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章 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

燃灯佛(梵语Dīpaṃkara,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因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燃灯佛。又名锭光佛、定光佛、锭光如来、定光如来、普光如来,其诞辰日为农历八月二十二日。燃灯佛是纵三世佛之一的过去佛,与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并称。燃灯佛在过去时曾为释迦牟尼佛授记,预言他未来将成佛。

《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出家学道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将来成佛,名定光如来”
《大智度论》卷九:“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旧名锭光佛。”
解读:
燃灯佛也称锭光佛,锭者金块也,光从金灵中生出来,故名锭光佛。

《妙法莲华经》:“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著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解读:
燃灯佛和弥勒菩萨前世曾同为文殊菩萨的弟子。

《大宝积经》卷第十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二:“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勇郡王……主四天下,供过去佛植众德本,威神难量;发无上正真之道心,逮不退转。……王有千子,具足勇猛,与众殊异,端正超绝,二十八相严饰其身,志性仁和,亦俱同心发大道意 ……于寂意所念云何?彼时净意太子岂异人乎?莫造异观!所以者何?则拘留孙如来是也;从次太子名离名闻兵,则拘那含牟尼佛是也;次有太子名寂根,则迦葉如来是也;次有太子名一切苦利,则吾身是也;次有太子名雨室,则弥勒如来是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分证劝品第十:“有转轮王名曰治世,七宝具足王四大洲,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植善根,大菩提心得不退转,……彼转轮王具有千子,大力勇健能摧怨敌,具二十八大丈夫相,亦发无上正等觉心。 尔时,功德宝王如来,将诸声闻及菩萨众……前后围绕将入无垢庄严大城。时,彼轮王七宝导从,与其千子内宫眷属,出城奉迎礼敬请入,施设种种微妙供养……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应如彼王勤求正法。时,彼轮王即然灯佛,千子即是贤劫千佛。’……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应如彼王勤求正法。时,彼轮王即燃灯佛,千子即是贤劫千佛’”
《未曾有因缘经》卷上:“尔时世尊。即遣化人。空中告言。耶输陀罗。汝颇忆念往古世时誓愿事不。释迦如来。当尔之时。为菩萨道。以五百银钱。从汝买得五茎莲华。上定光佛。时汝求我。世世所生。共为夫妻。”
解读:
燃灯佛的前世曾为不退转地的八地菩萨,在人间作转轮圣王,或称治世王,或称勇郡王。其千子就是如今和未来的贤劫千佛。其第四太子“一切苦”即贤劫第四尊佛释迦牟尼如来,其第五太子“雨室”即弥勒如来。

《大宝积经》:“舍利子,是光主王,于后异时诞生太子,形貌端正,众所乐观,成就第一圆满净色,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具足庄严。又于王子一切身分,皆放光明,犹如日轮之所照耀,因为立号,名曰放光。”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时灯照王。始生太子。端严无比。威德具足。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珠火。不复为用。王见太子有如此瑞。即召诸臣。共集议言。太子初生。有此奇特。当为太子。作何等名。诸臣答言。应名太子以为普光……太子慈悲。志存拯济。忍其小违。以成大顺。即便往诣山林树下。剃除须发。被着法服。勤修苦行。满六千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父王。及其夫人。后宫婇女。闻太子普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欢喜……今灯照王。请来入城。所以匆匆庄严道路。善慧即复问彼路人。汝知何处有诸名花。答言道士。……灯照大王。击鼓唱令国内。名花皆不得卖。悉以输王。善慧闻已。心大懊恼。意犹不息。苦访花所。俄尔即遇王家青衣。密持七茎青莲花过。畏王制令。藏着瓶中……善慧又言。请以五百银钱。雇五茎耳。青衣意疑。复自念言。此花所直不过数钱。而今男子。乃以银钱五百。求买五茎。即问之言。欲持此花用作何等。善慧答言。今有如来。出兴于世。灯照大王。请来入城。故须此花。欲以供养。”
《太子瑞应本起经》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断疑分第十:“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受记,作如是言:‘摩那婆,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未曾有因缘经》卷上:“尔时世尊。即遣化人。空中告言。耶输陀罗。汝颇忆念往古世时誓愿事不。释迦如来。当尔之时。为菩萨道。以五百银钱。从汝买得五茎莲华。上定光佛。时汝求我。世世所生。共为夫妻。”
解读:
光主王就是灯照王,象征光之主,即火神,他的太子普光就是火神之子。普光如来就是燃灯佛,普光成佛时,又是灯照大王请普光如来入城。这都象征燃灯佛就是宇宙之灯光,此光超日月,为离火之灵,所以燃灯佛为南方火神,就是南方的地藏菩萨,即南方炎帝,即赤帝,即在南方成佛的文殊菩萨。这里燃灯佛给释迦牟尼佛授记,故释迦牟尼佛曾为燃灯佛的弟子,为法王子。
燃灯成佛时的善慧就是释迦摩尼佛的前世,善慧遇到的青衣就是瞿夷,在释迦牟尼成佛时也称瞿夷,还称耶输陀罗。青衣就是青莲花,即莲花仙子,就东方持国天王。

