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认蚩尤为祖的苗族人

苗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语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五帝本纪》:“苗民,即九黎之后”
《尚书•孔氏传》言蚩尤为“九黎之君”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九黎君号蚩尤。
《尚书•周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
解读:
从中国正统的历史记载来看,蚩尤为九黎之君,为苗族人的祖先。 黎者离也,离为火,九黎即九离之火,即九阳之火,即太阳,蚩尤为阪泉炎帝。

《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云笈七签》:“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
《黄帝内传》:“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里。”
《荆州占》记载:“应龙为黄龙,黄龙为轩辕星之神,为天之后妃”
《玉篇》引《文字指归》曰:“女妭,秃无发,所居之处,天不雨,同魃”。
《艺文类聚》一百卷,引神异经云:“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遇者得之,投溷中乃死,旱灾消。”
解读:
黄帝和蚩尤在河北涿鹿(保定)决战,应龙(黄龙)谐音就是阴龙或音龙,即素女,即黄帝之妻嫘祖(雷祖)之真身,即有龙身的后土娘娘,应龙有装水的阳艮土之灵,即有玉净瓶。应龙能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刮大风和下大雨。黄帝又请来天女魃,制服蚩尤的风伯雨师,使雨停止,于是杀了蚩尤。天女魃即太阳离火之灵,故为旱神,也称中女,也称青牛,故衣青衣,太阳不发光时为青色,所以称为金乌,乌者青黑也。
帮助蚩尤的风伯为素女的魔王分身,而帮助蚩尤的雨师就是水神九天玄女的魔王分身,可见黄帝和蚩尤是同一个神仙下凡,即都是盘古神下凡,历史是神在演戏而已。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带的苗族西部方言区流传《蚩尤神话》,神话叙述在黄帝打败蚩尤之前,苗族生活在黄河一带(河北山东等地),总计有八十一寨,其帝就是蚩尤。苗族人称蚩尤为“格蚩尤老”或“ 格蚩爷老”或 “根蚩耶劳”或 “蒙尤娄”。苗族传说蚩尤为保护苗族民众,为民除掉了“垂耳妖婆”,使苗族部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妖婆死后,他的三个儿子联合赤龙公和黄龙公进行复仇,蚩尤带领部族抗战,打败赤龙和黄龙。后来赤龙、黄龙结成联盟水淹苗族,斩杀蚩尤,火烧“八十一寨”村落。侥幸活下来的苗族部落只得被迫渡过黄河向南远迁,远离故土。
由苗族老艺人王顺清(1893—1983)讲述,罗仕新翻译,杨朝文整理的《蚩尤神话》, 全文30000多字,比较全面地记叙了著名的涿鹿大战。

《蚩尤神话》:“蚩尤明白这次敌人的力量强大,要认真对待。他把阿吾八十一寨的全体青壮年苗民武装起来,人人配上铜武器,头号戴牛角帽,身披牛皮;把牛群也武装起来,将铜武器拴在牛角一,作好准备,迎战来敌。”
《蚩尤神话》:“蚩尤指令九帅七十二将带领雄兵扎营于阿吾八十一寨周围,自己居中指挥。……九帅七十二将领着友兵与来敌展开厮杀。不一会儿,龙兵龙将尸横遍野,狼狈败逃。”
《蚩尤神话》中这样写大洪水:“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洪水涌向阿吾八十一寨,黄龙兵乘洪水前来。蚩尤目睹洪水涌进苗兵阵地,毫不慌忙,沉着应战。黄龙公的兵将走到哪里,雷雨大作,河水泛滥,田土被淹。汹涌的洪水不断涌来,淹没了阿吾八十一寨,苗兵及男女老呼苗民都被洪水淹没。九帅七十二将踩水与黄、赤龙公及其兵将博斗,蚩尤踩水与雷老五厮杀。”
《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
《天蓬宝诰》:“北极天蓬八十一军大元帅、护国消魔真君,证果法云普覆天尊。”
解读:
蚩尤的八十一兄弟即他的八十一寨,即太阳神天蓬元帅的八十一水军,蚩尤就是天蓬元帅夫妇以魔王身份下凡之身,即赤帝以魔王身份下凡。“食沙石子”即以石沙炼铜铁,“铜头铁额”指用铜铁打造的头盔。“黄龙公”即后来乘黄龙升天的黄帝,“赤龙公”就是火龙神农炎帝,即天蓬元帅和赤帝的圣王之身。苗族军队“人人配上铜武器,头号戴牛角帽,身披牛皮;把牛群也武装起来”,牛为火,用牛作战的蚩尤就是火神,即太阳神,故为冶炼之祖。

