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章 上帝的诫命和佛道五戒

一、上帝的诫命
在圣经中,上帝领犹太人出埃及后传给犹太人十大诫命如下:
《出埃及记》 20:1 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
《出埃及记》 20:2 “我是耶和华你的 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出埃及记》 20:3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出埃及记》 20:4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出埃及记》 20:5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记》 20:6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出埃及记》 20:7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 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出埃及记》 20:8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出埃及记》 20:9 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
《出埃及记》 20: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
《出埃及记》 20:11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出埃及记》 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出埃及记》 20:13 不可杀人。
《出埃及记》 20:14 不可奸淫。
《出埃及记》 20:15 不可偷盗。
《出埃及记》 20:16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出埃及记》 20:17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出埃及记》 20:18 众百姓见雷轰、闪电、角声、山上冒烟,就都发颤,远远地站立。

简单说上帝十大诫命如下:
第一条:除上帝以外,不可有别的神,要爱独一神。
第二条:不可拜偶像。
第三条:不可妄称上帝的名。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别人的一切。

《申命记》 6:1 这是耶和华你们 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们在所要过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
《申命记》 6:25 我们若照耶和华我们 神所吩咐的一切诫命,谨守遵行,这就是我们的义了。
《申命记》 10:13 遵守他的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为要叫你得福。
《申命记》 11:27 你们若听从耶和华你们 神的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就必蒙福;
解读:
不仅要遵守上帝的十大诫命,而是要遵守上帝的一切诫命,诫命就是上帝的命令,高于律法和典章,相当于如今的“宪法”,遵守上帝的诫命能够使人获得福德,使善根增长。

最大的两条诫命:
《申命记》 6:4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 神是独一的主。
《申命记》 6:5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
《利未记》 19:18 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马太福音》 22:36 “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马太福音》 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马太福音》 22:38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马太福音》 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马太福音》 22: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解读:
最大的诫命是“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第二大的诫命就是“爱人如己”,爱人如己就包含了“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的一切。诫命属于上帝律法中最重要的部分,故称“律法上的诫命”, 诫命的地位如同我们如今各国的“宪法”。

二、佛教五戒
《佛说中心经》:“得须陀洹,虽不能大精进,当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饮酒。”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须陀洹人得果证已,虽生恶国犹故持戒,不杀、盗、淫、两舌、饮酒,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卷第三之证相品第五:“若当见时,即应思惟决定圣戒,以是因缘,能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乃至不饮酒等,入涅槃城。”
解读:
佛教五戒也称为圣戒,因为圣人能自觉遵守。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或不两舌)、不饮酒。
佛教在五戒的基础上拓展为十善法,十善归纳为三大类:身、口、意三业。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种:不贪、不嗔、不痴。行十善法能积善根和福德。

三、道教积功归根五戒
《老君戒经》曰:一切众生,含气以上,翾飞蠕动之类,皆不杀。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蜒蚰咸知避死也。
《老君戒经》曰:“戒酒者,非身病,非法礼,皆不得饮。身病,谓已身疾,应以酒也。法礼者,明非世俗馔会及鬼神之胙;若尊卑之礼,真灵之飨,则不至于失之者也。”
《老君戒经》曰:“戒妄语者,若不闻见,非心所了而向人说,谐为妄语,所说事与心相违也。复有绮言、谄曲、反复、两舌。”
《老君戒经》曰:“一钱以上,有主无主,非已之物,皆不妄取。在地地官,在水水官,在人人主,如是则无主之物,此言无主者,谓当时无志护也。”
《老君戒经》曰:“戒淫者,非夫妇,若出家人不妻不娶,若男若女,皆不得犯。夫妻虽非犯戒,过亦为淫犯。”
道祖曰:“此五戒失一,则命不成。是故不杀者,乃至无有杀心。不盗者,乃至无有邪取。不淫者,乃至无有邪念。不酒者,乃至无有暴力。不妄语者,乃至无有泄漏。如是可谓成也”
解读:
道教五戒与佛教五戒完全相同。

《3.12章 上帝的诫命和佛道五戒》有一个想法

  1. 一切法皆是佛法,只是换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观机逗教的形式罢了,所有世出世间一切宗派法门都可以说是属于佛法,都是在教人断恶修善、返璞归真,可惜愚钝可悲众生难以信受佛法而由着自己的无明妄心胡作非为,倒腾出无数劫难,如得不到及时的指点教化而破迷开悟,将会堕入更深的地狱苦海,身心备受折磨。好在有诸佛菩萨和古圣先贤们前赴后继地大兴慈悲、普度众生,或明或暗地发挥神通道力相助,无私惠以真实之利,只要发出求救之心,必然有求必应,就看你的求救之心能有多么至诚恳切。众生果能一念净信,如同浪子回头金不换、叛逆少年要归家,归心似箭,悔恨以前的种种不善不孝业行,巴不得马上长出翅膀梭地一下飞到父母亲人跟前,激动无比,热泪盈眶,跪倒在地,祈求宽恕、誓不再造,岂不是悲剧立刻就要变成喜剧,惶恐不安、贪婪邪曲之心终于有了着落,必将共享天伦之乐,尽吾余生之孝道耶?先师孔子曾说“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释迦牟尼佛亦说“孝”即是戒,是成佛之师,不仅局限于五戒十善或人天善法,真正的“孝”或“戒”或“善”那只有福慧全满的佛陀才能堪受,能将孝进行到彻底,能不起一念恶,而念念皆是至善,是对于一切处在生死轮回中的九法界众生的毫无保留的不求回报的无私大爱。是故我说,若能真切感受诸佛菩萨、古圣先贤、父母亲人乃至一只蚂蚁蚊虫、一花一草的恩德,我们也不至于还要枉受那么多无量劫的痛苦轮回,因为就只是一念之间良心发现或灵性觉醒,自然无暇顾及什么自我以及考虑要为自我去谋求什么而患得患失了,只是想着如何报答所有万物之恩,这万物自然包括一切有情或无情的众生,包括整个十法界,不论是什么缘分的出现,唯有所谓的“臣服”,恭敬怜爱以对,以和为贵,尽己所能地将好处啊利益啊润物细无声般地播撒出去,让一切苦难众生皆能离苦得乐,已得快乐的皆得更大快乐,最后快乐大到无法形容、无量无边,也就是极乐永生、究竟涅槃,成就了众生也就是成就了自己,因为我们本就是一体同心,只因陷入一念无明就开始了不断分别妄想的堕落旅程,都从纯洁的天使宝宝、好奇宝宝逐渐在后天的见闻觉知里染上种种不良罪恶习气,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互相伤害,互相沉沦,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末日降临,岂不哀哉?!到了这个最关键时候,也只有依靠佛法(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佛法,而且更是广义上的佛法)才能得救,要么根器利则能自悟自度,要么根器钝则需师救师助,而自悟自度也绝离不开师救师助,师救师助也绝离不开自悟自度,所以才有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啊、“天助自助者”啊,也就是这世上的任何形式的成功都需要至少双方面的合作,即所谓的“因缘和合”,不可强为,不可急躁,一方面要积极地多种善因,另一方面还要耐心等待时机恰当或条件具备而结出的善果,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也!所以我们最当为的就是要保持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和之心去尽力做那些能够与乐拔苦、普度众生之事,而这个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吃素戒淫开始,从孝敬父母、爱护幼小开始,乃至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平等善待一切众生,也就是不断地克己复礼、礼拜一切,视众生如佛、笃行大孝,必将业消智现、法喜充满,往生净土、逍遥自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