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宗教知识(目录)

3.01章 五蕴
3.02章 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
3.03章 心和佛教九识
3.04章 心、真我和佛性
3.05章 空性、佛性和见性成佛
3.06章 十二因缘法
3.07章 元神、识神和魂
3.08章 四谛
3.09章 八正道和戒定慧
3.10章 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
3.11章 不生不灭的含义
3.12章 上帝十大诫命和佛道五戒
3.13章 小乘佛法对治诸病之三十七道品
3.14章 止、观、禅那、三摩钵提和九次第定
3.15章 永生法宝之三解脱门
3.16章 灭罪和往生之念佛法门
3.17章 基督教为道而死得永生妙法
3.18章 佛教舍身成就妙法
3.19章 最圆通之观音耳根法门
3.20章 快速满足一切愿望之地藏法门
3.21章 即身成佛和顿悟成佛
3.22章 佛三身之秘密
3.23章 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秘密
3.24章 张三丰《无根树》的双修秘密
3.25章 伏羲女娲交尾图和共济会标识
3.26章 释迦摩尼佛的玉女宝
3.27章 佛教眷属成就
3.28章 低、中、高三种获得智德资粮之法
3.29章 宗教关于神审判众生的秘密
3.30章 佛教快速消无量劫一切重罪之方法
3.31章 悔改后有更多苦难的原因
3.32章 必死之一阐提
3.33章 如来世尊调教众生之法
3.34章 法身成就与治病救人
3.35章 吃耶稣的肉和血能永生的奥密
3.36章 《圣经》中进入天国的条件
3.37章 《圣经》中的佛法
3.38章 耶和华上帝不许拜偶像的原因
3.39章 佛法中的礼教
3.40章 符合道德的夫妻关系
3.41章 如今和尚易犯的戒律
3.42章 国君不行正法导致自然灾害
3.43章 《道德经》说人类文明倒退
3.44章 临终免坠地狱并升天之简易法
3.45章 四无色定和五阴尽略说
3.46章 佛教小乘四果
3.47章 真铅和真汞
3.48章 元阳、元精和元气
3.49章 玄关、玄牝之门和黄婆
3.50章 丹道中的魂和魄
3.51章 白雪、黄芽和姹女
3.52章 炼己、明月和雷声
3.53章 金丹、圣胎和婴儿
3.54章 采药火候、抽添沐浴和七返九还
3.55章 玉液还丹、金液还丹和紫金丹
3.56章 密宗最上乘佛法之六字大明咒

 

3.01章 五蕴

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五蕴”,分别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五蕴”,是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也称为“五众”“五阴”“五取蕴”。 蕴为堆、积聚的意思。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之二 :“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色、受、想、行、识,是为能学五蕴。”
《大宝积经》:“何等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舍利子,世间妇人,能令众生不舍如是五蕴重担,故名五蕴以之为妇。”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无见品第二 :“何谓五阴?色阴、痛阴、想阴、行阴、识阴。”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品第十一 :“何以故?不受色、痛、想、行、识故。不受五阴则非五阴。”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第二:“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领纳,名受取蕴;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蕴;如是入息出息了别,名识取蕴;”
解读:
五蕴阴盖人之本性,如同妇人迷惑人,使人不得解脱,故也称五阴或五受阴。其中受阴也称痛阴。因为色是无情,无情即性,故自性为色蕴,领纳为受蕴,取相为想蕴,造作为行蕴,了别为识蕴。

《胜思维梵天所问经》:“梵天。言世间者。我说五阴名为世间。贪着五阴名为世间集。五阴尽名为世间灭。观察五阴不见二法。名为世间灭道。”
《佛说十二头陀经》:“知此五阴从本以来空无所有。灭除诸相证如实智。成阿罗汉。诸菩萨等思惟法已得无生忍,满足十地。”
解读:
证知五阴皆空,再灭除一切相,证如实智(真如实相的智慧),小乘就成阿罗汉,菩萨能得无生法忍和十地菩萨的果位。五阴尽则世间灭,即三界灭,所以五阴尽方能获得生死解脱,脱离六道轮回。“观察五阴不见二法”就是一真法界,即第九识的境界。

人身由五阴集聚而成。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感受)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一、色蕴(色阴)
《杂阿含经》卷第二:“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
《持世经》五阴品第二之一:“是身色阴,皆从业果报觉观起。四大所摄是身色阴,非我非彼,无有所属,无所从起。”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云何为色阴?所谓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阴也……彼云何名为色?所谓色者,寒亦是色,热亦是色,饥亦是色,渴亦是色。”
《杂阿含经》说:“若可碍可分,是名色受阴。指所碍,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碍是色受阴。”
解读:
地、水、火、风四大及由此四大所造者皆属于色阴,色阴所造之身名为色身或色阴身,有不同的因果报应之业就得不同的色身。眼、耳、鼻、舌、身五根皆为色阴,色、声、香、味、触五尘也都属于色阴。有碍于眼者皆是色阴,可分隔开者皆是色阴。

二、受蕴(受阴)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彼云何名为痛阴?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阴……所谓痛者,痛者名觉。为觉何物?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故名为觉也。”
《增壹阿含经》:“所谓三痛。云何为三?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彼云何名为乐痛?所谓心中乐想,亦不分散,是谓名为乐痛。彼云何名为苦痛?所谓心中愦乱而不定一,思惟若干想,是谓名苦痛。彼云何名为不苦不乐痛?所谓心中无苦无乐想,复非一定,复非乱想,亦不思惟法与非法,恒自寂默,心无有记,是故名为不苦不乐痛,是谓三痛。”
《杂阿含经》:“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复以此受受阴是无常、苦、变易。”
《杂阿含经》卷第二:“云何受如实知?有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缘六受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
《佛说大集法门经》:“复次六触,是佛所说。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解读:
受阴也称痛阴,受阴为领纳(感受)所缘,为觉相,即在有触时所生之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三种感受(感觉)。阿赖耶识缘六根而生六触,六触因缘生六受,因为六受而生喜乐为觉味,喜乐为情。定于一心(一想)生乐受(如禅定生乐),心散乱(乱想)不定生苦受,心无一切想(无记)生不苦不乐受。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受,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起,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受等受,别受已受当受,是名眼触所生受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身,随所应当广说。”
解读:
眼触由眼根、色尘和眼识三和合而成。有眼识才有眼触,死人虽然有眼根,但不能缘色生眼触,因为没有眼识。有六触后,由意识妄生出苦乐之情,因六触生出六。
眼见美景,生乐受,眼见地狱生苦受。身体被重击,生痛,为苦受,按摩身体生乐受,身体接触静止的空气生不苦不乐受。耳听优美旋律的音乐,心里舒坦,生乐受,听刺耳的音乐,心里难过,生苦受。