《无量寿经》:“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乃至有五十三佛次第出世),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乃至说四十八愿,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
《悲华经》:“删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有佛出世。号曰宝藏。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以是善根故。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已。始入第二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无量寿。其世界名安乐。常身光照纵广周匝各恒河沙等诸佛世界。”
解读:
法藏比丘就是阿弥陀佛的前世,燃灯佛成佛后又有五十三佛次第出世,然后才有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法藏比丘成佛即阿弥陀佛,可见燃灯佛成佛时间比阿弥陀佛还要久远得多。阿弥陀佛成佛到释迦牟尼成佛时期才过了十劫时间。

《方广大庄严经 》 音乐发悟品第十三:“尊于往昔,值燃灯佛,已证最胜,真实妙法,愿尊于今,为众生故,雨甘露法,使得充足。”
《方广大庄严经 》 音乐发悟品第十三:“请尊忆念速出家,尊忆昔值燃灯佛,获得清净无生忍,及五神通无退失,从此即能往诸刹,一念遍事诸如来,有为诸法悉无常,五欲王位皆不定,为苦所逼诸众生,愿速出家救济之,婇女弦歌奏清音,以欲将惑于菩萨,十方诸佛威神力,所出众声演法言。”
解读:
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处得无生法忍,到达八地菩萨的境界。

弥勒菩萨在释迦牟尼时期出生于南印度波罗奈国婆罗门贵族家庭,为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是释迦牟尼佛之继任者。弥勒是姓,译曰慈,即慈氏;名字是阿逸多或阿夷哆,为无能胜之意。姓与名合称为“慈无能胜”,指弥勒菩萨修慈心三昧,以大慈度众生,无人能超胜于他。

《玉皇弥罗宝诰》一:“穹苍真老,妙圆清静。智慧辩才,至道至尊。三界师,混元祖。无能圣主,四生慈父。高天上圣,大慈仁者。十号圆满,万德周身。无量度人,拔生死苦。众圣之王。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大通明殿、昊天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方广大庄严经》:“天中之天为最尊,施甘露者无能胜”
解读:
无能即无为,无能胜即因无为而无能胜者,即天下第一。玉帝就是无能圣主,就是众圣之王,即万王之王,即上帝,即天中天,即三清,就是“十号圆满”和“万德庄严”的佛。可见称为“阿逸多”(无能胜)的弥勒菩萨就是无能圣主,即佛,即玉帝。