《逸周书·史记》曰:“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亦曰阪泉氏。”
《路史·后纪·蚩尤传》:“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乱,逐帝而居涿鹿,兴封禅,号炎帝”。
《逸周书·尝麦》亦云:“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少昊,以临四方,司百工。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名之曰绝辔之野。”(大意:上天降生了炎帝、黄帝两个圣人,他们降生之后,才开始定制的制度、建立章典,并按制度、章典治理天下。在这个过程中,上帝授命炎帝分派两个官员去管理地方事宜,炎帝就让蚩尤去少昊所代表的西方。可是,蚩尤却兴兵作乱,驱逐炎帝,炎帝大败而逃,蚩尤一路紧追,一直追到涿鹿,并进行了更为激烈的交战。炎帝非常害怕,只好向黄帝求援,黄帝就出兵与蚩尤作战,最后,将蚩尤战败,并把战败的蚩尤杀死在冀州一个叫“绝辔之野”的地方。)
解读:
根据以上历史记载,神农炎帝和阪泉炎帝皆称炎帝,故皆为火神赤帝下凡。蚩尤本为神农炎帝的大臣,但是不听从神农炎帝的安排,以武力驱逐神农炎帝,自封为炎帝,结果被黄帝和神农炎帝合力所杀。显然贵州关岭一带苗族人的《蚩尤神话》颠倒黑白地美化蚩尤,所以他们敢承认自己是蚩尤的后代,而很多地方的苗族人不承认自己是蚩尤的后代。

苗族《蚩尤神话》记载:“先祖居住在大河(黄河)边,首领是格蚩爷老(蚩尤)。战争中格蚩爷老被杀,余族被迫南迁到大江(长江)边。后来战争又起,又被迫西迁进川贵黔大山中”。
苗族《蚩尤神话》:“这就是罩雾山,大家走到山脚下,商议行走路线时出现不同意见:有的主张由山右走,有的主张由山左走,有的主张爬山越过去。意见不一,只好分三路走。……往左往右走的两股苗民都不知去处,从此没有他们的下落。”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洪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山海经·第六·海外南经》记载:“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之江州、鄂州、岳州之地是也。”
《国语》记载:“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顓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
解读:
九黎部落由从黄河下游从北往南迁移时一分为三,互相失去联系。一部分遗留在江淮和荆州之间,被称为三苗。在颛顼和尧帝时期,三苗在江淮和荆州作乱,在舜帝劝说下,尧帝将一部分三苗人迁往三危山(据说在现在的甘肃莫高窟对面),变成了后来的西戎(犬戎)族;另外一部分就是如今留在贵州关岭等地的苗族,他们承认自己是蚩尤九黎部落的后代;最后一部分为九黎部落的贵族,他们带领一部分人进入西藏,就是后来挪亚所在部落。
住在西藏的蚩尤后人道德极度败坏,除挪亚一家人外,挪亚的兄弟及部落中其他的人全部被上帝所灭。挪亚在大洪水后出西藏到印度和中东繁衍后代,其中有些人又回到神州,这部分挪亚的后代不再宣称自己是蚩尤的后代,所以纷纷把挪亚之名改成各种别的姓名。
最初信仰《蚩尤神话》的苗族人是蚩尤九黎部落的后代,但不是挪亚的后代,是没有被舜帝迁往三危山的那部分三苗人,后来就称为苗族人。不过等挪亚的后代回到中国后,其中部分人加入了苗族,所以有些苗族史诗中也有大洪水的记载。

