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章 最圆通之观音耳根法门

《楞严经》卷六:“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解读:
在《楞严经》中有二十五位世尊的弟子分别讲述了二十五种入三摩地(定)而解脱的办法,他们的修行所证结果都没有优劣前后差别。最后世尊问文殊菩萨哪种方法能令阿难证悟,世尊涅槃后,对众生而言,哪种方便法门最容易入菩萨乘求无上道?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修此根,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解读:
识性观和念佛等(共二十)都不是最圆通的法门,最容易成就的法门就是音闻,即观世音菩萨所讲的观音耳根圆通法门,此法门是无量微尘佛成就之门,涅槃之门,也是诸菩萨成就之门,文殊菩萨自己也是依此证道,是末劫人所修持之最佳方法,而其他二十四种法门都是靠佛的神通加持而成就的。所以如果要自修自证最好是用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而且修持此法门将会获得如来藏(即文殊菩萨,即法身佛)的加持而成就。末世众生以修持观世音法门为最佳法门。那么到底怎么修观世音法门呢?

《楞严经》卷六:“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解读: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之妙音就是默念“观世音”这三个字所发出的如同海潮般的梵音,此音胜过一切世间之音。完整的观世音法门就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自念自听,心念心听,反闻闻自性,去掉贪噌痴,性成无上道。修道首要即是去掉贪噌痴,能去掉贪噌痴就能证道解脱。
“救世悉安宁”指通过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能获得观世音菩萨的解救,使人们脱离一切人间灾难。
“出世获常住”指通过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并观此心音就能证得法身而常住不灭。仅仅念是不能获得法身的,还要观此心音才行,故为观音法门。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可见能解除灾难和烦恼,即能解脱生死,具一切功德即圆满一切功德,即能成佛。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解读:
由于声音不受方位限制,任何方位有响声都可以被耳朵闻到,所以闻音最为圆通,而其它五根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眼睛看前不看后,视觉会被障碍。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解读:
音有动和静两相,通过闻能知道有无声音。没有声音就听不到,虽然听不到声音,但并非闻性没有了,听到声音时也不是闻性生出来了,闻声性独立于声音的生灭而存在,这就是真实常存的闻性。此闻性即使在睡梦中,也不会因为思维出不了梦境而闻性也出不了梦境。闻性的觉观功能超出第六识之思维而存在,是身心其它诸根所不能比及的。在梦中思维跟着梦境转,很难脱离梦境而思维现实世界的事情。而人在睡梦中,闻性也对现实世界的声音起觉观作用,所以能够通过声音喊醒睡梦中的人。可见,通过闻音修定,很容易使意和识脱离开来,最终使阿赖耶识脱离意的纠缠而返源到闻性,即见真心而成丹,逐步达到五阴尽。众生被声音所迷惑而不知道闻性,故在生死中流转。
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都要用声音去宣传真理,众生迷失了闻性,而跟着声音流转, 虽然阿难博闻强记,也落在邪思之中。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解读:
文殊菩萨乘佛的威力宣说金刚王,就是佛母真三昧,即观世音菩萨的闻音法门,即观音法门,观音就是佛母。你听闻了一切佛的秘密门修持法门,但是如果不能除去淫欲之心,那么听得多反而成了过错。而念观世音菩萨之名号就能除去淫欲之心,可见念观世音能很快修到行阴尽,到行阴尽就永绝淫欲心了,否则就要通过修白骨观以去除淫欲心了。
如果听闻并且持有佛所宣说的佛法,何不闻自有闻性?闻性并非自然而生的,因为有声音才有闻这个名称。如果反向闻闻性,那闻性与声音脱离开了,那个能脱离声音而存在的闻性是谁呢?那就是自性,即佛性,即真心。耳根的功能返还给了闻性,耳根闻到空性,那么就解脱了,此时另外五根都也会同时获得解脱。
心音来自意根,当闻到没有心音时,意就不动,意识就不生了。当闻到动静两相了然不生,眼根的明暗两相也不生,舌根的甜淡两相也不生。再进一步证到心音不生不灭,就是返闻闻自性了,即见真心了,即色阴尽的境界。