三、想蕴(想阴)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想,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起,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想等想,现前等想已想当想,是名眼触所生想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身,随所应当广说。
《楞严经》:“唯记与忘,是想边际”
《太上老君内观经》老君曰:“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
解读:
记就是想,也称为忆(憶),在触(根尘识三和合)的前提下为意根的功能,所以要作意才能生想。记空就是忘,故记和忘都属于想阴。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
《杂阿含经》卷第二:“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
《杂阿含经》:“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阴。”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二 :“若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于眼界、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住想胜解,便于眼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作加行”
《持世经》五阴品第二之一:“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想阴?菩萨摩诃萨正观想阴时,见想阴皆从颠倒起,虚妄不坚固不真实,从本已来不生相,以因缘和合从先世业力起,作是念:‘非阴是想阴,虚妄阴是想阴,颠倒阴是想阴,想阴中无想阴想。譬如春后月焰,以名字故说名为焰;阴想阴亦如是,以识相故说名想阴。”
解读:
想阴为能取所领之缘相,即意识取六尘之相为六想。想即知,缘六触而有六想。心中有相即有想,即有知,无相则无想,即无知。因为有六识才有相,意识把六识所生之相保留在意识中或者从意识的法尘中取出过去的相即是想,取不出相即想不起来,就是忘。想味之喜乐为情。

四、行蕴(行阴)
《名佛说法印品经 》五阴品第二之一:“凡夫起颠倒想贪著身口意行,忆念分别是行阴,为行阴所缚驰走往来。”
《名佛说法印品经 》五阴品第二之一:“或时暂生天人中,贪著身口意行,深著行阴。”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
《楞严经》:“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杂阿含经》卷第二:“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谓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思,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起,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思等思,现前等思已思当思,作心意业,是名眼触所生思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身,随所应当广说。”
解读:
身口意行为行阴,过去世的三行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种子如瀑流,即行阴如同瀑流,有连续相。对三行起忆念分别就成为行阴,如果不起分别,那么即使有身口意行也不成为行阴。身行为身体的行为,口行为言说,意行即意根所起的思维,即思,故有“意思”之说。因六触而生六思,缘行生喜乐之情,即行味。

《名佛说法印品经 》五阴品第二之一:“是诸凡夫为不坚牢法所系,行阴所系,贪著所缚,起身口意行、我是行、我所是行,起如是业为行阴所缚,不知行阴性入无明痴冥,于诸行中生真实想,以颠倒故贪著受取行阴。是人贪著受取行阴故,或起乐行、或起苦行、或起不苦不乐行。是人起乐行已得乐身,起苦行已得苦身,起不苦不乐行已得不苦不乐身。是人得乐身已生爱,得苦身已生瞋,得不苦不乐身已生愚痴。是人以爱瞋痴故,不见诸行过恶,不能清净身口意行。是人身口意行不清净故,堕不清净道中,所谓地狱、畜生、饿鬼;或时暂生天人中,贪著身口意行,深著行阴。”
解读:
因为有贪,才有身口意行。意动生思并伴随情志产生。思时得乐生爱为贪(六情之喜乐爱),思时得苦生厌为嗔恨(六情之衰怒恶),思时得不苦不乐为愚痴。贪噌都是情,痴为无明,有六思(行阴)而不苦不乐为愚痴,有六受(受阴)而不苦不乐为愚痴,有六想(想阴)而不苦不乐为愚痴。意动生思为行阴,行阴伴随六情,六情含贪噌。有贪嗔痴则意必然动,贪嗔痴无则行阴无。

五、识蕴(识阴)
《大乘密严经》:“诸仁者,阿赖耶识变似众境弥于世间,染意攀缘执我我所,诸识于境各各了别。”
《大宝积经》:“觉色及受想,诸行与识心,一切斯同幻,是名为菩萨。五阴聚如梦,觉彼无一相,不分别我知,是名为菩萨。”
解读:
识阴也称识心,与色受想行阴一样都是幻化出来的。五阴如梦中事,觉知五阴无相,不起分别心,就是菩萨。而有相即有识,即有识心。能了别所缘之相者为识心。

《增壹阿含经》听法品第三十六:“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识,此名识阴……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者,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
《杂阿含经》卷第二:“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身,如是识身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
解读
了别所缘之境为识,即识阴,即六识,也称六识身或简称识身,也称了别心或分别心,能识别是非、善恶及六尘诸味。

3.02章 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

《阿差末菩萨经》:“其六根者,谓眼、耳、鼻、口、身、意所别。其六衰者,知色、声、香、味、细滑、法。”
《占察善恶业报经》:“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第六之十二:“云何六护。所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南本大般涅槃经》憍陈如品第二十五之一 :“佛言:“善男子,内有六入,外有六尘,内外和合生六种识,是六种识因缘得名。”
解读:
六根指眼、耳、鼻、口、身、意。
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口识、身识、意识。
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四:“即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菩萨摩诃萨不?”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行品第九 :“行、识、名色、六入、栽(触)、觉(受)、爱、受、有、生、死是菩萨耶?”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习应品第三:“习应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大宝积经》:“难陀,第十八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无垢,能令胎子六处清净。如日月轮,大云覆蔽,猛风忽起吹云四散,光轮清净。难陀,此业风力,令其胎子六根清净亦复如是。”
解读:
六入也称六处,一般而言指六根。

《中阿含经》舍梨子相应品分别圣谛经第十一:“诸贤,云何爱集苦集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集。 ”
《佛说大集法门经》:“复次外六处。是佛所说。谓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复次六识。是佛所说。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解读:
佛经中也有外六处和内六处之说,合称十二处,内六处指六根,外六处指色、声、香、味、触、法。

《大宝积经》善臂菩萨会第二十六之二:“是菩萨闻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内入,所谓眼入、耳鼻舌身意入,是名内六入……复次,知外六入,眼所见色,是名外六入;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知法,是名外六入。”
解读:
相应地六入也有内六入和外六入之说,合称十二入,即十二处。

《南本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之三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亦复如是,能劫一切众生善财。”
《十住断结经》等慈品第二十二 :“观内六情去外六尘。若眼见色不兴眼识……若耳闻声不兴耳识……若鼻嗅香不兴鼻识……若舌知味不兴舌识……若身知细滑不兴识想”
解读:
六尘也称外六尘,也称六贼,六根也称六情,因为六根能使心生情。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第六之十三(三十三天之十):“复次诸天子。复有十八界。所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如是诸天子。是名十八界。”
解读:
十二处加上六识生成十八界。

