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章 采药火候、抽添沐浴和七返九还

《脉望》:“从寅至巳流戊土,督进阳火,迫逐金精,直透三关上南宫,称为进阳火。”
《脉望》卷六:“自午至亥以己土退阴符。”
《金仙证论》伍柳派:“混然子云:‘从子至已,流戊土。从督脉进阳火,自午至亥,以己土从任脉退阴符。世人或知周天,不知中宫,妄自行火,则与水火煮空档,何以异乎。”
解读:
以戊土带大药从出尾闾沿着督脉上升直透三关上南宫要进阳火。以己土带大药从任脉降下来时要退阴符,即要退火。

《口诀钩玄录》黄元吉:盖坎中之阳精,积而动乎丹田,阴极阳生,一阳配五阴之下,是地之逢雷也,是即天根之萌于下田也。往来者,阳动于下,升而上乎泥丸,是天根往乎月窟也。精满于上,降而下乎丹田,是月窟来于天根也。来而复往,往而复来,轮转不息。”
解读:
天根往月窟就是进火升阳,使大药到达泥丸穴,月窟往天根就是退阴符升阴,使大药降下到中丹田,然后到下丹田。

《七言四韵十六首》张伯端:“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月圆。谩守药炉看火候,但看神息任天然。
解读:
谩守药炉即沐浴,此时要用神息,即胎息,即真空大定。

《修道全指•六候炼丹口诀》:“然则周天升降之火候,待其真炁发旺之正时,而起后天之呼吸,吹逼先天之真炁。则先天真炁升降,因后天吸呼吹运,乃后天吸呼有太过不及之弊患,则先天真炁有聚续散断之不应。故定三百息有数之火符,虚定六十息无数之沐浴。须在四正而用抽补,方得真炁运行不绝;须应刻漏而作凭信,方得火候无过不及。合十二时之阴阳,全一周天之道度。然而后天气吸,则先天炁升焉,升于乾,是为采取也;然而后天气呼,则先天炁降矣,降于坤是为烹炼也。”
《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如行动时,饥食金饼,渴饮玉浆,冷时进火,热时进水,火者真阳,水者真阴,此功者是抽添加减之法。”
解读:
进火和退火皆用后天呼吸,数吸气时,先天炁沿督脉上升朝头部泥丸穴逐步运行,为进武火,也称采药。数呼气时,沿着任脉下降逐步到下丹田,为退阴符,以进一步烹炼。在升降中间有沐浴以防火过多或水过多。沐浴时不数呼吸,不计次数。

《还丹火候歌》歌云:“忆我仙翁道法,总是吾家那著。原无子午抽添,岂有兔鸡刑德。问吾子在何时,答曰药生时节。问吾午在何时,不过药朝金阙。卯时在何时,红孩火云洞列。若无救苦观音,大药必然迸裂,此即沐浴时辰,过此黄河舟楫。再问何为酉门,即是任同督合。此时若没黄裳,药物如何元吉。过此即为戌库,请向库中消息。此是一贯心传,至道不烦他觅。”
《悟真篇》注疏曰:“子进阳火,息火谓之沐浴;午退阴符,停符亦谓之沐浴。”
解读:
黄芽之药生时为子时,药到乾位(泥丸穴)为午时。子时过后采药称为抽铅(真炁),午时过后退火(退阴符)称为添汞(真水)。火太盛为卯时,要沐浴。水太盛为酉时,也要沐浴。红孩火云洞列就是火太盛而出现分别心之时,此时要入真空大定,也称胎息。

《南乡子》萧廷之:“生甲更生庚。此是丹头切要明。药嫩采来归土釜,煎烹。文武刚柔次第行。片饷结丹成。沐浴防危更守城。到此不须行火候,持盈。火若加临必定倾。”
解读:
生甲生庚就是黄芽出时,就是子时,黄芽就是丹头。子时药还嫩,用文火煎烹,等药不嫩为时改用煎烹武火。

《钟吕传道集》论抽添第十一:“既以采药为添汞,添汞须抽铅,所以抽添非在外也。自下田入上田,名曰肘后飞金晶,又曰起河车而走龙虎,又曰还精补脑而长生不死。铅既后抽,汞自中降,以中田还下田。”
《金丹大成·金丹回答》:“何谓抽添?答曰:既抽铅于肘后,须添汞于中黄。”
解读:
真铅从下丹田到会阴,经尾闾沿督脉到上丹田泥丸穴,称为肘后飞金晶,也称抽铅,又称起河车而走龙虎,又称还精补脑。真水从中丹田(中黄即中黄庭,即中丹田)下降到下丹田称为添汞。

《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朝进阳火,暮退阴符”
《仿古二章》张三丰:“水火进退,朝屯暮蒙。子午运用,卯酉无功。十月数足,卦象翻终。了命功全,纯阳气冲。神机妙用,道法无穷。”
《乐育堂语录》黄元吉:“吾见生等:阳生之时,进火之际,尚未明得易道朝屯暮蒙真正法则。盖,易之屯卦,坎在上为药,以:坎中一阳生也;震在下为火,以:震下一阳,即:所进之火也。尔等逢阳生时,不管他炁机往来何如,略以微微真意下注尾闾,那真元一炁,从前之顺行者,至此不许他顺,且意思向上,而顺行之常道遂阻;顺道既阻,无路可去,自然炁机往上而升,自后而上,势必:至于泥丸,此自然之理,有不待导之而后升、引之而后上者。暮取蒙之义何如?蒙,坎水在下,中有一阳,即药在下也;艮山在上,上有一阳,阳即所退之符,符即阳炁升于泥丸、温养片时、化成甘露神水,实皆:阳之所化,非真属阴也,以其行工至此,精化为炁,炁化为丹,宜行顺道,不宜如前进火时运刚健之炁,故曰阴符。总之,药朝上阙,泥丸炁满药灵,有一片清凉恬淡之象,即阳炁上升于头目,宜退阴符之时也。此时不须引之降下,但以神主宰泥丸,意注于高上之天,自然循循降下重楼,入于绛宫,温养片晌,导入丹田,与炁打成一片,和合一团。斯时,不进不退,无出无入,静候:个中消息,再行周天。学者勿视为怪诞也。论阳生之始,炁机微嫩,要不若孟子所云:平旦之炁为最切。继而:抽铅添汞,渐采渐炼,愈结愈坚”
解读:
水雷屯卦,上坎水下震雷,震中初爻一阳上升为坎中中爻之阳,代表进阳,即进火,如太阳升起,为朝。山水蒙卦,上艮山下坎水,艮中上爻一阳下降为坎中中爻之阳,为退阴符,如太阳落山,为暮。
在子午是要有为,即子时进火而午时退火,而在沐浴是要无功,即无为,即无心,即处于真空大定中。

《水调歌头》(宋代葛长庚):“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
《绝句六十四首》(张伯端):“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堪进火莫延迟。”
《金丹大成集》:“初九潜龙回一阳,分明变化在中央;巽风呼吸吹乾火,炼得炉中胜似霜。”
《三天易髓》李道纯:“潜龙勿用:一阳生,宜守静,常存诚,心正定。咦,龙得潜藏,勿宜轻进。”
《玄要篇•五更道情五首》张三丰:“三更中一阳才萌。赤县门开,真炁方升。这时节微露铅华,初含玉蕊。半吐金精。锁心猿龙吟云应,拴意马虎啸风生。采颗芝英。送入黄庭,封固无虞,百日功灵。”
解读:
一阳初动就是初九潜龙回一阳,即黄芽出时,即子时,此后才能以巽风之呼吸进火。此时不能进武火,只能用文火,即守静而不数息,用随息。龙潜藏即不动,即不采药。

《吕祖鼎器歌》:“入黄宫,须爱护,十月浇淋休失误。子行阳火虎龙交,午退阴符自保固。 自保固,暂相离,端坐忘言更待时, 辐辏循环终则始,三百六十莫违期。”
《火记六百篇》张伯端:“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铅消汞自干,熏蒸丹已熟。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
《金液还丹直泄天机口诀》葛仙翁:“默运周天,子行阳火二百一十六,得铅八两,午退阴符一百四十四,炼汞半斤,周天数足,即四候别有妙用。当此之时,精神如夫妇欢合,魂魄若子母留恋,以一意守之,名目“情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大坎离交姤玉液还丹之妙。”
《绝句六十四首》张伯端:“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守城(文火)野战(午火)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
解读:
子时进火,武时退火(退符)。只数吸气进武火,行二百一十六个呼吸,得真铅八两(半斤)。只数呼气退火(退阴符),行一百四十四个呼吸,得真水半斤。此时铅汞合一,魂魄合一,金丹成熟。

《上天梯》张三丰:“炼己忘世情,采药按时节。先天无斤两。火候无爻策。只将老嫩分,但把文武别。纯以真意求,刀圭难缕晰。十月抱元胎,九年加面壁。换鼎复生孙,骑龙起霹雳。天地坏有时,仙翁寿无极!”
解读:
其实呼吸数(火候爻策)是个大概,不需要准确的数字。

《沁园春 赠安闲子周高士》元·李道纯:“真鼎真炉不无不有,惟正惟中。向静里施工,定中斡运,寂然不动,应感潜通。老蚌含珠,螟蛉咒子,个样真机妙莫穷。只这是,若疑团打破,顿悟真空。采铅不离坤宫。运符火、须当鼓巽风。向北海波心,生擒白虎,南山火里,捉住青龙。二物相投,三关一辏,炼出神丹满鼎红。藏身处,且和光混俗,是谓玄同。”
解读:
顿悟真空(降服六识想阴尽)时,在下丹田坤宫采药,用巽风进火。青龙(震魂)在南山(阴山)的火(赤县)中出,白虎(魄)从水中出,火里青龙与水中白虎在炉中相斗,大药过三关,在金鼎(泥丸宫)结成神丹。

《采金歌》吕纯阳:“明雌雄,两剑全,筑基炼己采后天。虽后天,名滓质,先服后天后先天……药苗新,用心看,铅光发现三日前。癸水将至须急采,差之毫发不成丹。 未采药,立匡廓,交合之时用橐龠。用橐龠,近我身,不看天体枉为作。知癸生,晓癸现,三十时辰两日半。采取只在一时辰,六候只於二候见。外四候,别有干,得药之时勿贪乱。如痴如醉更省言,牢关牢锁牢上圈”
《沁园春·得遇真传》元·李道纯:“得遇真传,便知下手,成功不难。得癸生之际,抽铅添汞,火休太燥,水莫令寒。鼓动巽风,扇开炉火,武炼方烹不等闲。金炉内,个两般灵物,锻炼成丸。先须打破疑团。方透归根复命关。使赤子乘龙,离宫取水,金公跨虎,运火烧山。金公无言,姹女敛袂,一个时辰炼就丹。浑吞了,证金刚不坏,超出人间。”
《七言四韵十六首》(张伯端):“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后不堪尝。”
《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第三十: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帷。受气之初容易识,抽添运用且防危。
《黄鹤赋》吕祖:“要知药物之老嫩,再辨水源之清浊。炼己待时者,务待阳生于赤县;遇急临炉者,必须癸动于神州。
解读:
立匡廓就是安炉立鼎,炉在下丹田,鼎在上丹田,用橐龠就是用巽风,即用呼吸。在一阳初动得黄芽丹头之后,接着会有癸水动而化子水白雪(泉蒙)下降,此时必须要急采,即用武火,也称抽铅,抽铅和添汞都有危险,要注意沐浴,不可太过。

