ,才能“真静”。
真静时见真常,真常就是佛性,就是常存不灭的先天一炁,就是真心,就是见道。 “真常应物”就是真心应物,“入真道”就是见道。

对比一下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解读:
诸法本来没有生,也从来没有灭,故说“不生不灭”。诸法本为空相,本来皆无,无明和智慧也是无,从诸法皆无到“无无亦无”就是“无所得”,就是“心无所住”,就是无分别心,证到“无所得” 就是见道了,见真常了,就是初地菩萨,即成为“菩提萨埵”
五蕴和空都是佛性幻化出来的,都是假相,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从以上可见,佛教和道教的空性思想是完全一样的。

三、《圣经》
《约伯记》11:11-12:他本知道虚妄的人。人的罪孽,他虽不留意,还是无所不见。空虚的人却毫无知识。人生在世好像野驴的驹子。
《诗篇》 55:19 那没有更变、不敬畏 神的人,从太古常存的 神必听见而苦待他。
《传道书》 3: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注:“永生”原文作“永远”)。然而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创世记》 21:33 亚伯拉罕在别是巴栽上一棵垂丝柳树,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永生 神的名。
《加拉太书》 6:8 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解读:
众生是虚幻的,也就是空的,只有 神是常,是永生。神安置在世人心里的“永生”就是圣灵,就是佛性。

《诗篇》94:11耶和华知道人的意念(心思,thoughts)是虚妄的。
解读:
人的心(意识)是虚幻的,即是空的。

《传道书》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传道书》1:14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传道书》2:11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
《传道书》 1:17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
解读:
“凡事都是虚空”,即万法皆空,智慧和愚昧也是空,即“无无明尽”和“无无明”,虚空的虚空就是空空。可见,《圣经》中的空性理论与佛教和道教完全一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