3.04章 心、真我和佛性

一、佛心、本妙圆心、一心和识心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第二:“入世尊毗卢遮那(大日如来)佛心,便成金刚牙身已,而住于如来掌中。于时从彼金刚牙身中,出现一切世界微尘等如来身已”
《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楞伽经》请佛品第一:“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
《楞严经》卷第四:“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
《解深密经》:“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
解读:
如来藏就是本妙圆心,本妙圆心就是一心,为如来佛藏在众生中的法身,也称阿赖耶识。毗卢遮那(大日如来)佛心就是法身佛,即如来的掌心,如来掌即灵山。佛心可以在灵山里面,即土中金灵或称阴金灵,也可以在灵山外面,即阳金灵。如来藏为佛心之低级分身。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故”
《大般涅槃经》:“心名无常,何以故?性是攀缘,相应分别故”
解读:
这里有攀缘性和分别性的无常心就是识心,此识心不是佛性。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如来无心意识,亦复如是,不可测量,不可到,不可得,不可说,除过患,除无明,不实不虚,非常非不常,非光明非不光明,非世间非非世间,无觉无观,不生不灭,不可思议无心无体,不动不行,无量无边,不可说无言语,无喜无不喜,无数离数,无去无来,无行处断诸趣,不可见不可执,无校计,非空非不空,非和合非不和合,不可思议不可觉知,非秽非净,非名非色,非业非果,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无所有无声,无相离一切相,非内非外亦非中间。”
解读:
如来法身佛没有心意识,是指没有第六识,即无意识心。

《大般若经》初分巧方便品第五十之三:“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即真如是心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离真如有心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即心是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离心有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真如见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解读:
真如就是如来藏,这里的心也指识心,真如不是识心。

《金剛般若波儸蜜經》:“蓋蠕動飞潜皆含佛性,人心最靈衆善斯具,但根尘所汩喪其良心。”
解读:
佛性即良心,良心即善心,即清净心,即真心。

二、真我和佛性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四:“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大般涅槃經》如来性品第四之四::“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説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喻如淨刀。”
《大乘入楞伽經》卷二:“大慧! 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大慧! 如來、應、正等覺,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諸句義,說如來藏,為令愚夫離無我怖,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訶薩,不於應此執著於我。”
《思益梵天所问经》:“所以者何?我性即是佛性。
解读:
佛性就是如来藏,就是净刀,即清净之金灵,就是真正的“我”,即真我。 如来藏为性空、不生、无相、无愿、涅槃,非外道所说的“我”。真我无我,有我执者不见真我。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之人分别三宝于此大乘有三归分别之相,所以者何?于佛性中即有法僧,为欲化度声闻凡夫分别说三皈依相。”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若有众生信如是大般涅槃经,其人则能自了达三皈依处,何以故?如来秘藏有佛性故。其有宣说是经典者,皆言身中自有佛性,如是之人则不远求三皈依处,何以故?于未来世我身即当成就三宝”。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如是众生以我法身为皈依处,一切众生皆依非真邪伪之法,我当次第为说真法,又有皈依非真僧者,我当为作依真僧处,若有分别三皈依者,我当为作一皈依处无三差别”
《大般涅槃经》:“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实有佛宝、法宝、僧宝”
解读:
有佛性者将来毕竟圆满为佛,成就三宝,故皈依佛性即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佛性者即皈依法身佛,故不拜一切偶像。

《大般涅槃经》 第七卷:“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无杀者应当无有不善之业。佛告迦叶,实有杀生,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趣。”
解读:
佛性不坏不灭,但不可见,只有成佛者才能完全证知佛性。虽然佛性不能被杀死,佛性不灭,但众生之佛性住在五阴中,故坏人五阴就有杀罪。

三、无我和有我
根据小乘佛法,无我是解决生死轮回之根本方法。因为人的烦恼就是因为有我执才生起,如果证到无我那么自然就没有烦恼。在“有我”的执着观念下无法见清净如来藏,无法解脱,因为如来藏本身是无分别性的,是无我的。

《大般涅槃华经》卷第七:“如来亦而,为修空故说言诸法悉无有我”
《大般涅槃华经》卷第八:“凡夫不知道种种分别妄作我相,如问刀相。答似羊角,是诸凡夫次第相续而起邪见,为断如是诸邪见故,如来示现说于无我”
解读:
“诸法无我”是如来为修道者证诸法空性而说的方便法门,只有观“无我”才能见到五阴之空性。真我佛性是无相的,而凡夫认为的我为假我,此有相之假我为意识之分别我执,所以如来宣说无我以破除凡夫着相之我见。

《大般涅槃华经》卷第八:“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常为一切烦恼所覆盖不可得见,是故我说众生无我,若得闻是大般若涅槃微妙经典则见佛性”
《大般涅槃华经》卷第七:“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解读:
佛性才是真我,但众生因为有烦恼而无法见到佛性,故如来宣说众生无我。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干脆先告诉人们没有“我”存在,这样修空的人就不会执着去找这个“我”,才能去我执而消除第七识。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 “若有修习如来密藏,无我空寂,如是之人于无量世,在生死中流转受苦,若有不作如是修者,虽有烦恼疾能灭除”
解读:
如果信有佛性的,修佛性的人,又追求无我空寂,认为无我,那就不能得解脱。如修密宗的人就不能认为无我。如果人掉进完全无我的邪见中,那么就会得出不需要修道以获得解脱的错误结论,也会得出没有因果报应的错误结论。

《大般涅槃华经》卷第七:“不识如来微密宝藏,修学无我,喻如非圣。虽说有我,亦复不知我之真性,我诸弟子亦复如是。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修习无我亦复不知无我之处,尚自不知无我真性,况复能知有我真性?”
解读:
不明白有永恒常在的佛性,一味修“无我”,不能毕竟成圣。有些人虽然宣说“有我”而又不知道什么是“真我”。很多人修行无我,但有不知道为什么说无我,不知道无我的真正内涵,自然就不能知道“有我”的真实含义。

《大般涅槃华经》卷第八:“善男子,我与无我性相无二,汝应如是受持顶戴”
解读:
佛性真我其性本空而无相,不可得见,故说“无我”。因为人人都有永恒的佛性,一切诸法之本性都是佛性,故宣说“有我”,世尊宣说“我”和“无我”所要表达的本义是不矛盾的。真我无我见,真我无我,有我执者非真我,故说“我与无我性相无二”