《苗族史诗》:
在我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黔(贵州)东南清水江流域有关于苗族祖先的传说。从1952年开始马学良﹑今旦两人将这些传说收集并译注,取名为《苗族史诗》,1983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共6000余行。《苗族史诗》共分五部分,即《金银歌》(包含《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射日射月》、《呼日唤月》)、《枫木歌》、《蝴蝶歌》、《洪水滔天》和《溯河西迁》。
70年代末,由贵州省民间文学组整理,由田兵编选,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苗族古歌》,全诗约八千行,苗族人民把它看作历史,因而又称为“古史歌”。内容分四个大组:“开天辟地”(包含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造日月);“枫木歌”(包含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妹榜妹留、十二个蛋);“洪水滔天”(洪水滔天、兄妹结婚);“跋山涉水” ,下面综合解读如下:

第一部分《开天辟地歌》大致内容如下:
“我们看古时,哪个生最早?哪个算最老?他来把天开,他来把地造?”接着说:“云雾生下两只巨鸟,一只叫乐啼,一只叫科啼。是乐啼和科啼孵出了天和地。”“剖帕是好汉,打从东方来,举斧猛一砍,天地两分开。”“接着,一位名叫府方的神人出现了:“府方老人家,脚杆有九节,手臂有八双,能吃九篓鱼,能吃九槽粑,嘴巴咬死马,腰杆硬像钢,来把天一顶,来把地一踩,天才升上去,地才降下来,风才来回吹,鸟才自由飞,雨才往下降,树才往上长,人在地上住,再不弯腰杆。”
解读:
云雾代表兑金灵,即太上老君,即盘古法身,即先天一炁,即口。两只巨鸟即阴兑灵和阳兑灵。啼从口从帝,口帝即无上兑金灵。乐啼为阳兑金灵,即阳口,其实就是苗族人说的银口水公公(《西游记》称太上老君的银童),太阳为笑脸故为乐。科啼为阴兑灵,即阴口,其实就是金口水奶奶(《西游记》称太上老君的金童),这里的金银是从珍贵性而言的,静胜动,阴胜阳。 科啼谐音为客啼,湖南称妻子为堂客,故客为阴兑金灵,阳为主,阴为客。阳兑灵和阴兑灵造天地,阴兑灵必在土中,坤为地为阴炁,阳兑灵化为乾天,为阳炁。
从东方来的持斧剖帕就是太阳神东华帝君,即东王公,即持斧的盘古神,为盘古神的阳炁之化身。太阳神劈开天地,天地如两张手帕故称剖帕(即贾宝玉送给林黛玉的两块旧手帕)。
天圆地方,府方就是地上生出来得艮山之灵,也称天柱,或称须弥山,或称玉京山,为山神,也称金翅大鹏雕。“脚有九节” 代表有九炁之身,即有木龙身。“吃九篓鱼,吃九槽粑”指金翅大鹏雕吃九阴之月亮和九阳之太阳。米为火,鱼有鳞为水中火,槽粑为燥火。九篓鱼代表九阴之月亮丁火,而九槽粑代表九阳之太阳丙火。嘴巴咬死马指咬死龙马,即咬死龙。
可见这里描述的就是盘古神以阴阳两炁造天地,又以艮山之灵支撑天地。苗族的《开天辟地歌》完全符合中国道教的天地生成之真理,故为中华神州之传统文化。