《九转大还》张三丰:“九转还丹下手功,要知山下出泉蒙。安炉妙用凭坤土,运火功大藉巽风。兑虎震龙才混合,坎男离女更和同。自从四象归中后,造化机缄在我躬。”
解读:
安炉妙用凭坤土就是匡廓,出现泉蒙(泉即白雪,蒙即山水卦)以后,才能藉巽风进火,此为七返。兑虎(金)和震龙(木)混合,坎水也和离火交配相合。最后要使水、木、金、火四象在土(黄庭)中合一,即五炁合一为金丹。

《周易参同契》晦朔合符章第十八:“阳炁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以八通。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
《周参契》俞琰注:“夫修丹火候与月之消长无异。月三日哉生明,盖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至晚呕轮吐萌于西南昴毕之上,其象如震,以乾卦言,则应乾之初九,比喻吾身阳火起绪之初也;月初八上弦,其光半明,其象如兑,以乾卦言,则应乾之九二,比喻吾身阳火用功之半也。”
解读:
乾卦之初爻为阳爻,故称为初九,其爻辞为“初九:潜龙,勿用”。由纯阴之坤卦中,仅仅得乾之初九为阳爻就是震卦,即一阳初动。震为三,三为奇数,为阳,故说初三日震动,即震卦状态,即阳气初生的状态,即初三日,月亮刚刚有一点点亮的状态,月亮刚刚接受点太阳离火,此时月亮水多火少,对应于黄芽刚刚出现之时。
到了初八日,此为上弦月,半个月亮发光了,此时等同于兑卦状态,即由震卦再得乾卦之九二阳爻,震卦就变成了兑卦,此时进火一半,变成了水火各半。九二爻辞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此时就是赶紧采大药之时。真阴之白雪(真水)下降时就是初八日,所以说“阴以八通”

《吕祖真经歌》吕岩:“水生二,药正真,若待其三不可进。壬水初来癸未来,须当急采定浮沉。”
解读:
水生二即坎中之二爻为阳,代表九二之见龙在田,此时癸水化为壬水(阳水白雪)初来,正是采药时。

《三天易髓》李道纯:“见龙在田(二阳生),鼓巽风,进火功,刹那间,满炉红。是么,见龙在田,光遍虚空。”
《南乡子》:“复卦起潜龙。戊己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却相逢。猛火烧乾藉巽风。炼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
《沁园春•赠龚全美口诀》王玠:“一穷玄关,非高非下,正在当中。得真师指点,方知此穷,不居南北,不属西东。默默内观,绵绵静守,道满虚无浩气冲。难言说,一星儿消息(玄关),天地根宗。先须握定雌雄。天癸生时鼓巽风。把铅炉封固,飞神海底,中抽坎画,去补离宫。进火退符,流珠复位,十转回轮一气通。灵胎结,待功成行满,独步瑶空。”
《仿古二章》张三丰:“天地大道,含和抱中。玄玄之祖,妙妙之宗。玄妙贯道,劈破鸿蒙。窍门橐龠,朱雀烧空。庚方月现,西南得朋。笑倾玄酒,宴饮黄中。二八成就,乌兔混融。神光默默,黄屋玄翁。巽风鼓吹,满鼎霞红。水火进退,朝屯暮蒙。子午运用,卯酉无功。十月数足,卦象翻终。了命功全,纯阳气冲。神机妙用,道法无穷。”
《玄要篇•五更道情五首》张三丰:“四更里,修行要用功,须看西南起巽风,起巽风。水火即济颠倒用,将药火齐入炉中。金丹花儿勾八,婴儿姹女赴龙华。主人翁,认得他,打成一片是作家。”
解读:
得玄关,即子时一阳升,即初三日庚方月现,即西南(坤)得朋,即黄芽出时。此时以巽风呼吸吹乾火,在坤炉中以火炼真铅。
等到二阳升时,即上弦月时,由震卦变成了兑卦,或者说由地雷复卦变成了地泽临卦,此时天癸白雪下降,正是采药之时,以巽风之吸进阳火,真炁由督脉升,即由坤位到乾位,即由玉炉入金鼎,此时为地天泰卦的状态。到了午时,即到天泽姤卦一阴生时,以巽风之呼退火(退符),真炁由任脉下降。

《吕祖指玄篇》:“前弦之后后弦前,圆缺中间气象全。急捉虎龙场上战,忙将水火鼎中煎。依时便见黄金佛。过后难逢碧玉仙。悟得圣师真口诀,解教屋下有青天。”
《绝句六十四首》:“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煅,炼成温养自烹煎。”
《题纳甲图》宋•方回:“朝有读书客,过我携酒壶。问我参同契,汝亦尝读诸。虞翻纳甲法,即是先天图。伯阳窃其秘,静夜观蟾蜍。初八二十三,艮兑丙丁殊。上弦进火候,下弦退阴符。望盈仰干盖,晦灭俯坤舆。震巽庚辛对,坎离戊己俱。朔旦之日中,交媾水火炉。彭晓彼何人,哓哓争鲁鱼。可惜非易学,欲飞血肉躯。借易弄丹术,邹訢曷不诛。”
解读:
初八日为上弦,为兑卦状态,等同于乾卦九二爻,即见龙在田,此时进武火。二十三日为下弦为艮卦状态,退阴符。黄金佛就是金丹。

《周易参同契》龙虎两弦章第九:“火计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炉鼎,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上弦兑数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
《象言破疑》刘一明:“所谓二八气足者,如月上弦下弦,两弦合一,光浑圆满之象;喻其先天阳极,如太极也”
《周易参同契阐幽•两弦合体章第九》朱云阳:“此节言两弦之炁合而成丹也。自震庚一点偃月进至二阳,便属上弦之兑,其卦气纳丁,此时水中胎金魄中魂半,所谓上弦金半斤也。如颠倒取之亦可云水半斤,故曰:“上弦兑数八”。自巽辛一点流珠退到二阴,便属下弦之艮,其卦气纳丙,此时金中胎水魂中魄半,所谓下弦水半斤也。如颠倒取之亦可云金半斤,故曰:“下弦艮亦八”。前取两物相制,故云金木。此又取一体相生,故云金水。其用一也。兑体本属纯乾,因上爻易坤一阴,遂成少女。艮体本属纯坤,因上爻易干一阳,遂成少男。今者两畔同升合而为一,纯金还乾性,处内而立鄞鄂,纯水还坤命,处外而作胞胎,一粒金丹产在中黄土釜。岂非“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乎?须知两弦之时,即具全体。到得全体之时,却不见有两弦。全体之合得诸自然,两弦之分别有妙用。所谓月之圆存乎口诀也。夫两弦既合,铅止半斤,汞惟八两,正应金丹一斤之数。乾坤之全体从艮兑之分体而成也,艮兑之分体又从坎离之中体而出也。坎离之体不过一日一月,前所云日月为易者,到此适得其平而无倾昃(zè太阳偏西之意)之患矣。故曰:“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即后天两弦之用以还先天乾金之体,方是金丹作用。正所云演易以明之者,此伏食之第一义也。”
解读:
上弦月兑卦与下弦月艮卦合一,即二八合一斤(十六两),上弦月魄中魂半,也称金半斤(八两),其实还含半斤水。下弦月魂中魄半,也称水半斤,其实还含金半斤。兑艮合一(同时坎离合一,即日月合一之易也)转化为乾坤之体,也称为乾金之体,即两个半斤金合为一斤金。

《大丹诗八首书》张三丰:“采聚他家一味铅,捉精炼气补先天。前弦八两后弦八,内药还时外药还。紫府玄宫垂宝露,黄芽白雪化金蟾。神仙妙用常如此,火里能栽九节莲。”
解读:
“火里能栽九节莲”即火里生金丹。黄芽和白雪合一为金丹(金蟾),即上弦月和下弦月合一为圆月(金蟾)

《黄鹤赋》吕祖:“要知药物之老嫩,在辨水源之清浊。炼己待时者,务待阳生于赤县;遇急临炉者,必须癸动于神州。若观见龙在田,须猛烹而极煅;忽闻虎啸出窟,可倒转而逆施。所谓火逼金行出坤炉,故名七返;金因火炼归乾鼎,号曰九还。”
《天仙正理》曰:“真工不明,虽采之而无药可采。药气未至于纯阳,虽知采之,而药不为之采。盖嫩则气未足,老则气已散,皆不成丹。夫所谓水源者,天一之生,贵于清洁,不贵污浊,而亦由于一心之静定。古歌曰:意定神闲水源清,意乱神昏水源浊。辨之常审,行之要精,不容丝毫盲昧。”
《唱道真盲》曰:“人知火克金,而不知金实爱火。金未出矿离炉,非猛火逼之,无由上升。所以曰: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原。七乃火数,九乃金数。出坤炉,归乾鼎,一施一受,而为返还。一性一情,而为运用,谓之取坎填离,谓之还精补脑,谓之点离穴,谓之复还乾健体,皆此之义。”
《五言》吕岩诗之十:“炉中七返毕,鼎内九还终。”
《七言》吕岩:“七返返成生碧雾,九还还就吐红霞。有人夺得玄珠饵,三岛途中路不赊。”
解读:
水源之清浊:亥水为浊,子水为清。在炼己到想阴真空之时,即一阳初动时,即意识不动时,亥水动而化为子水。
炼己待时者,务待阳生于赤县:炼己到一阳初动,此时离宫阳龙出现。
癸动于神州:白雪从心神之离宫中出,即观见龙在田时。
须猛烹而极煅:用武火。
忽闻虎啸出窟:真炁出会阴,沿督脉上行,即河车转。
倒转而逆施:真水亦随真炁逆行而上。
七返:七为离火,七返即火返回坤炉,以取火炼金,逼金出炉。
九还:九为乾金,金性之真炁出炉后,由坤炉上升还至乾位之金鼎中,也称金液还原。