3.03章 心和佛教九识

小乘佛教立六识,大乘佛教地论宗和唯识宗立八识,真谛系之摄论宗复举第九阿摩罗识(无垢识、真如识),成立九识义。
九识义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为六识,末那识为第七识,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为第八识,阿摩罗为第九识。
阿赖耶识,译为藏识,也称异熟识或种子识。藏字有三义,即能藏、所藏、执藏。能藏谓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故称种子识;所藏谓阿赖耶识为前七识熏习的杂染法(无明法)所覆藏;执藏谓阿赖耶识为第七识所执为自内我体,即第七识将阿赖耶识执以为我。第八阿陀那识(阿赖耶识)恒被第七末那识(我爱识,爱识)妄执为实我,然后妄生贪爱,执持不舍,故阿赖耶识又称“我爱执藏”,简称执藏。
阿赖耶识又译作无没,即含藏诸法种子而不没失,虽在生死轮回而不没失,故名无没。《西游记》里从石头中出来变成的猴子,为申金,即阳金,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就是孙悟空的那个变不了的猴子尾巴。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菩萨即达圣性、圣道、直心、真空、无一众生性、虚妄心灭、不见缘、不见非缘、菩萨住顶三昧照寂证灭相分、见分、入自证分、达证自证分、得住寂灭心定发根本圣行趣道实性。”
解读:
根据唯识宗,这个心的作用有“四分”,即分出四种功能,称为相分、见分、证分、证自证分。
相分是唯识宗所立四种心法之第一种,又称所取分,即外界之事物映现于心之影像。相分包括六尘和色阴法相,即一切有相之法。
见分是唯识宗所立四种心法之第二种,又称能取分,即指诸识(六识)之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之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境(即相分)之主体作用,即心之见的功能,即见性。阿赖耶识为了显现其自身,便变现为相、见二分。
阿赖耶识的第三个功能为自证分,见分有缘虑、了别相分的作用,但是不能自知其所见有无谬误,所以必须另外有一个证知见分的作用,即自证分,为识之自体,故有名自体分。
自己晓得我证果了、到达了,但是对于证果的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这要证自证分;证自证分即般若智慧。阿赖耶识转成了真正般若智慧,就是转为第九识,即成为圣人。证分和证自证分为圣人功用。

第七识为末那识,也称俱生,即与生俱来之义,如来藏所生,或说阿赖耶识所生。末那识为梵文音译,意译过来就是思维或意,故称之为意根,代表思维功能。末那识起“俱生我执”,末那识恒思量以阿赖耶识为我,故修道者要观“无我”才能消除意根的俱生我执和第六识的“分别我执”,然后第八识才能显现出来。第六识的分别我执即以五阴之身为我,是后天形成的,第七识的俱生我执即以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是先天性的,即与生俱来的。同样第六识有分别法执(以为色声香味真实存在),第七识有俱生法执(不知佛性本有,以为有道可证)。
第七识又称传送识,众生的一切善恶业都由第七识化为种子传送给第八识储藏起来。第七识也称染净依,即一切法染净诸法依此识而转。如果第七识清净,那么六识就清净,如果第七识不清净而污染(有我执),那么六识就被污染。无污染而清净的第七识就是平等性智,即无我执了,故视自己和一切众生平等无二。无污染时的六识就转化为妙观察智,即能分别万法而又不起分别心,即知诸法之自相和共相(空相),即不着于相。

《楞严经》:“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解读:
“一精明”就是指阿赖耶识,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都依阿赖耶识而存在。依六根分别而言的见性、闻性、嗅闻性、知味性、知觉性、觉知性都是指无漏阿赖耶识。如果一根能返本归源来为阿赖耶识,那么六根都不起作用了。

《深密解脱经》圣者广慧菩萨问品第六:“广慧。依彼阿陀那识能生六种识。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识身。”
《楞严经》卷第三:“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耳声为缘,生于耳识……鼻香为缘,生于鼻识……舌味为缘,生于舌识……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意法为缘,生于意识”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六识身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识身。二耳识身。三鼻识身。四舌识身。五身识身。六意识身。云何眼识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所识色。诸了别性。极了别性。了别色性。是名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随所应当广说。”
解读:
阿赖耶识也称阿陀那识或阿梨耶识,阿赖耶识生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身,六识身即六识。阿赖耶识通过六根和六尘生六识,如阿赖耶识通过眼根和色生眼识,生哪种眼根是由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决定的,不同的眼根见不同的世界。如人和蛇的眼根不同,人和欲界天人的眼根也不同,故所见不同。

前六识的分别心分为三种,即自性分别、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自性分别即寻,指寻心所,即寻求之心,与五识相应,属于比较粗的分别心,如分别声音高低,分别不同颜色,不同颜色呈现不同的相,但并不取颜色之名。计度分别即伺,即思维揣度分别,为第六识(意识)之散慧,即属于在非定中第六意识之思虑。前五识的信息进入意识中,就交给计度分别心,产生相应的思维,得出相应的结论。如见红色,如听人说话知其义,如善恶美丑。随念分别为追求过去之境的分别心,即想念过去的事情时的分别心,在定中和散中皆可生随念分别心。
意识还要通过人的大脑神经来指挥人的色身,所以实际上,人的意识还受到大脑神经细胞的影响,如同近视眼要受到眼镜的影响一样。当大脑疲劳时,意识就会出现困顿的状况,就要睡觉休息以修复大脑的神经细胞。

《楞严经》:“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罗识(或称阿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解读:
阿摩罗识梵语为amala-vijn~a^na,意译为清净识,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罗识(或称阿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都清净圆满,为金刚不坏之身,永恒不坏。但是涅槃有大小涅槃之分,阿罗汉之涅槃为小涅槃,佛之涅槃为大涅槃。

《大宝积经 》卷119:“世尊,如来成就过于恒沙具解脱智不思议法,说名法身。世尊,如是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世尊。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作证。世尊。此如来藏空性之智。复有二种。何等为二。谓空如来藏。所谓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世尊。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卷1:“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解读:
众生有六种根本烦恼,为贪、瞋、痴、慢、疑和邪知邪见。不在西方极乐世界而藏于烦恼中的如来法身就称如来藏,为如来空性之智,即有能见万法空性之智慧,故称空如来藏。如来藏中又具有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故又称不空如来藏。当如来藏脱离烦恼时就不称如来藏了,而称如来法身,凡人的如来藏为阳兑金灵,见道而未成佛之圣人的如来藏为土中兑金灵,就是先天一炁之法身。
因为众生有无明烦恼而生身、口、意三行,有三行之业则熏习成种子,如来法身含藏种子后就称阿赖耶识。