另外一种说法:古歌中把 “水汽”这种物质,认为在天地万物之先存在的。在水汽生存的时代,空中飘浮着神兽修纽生的两片薄片儿申纽蛋,这两片薄片儿上下翻飞。乌云来孵化生出盘古,盘古踢破两片修纽蛋,一片为天,一片为地。后来,盘古又用巨斧从天地中间劈开,把天片往上撑,把地片下踩,用头顶着天,用脚踩着地,手撑多少年,天就高多少尺。撑天撑久了,盘古倒下了。盘古说话变成了雷鸣,眨眼变成了闪电,汗水变成雨,头发变成柴草,身躯变成山坡。天地造好了,山岭也变大了,但天还要人撑着才不掉下来。于是,府方公公和纽香婆婆轮流来撑天,他们一只手撑天,一只手做活。这时修纽开始出来辟山坡,疏河道,造平原,让水往东流。山川河流造好了,但仍然是不稳定的,养优架起风箱和东炉子来铸造经得起风雨的山坡,火亚用石头碰撞产生火花引来火种,鲍迪栋抬来炉子,仙女拉起风箱,铸成了尖顶的山坡,这样,开天辟地才告了一个段落。
解读:
“水汽”是坎水之灵,即弱水,刚生水之时为太易状态。神兽修纽就是无极神,即道。两片薄片儿申纽蛋即乾和坤。乌云就是先天一炁,先天一炁聚而成蛋(金丹)化为盘古神,此时为太初状态。发展到太极状态后,盘古在水中,以巨斧(阳金灵)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宝公、雄公、且公、当公四位老人出面组织打柱撑天,他们以烟柱为样子,打了十二天十二夜,打成了十二撑天巨柱,以此把天撑住,以鼎罐为炉,熔化金子银子,以青石窝为模具铸了12天12夜,一共铸出12个金太阳12个银月亮。太阳和月亮不听招呼,一齐出来,烧死了人畜,烧化了岩石,烧干了江河,大地处在一片炙热之中。宝公、雄公和旦公、当公砍来最硬的树木做了一把弓,雄公铸了二十二只箭,桑札爬在马桑树上射掉了十一个太阳十一个月亮,从此,天地恢复了正常。可是,剩下的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害怕了,躲在雷公的岩洞里死都不肯出来,黑了七天又七夜,万物又面临了绝灭之灾。人们请蜜蜂上天去请日月,日月不出来,人们请水牛去请日月,日月不出来,后来知了、鸭子、猫、狗、鹅去请太阳月亮都不成功,最后,公鸡头顶刻有十二时辰的十二道齿的金冠子冲天上高声喊叫“喔——喔——喔,起来呀太阳,起来呀月亮”,太阳和月亮听到公鸡动听的歌声才慢吞吞地走了出来,天地才恢复正常,作为奖励,人们把鲜红的鸡冠和五颜六色的花衣服赏给了公鸡,至今公鸡有红冠绿尾黄金脚的一身亮丽打扮。”
解读:
像烟柱一样的撑天柱就是艮山之灵。公鸡为酉金,就是启明星(太白金星),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分阴阳而有太阳和月亮,所以太阳和月亮要听公鸡的话。丙火太阳和丁火月亮皆出自雷公的土灵,故说藏在雷公的岩石里。桑札射日即大洪水之后的后羿射日,
太阳被称为金轮和金乌,为摄持了离火之灵的阳金灵,故用金子造太阳,而月亮被称为银盘,为摄持了坎水之灵的阴金灵,故用银子造月亮。金子的金色与金色的太阳对应,银的银白色与洁白的月亮对应。鲜红的鸡冠代表火,五颜六色的鸡毛代表各种颜色的光,公鸡的黄金脚代表金炁(金灵)。公鸡就是骑牛的太乙金仙之祖太上老君,牛是火,也是光。鸡为晨星,为金,金为兑,兑为说,故说会唱歌。《圣经•约伯记》 38:7 那时,晨星一同歌唱。