《金丹四百字》曰:“龙从东海来,虎向西山起。两兽战一场,化作天地髓。颠倒阴阳,逆施造化,吹巽风,鼓橐龠,自太玄关,逆流至天谷穴,金精贯顶,银流滔天,泥丸风生;绛宫月明,鹊桥瑞香,甘露下降,百脉归元,九关彻底,所谓‘乾坤交媾罢,一点落黄庭’”。
《性命圭旨.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第五节口诀.卯酉周天口诀》: “急须闭在太玄关, 水通药过尾闾穴”
《紫清指玄集》:“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又曰昆仑、又名天谷,其名颇多。”
解读:
天地髓:真炁。
颠倒阴阳:即火降水升。
逆施造化:将五行逆转为先天一炁。
太玄关:会阴(以真意封之,即封炉)。
天谷穴:泥丸穴。
还乾健体:抽坎填离化为乾。

小说中的运用: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原文:
“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 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证色阴尽睹明月)……诗云:‘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中秋明月)。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处处寒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行者闻言,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月至三十日,陽魂之金散尽,陰魄之水盈轮,故纯黑而无光,乃曰晦。此时与日相交,在晦朔两日之间,感陽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陽现(即三更子时震卦,即一候),初八日二陽生(二候兑卦),魄中魂半,其平如绳,故曰上弦。至今十五日,三陽备足,是以团圆(魂魄团圆),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陰生(巽),二十二日二陰生(艮),此时魂中魄半,其平如绳,故曰下弦(艮)。至三十日三陰备足,亦当晦。此乃先天采炼之意。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上弦月和下弦月),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诗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那长老听说,一时解悟,明彻真言,满心欢喜,称谢了悟空。沙僧在旁笑道:‘师兄此言虽当,只说的是弦前属陽,弦后属陰,陰中陽半,得水之金(真铅);更不道水火相搀各有缘,全凭土母配如然。三家(水火土)同会无争竞,水在长江(真水)月在天(真铅)。’那长老闻得,亦开茅塞。正是理明一窍通千窍,说破无生即是仙。八戒上前扯住长老道:‘师父,莫听乱讲,误了睡觉。这月啊:缺之不久又团圆,似我生来不十全。吃饭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说有粘涎。他都伶俐修来福,我自痴愚积下缘。我说你取经还满三途业,摆尾摇头直上天!’”
解读:
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传给唐僧的采药火候。魂中有阳金,故说“陽魂之金散尽”

《西游记》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原文:
三藏吩咐悟空:“辛苦了,早睡早起!”遂一处都睡了,不敢离侧,护着师父。渐入夜深,正是那:玉兔高升万籁宁,天街寂静断人行。银河耿耿星光灿,鼓发谯楼趱换更。
长老声吟道:“我怎么这般头悬眼胀,浑身皮骨皆疼?”八戒听说,伸手去摸摸,身上有些发热。呆子笑道:“我晓得了,这是昨晚见没钱的饭,多吃了几碗,倒沁着头睡,伤食了。”行者喝道:“胡说!等我问师父,端的何如。”三藏道:“我半夜之间,起来解手,不曾戴得帽子,想是风吹了。”……
你看他灯光前吩咐八戒沙僧看守师父,他喜孜孜跳出方丈,径来佛殿看时,天上有星,月还未上,那殿里黑暗暗的。他就吹出真火,点起琉璃,东边打鼓,西边撞钟。响罢,摇身一变,变做个小和尚儿,年纪只有十二三岁,披着黄绢褊衫,白布直裰,手敲着木鱼,口里念经。等到一更时分,不见动静。二更时分,残月才升,只听见呼呼的一阵风响。好风:黑雾遮天暗,愁云照地昏。四方如泼墨,一派靛妆浑。先刮时扬尘播土,次后来倒树摧林。扬尘播土星光现,倒树摧林月色昏。只刮得嫦娥紧抱梭罗树,玉兔团团找药盆。九曜星官皆闭户,四海龙王尽掩门。庙里城隍觅小鬼,空中仙子怎腾云?地府阎罗寻马面,判官乱跑赶头巾。刮动昆仑顶上石,卷得江湖波浪混。那风才然过处,猛闻得兰麝香熏,环珮声响,即欠身抬头观看,呀!却是一个美貌佳人,径上佛殿。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原文:“一个是天生猴属心猿体,一个是地产精灵姹女骸。他两个,恨冲怀,喜处生仇大会垓。那个要取元陽成配偶,这个要战纯陰结圣胎。棒举一天寒雾漫,剑迎满地黑尘筛。因长老,拜如来,恨苦相争显大才,水火不投母道损,陰陽难合各分开。两家斗罢多时节,地动山摇树木摧。
那晓得在那东南黑角落上,望下去,另有个小洞。洞里一重小小门,一间矮矮屋,盆栽了几种花,檐傍着数竿竹,黑气氲氲,暗香馥馥,老怪摄了三藏,搬在这里逼住成亲,只说行者再也找不着。”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原文:
他的本身出处,唤做金鼻白毛老鼠精;因偷香花宝烛,改名唤做半截观音;如今饶他下界,又改了,唤做地涌夫人是也。”天王却才省悟,放下宝塔,便亲手来解行者……“天兵,取下缚妖索,把那些妖精都捆了!”……这正是:割断丝萝干金海,打开玉锁出樊笼。
解读:
在中秋明月时,“东边打鼓,西边撞钟”象征一阳初动,孙悟空吹真火点琉璃灯后变成的小和尚代表黄芽出来了。后到一阴初动,即风出来了,即是天风姤卦,随后白雪来了,即姹女美貌佳人来了,即金鼻白毛老鼠精来了。金鼻象征阳兑灵和己土,白毛老鼠精象征白水,即子水。
东南为巽灵,残月也是巽灵,都代表风神。风神即花神,风神与子水一体,烛为丁火,故为偷了香花宝烛的白毛老鼠精。孙悟空抓住白毛老鼠就是金公姹女配成婚。

3.55章 玉液还丹、金液还丹和紫金丹

《钟吕传道集》卷中《玉液还丹》:“前贤往圣多以肺液入下田而曰金液还丹,心液入下田而曰玉液还丹。此论非不妙矣,然而未尽玄机。盖夫肺生肾,以金生水,金入水中,何得谓之还丹?肾克心,以水克火,水入火中,何得谓之还丹?金液乃肺液也,肺液为胎胞,含龙虎,保送在黄庭之中。大药将成,抽之肘后,飞起其肺液以入上宫,而下还中丹。自中丹而还下田,故曰金液还丹也。玉液乃肾液也,肾液随元气以上升而朝于心,积之而为金水、举之而满玉池、散而为琼花、炼而为白雪。若以纳之,自中田而入下田,有药则沐浴胎仙。若以升之,自中田入四肢炼形,则更迁尘骨。不升不纳,周而复还,故曰玉液还丹者也。”
《灵宝毕法金液还丹第七》:“金玉比液也,肾液比金而心液比玉。所谓玉液者,本由肾气上升,而到于心,以合心气,二气相交而过重楼,闭口不出而津满玉池,咽之而曰玉液还丹,升之而曰玉液炼形……所谓金液者,肾气合心气而不上升,熏蒸于肺,肺为华盖,不罩二气,即日而取肺液在下田,自尾闾穴升上,乃曰飞金晶入脑中,以补泥丸之宫,自上复下,降而入下田,乃曰金液还丹,既还下田复升,遍满四体,前复上升,乃曰金液炼形,是亦金生于土之说也。”
《水调歌头·金液还丹诀》葛长庚:“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
解读:
玉液就是心液,即离火中坎水,在真炁行小河车时,心液化作香甜的津液从口中下降到下丹田,此为玉液还丹。在天风姤时,心液就化为白雪真水下降,为二候得药。在退阴符时,心液从离宫到中丹田,与大药一起到下丹田,以沐浴胎仙。
金液就是肺液,即金液,里面包含龙虎相斗之大药,有真炁和真水。金液还丹就是采大药经督脉上到上宫泥丸穴,然后下到中丹田,再下到下丹田。玉液还丹和金液还丹在抽添之时是同时存在的。

《金丹四百字解》:“朱砂炼阳气,水银烹金精。金精与阳气,朱砂而水银。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掇来归鼎内,化作一泓水。”
《悟真篇》紫阳真人:“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
解读:
这“一泓水”就是金液。

《五篇灵文·得药》重阳注:“癸花发现,真铅初露,先天初现,一阳初动之时,如初三日,月出庚方之象,正所谓活子时也……。此时是得药之初一候,即得初一候之药。”
《金液还丹直泄天机口诀》葛仙翁:“小静一百日,中静二百日,大静三百日。先试小静,神光透于帘纬,一钩新月挂于西南之乡,如初三夜月出庚,而金气初现也。坎中一点热气,上冲心主,以意顺下,穿尾闾,由黄道,过玉枕,上泥丸,游九宫,自上腭而下。
初则温气而降,沥沥然淋水之状,香似醍醐,味如甘露,以目送之,以意迎之,入于鼎内,畅于四肢,美在其中矣,乃小坎离交姤之妙。至此方知静默有功,愈加决烈,愈倍前功,静之又静。
中静一至,入于无何有之乡,日月停景,璇玑不行,杳冥混沌,天根机动,坤宫如震雷之声,腹中如裂帛之音,膀胱火热,两肾汤煎。以神息沉归海底,轻轻然运,冲透三关;真气如迅雷烈火,默默然举,周流六虚。忽然飞上泥丸,月窟风生,眉中涌出圆光,化生玉液,如冰片之美,如薄荷之凉;降下重楼,送归土釜,即二候得药。
默运周天,子行阳火二百一十六,得铅八两,午退阴符一百四十四,炼汞半斤,周天数足,即四候别有妙用。当此之时,精神如夫妇欢合,魂魄若子母留恋,以一意守之,名目“情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大坎离交姤玉液还丹之妙。
循环无端,周而复始,运行不息,今时玉液入鼎,来日玉液依时复生,运用同初,前功无间,美哉景也,不可殚述,自然而然,吾莫知所以然也。
工夫至此,九窍如法固济,愈加精进,六根大定,夺尽天地劫运大数(三百日结胎仙),方得天地七日来复。大静一至,恍惚杳冥之中,但见日出庚象,渐渐生圆,悬于中天,须臾涌出太阳红光,升入月中,与月交会,成一圆明红光,即真铅真汞,日月合璧之妙。即以鼻吸红光,便是神潜虚危之穴。
鼓动巽风,方得二气交感于黄道,三华混一于元宫,金木自然交并,龙虎自然降伏,不时天地清朗,四无云翳,惟见规中现一黍米之珠,悬于北海之中,光明炬赫。
默运周天,火符数足,金液流酥,形如黍米,升上泥丸,状若冰珠,忽然一点落于土釜之中,乃乾坤交姤之妙也。众机由此而定,幻化由此而定,千百万亿之洪劫,咸由乎一黍之萌生。斯黍也,厥大渐星,厥色渐赭,惟定以机,机由我立,化由机生,一机万化,信乎!无象之黍珠而变有象之真也。《契》云:“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云。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
得此金液附体,十月火功不缺,息息归根,绵绵不绝,如鸡抱卵,如龙养珠,念兹在兹。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炎;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冷。但使无过不及,操舍得中,日行二卦,朝屯暮蒙。故曰:“火候六百遍,遍遍相似遇。”有丹火发热,存眉中,有一黑毬真水收入鼎中,其热自退。十月满足,婴儿显象,移神换鼎,调神出壳,次第行之,圣胎显化,其妙无穷矣。”
解读:
运用双目凝神一点,静而初见性光为小静,此时有热气沿着任督周流,称小坎离交姤,此时有玉液还丹;中静为大坎离交姤,为真水和真火相交,此时一阳初动地雷复,即一候得药,雷震之后真炁从下丹田经会阴过尾闾沿着督脉上升到泥丸穴,阳极而阴;随之一阴初静天风姤,此时月窟风生,眉间发光,然后有白雪(玉液)从口中降下重楼归土釜,为二候得药;接着藉巽风进武火,子时进阳火二百一十六爻,得真铅半斤,午时退阴符(退火)一百四十四爻,得真水半斤,魂魄相恋而不分来。
当鼓动巽风时,金木交并,就会在下丹田出现一黍米之珠,进火满足二百一十六爻,此一黍米珠就会上升到泥丸宫,然后再降落到土釜之中,这就是乾坤交姤,这就是金液还丹。通过三百日的以火炼丹(大静),才能完成十月怀胎仙。