《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
《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大方等如来藏经》:“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无量烦恼覆,犹如秽花缠,我为诸众生,除灭烦恼故,普为说正法,令速成佛道”
解读:
如来法身被无边烦恼所缠而在世间如波浪漂流,称之为众生。如来藏就是如来隐藏于众生中的法身,即化为众生的法身,即阿赖耶识。因为除灭一切烦恼后,此如来藏就能成佛,变成如来法身佛,故称如来藏为佛性,即有成佛之性,也表示如来藏的圆满清净性质等同于如来法身佛。

《密严经》:“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常住无终始,离四句言说,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
解读:
如来清净藏,即如来藏,也称无垢智,为没有污垢的清净智慧。对于世间的众生而言,为了表明众生的如来藏藏于污垢中,就称如来藏为阿赖耶识,也称藏识和种子识,如来藏和阿赖耶识两者实为同一金灵。金喻为如来藏,金指环喻为阿赖耶识,以金造金指环即如来藏化身为众生之阿赖耶识。如来藏之名表示如来隐藏之身,是依其来源而取名的。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含有能藏、执藏和所藏之义,是依其功能、地位和隐藏性而言的,两者没有区别。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建立品第六:“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即密严品第八:“如是赖耶识,是清净佛性,凡位恒杂染,佛果常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缠覆”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
《 大乘密严经 》妙身生品第二之余:“藏识亦如是,蕴藏诸习气,譬如水中月,及以诸莲花,与水不相离,不为水所着,藏识亦复然,习气莫能染”
解读:
一切众生的阿赖耶识与涅槃一样圆满清净,阿赖耶识(阿梨耶识)就是清净佛性,就是如来藏。
凡位众生的阿赖耶识与杂染法共俱,与无明七识共俱,而对于在圣位的佛而言阿赖耶识就转变成清净的摩尼宝。阿赖耶识虽然蕴藏诸习气种子,被杂染七识所覆盖,但是这些杂染法不能改变阿赖耶识之清净本性。如同水中月不被水侵入一样,水是水,月是月。又如莲花不离开水,但是又不被水淹没一样。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成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楞严经》卷五中:“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解读:
第八陀那识中所藏的一切习气(种子)成瀑流,于是把真心之阿赖耶识认为不是真心,就会迷惑了。因为怕凡愚之人起分别而执着地以第八识为我,从而成为修证无我的障碍,所以世尊不对凡愚之人演说阿赖耶识。
把我和我所分离开就是“自心取自心”,不知道我和我所(一切法,如万物等)本来都是自己的真心。以自心(我)去分别自心(一切法等),就造成“非幻成幻法”,即真心幻化为法。如果幻和非幻都不取,即无分别心。没有分别心时非幻都没有取著,那么幻法自然也不会成立。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
《深密解脱经》:“以彼阿陀那识取此身相应身故。广慧。亦名阿梨耶识。何以故。以彼身中住着故。一体相应故。广慧。亦名为心。何以故。以彼心为色声香味触法增长故”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微密品第八:“诸仁者,藏识是心,执我名意,取诸境界说之为识。诸仁者,心能持身,意著诸趣,意识遍了五现分别。诸仁者,藏识为因生于诸识,意及意识又从所缘无间而起,五识复待增上缘生,以同时自根为增上故。
解读:
阿陀那识就是阿梨耶识,就是阿赖耶识,即藏识,就是心,即真心。此心摄持色身,隐藏而不可见。有阿赖耶识才有众生之身,阿赖耶识离开身体时,众生就身死了。阿赖耶识有意根后才会在六趣中轮回。

《楞严经》:“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体性,即真汝心。若分别体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解读:
众生的真心就是佛性,真心脱离烦恼就是菩萨之法身。

《楞严经》卷一:“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楞严经》卷二:“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解读:
阿赖耶识就是常住真心,就是妙明真心,即真心,为性净明体。妄想心为前七识。因为众生用前七识,故处在生死轮回中。色身和一切色皆是阿赖耶识所幻化。

《楞伽经》请佛品第一:“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入自内身智慧境界,得无生法忍三昧.”
解读:
寂灭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如来藏,即真心。这一心如果被迷就变成了八识心,其中六识心就是依六根而生出的六个心,此六识心统称为假心,即《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如果能证到一心就得无生法忍,初步成就法身,为七地菩萨。如果圆满法身就成为八地菩萨。

《愣伽经》:“谓三四五地入于三昧。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得于第七地,悉皆而转灭”
《 大乘密严经 》:“若离阿赖耶,即无有余识,譬如海波浪,与海虽不异,海静波去来,亦不可言一”
解读:
七地菩萨破了俱生我执,即灭了第七识,第八识才显现出来,即初步得法身。心海喻阿赖耶识,七转识喻为海浪,无海就无海浪,故阿赖耶识幻化为七转识。

《大乘密严经》:“心性本净不可思议,是诸如来微妙之藏,如金在矿。意从心生,余六亦然。如是多种于世法中而为差别。仁主。阿赖耶识,虽与能熏及诸心法,乃至一切染净种子而同止住,性恒明洁。如来种性应知亦然。定不定别,体常清净,如海常住,波潮转移。阿赖耶识亦复如是。诸地渐修,下中上别,舍诸杂染,而得明现。”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净第八识中,一切杂染种。”
解读:
心之本性即真心,即如来藏,即阿赖耶识。金在自然界的矿石中以单质(非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即与石中其它元素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即没有被污染。如来藏(阿赖耶识)如同矿中的不被污染的金,阿赖耶识虽然与能熏及诸心法,乃至一切染净种子而同止住(如同金在矿中),但其性恒明洁,即清净无染,所以阿赖耶识也称净第八识。第八识生一切杂染法,生意根和六识。

《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佛言:‘为说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
《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第六:“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平等平等,等觉三地,妙觉三身,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
《大乘密严经》显示自作品第四:“天主,心有八种或复有九,与无明俱为世间因。世间悉是心心法现,是心心法及以诸根,生灭流转为无明等之所变异,其根本心坚固不动。
解读:
第八识之阿赖耶识如同澄清的大海,本身没有波浪,但是如果有无明之风吹动,就会起波浪。第九识流净,即心如如不动,风再也吹不动了,一切幻影皆不存在了,那就是阿赖耶识转化成了七地菩萨不生不灭的法身了,第九识即法身,法身出离烦恼。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二:“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许此识。云第九乃是第八异名。故新译摄论不存第九。地论文中亦无第九。”
解读:
因为阿赖耶识就是清净识,故庵摩罗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

