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章 佛教小乘四果

佛法中小乘修行者能够获得四种果位,分别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建立苦、空、无常、无我之正知见;斯托含依正见断恶法修善法,初得法益,轻贪、嗔、痴三毒;阿那含继续精进得贪欲、嗔、痴不复起;阿罗汉断除欲本,熄灭诸念,断尽一切结使,具四谛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三: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如来曾说一切智智略有三种,谓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如是三智,其相云何?有何差别?”佛告善现:“一切智者,谓共声闻及独觉智。道相智者,谓共菩萨摩诃萨智。一切相智者,谓诸如来、应、正等觉不共妙智.”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以故一切智是共声闻及独觉智?”佛告善现:“一切智者,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差别法门,声闻、独觉亦能了知法门差别,而不能知一切道相及一切法、一切种相故,一切智是共声闻及独觉智.”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故道相智是共菩萨摩诃萨智?”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学遍知一切道相,谓声闻道相、独觉道相、菩萨道相、如来道相。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学遍知一切道相,谓声闻道相、独觉道相、菩萨道相、如来道相。诸菩萨摩诃萨于此诸道,应当修学令速圆满。虽令此道作所应作,而不令其证住实际故,道相智是共菩萨摩诃萨智.”
解读:
一切智智分为一切智、道相智和一切相智。一切智是乃声闻、缘觉之智。道相智又叫做道种智,乃菩萨之智。一切相智 又叫做一切种智,即佛的智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八:“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修学此法,速入声闻正性离生,得预流果、得一来果、得不还果、得阿罗汉果;”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四:“善现,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行无戏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达一切法无自性故皆无戏论,便入菩萨正性离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四:“用道相智而入菩萨正性离生;既入菩萨正性离生位已,复用一切相智,永断一切习气相续入如来地,尔乃成就一切智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一:“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先已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初发心已便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证得不退转地。”
解读:
要得小乘果位必须先进入声闻之正性离生境界,小乘证到想阴尽即入正性离生,就是小乘圣道之预流果,即须陀洹果。而要成为不退转八地菩萨以至于成佛,就要入菩萨之正性离生,成为初地菩萨,然后再修到八地菩萨以至于成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入离生品第七: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入正性离生?”
善现对曰:“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内空,不依内空而观外空;不见外空,不依外空而观内空,不依外空而观内外空;不见内外空,不依内外空而观外空,不依内外空而观空空;不见空空,不依空空而观内外空,不依空空而观大空;不见大空,不依大空而观空空,不依大空而观胜义空;不见胜义空,不依胜义空而观大空,不依胜义空而观有为空;不见有为空,不依有为空而观胜义空,不依有为空而观无为空;不见无为空,不依无为空而观有为空,不依无为空而观毕竟空;不见毕竟空,不依毕竟空而观无为空,不依毕竟空而观无际空;不见无际空,不依无际空而观毕竟空,不依无际空而观散无散空;不见散无散空,不依散无散空而观无际空,不依散无散空而观本性空;不见本性空,不依本性空而观散无散空,不依本性空而观自共相空;不见自共相空,不依自共相空而观本性空,不依自共相空而观一切法空;不见一切法空,不依一切法空而观自共相空,不依一切法空而观不可得空;不见不可得空,不依不可得空而观一切法空,不依不可得空而观无性空;不见无性空,不依无性空而观不可得空,不依无性空而观自性空;不见自性空,不依自性空而观无性空,不依自性空而观无性自性空;不见无性自性空,不依无性自性空而观自性空。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作如是观,名入菩萨正性离生。
解读:
正性离生,又作圣性离生,谓入于见道得圣道涅槃之正性,正性离生为见道之异名,即想阴尽的境界,即结金丹的境界,即见真心的境界,即不生六识的境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一记载:“又,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引发金刚喻定,永尽诸漏证如来智,是故当知第四静虑于诸菩萨摩诃萨众有大恩德,能令菩萨摩诃萨众最初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最后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成唯识论》记载:“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解读:
正性离生即证会真如,即见真心,即见菩提祖师,即见道,即结金丹。这里用“证会真如”,所以还不是真正的见佛性,只是证到了佛性的空空境界而已。
舍异生性即舍凡夫性,即得圣性而成为圣人。修道者必须要达到第四静虑的境界,即第四禅的境界,才能证道正性离生,即才能证到想阴尽,成为初地菩萨或得须陀洹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之往生品第四:“故断三结——有我见、疑、戒取,是人名须陀洹;是人得思惟道,薄淫恚痴当得斯陀含;增进思惟道,断淫恚痴得阿那含;增进思惟道,断色染、无色染、无明慢掉得阿罗汉。”
《杂阿含经》卷第三:“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不退转法轮经》卷第一之信行品第二:“阿难言。云何如来世尊。为诸菩萨摩诃萨说须陀洹?佛言:须陀洹者,所为得入圣道流。”