《采药小周天歌诀》邱祖:“极静而动兮一阳来复,药产神知兮妙诀通灵。微阳初生兮嫩而勿采,药物坚实兮十五光盈。时当急采兮莫教错过,久而望远兮采之无成。气驰于外者神亦驰外,神返于根者气亦回根。气曰将尽兮采封候足,子时起火兮须要分明。如何云火兮后天呼吸,如何用火兮呼降吸升。用火玄妙兮如无似有,行火鼎内兮息效真人。火须有候兮数息出入,名为刻漏兮用定时辰。自子至巳兮六阳用九,三十六息兮采取进升。自午至亥兮六阴用六,二十四息兮退降炼烹。卯阳沐浴兮阳火宜熄,酉阴沐浴兮阴符宜停。不降不升兮沐浴景象,较之大周兮略具微形。周天三百兮除卯酉数,三百六十兮连卯酉名。再加五度兮四分之一,以象闰余兮周天一巡。数归于静兮依然沐浴,神凝气穴兮再候阳生。行之既久兮精返为气,回风宜止兮百日功灵。六根震动兮七日口诀,大周功起兮再问迷津。”
解读:
一息为六爻,进火三十六息即二百一十六爻,退阴符二十四息即一百四十四爻,合计三百六十爻,为一周天数(因为一年周天为365.25,实缺五度四分之一,分配在一阳初动前),其中还含有卯酉沐浴的三十六爻,即六十息。
这里的采药小周天等同于《钟吕传道集》中的大河车,也等同于《金液还丹直泄天机口诀》中的中静。百日功灵即完成百日筑基,即百日药坚。大周功即《金液还丹直泄天机口诀》中的大静。

《钟吕传道集》论还丹第十三::“龙虎相交而变黄芽,抽铅添汞而成大药。玄武宫中而金晶才起,玉京山下而真气方升。走河车于岭上。灌玉液于中衢,自下田入上田,自上田复下田,后起前来,循环已满,而曰大还丹也。奉道之士,于中起龙虎而飞金晶,养胎仙而生真气,以成中丹。良由此也。”
《钟吕传道集》论抽添第十一:“既以采药为添汞,添汞须抽铅,所以抽添非在外也。自下田入上田,名曰肘后飞金晶,又曰起河车而走龙虎,又曰还精补脑而长生不死。铅既后抽,汞自中降,以中田还下田。始以龙虎交媾而变黄芽,是五行颠倒(水虎上升,火龙下降),此以抽铅添汞而养胎仙,是三田返复。五行不颠倒,龙虎不交媾。三田不返复,胎仙不气足。抽铅添汞,一百日药力全,一百日圣胎坚,三百日胎仙完而真气生。真气既生,炼气成神。功满忘形而胎仙自化,乃曰神仙。”
解读:
一阳初动时,龙虎相交生黄芽,再待白雪降,然后才能抽铅添汞而成大药。经过一百日才能药力全,再经过一百日才能圣胎坚固,共经过三百日(十月怀胎)才能胎仙完成而生真气,即元精返为气,即炼精化气,然后炼气成神出阳神。

《钟吕传道集》论河车第十二: “五行循环,周而复始,默契颠倒之术,以龙虎相交而变黄芽者,小河车也。肘后飞金晶,还晶入泥丸,抽铅添汞而成大药者,大河车也。以龙虎交而变黄芽,铅汞交而成大药。真气生而五气朝元,阳神就而三神超内院。紫金丹成,常如玄鹤对飞;白玉汞就,正似火龙涌起。而金光万道,罩俗骨以光辉;琪树一株,现鲜葩而灿烂。或出或入,出入自加,或去或来,往来无碍。搬神入体,且混时流,化圣离俗,以为羽客。乃曰紫河车也。是此三车之名,而分上,中,下三成。
《性命圭旨》:“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则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此谓五气朝元,皆聚于顶也。”
《金丹四百字·序》有云:‘’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
解读:
玄关窍开,龙虎相交出黄芽,此时真炁作小周天运行,也称小河车,此时想阴尽。肘后飞金晶,还晶入泥丸,抽铅添汞而成大药者,即丹道大周天,也称大河车也。三百日胎仙完成而真气生,此时五炁朝元,为行阴尽。阳神出顶,紫金丹成,身放金光,阳神出入自如,往来无碍就是紫河车,法身成。后面就是要炼虚合道了。

附录:《破迷正道歌》(钟离权著)
若非符契天缘事,故把天机诀与君。片言半句无多字,万卷仙经一语通。
一诀便知天外事,扫尽旁门不见踪,若言此理神仙道,天地虚无上下空。
说破木金无间隔,真铅真汞岂有形,谁知这个天机理,便会日月得高奔。
也无坎离并龙虎,也无乌免各西东,非肝非肺非心肾,不干脾胃胆和精,
非思非想非为作,不在三田上下中,岂干夹脊至昆仑,不是精津炁血液,
不是膀胱五脏神;此物在人身中出,四时春夏及秋冬,先天先地谁人识,
二物相和重一斤,弦望晦朔合本数,循环昼夜不曾停,依时采取知老嫩,
片晌之间并甲庚,只在西南产坤位,慢慢调和入艮宫。试把天机轻拨动,
真炁时时聚太空,摸得乾坤作鼎器,颠倒宇宙任纵横,南辰移入北辰位,
金乌飞入玉蟾宫。太阳里面藏玉兔,太阴加减自和同,前弦之后寻药物,
后弦之前炁停匀,两弦之间为采取,先后存亡定祖宗,他是主时宾是我,
我若浮时你却沉,调得浮沉归一处,沐浴潜藏总是空。离坎本来无南北,
震兑岂则在西东,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摄得阴阳归掌内,
顷刻之间万物生。这些金液还丹诀,不遇仙师莫强攻。果然采得先天炁,
日月擒来两手中,昼夜打交成一块,自有龙吟虎啸声。初时上下风声吼,
渐凝渐结紫云生,云满山中摭日月,此时一阵似朦胧,默默自然云雾动,
定里时闻霹雳声,紫凤乌兔交一处,金乌玉兔自相争,虎绕龙蟠寻至宝,
金公姹女结婚姻,这番子母里相会,神炁归根合本真,一点最初真种子,
入得丹田万古春。先天先地归一处,混沌未分岂有痕?生发自然合圣理,
绿叶红花一色新,上下水火自浇灌,二炁交结产胎婴,自然百日生神象,
自有超凡出死生。果然百日防危险,血化为膏体似银,果然百日无亏失,
玉膏流润生光明,真气薰蒸无寒暑,可为无上道高人。炎炎锻炼三百日,
骤雨颠风满太空,电光晃耀无穷数,雷震天关鬼神惊,掀翻宇宙飞白雪,
倒捉乾坤不夜春,换骨回阳身不朽,九还七返化真形,辛苦都来十个月,
内外虚明表里真,聚则成形散则炁,返本还原太虚同,变化往来人莫测,
祖祖相传古到今。一理变合大地理,神仙口诀不为虚,更若保守一二载,
百千万亿寿无穷,会得金液炼形法,乘鸾跨鹤自飞腾,出有入无无阻碍,
蓬莱三岛任纵横,若更万年百千劫,海变桑田貌亦同。堪嗟无限学仙者,
总与天仙道不同,俱被野狐精魅定,鬼言妖语怎生听,云游四海参玄妙,
尽是邪门小法功,愚迷执强难教化,依然一盲引众盲。有如餐松并服饵,
如何脱免死生根;有如忘形习定息,如何百脉尽归宗;有如呼吸想丹田,
到底胎仙学未成;有如息气为先天,至老无成也是空;有如口鼻为玄牝,
恰似漏网去包风;有如思心为方寸,怎得归元见祖宗;更有积精为铅汞,
转与金丹事不同;有执神气为子母,亦隔天仙万里程;有如开顶为炼养,
枉施功力谩劳神;更有缩龟并炼乳,正是邪门小法功;更有行气为火候,
九载三年误了人;鼻头闭息服元气,引得邪风肚里鸣。假若识心并见性,
到头终久做阴灵。知他多少闲门户,劳漉空动骷髅形。止念降心为清净,
下稍终久是顿空;昼夜专行子午法,天地岂有恶时辰?孤修闭息行存想,
执定舌根做赤龙;更有周天行卦象;更有认脾作黄庭;更有指肾为造化;
执定尾闾为命根;更有还元服水火;更有采补吸淫精;更有仰天吸日月,
便道地魄是天魂;更有咽精为造化,断除五味是修真,昼夜一餐为日用,
身体尫赢似鬼形;曲身偃仰叩玉户,抱元守一运双睛,竦肩缩项思脊骨,
搬运流珠想太阴;更有书符并念咒,破券分环学隐形;按摩吁呵六字诀,
瞻星礼斗受辛勤;入清吐浊为丹本,阳关紧勒火飞腾;炎炎遍身通透热,
呼作天真大道根;看经念赞持科箓,设坛拜醮望飞腾;三千六百旁门法,
不识狂邪尽惧人,有缘遭遇明师指,顷刻之间造化生。一炁循环无阻碍,
散在万物与人身。达人采得先天炁,一夜雷声不暂停,电光闪闪无穷数,
二炁相交岂有形?摧塌天关无可比,雷电风雨一齐生,颠倒颠时交换位,
无量火炁乱峥嵘,虎绕药炉争造化,龙蟠金鼎要飞腾,四象五行归戊己,
烹炼金液混元晶,万朵紫云笼北海,千条百脉撞昆仑,真炁辉辉星斗暗,
红光赫赫太阳昏,加减自然分进退,前弦后弦定其真,丹头老嫩须辨认,
抽添运用片时中,结胎火候有时刻,真火炎炎烧宇宙,乾坤上下尽通红。
一火一水分爻象,一升一降自浮沉,一来一去分宾主,一前一后有君臣,
一阴一阳为天地,一刚一柔自均匀。冬夏二至为节候,春秋二分定寒温,
往来上下无形象,循环昼夜有时辰,若非上祖相传诀,岂知大道片时功?
驱回斗柄玄关理,斡转天关万象通,片晌龙虎频频斗,二物交合顷刻中,
擒得猩猩俱鹘突,混混沌沌未分明,此是木金交并法,真铅真汞天地晶。
只此火候金丹决,全凭交结在黄庭。混元一炁千年药,万劫常存不夜春,
三千刻内婴儿象,百日功夫造化灵,十月炼成纯阳体,自然寒暑不来侵,
瑞气彩云摭玉体,鸾鹤对舞面前迎,王女双双持紫诏,名登玉籍唤真人。
金光罩体人难视,节制仪威左右行,仙鹤接引朝元去,白日飞升谒上京。
解读:
定里时闻霹雳声:见明月后于定中得玄关,一阳初动,闻雷声大震。
紫凤乌龟交一处:水火相交,出黄芽真种。
金乌玉兔自相争:日月相交,出黄芽真种。
虎绕龙蟠寻至宝:白虎金和震木龙相交,出黄芽真种。
掀翻宇宙飞白雪:癸母白雪下降。
九还七返化真形:金液还丹和金液还丹。
金公奼女结婚姻:黄芽白雪合一得大药。
上下水火自浇灌:抽添,真水与真火合一。
二炁交结产胎婴:黄芽和白雪合一为胎婴。
自然百日生神像:抽添百日药力全,成为胎婴神像。
自有超凡出死生:为见道圣人。
果然百日防危险:再继续一百日达圣胎坚。
果然百日无亏失:再继续一百日完成胎仙。
真气薰蒸无寒暑:胎仙生真气。
炎炎锻炼三百日:抽添共三百日。
辛苦多来十个月:即共用三百日成胎仙。
聚则成形散则气:练气化神出阳神,即成就法身。
返本还元太虚同:炼虚合道,圆满法身。