《月灯三昧经卷》第九:“于此阎浮提内。有一法师。名曰实意。受持如是三昧经典。入于王宫为善知识。有大悲故能为救济利益怜愍……尔时智力王有女。名曰智意。年始十六。颜貌端正形色姝妙。姿容充满无不备具。彼实意比丘。以为师导。时彼比丘四大不调。于右髀上生恶黑疮难可疗治。一切医师舍之而去……尔时智意。即持利刀深心住法。割身股肉其疮血流。持此新肉调种种味而作羹臛。以金碗盛取身上流血。即奉王。敕唤病比丘来入宫内于父王前置席令坐。血洗疮已又用涂之。复持此肉调以种种其余胜味而作美食。为获福故奉施法师。时彼比丘。不知不觉不疑有过。即便食之。是病比丘食此食时患苦即除。尔时法师病苦除已身安快乐。而为智力王。说胜妙法。为求是三昧故。令此宫内一万三千诸婇女等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月灯三昧经卷》第九:“如是女人死灭后,便得见于千亿佛,悉于彼佛得出家,受持如是胜三昧,于诸两足尊佛所,及般涅槃最后时,如是一切常出家,佛子清净无秽染,亦于灯明如来所,彼佛法中修梵行,我时得转于女身,为大法师说胜法。智力王者弥勒是,恒常勇猛护持法,法师即是燃灯佛,昔王女者我身是,能舍身肉无顾吝,供养功德自在者”
解读:
燃灯佛的前世曾名为实意法师,他为弥勒菩萨的前身智力王讲法,释迦摩尼为智力王之女智意,此后智意得见于千亿佛,到了灯明如来后释迦牟尼才转为男身,此前释迦牟尼都是女身。

《最胜问菩萨十住断结经》法界品第二十三:“佛告最胜及来会者。诸佛世界不可思议。改形变化权现无方。汝等焉知慈氏菩萨方习菩萨行乎。莫造斯观。所以然者。慈氏积行恒沙数劫。先以誓愿成等正觉。吾方习行而在其后。或现苦行或现光相或现菩萨儒童弟子。随人本行而为说法。慈氏菩萨在彼坐上。佛告弥勒。现佛光相翼从多少。尔时弥勒隐菩萨身。还现佛形刹土国界。弟子菩萨不可思议。众会见之叹未曾有。无形自然。色相自然。诸法自然。一切诸佛亦复自然。”
《贤愚因缘经卷》大光明王始发道心缘品第十六:“佛言阿难。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王。名大光明……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白象吞铁丸者。难陀是也。时象师者。舍利弗是也。光明王者。我身是也。我于尔时。见是象调顺故。始发道心。求于佛道”
解读:
释迦牟尼前世做大光明王时才开始发菩提心,也就是说释迦牟尼做男身时发的菩提心。而弥勒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开始习菩萨行(发菩提心)前,早就已按自己的誓愿成佛了,只是又以各种不同形像出现于世间。会中弥勒菩萨按照释迦牟尼佛的要求显示出他的佛形像、佛国土以及不可思议数量的弟子菩萨,以证明弥勒早就成佛了。
在弥勒菩萨成佛之后,释迦牟尼才开始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燃灯佛给释迦牟尼授记后,释迦牟尼以男身得无生法忍,到了八地菩萨的境界了,可见弥勒菩萨虽然做过燃灯佛前世的儿子,但成佛的时间远早于燃灯佛,弥勒菩萨成佛后又在人间游戏而已。