第二部《枫木歌》包含《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四首歌。
《轩辕本纪》记载:“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戒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为枫木之林。”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广舆记》:“赤城城堡,即蚩尤所居。考赤城,古在北山,后移平地”
《拾遗记》(晋王嘉撰)卷九云:“(频斯国)有大枫木成林……树东有大石室,可容万人坐,壁上刻为三皇之像:天皇十三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皆龙身。”
《创世记》 3:14 耶和华 神对蛇说:“你既做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
《启示录》 12:3 天上又现出异象来: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
《启示录》 12:9 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撒迦利亚》 9:14 耶和华必显现在他们以上,他的箭必射出像闪电。主耶和华必吹角,乘南方的旋风而行。
《诗篇》 18:10 他坐着基路伯飞行;他藉着风的翅膀快飞。
解读:
桎梏即戒,为古代用木制作的刑具,在脚上戴的为桎,在手上戴的为梏。桎梏变成的枫树代表阴阳两木完全合一的九炁紫微大帝。蚩尤就是赤蛇,即伊甸园的那条古蛇,即大红龙。育蛇谐音就是愚蛇,即传播愚昧思想之蛇,即魔王波旬,即撒旦,为蚩尤死后所变。
《拾遗记》暗示枫树化为三皇,枫树就是有龙身的元始天尊或紫微大帝,即有阴阳双木合一的如来佛,枫树的心就是先天一炁法身佛,即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也称蝴蝶。在《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岳父名为封肃,谐音即枫树,即风之树,即太素木,即元始天尊之龙身,即太上老君的羽扇。上帝乘风而行,故枫树代表上帝。甄士隐就是后来成佛的贾宝玉之真身,贾宝玉的妻子林黛玉就是甄士隐的妻子封氏,就是风神素女,即树女,即女树,即阴木。

《枫木歌》部分内容大意如下:
有一棵枫木,种在水塘边,根根遇着泥,尖尖遇着风,长得非常高大。恰巧有一个女子,名叫香良(或称上古女神妞香)。香良在水塘里养鱼,前天放七百,昨天剩七十;昨夜放九尾,今天不见了。原来是鹭鸶和小鸭吃了,而且拿到枫木树上吃,掉落了许多鱼鳞在枫木树下。香良发现了,以为是枫木树偷她的鱼,就请“鲁门”和“角兴”两个鬼把枫木砍了。枫木砍倒后,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百种东西从枫木里出来,大根根变成龙,小根根变泥鳅,树心心变成妹榜妹留,树尖尖变金鸡,树皮变蜻蜓,树叶变燕子,树包包变成鼓,木片变成蜜蜂,……”
解读:
在枫树被砍倒生万物之前人世间没有鱼、鹭鸶和小鸭枫,这里只是借来为说故事而用。枫木就是九炁紫微大帝,也是乘坐九龙沉香辇的元始天尊,即有香龙身的元始天尊。此枫树的心就是元始天尊,故枫树能造万物。
枫树之树心变成了 “妹榜妹留”,即“蝴蝶妈妈”,此蝴蝶妈妈就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即元炁,即一,即真心,一分阴阳而产万物。

第三部《蝴蝶歌》包含《妹榜妹留》、《十二个蛋》、《兄弟分居》、《打杀蜈蚣》、《寻找术鼓》、《寻找牯牛》、《寻找祭服》、《打猎祭祖》八首歌。部分内容大意如下:
蝴蝶妈妈从枫木树中生出来,想和云彩谈恋爱,云彩往西飞;想和河水谈恋爱,河水往东流;她只好和停在河边的水泡谈恋爱,结果受孕,生下十二个蛋。十二蛋孵出姜央、雷公、老虎、水龙、牛、蜈蚣、青蛙等,其中姜央是唯一的人类,成为人类始祖。蝴蝶就成了人类、动物类和神的共同母亲。后来兄弟间争当老大,结果导致了一场争斗,最后,兄弟们只好分居。
《苗族古歌》:“姜央生最早,姜央算最老,他来把天开,他来把地造”
《历代神仙通鉴》卷四:“(黄帝)封号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所居神霄王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
《晋书·天文志》:“轩辕,黄帝之神,黄龙之体也;后妃之主,土职也。一曰东陵,一曰权星,主雷雨之神。”
解读:
水泡就是坎水之灵,先天一炁在坎水中。水泡也是女人子宫中的羊水,也是卵子里面的液体。先天一炁(魂魄合一之太极)入水中而生一切动物,所以蝴蝶妈妈跟水泡谈恋爱,由此生下姜央、雷公、和龙虎。
姜央为姜炎的谐音,这里指姓姜的阪泉炎帝蚩尤,蚩尤为盘古神(元始天尊)和紫微大帝的魔王分身,也是伏羲再来,所以说蚩尤造天地。
这里的牛代表牛首人身的神农炎帝,而雷公就是轩辕黄帝,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黄帝后来乘黄龙升天。