《八识规矩颂》(玄奘法师):“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解读;
阿赖耶识也称藏识和异熟识。唐三藏认为菩萨要到了不动地(第八地),才能够舍去 “藏识”之名,因为不动地菩萨不再造三业,所以不再储藏新的种子了,故此不能称八地菩萨的第八识为藏识了,而称异熟识了。藏识和异熟识是依阿赖耶识的两种不同功能而取名的。
金刚道后就是变成金刚法身佛后,即成佛后,连一直储藏在阿赖耶识中的异熟种子也被全部清除掉了,故此时第八识也不能称名为“异熟识”了,此时的阿赖耶识就完全转化为法身佛了。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六:“天台依摄大乘说庵摩罗,名无分别智光,即第九净识也(宗镜云。摩罗净识。湛若太虚。佛性明珠皎同朗月)。然据诸论所说。第八若至我见永不起位,即舍梨耶(阿赖耶)之名别受清净之称。是则果位名庵摩罗。天台所依摄大乘义取第九识者。”
解读:
天台宗认为在我见永不起,即第七识意根无我执之时,即阿赖耶识种子不流动时,第八识之舍梨耶(阿赖耶)就称净识(清净识),即第九识,也称之为庵摩罗。我见永不起位其实就是无我执且证得法身之七地菩萨,故天台的第九识就是七地菩萨的法身。而庵摩罗识其实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所以取庵摩罗识为第九识是不准确的。应该说阿赖耶识的清净识完全起作用的,即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而成就法身时,就是第九识,或者可以称为法身识,所谓的清净识完全起作用就是无生法忍,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

《楞伽经》:“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其余诸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因不实妄想,取诸境界,种种形处,计著名相。”
解读:
如来藏是一切善法和不善法的因(根源),能造五趣和众生。如来藏如同幻师变出各种东西,却没有我和我所造之法的分别。如果不明白此理,如来藏与父精母血三缘和合就会出生在五趣(六道)中。外道没有觉悟,不明白万物自性本空的真理,无明地认为有一个造物者,不知道物是妄想心所生的幻相,如来藏被此无始以来的虚伪恶习所熏,所以也取名为识藏,即称为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生在无明之地,与七识同住,此时的阿赖耶识就如同海浪一样,相续不断,生生不息,轮回不断。当阿赖耶识离开无常过患(生灭法的过患),离开我执,即离开第七识,则能见其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其余七识皆有生有灭,意和意识在众生念念中有生灭。因为有不真实的妄想而取诸境界,于种种形处计著名相。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微密品第八:“诸仁者,一切众生若坐若卧若行若立,惛醉睡眠乃至狂走,莫不皆是阿赖耶识。譬如盛日舒光烛地,气蒸飘动犹如水流,渴兽迷惑向之奔走;阿赖耶识亦复如是,体性非色而似色现,分别之人妄生取著。如磁石力令铁转移,虽无有心似有心者;阿赖耶识亦复如是,为生死法之所摄持,往来诸趣,非我似我。如水中有物,虽无思觉而随于水流动不住;阿赖耶识亦复如是,虽无分别依身运行。如有二象捔力而斗,若一被伤退而不复;阿赖耶识应知亦然,断诸染分更不流转。譬如莲华出离淤泥,皎洁清净离诸尘垢,诸天贵人见之珍敬;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出习气泥而得明洁,为诸佛菩萨大人所重。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即密严品第八:“藏识亦如是,体非流转法,诸识共相应,与法同流转,如铁因磁石,周回而转移,二俱无有思,状若有思觉,赖耶与七识,当知亦复然,习气绳所牵,无人而若有。”
解读:
一切众生的坐、卧、行、立、惛醉、睡眠乃至狂走都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本性不是色,却像色一样显现出来,有分别心之人被迷惑就观测到色之动相。如同磁石吸引铁转移,铁本身无心却似有心。阿赖耶识也是如此,被生死法所摄持,在诸趣中轮回,生死法(如色身和六识)不是我却像我。水中物没有思觉而随水流动,阿赖耶识也是如此,虽然没有分别性,但是依身运动。如果把前七识染分断掉,阿赖耶识就不流转了,即出习气泥而显出其妙明性和清净性。
阿赖耶识本体没有流动性,因为七识的作用而与诸法一起流转,诸法的本质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和第七识其实都是被习气种子所牵动,而其实这种动也是幻相,所以阿赖耶识其实是不动的。

《入楞伽经》:“心依二法缚, 阿梨耶识起,但心如是见,我法如瀑水。观世间如是, 尔时转诸心,乃是我真子, 成就实法行。”
《解深密经》:“若不除遣诸行相者,应于相缚不得解脱;此见谛者于诸相缚不解脱故,于粗重缚亦应不脱;由于二缚不解脱故,已见谛者应不能得无上方便安隐涅槃,或不应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
二法缚即相缚和粗重缚,唯识论二曰:“识以了别为行相”,行相即心识(六识心)各自所固有的了别(分别)功能。如果不除去行相,那么就会被诸法之相所束缚,即有相缚,有相缚者就不能解脱粗重缚。粗重缚即第七识意根的束缚,真心被这两法缚时就不能获得解脱。

《大乘密严经》:“诸仁者,阿赖耶识是意等诸法习气所依,为分别心之所扰浊,若离分别即成无漏,无漏即常,犹如虚空。若诸菩萨于阿赖耶而得三昧,则生无漏禅定、解脱方便、力自在神通如是等诸功德法,十究竟愿意生之身,转于所依,识界常住,同虚空性,不坏不尽。”
解读:
意根等诸法习气皆依阿赖耶识而有,阿赖耶识被分别心所侵扰而变浊,如果去掉分别心(前七识)则成无漏之法身,有些人也称之为无漏阿赖耶识。于阿赖耶得三昧,即阿赖耶识不动,那么就生无漏禅定(行阴尽),阿赖耶识即成为无漏之法身,就能获得解脱和力自在神通。

《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云:“谓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
解读:
器世间就是无生命的物质世界,有情世间就是有生命的众生,两者都是阿赖耶识所生。