   3.56 章 密宗最上乘之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也称观音心咒,出自《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等经典,六字大明咒为:唵嘛呢叭𠺗吽,发音为: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ōng)。

六字大明咒得梵字如下:

参考松赞干布王所著得《嘛呢宝训集》,六字分别代表如下意思:
“唵”:表示“佛部心”, 代表法、报、化三身,也可以说成三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金刚),是所有诸佛菩萨的智慧身、语、意。念诵此字时,自己的身、口、意分别与佛的身、语、意成为一体;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或“摩尼宝”,表示“宝部心”,念此二字时,能随愿获得成就。摩尼宝代表智慧法身佛,就是被观音菩萨(监压孙悟空且有有香风的神)的六字大明咒压在五行山的孙悟空。故念此咒能得无上智慧而成佛。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代表莲花王观世音菩萨的莲花身,即福神身。一切佛皆坐在莲花上成佛。
“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和功德圆满的意思。
有很多西藏喇嘛将六字大明咒直接翻译为“皈依莲花上之摩尼宝”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一:“速疾往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所。到已头面礼足。发诚实言以偈赞曰:‘归命莲华王,大悲观自在,大自在吉祥,能施有情愿,具大威神力,降伏极暴恶,暗趣为明灯,睹者皆无畏,示现百千臂,其眼亦复然,具足十一面,智如四大海’”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云:“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一:“观自在菩萨。有何福德而能现是神力。佛言如殑伽河沙数如来应正等觉。以天妙衣及以袈裟。饮食汤药坐卧具等。供养如是诸佛所获福德。与观自在菩萨一毛端福其量无异。”
解读:
解读:
摩尼宝就是真如法身佛,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莲花王就是大自在观世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福神身,故念此咒得无量福。摩尼宝(如意宝)在莲花上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六字大明咒为观音心咒。念此咒能与观世菩萨的心合一,故能依此咒得观世音菩萨接引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在莲花上出生,即得莲花身,如果福德和功德圆满,也能完全得摩尼宝的智慧而直接成佛。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四:“善男子我当辞离宝上如来所。往诣莲华上如来佛刹。到已顶礼佛足合掌在前。唯愿世尊与我六字大明陀罗尼。彼真言王,一切本母,忆念其名,罪垢消除,疾证菩提。”
解读:
六字大明咒为真言之王,为一切真言之本,能消罪垢,疾证菩提。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四:“宣说如是六字大明王。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菩萨众。而皆恭敬合掌作礼。善男子此法于大乘中。最上精纯微妙。何以故?于诸大乘契经,应颂授记讽颂譬喻本生方广希法论议中得。善男子获斯本母。寂静解脱何假多耶。犹如收精稻谷于已舍宅。器盛盈满日曝令干。捣治扇扬弃彼糠皮。何以故为收精米。如是余异瑜伽如彼糠皮。于一切瑜伽中。此六字大明王如糠米见。”
解读:
六字大明咒在大乘佛法中最上精纯微妙,是极最上乘之精妙佛法,能使人寂静解脱。

根据《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六字大明咒来历简说如下: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菩萨名除盖障——八大菩萨之一,恳求释尊传授六字大明咒,释尊云:“我于过去世时,曾经向莲华上如来学习此咒。”而莲华上如来又从何处学习此咒呢?原来莲华上如来经历无数世界,学习此咒不得结果。及至西方极乐世界,谒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乃请观音菩萨传授,当时大地震动,天雨宝华,种种神变瑞相现前。莲华上如来获咒后,普度众生无量无数。莲华上如来其实就是坐在莲花上的摩尼宝,即观世音菩萨头顶上的毗楞伽摩尼宝。
释尊在过去世,未成佛之前,曾得莲华上如来传授此咒,而成佛后,亦曾传授此咒多次。惟当除盖障菩萨请求传授,释尊却云:“印度波罗奈大城中有一法师,彼之法师戒行缺犯而有妻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除盖障菩萨于是率众拜见供养法师,法师传授六字大明咒。”
可能为了说明六字大明咒能消一切罪,故传授给除盖障菩萨的法师戒行有缺犯,如同杭州不守戒且只念六字大明咒的济公和尚一样。

持戒持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和福德: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如是善男子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有六字大明陀罗尼难得值遇。若有人能称念其名。当得生彼毛孔之中不受沉沦(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中)。出一毛孔而复往诣入一毛孔。于彼而住乃至当证圆寂之地。”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云:“若有人能而常受持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者,于是持诵之时,有九十九殑伽河沙数如来集会;复有如微尘数菩萨集会;复有三十二天天子众,亦皆集会;复有四大天王,而于四方为其卫护;复有娑誐啰龙王、无热恼龙王、得叉迦龙王、嚩苏枳龙王,如是无数百千万俱胝那庾多龙王,而来卫护是人;复有地中药叉、虚空神等,而亦卫护是人。善男子,观自在菩萨身毛孔中,俱胝数如来止息已,赞叹是人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皆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若复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身中项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见是戴持之人,则同见于金刚之身,又如见于舍利窣堵波,又如见于如来,又如见于具一俱胝智慧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而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人而得无尽辩才,得清净智聚,得大慈悲。如是之人,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多圆满功德。是人得天转轮灌顶。是人于其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所触之人发起慈心,离诸瞋毒,当得不退转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触于余人之身,蒙所触者,是人速得菩萨之位。若是戴持之人,见其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乃至异类诸有情身,如是得所见者,悉皆速得菩萨之位。如是之人,而永不受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而得不可思议相应念诵。今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作如是说。”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者。是人当得三摩地。所谓持摩尼宝三摩地广博三摩地。清净地狱傍生三摩地金刚甲胄三摩地。妙足平满三摩地入诸方便三摩地。入诸法三摩地观庄严三摩地。法车声三摩地远离贪嗔痴三摩地。无边际三摩地六波罗蜜多门三摩。地持大妙高三摩地救诸怖畏三摩地。现诸佛刹三摩地观察诸佛三摩地。得如是等一百八三摩地。”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云:“善男子,大地之尘可尽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大海之水滴可尽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无须再多说,于我及如我善逝,数至一千万,于一劫中,以妙衣等供养之功德,此与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亦不能比,况以供养我独自之功德乎?”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四云:“观自在菩萨白世尊言。不见曼拏攞(曼陀罗)者不能得此法。云何知是莲华印。云何知是持摩尼印。云何知是一切王印。云何知是曼拏攞清净体。”

每日课诵简修仪轨(非必须灌顶,不能吃葱蒜,最好能持佛教五戒):

最好挂一张四臂观音唐卡(曼陀罗画)
打坐持大莲花印:

皈依发心:(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 为利有情愿成佛

观音赞颂:(此赞于藏地流传甚广,加持力大,持诵3遍)
净极无瑕大悲身 阿弥陀佛顶上尊
慈眼悲愍视众生 皈命顶礼观世音

观想一下自己与四臂观音菩萨合一后变成了手捧摩尼宝的四臂观音:

然后开始专心持诵咒语:(最少108遍)唵嘛呢叭𠺗吽。
心念耳听,嘴唇和舌动而声音极其轻或无声而只有心声,以耳听心声。

念咒结束后功德回向:(于后可加念普贤行愿品偈颂部分和其他回向文)
观音大士尊身何如似 眷属寿命以及圣刹土
汝尊圣相贤妙何等俱 惟如此等我众愿成现
我今以此胜功德 愿速成就观自在
令诸众生悉无余 同生西方极乐国

Who seats at the left side of God?(谁坐在上帝的左边?)

《Mark》16:19 So then the Lord Jesus, after he had said these words to them, was taken up into heaven and took his seat at the right hand of God.
<A Psalm. Of David.> The Lord said to my lord, Be seated at my right hand, till I put all those who are against you under your feet.
Explain:
David’s Lord Jesus se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God, so who se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God?

《马可福音》 16:19 主耶稣和他们说完了话,后来被接到天上,坐在 神的右边。 ”
《诗篇》 110:1 (大卫的诗)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解读:
大卫的主耶稣坐在上帝的右边,那么谁坐在上帝的左边?

《Psalms》16:8 I(David) have put the Lord before me at all times; because he is at my right hand, I will not be moved.
《Psalms》73:23 But still I am ever with you; you have taken me by my right hand.
《Psalms》73:234Your wisdom will be my guide, and later you will put me in a place of honour.
Explain:
God is at David’s right hand and held David’s right hand, so David seated at the left hand of God. After his death, David was taken to heaven by God and sat on God’s left side.