《第一分游行经》第二之一:“佛告阿难:‘今当为汝说于法镜,使圣弟子知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
《第一分阇尼沙经》第四:“复有五百人命终,佛亦记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极七往返必尽苦际。”
解读:
须陀洹,又译为预流、入流,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三界之“见惑”。开始见到佛道,即初步见道,初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最多经历人天七次往返后得阿罗汉果。
超生离生即入正性离生,即入圣道离烦恼,即见道,即见菩提祖师。凡夫地即须陀洹以下的凡夫境界,即没有入正性离生的境界。
须陀洹果必须要破三见结缚,即破见惑,也就是破疑见、戒禁取见和我见(身见)。即断疑、戒禁取、身见三种烦恼。
断疑:即断除了对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虑,对佛、法、僧等有了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也就是“净信”即四不坏信,以保证不堕入邪信中。
断戒禁取见:入流圣者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盘的过程,能分辨有益与无益的行为,不再迷信于那些无益的宗教仪式、禁忌、戒条等。当然有益处的宗教仪式和戒条则会自动遵守,如守五戒,此为受阴尽后确立戒行的境界,从此不犯恶事,不会再造恶果,不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
断我见:在见解上,不再认为五阴为永恒不变的“我”、“真我”、“实我”。断我见不是断我执,只是在见解上明白了五阴无我,对于五阴之身不作我想,此为想阴尽。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十之获益嘱累品第八:“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得预流果。”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九之静虑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尔时慈氏白佛言。世尊如是,修习静虑为因。悉能具足神通智慧。云何名为神通智慧。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言。善男子是神通者。能以通力见极微色是名神通。以净法眼知色性空。亦不取着是名智慧。复次闻诸世间极微小声是名神通。于诸音声悟无言说。离诸譬喻是名智慧。”
《华严经》卷第二十七之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愿一切众生得无碍眼,开广智藏。愿一切众生得净肉眼,光明鉴彻,无能蔽者。愿一切众生得净天眼,悉见众生生死业果。愿一切众生得净法眼,能随顺入如来境界。愿一切众生得智慧眼,舍离一切分别取著。愿一切众生具足佛眼,悉能觉悟一切诸法。愿一切众生成就普眼,尽诸境界无所障碍。愿一切众生成就清净离痴翳眼,了众生界空无所有。愿一切众生具足清净无障碍眼,皆得究竟如来十力。”
《华严经》:“不见诸法空,恒受生死苦,斯人未能有,清净法眼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若彼我怨憎,闻此正法者,得清净法眼,于我修行忍,不复兴斗讼,蒙佛恩力故。”
解读:
远离尘垢者见诸法皆空,故六尘不入,六识不生,所以清净法眼即想阴尽的境界。生净法眼者即得预流果,即入如来境界,即生如来家,即见道。从此不再与人兴斗讼,少有怨憎之心了。预流果之清净法眼并不圆满,要证到八地菩萨的无生法忍,其清净法眼才能圆满,才能见万法不生不灭。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三之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 :“是故菩萨观是六尘如六大贼等无差别……是六大贼虽有诸王截其手足,犹故不能令其心息;六尘恶贼亦复如是,虽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截其手足,亦不能令不劫善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楞严经》卷第六:“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解读:
得初果须陀洹,六根对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境界相,他不起分别了。即六根不对六尘之相起分别心,即不生六识,这就是想阴尽的境界,即离垢境界,即脱离凡尘的境界。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都没有达到识阴尽的毕竟解脱境界,故六贼还可能复活而劫夺其善法,使其犯戒。如阿难尊者虽然出家后得了初果,但被摩登伽女用魔咒所摄,差点就犯淫戒了,幸释迦牟尼佛遣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才得以保全戒体。
一根返源为佛性真心时,其它五根都同时获得解脱,也就是没有分别心了,即无识心了,六根都清净了,这就是想阴尽。见闻是眼根和耳根有产生幻相之翳病,耳根返源为闻性时,闻之翳病被根除,此时六尘皆销除,即有“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的境界,所以觉得世间的事情都如梦,自己也不做梦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当知是须陀洹。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当知是须陀洹。”
《佛说中心经》:“得须陀洹,虽不能大精进,当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饮酒。”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须陀洹人得果证已,虽生恶国犹故持戒,不杀、盗、淫、两舌、饮酒,须陀洹阴即此处灭不至恶国……须陀洹人亦复如是,虽不修道,以道力故不作诸恶。’”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卷第三之证相品第五:“若当见时,即应思惟决定圣戒,以是因缘,能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乃至不饮酒等,入涅槃城。”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尔时,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又复于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
解读:
得初果须陀洹者,必然坚定信佛、法、僧三宝且戒不坏,得此四不坏净者方为须陀洹果,得果即得金丹。成就圣戒即其本性从心中自然遵守圣戒。即使投生到恶国去,也不会破戒体。圣戒有五戒说和七戒说。即使偶尔有所犯戒,也能通过悔改而得以消罪保全戒体。