《大宝积经》第五十四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十:“舍利子,尔时薄伽梵大蕴如来应正等觉,为是精进行童子,开示如是大菩提道……又复兴菩提大愿;虽作如是无量功德,而大蕴如来未与童子授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舍利子,汝谓彼时精进行童子,岂异人乎?勿作余疑,即我身是也。”
《大宝积经》第五十四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十:“舍利子,从大蕴如来灭度之后,经阿僧祇劫……善慧闻佛开示大菩萨道,,又闻赞说三世佛已,获得广大欢喜净信,即以上妙衣服、肴膳饮食及余资具,以用奉献宝性如来及弟子众,经于千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又复兴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微妙大愿”
《大宝积经》第五十四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十:“宝性如来灭度后,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曰放光如来应正等觉(即燃灯佛)
《俱舍论》卷十二中载:“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珊若为大珊若。十大珊若为毗步多。十毗步多为大毗步多。十大毗步多为跋逻搀。十跋逻搀为大跋逻搀。十大跋逻搀为阿僧企耶。”
解读:
释迦牟尼在遇到燃灯佛之前二阿僧祇劫时为精进行童子,那时他就“复兴菩提大愿”,即那时已经是再发菩提心了,可见弥勒成佛时间非常久远,比燃灯佛都久远得多,从燃灯佛到释迦牟尼成佛才九十二劫。
其中“俱胝”与《华严经》中相同,为10^7,那庾多”即“那由他”,为10^11。至“阿僧企耶”,由“俱胝”经过44重十倍乘,则一阿僧企耶为10^51(10的51次方)。可见一个阿僧祇劫就是10^51个大劫,而一个大劫为12亿8000万年,可见弥勒成佛时间太久远了。

《大乘悲分陀利经》入一切种智行陀罗尼品第三:“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如是如是。弥勒阿逸多。如汝所言。于娑邻陀罗阇如来应供正遍知所。闻得是入一切种智行陀罗尼门。汝弥勒。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十大劫中便可满足如来意。汝弥勒。如是速疾以无上般涅槃。入无余涅槃。汝弥勒。乃能乐久住世。以本愿待时故。弥勒。汝今于我所授法王子职。”
解读:
弥勒菩萨早就可以再成佛了,但他乐于久住世间,以等待满足其本愿的时候再在人间成佛。弥勒在娑邻陀罗阇如来应之后,用十劫时间就满足成佛的条件了。

《大宝积经》第111卷:“然彼弥勒行经四十劫,我时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进力故,便超九劫,于贤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
《佛本行集经》:“昔有一如来。号曰善思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于彼佛所。弥勒菩萨。最初发心。种诸善根。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弥勒菩萨。身作转轮圣王。名毗卢遮那。尔时人民寿八万岁。目揵连。彼善思如来初会说法。九万六千亿人得阿罗汉道。第二会说法。八万四千亿人得阿罗汉道。第三会说法。七万二千亿人得阿罗汉。”
解读:
弥勒菩萨比释迦牟尼早四十劫或四十二劫发菩提心。

《大宝积经》第111卷: “弥勒菩萨往昔修菩萨道时,不能舍施手足头目,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
解读:
弥勒菩萨以方便安乐之道修行,释迦牟尼常以舍施手足头目之法修行,即舍身之法。

《佛说弥勒来时经》:“弥勒佛住世六万岁,怜愍众生令得法眼,灭度之后法住于世亦六万岁。汝等宜应精进发清净心起诸善业,得见世间灯明弥勒佛身必无疑也!”
《启示录》 1:12-13 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既转过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
解读:
弥勒就是米来,米也作炎字,如在鳞和麟字的小篆中,故米代表炎火之灵。弥勒就是南方火神,就是神农炎帝,弥勒成佛后称为“世间灯明弥勒佛”,也可以说是燃灯佛再来,即真光耶稣再来。一切佛实为同一佛的不同分身而已,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其实都是弥勒佛的分身。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上品㡧像仪则品第四之二:
第一慈氏菩萨最近佛坐。作梵行相头戴宝冠。身真金色体着红衣复挂红仙衣。身相端严具三种幖帜。左手持瓶杖于肩,上挂黑鹿皮。右手执数珠顶礼如来。瞻仰世尊心如在定。
解读:
身真金色:象征金刚法身佛。
体着红衣复挂红仙衣:象征离火之灵,为赤帝。
左手持瓶杖于肩:瓶为土灵,杖为龙身。
上挂黑鹿皮:黑鹿皮也是土灵。
右手执数珠:数珠象征兑金灵,即地藏菩萨如意宝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