《诗篇》 16:8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
《诗篇》 73:23 然而我常与你(上帝)同在,你搀着我的右手。
《诗篇》 73:24 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
解释:
上帝在大卫右边,而且握住大卫的右手,很明显,大卫坐在上帝的左手边。大卫死后被上帝接到天上去,坐在上帝的左边。

《Psalms》89:20 I have made discovery of David my servant; I have put my holy oil on his head.
《Psalms》89:26 He will say to me, You are my father, my God, and the Rock of my salvation.
《Psalms》89:27 And I will make him the first of my sons, most high over the kings of the earth.
《Psalms》89:35 I have made an oath once by my holy name, that I will not be false to David.
Explain:
David is the eldest son of God, David is also Bodhisattva Samantabhadra who is the eldest son of all Buddhas .

《诗篇》 89:20 我寻得我的仆人大卫,用我的圣膏膏他。
《诗篇》 89:26 他要称呼我说:‘你是我的父,是我的 神,是拯救我的磐石。’
《诗篇》 89:27 我也要立他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
《诗篇》 89:35 我一次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我决不向大卫说谎。
《希伯来书》 1:6 再者, 神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注:或作“ 神再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的使者都要拜他。”
解读:
大卫就是上帝的长子,就是一切佛之长子普贤菩萨。

《John》1:18 No man has seen God at any time; the only Son, who is on the breast of the Father, he has made clear what God is.
《Matthew》1:18 Now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was in this way: when his mother Mary was going to be married to Joseph, before they came together the discovery was made that she was with child by the Holy Spirit.
《John》12:46 I have come as a light into the world, so that no one who has faith in me will go on living in the dark.
Explain:
Jesus is the only son of the Holy Spirit and God, and he is also the White Emperor, Manjushri Bodhisattva. The so-called God’s only son is actually God, the only God.

《约翰福音》 1:18 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马太福音》 1:18 耶稣基督降生的事记在下面:他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
《约翰福音》 12:46 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
解读:
耶稣是圣灵和上帝的独生子,就是白帝,就是文殊菩萨。所谓的上帝独子其实就是上帝,就是独一神。

《 Psalms》23:6 Truly, blessing and mercy will be with me all the days of my life; and I will have a place in the house of the Lord all my days.
《 Psalms》52:8 But I am like a branching olive-tree in the house of God; I have put my faith in his mercy for ever and ever.
《 Zechariah》4:11 And I made answer and said to him, What are these two olive-tree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ight-support and on the left?
《 Zechariah》4:14 And he said, These are the two sons of oil, whose place is by the Lord of all the earth.
《Revelation》1:13 And in the middle of them one like a son of man, clothed with a robe down to his feet, and with a band of gold round his breasts.
《Revelation》11:3 And I will give orders to my two witnesses, and they will be prophets for a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sixty days, clothed with haircloth.
《Revelation》11:3 These are the two olive-trees and the two lights, which are before the Lord of the earth.
Explain:
David is an olive tree, so he is the Green Emperor, and the lamp is the Lord Jesus (Manjushri Bodhisattva). A witness is a person who includes Jesus and David, and if a witness becomes a man and a woman, they become two witnesses.

《诗篇》 23: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诗篇》 52:8 至于我(大卫),就像 神殿中的青橄榄树,我永永远远倚靠 神的慈爱!
《撒迦利亚》 4:11 我又问天使说:“这灯台左右的两棵橄榄树是什么意思?”
《撒迦利亚》 4:14 他说:“这是两个受膏者(基督),站在普天下主的旁边。”
《启示录》 1:13 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
《启示录》 11:3 我要使我那两个见证人,穿着毛衣,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
《启示录》 11:4 他们就是那两棵橄榄树,两个灯台,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
解读:
大卫就是橄榄树,就是青帝,而灯台就是主耶稣,即文殊菩萨(妙光菩萨)。末时的男见证人包含耶稣和大卫,即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合一的人。见证人分阴阳就变成一个男见证人和一个女见证人。

《Isaiah》9:6 For to us a child has come, to us a son is given; and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laced in his hands; and he has been named Wise Guide, Strong God, Father forever, Prince of Peace.
《Isaiah》9:7 Of the increase of his rule and of peace there will be no end, on the seat of David, and in his kingdom; to make it strong, supporting it with wise decision and righteousness, now and for ever. By the fixed purpose of the Lord of armies this will be done.
《Isaiah》16:5 Then a king’s seat will be based on mercy, and one will be seated on it in the tent of David for ever; judging uprightly, and quick to do righteousness.
《Zechariah》12:8 In that day the Lord will be a cover over the people of Jerusalem; and he who is feeble among them in that day will be as strong as David, and the family of David will be as God, as the angel of the Lord before them..
《Isaiah》22:22 And I will give the key of the family of David into his care; and what he keeps open will be shut by no one, and what he keeps shut no one will make open.
《Revelation》3:7 And to the angel of the church in Philadelphia say: These things says he who is holy, he who is true, he who has the key of David, opening the door so that it may be shut by no one, and shutting it so that it may be open to no one.
《Revelation》19:11 And the heaven was open; and I saw a white horse, and he who was seated on it was named Certain and True; and he is judging and making war in righteousness.
Explain:
The family of David is the family of God, the family of angels,. David’s key is the Holy Spirit which can open and shut the door of heaven, while David is the white horse on which Jesus sat. David is the Wind Angel that God rides on.

《以赛亚书》 9:6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以赛亚书》 9:7 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
《以赛亚书》 16:5 必有宝座因慈爱坚立,必有一位诚诚实实坐在其上,在大卫帐幕中施行审判,寻求公平,速行公义。
《撒迦利亚》 12:8 那日,耶和华必保护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中间软弱的必如大卫;大卫的家必如 神,如行在他们前面之耶和华的使者。
《以赛亚书》 22:22 我必将大卫家的钥匙放在他肩头上,他开,无人能关;他关,无人能开。
《启示录》 3:7 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
《启示录》 19:11 我观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他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
解读:;
大卫的家就是上帝的家,就是天使的家,就是天国。大卫的钥匙就是圣灵,而大卫就是耶稣所骑的白马,就是风神。

Who creats all sentient beings?(一切众生是谁造的?)

《悲华经》卷第三:“我(文殊菩萨)行菩萨道时,愿令我所化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约翰福音》 1:3 万物是藉着他(耶稣)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解读:
可见,一切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是由文殊菩萨所化生,也就是由文殊菩萨所造,法王子文殊菩萨就是上帝独子耶稣。上帝独子其实就是造万物的上帝,一切佛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Beihua Jing》:When I (Manjushri Bodhisattva) practice the Bodhisattva Way, may all sentient beings in the boundless and boundless world of the Ten Directions of the Buddha that I have incarnated have the Heart of the Way.
《 John》1:3 All things came into existence through him, and without him nothing was.
Explain:
It can be seen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in the world are  created by Manjushri Bodhisattva, and the Dharma Prince of Shakyamuni Buddha, Manjushri Bodhisattva, is God’s only son Jesus.

《宗教文化杂谈》目录

作者:至真     九嶷山人     南岳怀勋居士

目录

7.01章 中华百鸟之王凤凰
7.02章 金缕袈裟和天衣
7.03章 万字符与西藏佛教雍仲本教
7.04章 被魔鬼控制的基督教和天主教
7.05章 佛教不允许杀生吃肉
7.06章 量子纠缠现象证明佛性的存在
7.07章 拜父母长辈和拜别人不是拜偶像
7.08章 三星堆金杖、太阳轮和神树
7.09章 江南七怪与北斗七星
7.10章 周朝和以色列皆用红牛祭祀上帝
7.11章 世界三大宗教之天父狮子王
7.12章 三教预言之黄河水清圣人出
7.13章 中国地图昭示盘古携伏羲女娲降临
7.14章 地图昭示道化酉鸡骑白象降中华
7.15章 虚云和尚为弥勒十世凡身之一
7.16章 苏东坡为憨山和虚云前世
7.17章 五祖戒禅师为苏东坡和朱熹前世
7.18章 镇江老僧和王阳明为弥勒凡身
7.19章 弥勒在鸡头城悟道成佛
7.20章 毛泽东复活成为弥勒菩萨
7.21章 紫微大帝之神农炎帝和舜帝再来
7.22章 吕洞宾降临会稽山化为弥勒菩萨
7.23章 巴比伦大城、海中兽和兽印
7.24章 基督再来时的异象、灾难和战争

备注:欲看各章文章,可以在搜索栏直接搜索即可,如搜索“7.01章”

7.01章 中华百鸟之王凤凰

《淮南子》:“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
《大藏经》:“羽嘉生应龙。应龙生凤凰”
《广雅》:“鸾鸟,凤皇属也”
解读:
凤皇即凤凰,凤皇为应龙所生,应龙即飞龙,应龙生凤皇即应龙化为凤凰,凤凰再化为鸾鸟。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

《大荒北经》:“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楚辞》云:“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王逸注此句云:“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径所当决者,因而治之”
《拾遗记》卷二:“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
《荆州占》云:“应龙为黄龙,黄龙为轩辕星之神,为天之后妃”
《史记正义》云:“黄龙之神,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也“
解读:
应龙也称黄龙,主雷雨之神,为太素龙,为太极黄帝之龙身。应龙就是音龙,就是后土娘娘素女,即大禹之妻女娲,即黄帝之妻嫘祖,玄龟就是水神九天玄女。

《佛说得道梯隥锡杖经》:“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彰显圣智故。名智杖。行功德本故曰德杖。”
《淮南子·揽冥训》云:“(女娲)乘雷车,服驾应龙……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宜之下”,高诱注此云:“应龙有翼,应德之龙也”
《荆州占》云:“勾陈者,黄龙之位也,太一之所妃也”
《云笈七签》云:“黄帝居代总百一十一年,在位一百年。自上仙后,升天为太一君”
《荆州占》云:“黄龙为轩辕星之神,为天之后妃”
解读:
天就是太一君,即轩辕黄帝,黄龙就是女娲娘娘的龙身,即太素木灵,即黄帝之妃子。“应德之龙”就是德杖,即如来佛和地藏菩萨的锡杖。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史记·夏本纪》:“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
解读:
古代有凤凰出现的记录,舜帝在湖南湘潭韶山奏箫韶之乐,有凤凰出现,故后人取名为韶山,这个凤凰其实就是娥皇。

《山海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解读:
丹穴即火穴,木生火,故凤凰住在丹穴中。

凤凰形象如下:

《诗篇》 18:10 他坐着基路伯飞行;他藉着风的翅膀快飞。
解读:
凤的繁体字为鳳,从凡从鸟,有风者为凡间,故凡和风为同一个甲骨文。风者动性也,行德也,故风鸟即凤凰。风的繁体字为風,从凡从虫,虫即龙,可见龙下凡化为風,故有龙转風。飓风神为孟婆,为娥皇,所以凤皇就是娥皇,就是舜帝的妻子。凤凰就是风基路伯,即风神。