从以上可见,初果须陀洹者,必须断三结,获得于佛、法、僧生起坚固不坏的信心、并于圣戒成就,即获得四不坏净信。在禅定境界上必须要达到六尘不入六根,即六识不生的想阴尽境界。

《佛说四十二章经》:“梵语斯陀含。此云一来。唯一生天上。一还人间。乃得阿罗汉果。”
《第一分阇尼沙经》第四:“复有余五十人命终,佛亦记之:断三结,淫、怒、痴薄,得斯陀含,一来此世便尽苦际。复有五百人命终,佛亦记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极七往返必尽苦际。”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而今世尊俱记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于后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世间,究竟苦边。”
解读:
斯陀含为梵语,对应的巴利语是Sakadagami,翻译成汉语中文的意思是“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如欲界兜率天)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即可证得四果阿罗汉,获得完全解脱,故称“一来果”
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淫、怒、痴薄”( 欲贪、嗔、痴)的特点。
贪嗔痴为思惑,思惑共有五种,分别为贪、嗔、痴、慢、疑。在欲界共有九品思惑,斯陀含者断欲界前六品思惑,欲界三品思惑尚在,所以寿终须上欲界天。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佛告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于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解读:
阿那含为梵语音译,意译为不还。佛教声闻乘(小乘)的四果之三,为断尽欲界烦恼,不再到欲界来受生的圣者之名。
随顺欲界生死的烦恼有五种:一、欲贪,二、瞋恚,三、身见,四、戒禁取见,五、疑。称之为五下分结,即五种烦恼,断此五种烦恼即得阿那含果。