《楞严经》卷六(文殊菩萨说道):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解读:
所见和所闻都是一种幻翳,都是幻相,闻性复原,闻根之翳病即被除去,自性起功用,六尘都被销除,再来看人间,都如梦中事。那如同梦中的摩登伽女人怎么能留住你(阿难)的身体呢?
虽然一物之诸根节都在动,但有一个机关在控制,此机关不动时,其它根节都不动了,此时就知道所有的幻相都没有自性。人的六根也是如此,都是真心(精明)分成相互和合的六根,其中一根停止起作用,回复本性,那么六根就都不起作用了。一念之间心中尘垢皆销,成为圆明净妙之真心。如果还有少许的尘境,就还处在有学的阶段。如果明极到没有任何尘境,那就成佛了。

《楞严经》卷六:“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解读: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即闻佛法,思维宇宙实相和空苦无常之理,然后开始修定。
初於闻中入流亡所:不听外声,返闻自耳的能闻之性叫做入流,入了这个法性的流,就叫做入流。忘记了所闻的声,就叫做亡所。即没有了声音的动相,即没有听到声音了。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楞严说通》解释为“前之亡所,且唯亡动。今之既寂,乃是动结已除,静结方显也。既寂之後,加功进力,反闻功夫,展转深切,以至寂静亦亡,则动静二尘,迥然双脱矣。”不分别声音的动静两相,有声和无声皆不分别。此时相当于色阴区宇的境界的“动静不移,忆忘如一”,此时还没有见色空。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闻一切声音时都能不住,即不生意识,即不生分别心。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闻到声音的空性,然后把此空也灭掉。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时声音的生灭也没有了,即声音不生不灭,即从声音中见道。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即见大光明,即证色阴尽。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即见十方诸佛之心,即见真心。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即见众生之心。
此时就可以随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亦可继续修行以达到受阴尽、想阴尽,然后去贪噌痴而行阴尽,最后达到识阴尽,得不生不灭之法身。

根据《妙法莲华经》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还有如下消灾去难之功德:
“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解读:
可见,通过至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可以降毒龙恶鬼,消罪业,灭毒气,去灾难,可以治病,可以灭烦恼解脱生死。念观音还能求子女,福德无量。
听闻世间其它的声音,如听溪河中流水的声音,达到心入定,这种闻音奢摩他定之法也是属于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但听外界的声音难以达到行阴尽的境界。憨山大师当年在五台山通过听水流声而达到色阴尽的境界。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解读:
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因为她的心就是法身佛,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可以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虚云和尚的十大弟子之首具行法师按照《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法心念观世音菩萨(能证五阴空性),再以念佛法门求生西方(能消大罪,能见佛且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又以《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品》 之燃身供佛而成就法身。原文如下: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民国十三年•甲子•八十五岁
是年在修理全山祖塔。及七佛塔。共十六座。修全寺佛像。五百罗汉。胜因寺大殿。铸大铜佛三尊。修西方殿。塑三圣像等事。春戒期毕。具行禅人自化。予为文记之。