《帝王世纪》:“女娲氏,风姓,承庖羲制度始作笙簧。”
《帝王世纪》云:“伏羲氏,风姓也。”
《竹书纪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
解读:
由上可见,伏羲和女娲都姓风,伏羲女娲合一时为火凤凰,就是有太阳离火的凤凰,当伏羲分离出女娲后,女娲就是凤凰,伏羲就不称为凤凰了,即称龙王了。

《尔雅•释鸟》描写的凤凰: “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
解读:
“东方君子之国”:即中华神州。
“过昆伦”:凤凰就是住在昆仑山的西王母。
“饮砥柱”:砥柱象征山,凤凰有艮山之灵。
“濯羽弱水”:与素女一体的水神九天玄女就是坎水,也称弱水。
“暮宿风穴”:凤凰就是风王。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宝玉听说,一径往花厅来,耳内早已隐隐闻得歌管之声.刚至穿堂那边,只见玉钏儿独坐在廊檐下垂泪,一见他来,便收泪说道:“凤凰来了,快进去罢.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宝玉陪笑道:“你猜我往那里去了?”玉钏儿不答,只管擦泪。宝玉忙进厅里,见了贾母王夫人等,众人真如得了凤凰一般。
解读:
舜帝在韶山弹琴引来凤凰,这预示将来毛泽东要从这里出生,共产党时期的毛泽东就是三太子哪吒。在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元春的真实身份都是凤凰。当舜帝下凡的贾宝玉去水仙庵与洛神(白水素女里面的白水之神)合一回家后就被称为“凤凰”,就是得莲花身。

《封神演义》第一回:“且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
《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道姑道:‘吾非别人,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只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
解读:
女娲娘娘就是凤凰,所以坐青鸾,青鸾与凤凰皆为木灵。上帝亲女龙吉公主,就是女娲,故被谪贬到凤凰山青鸾斗阙。

7.02章 金缕袈裟和天衣

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根据《四分律》的记载,佛陀曾经告诉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
解读:
穿田相衣即象征魂魄入田土之灵中,即入灵山,佛入灵山方成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垢性品第四:
智光比丘应善听,大福田衣十胜利。
世间衣服增欲染,如来法服不如是。
法服能遮世羞耻,惭愧圆满生福田。
远离寒暑及毒虫,道心坚固得究竟。
示现出家离贪欲,断除五见正修持。
瞻礼袈裟宝幢想,恭敬生于梵王福。
佛子披衣生塔想,生福灭罪感人天。
肃容致敬真沙门,所为不染诸尘俗。
诸佛称赞为良田,利乐群生此为最。
袈裟神力不思议,能令修植菩提行。
道芽增长如春苗,菩提妙果类秋实。
解读:
这里称袈裟为大福田衣,列举了穿袈裟所具有的十种功德。袈裟即加了沙的衣服,故为沙土之灵,田为土灵,故外观做成田状。

《大般涅槃经》说:“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
解读:
龙得袈裟即象征入了灵山见佛,即象征得了法身,故能免金翅鸟之难。

《贤愚经》卷十二之波婆离缘品第五十七:“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佛已出家。手自纺织。预作一端金色之氎(织成大衣)。积心系想。唯俟于佛。既得见佛。喜发心髓。即持此氎。奉上如来。佛告憍昙弥。汝持此氎。往奉众僧时波阇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故手纺织。规心俟佛。唯愿垂愍。为我受之。佛告之曰。知母专心欲用施我。然恩爱之心。福不弘广。若施众僧获报弥多。我知此事。是以相劝。佛又言曰。若有檀越。于十六种具足别请。虽获福报。亦未为多。何谓十六。比丘比丘尼。各有八辈。不如僧中。漫请四人。所得功德。福多于彼。十六分中。未及其一。将来末世。法垂欲尽。正使比丘。畜妻侠子。四人以上。名字众僧。应当敬视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时波阇波提。心乃开解。即以其衣。奉施众僧。僧中次行。无欲取者。到弥勒前。寻为受之。于后世尊。与比丘僧。游波罗奈。转行化导。尔时弥勒。着金色氎衣。身既端正。色紫金容。表里相称。威仪详序。”
《中阿含经》卷四十七之心品瞿昙弥经第九:“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释羁瘦。在加鞞罗卫尼拘类树园。尔时。摩诃簸逻阇钵提瞿昙弥持新金缕黄色衣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此新金缕黄色衣我自为世尊作。慈愍我故。愿垂纳受。世尊告曰。瞿昙弥。持此衣施比丘众。施比丘众已。便供养我。亦供养众。”
解读:
佛的姨母做了一件金缕黄色衣供养佛,佛不受,而弥勒受之。佛的姨母即象征佛母妙音菩萨,佛的姨母所作之金缕黄色衣即象征内有金刚法身佛的艮土之灵。土为黄色,故为黄衣,金缕象征先天一炁法身佛。弥勒是未来佛,故弥勒受之。

《中阿含经》卷十三:
(世尊授记弥勒菩萨为下一个出世的佛后)尔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于是。世尊回顾告曰。阿难。汝取金缕织成衣来。我今欲与弥勒比丘。
尔时。尊者阿难受世尊教。即取金缕织成衣来。授与世尊。于是。世尊从尊者阿难受此金缕织成衣已。告曰。弥勒。汝从如来取此金缕织成之衣。施佛、法、众。所以者何。弥勒。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世间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于是。尊者弥勒从如来取金缕织成衣已。施佛、法、众。
解读:
将众生装入艮灵就是渡众生入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将自己的金缕织衣授与弥勒菩萨,即是将有法身佛的艮灵交给弥勒菩萨,即将渡众生的事业交给弥勒菩萨。释迦牟尼佛的金缕织成衣即末世的挪亚方舟,即弥勒菩萨的乾坤袋。

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织女)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解读:
成语“天衣无缝”即出自于此,可见此天衣本为织女所穿。牛郎把织女的天衣藏起来,织女就不能飞上天了,因为她没有了艮土之灵,即失去了法身。牛郎就娶到了变成凡人的织女。天衣即如来之手掌,最为细微的先天一炁之孙悟空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故说“天衣无缝”,天衣即金翅大鹏雕,故此孙悟空也逃不出金翅大鹏雕的爪子。金灵之孙悟空本身就是艮土之灵里面,所以说孙悟空有雷公脸。

《创世记》 41:42 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给他穿上细麻衣,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
《启示录》 15:6 那掌管七灾的七位天使(神的七灵)从殿中出来,穿着洁白光明的细麻衣(注:“细麻衣”有古卷作“宝石”),胸间束着金带。
《启示录》 19:14 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他。
《启示录》 19:8 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
解读:
细麻衣相当于袈裟,就是艮石之灵,故也称细麻衣为宝石。宝石里面有金灵,即有法身,称之为金带,或者用金链象征。
细麻衣就是中国孝子所穿的衣服,管理地狱的地藏菩萨和地官舜帝皆以孝著称。顺从道为孝,顺从上帝为孝,子在土中为孝,故孝子即土中之子,即入灵山者,即入西方极乐世界者。麻衣为洁白之色,故穿者代表纯洁无罪之义人。所有获得永生者都是义人,都有细麻衣,即都有艮石之灵。

7.03章 万字符与西藏佛教雍仲本教

现在知道最早的“卍”字符出现于距今约9000年前的湖南省澧县彭头山文化中。在距今约7400年的湖南高庙文化的陶器上、河姆渡文化(距今6900年)中都发现了一个以鸟喙为象征的四鸟呈“卍”字形中心的陶盘。甘、青地区出土的卍字纹主要出现在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多个陶器上,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距今4800年左右的广东石峡文化,发现了卍字纹陶器;在内蒙古小河沿文化出土的一件大口深腹罐上也绘制有“卍”字符,其年代距今4870年左右。

美索不达米亚Hassuna时期陶器上的也有“卍”纹图案,时间约在公元前5000年。距今约5000年的苏美尔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卍”字形吉祥符号。根据考古发现,处于青铜时代的欧洲,“卍”字符就已经流行了,作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廷艺术中都可以见到。在希腊,古代的克里特人和特洛伊人在很多装饰中都广泛使用卍字符。高加索墓葬和出土铜器上也发现有“卍”纹图案。
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西亚美索不达米亚Hassuna时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两个“卍”形符号。其中一个为“卍”形,一个为变体“卍”形。
卍字符也是印度佛教的标志,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卍”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在中国“万”常代表无量之意,如皇帝称“万岁”。佛家大多认为万字符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即“卍”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以右旋进行的。

解读:
万字符“卍”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乙”组合而成,代表阳土和阴土合一,即光明瓶和净瓶合一,代表灵宝天尊的玉如意,为有先天一炁法身佛的艮土之灵,也代表法身佛,即代表无上真心。

雍仲本教大约起源于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据说是古象雄王子辛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教的佛法,也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法。经书上说辛饶弥沃如来佛是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从色究竟天下凡,也就是摩醯首罗王下凡,即文殊菩萨下凡。雍仲本教是以显宗、密宗、大圆满的理论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济世救人,导人向善,有着自己圆满成佛窍诀的佛陀教育。
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象雄古国史称羌同、羊同。本届人类社会的象雄古国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前到西元元年之间的铁器时代,于645年亡于吐蕃王朝。而释迦牟尼的佛法于公元七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传入西藏,印度佛教与本教之间各自互相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而各自得到了发展,因为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教佛教的内容,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

《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墀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护持国政。”
聂赤赞普是西藏传说中的第一位藏王。传说为西藏山南地区的悉补野部地方首领,于公元前127年即位,是为吐蕃之祖先。而印度释迦牟尼所传的佛教最早传入西藏是在公元5世纪左右的拉脱脱聂赞时期。到公元7世纪,吐蕃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统治时期,释迦牟尼的印度佛教从印度和汉地两个方向传入西藏。可见在印度佛教进入西藏之前,西藏人们早就有自己的本教了。
本教留下来的《象雄大藏经》内容原本篇幅浩大,历经数千年岁月变迁,其中一些内容已轶失不存,现存178部,包括《律》74部,《经》70部,《续》26部,《库》8部 。2013年7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古象雄文明探源”暨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在北京启动。有着西藏古代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大藏经《甘珠尔》汉译工程将由该中心和西藏昌都孜珠寺联合推进,孜珠寺住持丁真俄色活佛担任主译师,计划十年完成所有翻译工作。