《苗族古歌》:“ 众兄弟长大了,争当大哥,姜央用火攻,制服众兄弟,当了大哥,后来兄弟分家,雷公上了天庭,水龙下了深潭,龙管水城,雷管天上,虎管森林,姜央管平地。”
《太平御览》:“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
解读:
蚩尤自称为炎帝,为火神,故说“用火攻”,牛也代表火,故用火攻也是用牛群攻击。开始时蚩尤与黄帝、炎帝打仗时九战皆胜,故说“制服众兄弟”。“当了大哥”指其驱逐神农炎帝后自称为统治天下的炎帝。炎帝为地官,故说姜央管地,蚩尤就是地官在人间的魔王分身。

第四部《洪水滔天》包含《洪水滔天》和《兄妹结婚》二首歌。内容大意如下:
姜央分得了平地,有了平地,人类始祖姜央开始耕种庄稼。种庄稼需要雨水。于是,雷公和姜央之间产生了矛盾。雷公为了惩罚姜央,发起了滔天洪水,一时间,洪水滔天,万山崩裂,水稻粮种尽埋没。姜央忍无可忍,与雷公展开一场大战。最终,姜央运用智慧,战胜了雷公,滔天的洪水终于退去。
姜央战胜了洪水,这才发现人类几乎灭绝了,光秃秃的石板上,只剩下他们兄妹俩。《兄妹结婚》讲述了滔天洪水之后,姜央兄妹为人类的繁衍而发愁。他们想尽了办法,都找不到配偶。经过各种手段验证,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要繁衍,必须兄妹结婚。最后,“姜央娶妹做妻子”,开始了再造人类的艰难历程。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兄妹结婚后,“生下一个肉团崽,圆不溜秋像火把。”姜央一看很生气,拿来一把弯柴刀,“嘭嘭剁个肉团崽,盛满九只撮箕儿,撒在九个大山间。”就得来九对爹娘,六对爹妈爬高山,西迁来找好生活。
还有一种说法,因牛被雷公占有,姜央犁田耕地时,只好去借雷公的牛。犁完地后,姜央把牛杀来吃了,并将牛尾插在水中,骗雷公说是牛陷到了田底,尾巴还在外面。雷公去拉牛尾,摔得满身是泥,于是大怒,欲祈求上天降大雨,让漫天洪水淹死姜央。姜央谎说如马上涨洪水我会逃脱,如过三天三夜一切都忘了,再降大雨涨洪水的话我肯定就逃不脱了。雷公信以为真。姜央立即种下葫芦,顷刻间就发芽开花了,才过三天就长得像水缸一般大。姜央兄妹住在葫芦里。等大雨下起来,洪水淹没了人间,人类都被淹死了。只有姜央兄妹在葫芦里飘到天边。
解读:
“雷公为了惩罚姜央,发起了滔天洪水”不是指黄帝和蚩尤打仗时所发的洪水,黄帝和蚩尤打仗时虽然也互相用了水攻,但那时候并没有用洪水把所有的人都淹死,而且那时候的黄帝修道,即还没有上天成为雷公,还没有管天,所以这里的发洪水就是指《创世纪》中上帝发的挪亚大洪水,上帝其实就是有熊氏轩辕黄帝,所以彝族也称是熊发大洪水。可见,此时的姜央已经转换成了蚩尤的第七世孙挪亚,即彝族的阿普笃慕,所以也种下了葫芦。挪亚其实也是炎帝下凡,即阪泉炎帝蚩尤再来,也可以说是神农炎帝再来,从神性上而言,是可以把挪亚当做蚩尤,只不过挪亚是圣人。
苗族人把雷公(雷祖轩辕黄帝)当作坏人,而把姜央当作抗击雷公的好人。在苗族人的《蚩尤神话》中也是如此,把黄帝当作是恶人,可见苗族人非常顽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祖宗蚩尤是不道德之人。因为有些苗族部落是挪亚后代中的一部分与留在中国的三苗部落混合而成的,所以其中很多人都不是挪亚的后代,自然不会同意挪亚的后代对蚩尤和轩辕黄帝的正确看法,而保留了对蚩尤的崇拜和对黄帝的敌视。
姜央吃雷公的牛却把牛尾插在水中,这象征姜央将上帝给他的离火(犁田之牛)一分为二,牛头和牛身为丙火,故被丙火太阳神姜央吃掉了。牛尾为丁火(水中阴火),入水中,即给了后土白水素女。姜央自己就变成了有丙火的太阳神,即“阪泉炎帝”。“姜央吃牛”谐音就是“姜央蚩尤”,这就暗示了姜央的第一身份就是蚩尤(以挪士),直到如今苗族人还称“牛”为“尤”。
蚩尤的第二身份才是挪亚,姜央兄妹就是挪亚兄妹,因为蚩尤的父亲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嫁给了黄帝的嫘祖,所以与妹妹结婚时的蚩尤不是与黄帝打战时的蚩尤,而是蚩尤再投胎人间后变成的挪亚。
生九对爹娘的姜央就是蚩尤,即蚩尤生了九个儿子,与九黎部落首领对应。其中六对爹妈爬高山,这六对爹妈其实就指彝族所宣传的先祖阿普笃慕的六个儿子了,有六个儿子的姜央就是彝族的阿普笃慕了。蚩尤被黄帝杀于涿鹿(河北保定)之野后,蚩尤部落从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分三路往南逃窜到长江下游,然后沿着长江往西迁徙到了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的大山里居住。爬高山的六对爹妈自然就是苗族和彝族的祖先了,这与彝族说阿普笃慕生六子为彝族六祖是同一个故事。