《大乘密严经》卷三:“诸仁者,如摩尼宝体性清净,若有置于日月光中,随其所应各雨其物;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之藏,与习气合变似众色周于世间,若无漏相应即雨一切诸功德法。如乳变异而成于酪乃至酪浆,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变似一切世间众色。如翳目者以翳病故见似毛轮,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以习气翳住藏识,眼生诸似色。此所见色,譬如阳焰远离有无,皆阿赖耶之所变现。诸仁者,依于眼色有似色识,如幻而生住于眼中,其相飘动如热时焰。诸仁者,一切众色皆阿赖耶,与色习相应变似其相非别有体,同于愚夫妄所分别。”
解读:
摩尼宝即法身,摩尼宝要置于日月光中才能生出万物来。阿赖耶识本为如来清净之藏,清净之阿赖耶识与习气种子合变出一切世间众色,即阿赖耶识在不同的习气种子作用下,幻化为不同的世界,或变成地狱或人间或欲界诸天或色界诸天。
如果阿赖耶识变成无漏阿赖耶识时,即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不生灭时,即种子不流动时,此时的阿赖耶识就能雨一切诸功德法。
如同有眼有翳病的人看物体时,看见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圆圈一样,一切众生因为有习气种子之病而掩盖住阿赖耶识之清净本性,由此阿赖耶识幻化出众色,此色如同阳焰,非有非无。一切色都依赖阿赖耶识而变现出来,由于阿赖耶识与色之习气种子相应,才幻化出相应的色体出来,而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另有别的东西,色的本体就是阿赖耶识。
如来藏(阿赖耶识)在人间和欲界六天等地释放七彩光,但在人间和欲界天的七彩光的频率量级不同。阿赖耶识根据人阿赖耶识中的不同种子给人间和欲界六天的不同众生造出不同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来,这样,即使人间和六欲天的众生在同一个空间,他们了知的世界也完全不同,天界并非就在天空中。

《大乘密严经》:“诸仁者,阿赖耶识变似众境弥于世间,染意攀缘执我我所,诸识于境各各了别。”
解读:
阿赖耶识在世间变出各种幻境,阿赖耶识被意根所染,因为攀缘而执着于我和我所,六识对六尘各各了别。

3.05章 空性、佛性和见性成佛

一、佛教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切诸法,为因缘生,故无有实性,无实性,谓之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一切法性皆是空性.”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不爲如是等法所染,然一切色自性亦空,一切諸法亦複如昰,同虛空性,但假言説有名數耳”
《解深密經》:“世尊複説,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解读:
一切诸法皆因缘生,因缘不存在时,由因缘所生之法就不存在。如无相应的眼识就无相应的色;如无氧原子就是无水,无电子、质子和中子就无氧原子,无太阳光就无彩虹;又如对于X光透视,肉体就如同不存在。故一切诸法都没有实性,即无自性,皆本为空,故一切法皆是空性。无自性就是空性,说诸法无自性是指其性本空,即本无诸法。一切诸法本来没有生出来,本来就不存在,不存在的一切诸法自然也不会灭,本来寂静,本来空,其自性就是涅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诸法自性皆不可得,唯有虚妄分别所作,我当审察诸法自性皆毕竟空,不应于中有所执著,谓不应执著色,亦不应执著受、想、行、识,广说乃至不应执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不应执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以一切法自性皆空,空性不应执著空性,空中空性尚不可得,况有空性能执著空?
《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正问品第三:“五阴无自性,是即世间性,若人不知是,常住于世间,若见知五阴,无生亦无灭,是人行世间,而不依世间。”
解读:
诸法没有自性,其性本空,因为有分别心才观察到虚妄之相,就错误地以为有虚妄之诸法存在,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空性。甚至有名字的菩萨和佛都是法,都是空性,所以不要以其性本空的妄想心去执着于菩萨行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大宝积经》:“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五:“一切法无相,犹如虚空相。”
《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正问品第三:“世间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菩萨知如是, 不染于世间。”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二:“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若能知空相,则为见导师。”
解读:
无性即空性,空性者必定无相,无相即一相,也称空相,也称实相。

《大乗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觀自性心入自佛性。證識正定不染塵味。”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离诸怨敌炽然永灭,出生无垢清净自性。”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楞严经》卷六:“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解深密經》:“世尊複説,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解读:
佛性就是自性心,就是自性佛,即众生之自性,也称圆觉自性,即无垢清净自性,即真心。诸法无自性就是其自性,诸法因缘而生,没有自体,有生灭相,故说其无自性;诸法本性为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故说其有自性,自性就是如来藏,即佛性。

《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
《大法炬陀罗尼经》缘起品第一:“如来藏门出生一切诸法宝藏不可思议。”
《大般若波罗蜜经》:“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
《守護國界主陀儸尼經》:“一切法性即是佛性。此彼本性體平等故。觀察尋求如是佛法無少可得。此彼本性體平等故。”
解读:
如来藏(佛性,真如)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本性,所以一切法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自性。一切法为空性,故空性为佛性特性之一。

《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第六:“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
《大宝积经 》卷119:“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
《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世尊,此如来藏空性之智,复有二种。何等为二?谓空如来藏,所谓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世尊,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
解读:
真如(如来藏)本体为空性,故称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就是指其空性而言,不空如来藏就是指如来藏里有无漏智,解脱智,具足无量功德,是常,是真我。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是如来藏的一体两面,两者实为一,不可分割。如来藏有能见空性的智慧。

《楞严经》卷四:“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
解读:
佛性即如来藏本妙圆心,空性不能等同于佛性,所以见空性不等于见佛性。

《大般涅槃經》:“世尊,所言佛性,甚深甚深,難見難入,聲聞、緣覺所不能服!”
《大般涅槃經》:“我于大乘大智海中说有佛性,二乘之人所不知见,是故说无,不得罪也。如是境界,诸佛所知,非是声闻、缘觉所及。”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
《大般涅槃经》:“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菩萨即达圣性、圣道、直心、真空、无一众生性。”
解读:
声闻、缘觉能见一切法之空性,但是不见佛性,即不见真我,故不能成佛,可见空性不等于佛性。佛性为第一义空,即不生不灭,故不取空与不空,不取我和无我,离于二边,即行中道,以中道才能见佛性。中道就是无所得的般若智慧。