《大般涅槃经》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四:“是阿那含凡有二种:一者、现在得阿那含,进修即得阿罗汉果;二者、贪著色界无色界中寂静三昧,是人不受欲界身故,名阿那含。”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卿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贪欲。诸比丘,当灭贪欲,我证卿等得阿那含。’尔时,世尊便说此偈:‘贪淫之所染,众生堕恶趣,当勤舍贪欲,便成阿那含。’”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瞋恚是。诸比丘,当灭瞋恚,我证汝等得阿那含’。尔时,世尊便说此偈:‘瞋恚之所染,众生堕恶趣,当勤舍瞋恚,便成阿那含。’”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舍离一法,我证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愚痴。是故,诸比丘,当灭愚痴,我与卿等证阿那含。’尔时,世尊便说此偈:‘愚痴之所染,众生堕恶趣,当勤舍愚痴,便成阿那含。’”
《楞严经》:“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之往生品第四:“增进思惟道,断淫恚痴得阿那含”
《佛说四十二章经》:“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魂灵上十九天。于彼得阿罗汉”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九之日密分中分别品第四:“是阿那含悉断一切贪欲之心,唯有五事(五上分结)未能除断:一者、色爱,二者、无色爱,三、掉,四、慢,五者、无明。”
解读:
在斯陀含的基础上,断贪欲(即欲界之贪,如淫欲和对吃喝玩乐的贪欲),断瞋恚和断愚痴就能得阿那含果。断贪欲和断瞋恚就是要断七情,七情断者自然断愚痴,就是行阴尽。
得阿那含果者死后灵魂往生第十九天,即色界五净居天中的无烦天,在那里魂魄再合一后证得阿罗汉果。得阿那含者已经得水火既济之金丹(摩尼珠),但是法身还不圆满,所以死时金丹还会分离为魂和魄,然后魂和魄一起上无烦天,在那里魂魄再合一为金丹,并最终成就不生不灭的法身。这里的爱河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就是意根,就是行阴,即是爱识。爱河干枯即行阴尽。

五上分结,具体如下:
一、色爱结(色界贪),贪著色界五妙欲之烦恼。
二、无色爱结(无色界贪),贪著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
三、掉结(掉举),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之烦恼。
四、慢结,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
五、无明结,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众生耽着禅定,而于真性无所明了之烦恼。

阿那含因为掉举,还会发生失去色界和无色界禅定境界的情况,会贪爱无色界和色界之禅定境界。阿那含还有骄慢之烦恼,还不能真正见真性(真如佛性),所以对真性无所明了。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之往生品第四:“增进思惟道,断色染、无色染、无明慢掉得阿罗汉。”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之宝塔大明品第三十二:“憍尸迦,亦少所人断三结得须陀洹、断三结薄淫瞋痴得斯陀含、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断五上分结得阿罗汉”
解读:
阿那含再断尽色界、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即可成就阿罗汉果。即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即得一切智,而成为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或者说断五上分结而证阿罗汉。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
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阿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

《增壹阿含经》第二十六卷之等见品第三十四:
“闻如是,一时,尊者舍利弗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众多比丘到舍利弗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戒成就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
舍利弗报言:‘戒成就比丘当思惟五盛阴无常、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苦、空、无我。云何为五?所谓色阴、痛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尔时,戒成就比丘思惟此五盛阴,便成须陀洹道。’比丘白舍利弗言:‘须陀洹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
舍利弗报言:‘须陀洹比丘亦当思惟此五盛阴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苦、空、无我。诸贤当知:若须陀洹比丘思惟此五盛阴时,便成斯陀含果。’
诸比丘问曰:‘斯陀含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报言:‘斯陀含比丘亦当思惟此五盛阴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苦、空、无我。尔时,斯陀含比丘当思惟此五盛阴时,便成阿那含果。’
诸比丘问曰:“阿那含比丘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报言:‘阿那含比丘亦当思惟此五盛阴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此五盛阴苦、空、无我。尔时,阿那含比丘当思惟此五盛阴时,便成阿罗汉。’
解读:
可见,要得小乘四果,要在成就戒的基础上,观五盛阴无常、为苦、为恼、为多痛畏,观诸法无常、观苦、观空、观无我,就是修毗婆舍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