第五部《跋山涉水歌》又译《沿河西迁》《溯河西迁》,是苗族古歌中相对独立的一首。
姜央兄妹结婚后,生下一个肉团,“圆不溜秋像火把”,姜央看了很生气,用“弯柴刀”把肉团剁为碎块,抛进山沟。奇怪的是,这些肉团,竟然长成了九对爹娘。这里的爹娘,泛指男女。从此,男男女女成婚配,人类迅速繁衍起来。
随着人类的迅速繁衍,给自身的生存带来了新的问题:“雀多窝窝住不下,人多寨子容不了。难容火塘煮饭吃,难容簸箕簸小米,难容脚板春确杆,没有地方去开亲,没有地方去花钱。“七个公公一-把锄,一个挖地十个等,日子实在太难过;六个婆婆-一架车,一根蒿针共纺线,一人在纺十人看,真是实在太艰难!(这里的六、七、十等用来形容多,不是确数)”于是,“六对爹妈爬高山,西迁来找好生活。”苗族先民被迫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西迁活动,最后战胜了凶禽猛兽,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完成了西迁壮举,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
解读:
姜央夫妻生了一个肉团代表两人合一即太极,肉团化为九对爹娘,代表太极分阴阳,即九阳之炁东王公和九阴之炁西王母,这说明姜央夫妻就是东王公和西王母,即伏羲和女娲再来。九对爹娘也代表蚩尤的九个儿子,即九黎部落(九大元帅),这暗示姜央前世就是九黎部落之首领蚩尤。
这里的“六对爹妈”是指作为挪亚时的姜央,即蚩尤再投胎来到人间后的挪亚,即阿普笃慕。在经历大洪水后生了六个儿子,六个儿子分成六个部落,这与彝族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六对爹妈”西迁,说明古实从印度洋带回中国的六部落早期生活在中国的东部,为夷人,这与有些彝族人自称为夷族是一致的。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由于土地不够用,故夷族西迁到贵州和湖南湘西等地。