具行禅人行业自化记
师名日辩。字具行。会理籍。幼失怙恃。依曾氏姓。继以女配。生二子。家贫苦。余至鸡山。伊全家八人在寺工作。宣统元年己酉岁。运藏经回山。传戒。师年二十。领全家八人乞求出家。师是年二十一岁。不识字。耳极聋。貌丑。日种菜苦行。夜礼拜。念观世音菩萨。习坐。间则学课诵。不要人教。自极精勤。民国四年乙卯岁。告假出外参学。至民国九年。余住昆明云栖寺。师回助任种菜职。能上殿课诵。暇则缝剪及造竹器。不辞劳苦。日种菜园。余菜则送人结缘。不蓄余物。口无多语。及在下院胜因寺种菜。见其密行难得。是年戒期。请为尊证。比丘戒毕。即告假往下院。至三月二十九日。午参后。往胜因寺大殿后晒坪内。自取禾秆数把。披袈裟跏趺坐。左手执引磬。右手敲木鱼。面向西念佛。自放火。寺中数十人。无见闻知者。墙外人见内放大火光。进看。不见师。至殿后。见趺坐火灰上不动。衣物如故。惟木鱼磬柄成灰。下人来报。余因初八菩萨戒。不能下山。以书请财政厅长王竹村。水利局长张拙仙。暂代料理。张王见斯奇异。即向唐督说。唐率全家观看。巍然不动。近至身前。取引磬。忽尔全身倒下。成一堆骨灰。感众大生信心。唐提倡由政府为办追悼三日。瞻礼者数万人。唐将引磬作序。永存省图书馆保管。
追悼具行禅人自化身生西记诗二首:
枯肠欲断只呼天 痛惜禅人殒少年 数载名山参谒遍 归来念佛荷锄边
助兴梵刹同艰苦 密行功圆上品莲 燃背药王真供养 孔悲频殁尚凄然
活到于今心更寒 惟师超逸不相干 人当末劫多缘累 君至临终一火完
世念难忘蔬菜熟 西归且向夕阳边 伤心老泪挥无尽 一磬留音示妙缘
附题具行大师行业自化记
弘西居士
师名日辩。字具行。盐源人。幼赘曾氏。寄宾川。光绪三十三年到鸡足山祝圣寺做工。宣统三年受云公老和尚教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求生净土法门。师遂屏息诸缘。一心系念。旋出家受具足戒。其妻及弟嫂与其岳母子二侄一。全家八口。同日落发。甚胜因缘也。师旋参四大名山。各丛林执事见师诚笃。欲留住。皆不许。民国九年间。云公重兴华亭山云栖寺。复回滇。适寺残废。随云公精修苦行。公言。汝尚欲往视尔眷属否。师曰。吾不顾他矣。公又问。尔将何为。师云。极劳瘁事。人不能任者吾任之。公令住胜因寺下院。凡筑墙盖房种树植菜挑石挖土洒扫炊爨工无一刻之暇。念佛亦无一刻之闲也。夜开静。礼金刚药师净土诸经。一字一拜。黎明鸣大钟。上殿课诵以为常。未曾寝息。初出家不识字。耳患重听。受戒后求诸师口授。字句以心记。不二年。六时礼诵皆熟。诸经悉能背诵。朝山回。心更开朗。偶自缝衣。或代同参缝补。下一针皆是一句佛号随之。往岁修海会塔。师自担石砌墙。尝语公言。塔成当常守。不意竟符此谶。首先入塔。本年戒期。请师为尊证。上堂。戒徒请开示。师曰。吾半路出家。一字不识。但知一句阿弥陀佛耳。于自化前。将所有衣被用物售出。持资赴观音堂设斋供众。众疑不存一物。恐有去意。问师何往。但笑不语。戒期圆满之次日。当夏历三月二十九日午参后。密往殿后自焚。下院诸师不知。日暮寻师不见。寮房关锁。寻至后园。见烟起。始得师焚身处。时师身趺坐于乾禾秆上。手执引磬木鱼。寺外人民见内放光。竞进寺内观看。谓是。何光。觅师不得。至后园见师端坐火灰上。巍然不动。异香远闻。王竹村居士往觐。形状如生。见此奇异。即白唐帅。率全家参观。木鱼经架僧鞋皆已成灰。惟一引磬坠地。

可见末世修行者要成就解脱的秘密就在这里,念佛、念观音和自焚舍身供佛三者合一是最简单、最完整、最有效、最快速、最有保证的自我修持到法身成就的秘密法门。虚云和尚自己没有证法身解脱,但他的徒弟具行法师却解脱了,虽然具行法师所学都是虚云和尚所教,但是虚云没有真正明白自我修持的最圆通和最上乘之法就是居行法师所行。而虚云误以为禅宗是最上乘之法,所以虚云自己被禅宗魔法所迷惑了,而居行法师真正明白了正法修持之捷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