根据百度中披露的资料记载,辛饶弥沃出生在象雄俄摩隆仁国度,即如今西藏阿里地区世界屋脊岗底斯神山的附近,在当时称为“巴博索吉”的皇宫里出生的。辛饶弥沃的父亲是象雄国王,叫做嘉本陀甘,母亲是慈母佛(即佛母)的转世,叫做雍吉嘉洗玛。幸饶弥沃诞生于公元前16017年(即上一届人类社会的象雄国)正月十五日早晨(天官紫微大帝诞辰日为正月十五日)。嘉本陀甘邀请程肯忠塞(婆罗门教),让儿子取名,程肯忠塞观察后非常赞美,说:“此人不是一般人,是佛的化身,叫他辛饶弥沃。”
辛饶弥沃也称为辛饶米沃,“辛”属于古老象雄六大姓之中的“幸”族;“饶”是殊胜、无上、特异、最高、极善的意思。“弥沃”是大圣人,超凡圣人之意。“辛饶弥沃”意思是出生在辛族的祖师与圣者。
辛饶教祖创建了“雍仲本教”后,首先创造了象雄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

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主要标志为“雍仲恰幸”,“恰”表示降灭邪见;“幸”表示引入解脱,“雍仲恰幸”由两个“卍”连接在一起组成。“雍仲”就是指“卍”这个符号, “雍仲”是藏语,“雍仲本教”就是最早使用“卍”符号的佛教。“雍仲”之“卍”作为佛祖的心印,“雍”是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就是诸法的空性与真谛;“仲”是世俗无灭的意思。“卍”就是不生不灭之义,代表金刚法身,玄奘法师将“卍”称为“德”,即玄德,即太极。

《宝女所问经》三十二相品第九:“如来至真常于胸前自然卍字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蠲除秽浊不善行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一切宝色种种光焰轮,充满法界普令清净,复出妙音宣畅法海,是为五十三。”
解读:
梵文将“卍”读作“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
“卍”代表有法身佛的土灵,而云和摩尼珠都是先天一炁,都出自大海,故称“海云相”,摩尼珠王就是妙吉祥文殊菩萨,故称“吉祥海云相”,文殊菩萨也称妙光菩萨,能发出无量光明,故“其光晃昱”

《大方广佛华严经》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如来口右辅下牙有大人相,名佛牙云,众宝摩尼卍字相轮以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法界,于中普现一切佛身,周流十方开悟群生,是为四十一。
解读:
法身佛就是佛的牙,就是云,故称牙云,也称摩尼宝,摩尼宝在卍字里面。

《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第八:“是诸世尊,以胸德字卍字印光化度众生。”
《红楼梦》中李纨判曲《晚韶华》:“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
解读:
德字就是卍字,就是发出光的印,即神的印,即李纨的金印,李纨象征释迦牟尼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佛子,菩萨摩诃萨在兜率天将下生时,于卍字金刚庄严心藏中放大光明,名无能胜幢,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金刚力士;时,有百亿金刚力士皆悉来集,随逐侍卫,始于下生,乃至涅槃。”
解读:
卍字代表金刚心,代表金刚法身佛,卍字即金刚力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四: “从胸前卍字中,出无数百千亿阿修罗王,皆悉示现不可思议自在幻力,令百世界皆大震动,一切海水自然涌沸,一切山王互相冲击,诸天宫殿无不动摇,诸魔光明无不隐蔽,诸魔兵众无不摧伏”
解读:
卍字也是阿修罗王,即金刚力士的魔王分身。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字旋指,十力业报相好庄严。”
《观佛三昧海经 序观地品第二》:“于十指端各生卍字。卍字点间有千辐轮。众相具足如和合百千莲华。”
解读:
卍字在莲花中,和合百千莲华。卍字为土,十为土,为手,故在十指端生卍字。
卍字也是泰灵,就是转轮圣王的有千辐轮之轮宝,故有千辐轮。

本教的“雍仲恰幸”符号如下图:

本教“雍仲恰幸”符号由两个“口”、两个“卍”和两朵“莲花”组成,口即是兑灵,兑灵即是先天一炁法身佛,可见“卍”代表土中先天一炁法身佛。
卍字中的红色和两个“口”里的红色为离火之光,莲花代表莲花仙子妙音菩萨(素女),如来法身藏于其中,两朵莲花之间的空间为两个“口”,代表如同虚空的如来法身,如同犹太教上帝的约柜上两个基路伯之间的空间代表上帝一样,可见“雍仲恰幸”的标志象征坐在莲花里面发光的法身佛,法身佛以莲花为身。

雍的文字演化如下:

解读:
从甲骨文看,可见“雍”就是两个“口”,即先天一炁法身佛。从金文看,由“水口鸟”组成,鸟为艮土之灵,可见“雍”为装水的阳艮土里面的法身佛,而“鸟”有“目”,本身藏火灵。雍者和谐也,和也,《大般涅槃经》:“和即如来”。仲者中也,即艮土之灵。可见,雍仲就是土中法身佛。

7.04章 被魔鬼控制的基督教和天主教

犹太民族使用犹太历,历史上又对犹太历有过两种分法:寺历和民历。
寺历指第二圣殿时期(始于公元前516年)之前,以《圣经》中记载摩西率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尼散月为元月的历法,寺历有时亦称为“教历”。
民历指第二圣殿时期以后,一直在民间通用的、以提斯利月为元月的历法。提斯历月是以色列地区收获季节,而收获被普遍认为是新的一年生活的开始。民历已成为犹太人的通用历法,提斯利月的第一天遂成为犹太新年。圣经旧约中的节期以寺历为标准。犹太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犹太人对日的概念与一般人习惯认为的概念有所不同,是“夜晚+白天”,即一个夜晚加一个白天为一日。日落(夜的开端)为一天的开始,从第一个日落到第二个日落为一天。也就是说,对于一日而言是夜晚在前,白天在后。这一记日传统的根据主要来源于《圣经》,先是黑暗,然后上帝才创造光。

《出埃及》第十二章:
12:1耶和华在埃及地晓谕摩西,亚伦说,
12:2你们要以本月为正月,为一年之首。
12:3你们吩咐以色列全会众说,本月初十日,各人要按着父家取羊羔,一家一只。
12:4若是一家的人太少,吃不了一只羊羔,本人就要和他隔壁的邻舍共取一只。你们预备羊羔,要按着人数和饭量计算。
12:5要无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你们或从绵羊里取,或从山羊里取,都可以。
12:6要留到本月十四日,在黄昏的时候,以色列全会众把羊羔宰了。
12:7各家要取点血,涂在吃羊羔的房屋左右的门框上和门楣上。
12:8当夜要吃羊羔的肉,用火烤了,与无酵饼和苦菜同吃。
12:9不可吃生的,断不可吃水煮的,要带着头,腿,五脏,用火烤了吃。
12:10不可剩下一点留到早晨,若留到早晨,要用火烧了。
12:11你们吃羊羔当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杖,赶紧地吃,这是耶和华的逾越节。
12:12因为那夜我要巡行埃及地,把埃及地一切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击杀了,又要败坏埃及一切的神。我是耶和华。
解读:
犹太寺历的正月十五就是逾越节,是春分节气后的第一个圆月。五旬节是从逾越节(纪念祖先以色列人从古埃及离开的日子)开始算起的第50天(一旬为10天),所以称之为五旬节。在犹太教,这一天是摩西在西奈山领受上帝所给与的《十诫》的日子,也是“感谢律法的纪念日”。这个节日同时也用来感谢上帝赐与的收获,所以又称收割节及初熟节,是犹太人的三大节期之一。

《使徒行传》之中记载了耶稣复活之后门徒们度过的第一个五旬节。
2:1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
2:2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
2:3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
2:4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
解读:
这一天,耶稣的圣灵大大地浇灌在门徒们的身上,所以被称之为“圣灵降临节”,也称“圣神降临节”。从以上也可以知道基督教所谓的圣灵降临节其实就是五旬节。

逾越节,是犹太人认为最重要的上帝的节期,也是初代基督教最重要的上帝的节期。
《马太福音》26:2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马太福音》26:18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马太福音》26:26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这里就是基督教吃圣餐的依据)
《马太福音》26:27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
《马太福音》26:28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马可福音》 9:31 于是教训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
解读:
从上面可见,主耶稣是在逾越节当天被钉十字架的,到第三天复活了。耶稣在逾越节这天与人们立约,人们应该纪念耶稣为别人赎罪而献身的日子,即纪念上十字架的这天,应该纪念主耶稣上帝与人们立新约的日子,即应该在逾越节这天纪念他。
早期的基督教使徒遵守犹太的节期和摩西律法,但随着基督教在公元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后急剧变质,使徒们相继离世后罗马教会的主张开始发挥影响力,罗马教会拒绝逾越节,创造出了一个复活节来代替逾越节。同时又把圣灵降临节定为复活节后第五十日,那么这个圣灵复活节就与五旬节不在同一天了。
当年君士坦丁大帝为了对基督教进行全面控制,他把宗教纳入自己的政治轨道。在公元三百二十五年的尼西亚会议上用行政手段和高压政策,不是按圣经原则而是按政治原则在圣经逾越节之外又制定了一个复活节来替代逾越节,命令规定在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规定决不与逾越节在同一天纪念,命令决定如果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正好是星期日那么复活节就往下推一周举行。可见,基督教的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的日期都是错误的。不守逾越节就违背了上帝律法。

《创世记》 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创世记》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创世记》 1: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出埃及记》 20: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
《出埃及记》 20:11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马太福音》 12:8 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出埃及记》 31:14 所以你们要守安息日,以为圣日。凡干犯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凡在这日做工的,必从民中剪除。
《利未记》 16:31 这日你们要守为圣安息日,要刻苦己心;这为永远的定例。
解读:
日为光,《圣经》中的第一天为星期日,所以安息日为星期六,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安息日现已被移至星期日, 这样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违背上帝守安息日的诫命了。
安息即无为,圣灵无为,故圣灵入孕的耶稣是安息日的主。太上老君李耳称天堂为安息国,因为天堂是无为的,守安息日即象征要回归无为的天堂。

《出埃及记》 20:4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利未记》 26:1 你们不可做什么虚无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或是柱像;也不可在你们的地上安什么錾成的石像,向它跪拜,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
解读;
如今天主教拜耶稣和玛利亚的偶像,信仰基督教的欧美各国都在城市里立偶像,法国还向美国赠送自由女神,信仰基督教的人们在心里拜自由女神。所谓的民主自由其本质就是废除上帝的诫命和律法,用自己所立的律法代替。东正教所拜的圣像其实也是属于偶像。

《出埃及记》 20:14 不可奸淫。
解读:
上帝极其痛恨的同性恋都被信仰基督教的欧美法律所允许,在很多国家卖淫也被合法化,这明显违反上帝的诫命。

《出埃及记》 20:15 不可偷盗。
《出埃及记》 20:13 不可杀人。
解读:
西方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如同强盗以战争等手段抢劫别国的财产,又杀人放火。如八国联军中的基督教国家到中国来杀人抢劫。

《马太福音》 15:4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马太福音》 19:19 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
解读:
西方的基督教徒只讲爱,不讲孝。他们的父母和儿女只是契约关系,女儿长大以后和父母是平等的关系。而讲究孝者,儿女不仅仅要爱父母,还要尊重和顺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