《古老歌话》:
根据湘西方言(东部方言)地区苗族流传的《古老歌话》,苗族祖先盘瓠与高辛公主婚后生六子六女,而这六子六女的后代,即东部苗族的六大宗支,即东部苗族的六大苗姓。这六大苗姓为:ghob xot(仡削)、ghob miel(仡芈)、ghob ghueas(仡欢)、ghob khad(仡卡)、ghob lel(仡莱)、ghob kheat(仡刊)。《古老歌话》共分为二十四章, 内容包括: 天地形成、 苗族祖先、 宇宙洪荒、逐鹿(涿鹿)之战、历次迁徙等。大意如下:
宇宙最初被紫气(木炁紫微大帝)充满,紫气慢慢透出五色云光(有先天一炁和五色光),光色再化为灰色浓气,浓气再形成天地,然后开天辟地,然后造万物和人。人类的祖先叫“奶夔玛媾”(意译为鬼母狗父,即由真阴和真阳合一而成的太极,鬼母就是孟婆,即女娲,狗父为伏羲,也是后来的龙犬夫妻),苗族人的祖先叫“剖力剖尤”(蚩尤),剖力剖尤有“七十一个兄,八十二弟”(数量上搞错了)。后来发生了“满天水”,因为告索和告笔两个相斗,引发天降大雨淹没凡间,将人类灭绝,只有告笔的一儿一女(挪亚兄妹)坐在瓜内,得以幸存,之后兄妹成婚,繁育后一代。
后面的逐鹿之战讲述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和以蚩尤为首的联盟部落在涿鹿一带发生大战,两大部落联盟发挥了自己的奇方异术,曾动用天神,风雨,怪兽,砂石,面具,百虫等,结果黄帝战胜蚩尤,这一战成为了苗族人的灭顶之灾。后面就是苗族人的历次迁徙。
解读:
这个传说跟《苗族史诗》和《苗族古歌》差别不大,只是把“漫天水”(挪亚大洪水)挪移到“涿鹿之战”前面去了。至于“历次迁徙”,有些发生在“涿鹿之战”后面,有些发生在“漫天水”后面。

在泸溪苗族《辛女岩》神话中说,古时候有个高辛王,他有个独生女叫辛女。高辛王见女儿寂寞,就从李家田桐木冲黄家院子抱养了一只黄狗,取名盘瓠。盘瓠与辛女天天形影不离,成为好朋友。后来盘瓠将高辛王丢失的玉玺找回,高辛王践诺将辛女许配给盘瓠,但把他们赶在遥远的岩坎山上。辛女后来生下四个儿子。儿子长大成人,不知生父是谁,后得知家中的那只黄狗是他们父亲,便把它打死并甩进山沟。辛女号啕大哭,泪水流成了一条小溪,今天叫辛女溪。人们在溪上修了一座桥,取名辛女桥。后来人们为辛女和盘瓠建庙立祀。湘西至今仍有许多辛女祠、盘瓠庙以及辛女岩、辛女滩、盘瓠洞等盘瓠遗迹。
解读:
辛女岩是石峰名,为苗族宗教圣地之一,位于湖南省泸溪县侯家村辛女村沅江岸边。相传高辛氏之女于此化为石,岩绝顶有神庙一座,名为盘瓠庙,又名辛女庙,庙中所祀为盘瓠辛女神像。
辛女即金母,即西王母,再来人间时为挪亚的妻子。黄狗即土灵,即雷祖天皇大帝伏羲(伏即犬人),所以高辛王时期的黄狗变成之盘瓠就是再来人间的伏羲,即经历了大洪水的挪亚,即瑶族所称的龙犬。盘瓠为盘父的谐音,就是盘古神,挪亚是盘古上帝在人间的化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