《央掘魔罗经》卷二偈言:“如来真解脱,不空亦如是,出离一切过,故说解脱空,如来实不空,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阴(蕴),是故说名空。”
《大方等大云经》大云初分大众健度第一:“虽住无所住,而不同空住。能消诸烦恼,犹如日照雪。见于如来常乐我净,其心安住如须弥山,不动不转如帝释幢,如来实不毕竟涅槃,亦说如来入于涅槃。”
《大般涅槃經》:“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所得者名常樂我淨,菩薩摩訶薩見佛性故得常樂我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大方等大云经》大云初分增长健度第三十七之二:“不能永断诸烦恼故,名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若能永断是则名为常乐我净。”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二:“若言空者,则不得有常乐我净;若言不空,谁受是常乐我净者?以是义故,不可说空及以不空。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是故解脱喻如彼瓶。”
《佛说宝雨经卷》第七:“复不执空。亦不见空性。亦不依空性。亦不入于无所有性。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而行于空。”
解读:
佛和佛性就是常乐我净,而不是空苦无常无我,不是诸法。有常乐我净故说不空,没有受常乐我净者,故说空。
空者是诸法,不空者是常乐我净。不空者即如来佛,即佛性。佛入于涅槃,但不毕竟涅槃,不毕竟寂灭而无。如果如来毕竟涅槃那就如来藏了,也就没有众生和万物了。
不空者是断一切烦恼,是中道。常乐我净就是无所得,就是中道,就是永断烦恼。佛性无所住,不住于诸法,不住于空性,所以不能说诸法等同于佛性,也不能说空性等同于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苦灭谛者,若有多修习空法,是为不善,何以故?灭一切法故,坏于如来真法藏故,作是修学是名修空”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若有修习如来密藏,无我空寂,如是之人于无量世,在生死中流转受苦,若有不作如是修者,虽有烦恼疾能灭除”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佛言:‘迦葉,此如来密藏,说一切法本性清净.’尔时,大德摩诃迦葉白言:‘世尊,是十恶道如佛所说,其性无垢本性净耶?’佛言:‘如是,如是’”
解读:
可见纯修空,认为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那就是变成了灭一切法,即坏如来真法藏,即坏佛性,即否定有不生不灭的佛性。一切法虽然皆是幻相,虽然因缘所生而为空性,但一切法本性清净,故其本质是佛性,并非完全空无。如果修习如来密藏,又认为毕竟无我而入空寂,那就不能获得解脱。

《大般涅槃經》:“善修如來無上法藏,亦自定知身有佛性,是故我今得成阿耨多儸三藐三菩提,得名爲佛有大慈悲。”
《大方等如來藏經》:“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進灭众过恶。則受菩薩及世尊號。”
解读:
因为众生有佛性,故经过修持而能成佛。佛有大慈悲,故非空无。

《佛说十二头陀经》:“知此五阴从本以来空无所有。灭除诸相证如实智。成阿罗汉。诸菩萨等思惟法已得无生忍,满足十地。”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诸阿罗汉不见佛性,以不见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般涅槃經》:“声闻、缘觉至十住菩萨不见佛性,名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见于佛性,则得名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见所有佛性,是菩萨摩诃萨既得见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我等流转无量生死,常为无我之所惑乱。’善男子,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了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复次,善男子,譬如仰观虚空鹅雁:‘为是虚空?为是鹅雁?’谛观不已,仿佛见之。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况复声闻、缘觉之人能得知见?”“善男子,譬如醉人,欲涉远路,朦胧见道。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
解读:
声闻的阿罗汉和缘觉的辟支佛已经见到五阴之空性,但是他们没有见到佛性,可见空性不是佛性。已得无生法忍成就法身的十地菩萨,也没有清楚地见到佛性,只是见到一点佛性的影子,所以他们的智慧还不圆满。只有佛能清楚明了地完全见佛性,成就一切智,故说见性成佛。所见之性为佛性,不是空性。空性为完全空无,如同虚空,而佛性为空中之妙有。空性无我,而佛性为真我。空性本身不是智慧,而佛性是智慧,能照见五蕴之空性者为佛性智慧。

《大般涅槃经》: “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得佛”
解读:
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众生虽有佛性,但是众生之佛性不能称为佛,只有功德和福德都圆满,然后才能见性成佛,只有佛才能见佛性。佛性是法身佛的低级分身,法身佛为最高频率之土中金灵,而佛性是较低频率的金灵。可见不能因为自己有佛性就妄称为佛。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五:“闻是经已,即知一切无量众生皆有佛性。以是义故,说大涅槃,名为如来秘密之藏。增长法身,犹如雷时象牙上华以能长养。如是大义,故得名为大般涅槃。”
解读: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增长法身即增长佛性,法身增长到功德圆满的程度才是法身佛。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
这里把识心比作酪,把佛性比作酥,酪经过加工能转化为酥,众生之心经过修道亦能转化为佛性,故说有心的众生皆有佛性,所以皆能成佛。但是在没有转化之前,不能把自己的心等同于佛,更何况佛性不等于佛,故不能简单地说“即心即佛”,

《观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解读:
诸佛是法界身,是无相的法身佛,是佛性之本源,是识心之本源,众生之真心就是法身佛之低级分身,就是佛性,故如来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众生心想佛时,法身佛就通过佛性幻化出有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化身佛,此有相之佛其实就是自己的佛性真心幻化出来的色相佛,此色相佛因为心想而生,故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里的“是心是佛”的“佛”不是指无相之法身佛,而是指化身佛,因为法身佛不生不灭,并非由心想所生;这里能想的心也不是真心而是识心,有识心才能见化身佛。

《大宝积经》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八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三:“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解读:
法身佛是金刚不坏的,是超三界的,是不可见的,是无相的,凡有所见皆不是法身佛,所以众生心想佛时所见有“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好”的佛并非法身佛,而是化身佛。要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皆成就才能称为如来佛。

《即心是佛颂》是张伯端的作品之一,也在《西游记》 第十四回出现,内容如下: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解读:
“佛即心兮心即佛”:一方面,万法唯识,化身佛就是自己的识心,即分别心。念佛见佛,所见之佛就是自己的识心变化出来的。肉眼睛所见的释迦牟尼佛之肉身也是观测者自己的识心;另一方面,众生的佛性真心就是法身佛的低级分身,就是藏在烦恼中的佛法身。
“心佛从来皆妄物”:识心和有相之佛都是虚妄之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无所得才是真如法身佛。
“无相之相即实相”:实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空相。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体就是空性,法身佛为空性之体。
“非色非空非不空”:真如法身佛不是色,不是空性,也不是不空。
“不动不静不来往”:真如法身佛不是动,也不是静,也不往来。

二、道教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解读:
心(受、想、行、识)是空性,有形的人身(色身)也是空性,身外万物(色)也是空性,三者皆空。空就是无,空的境界本身也是空,心住于空或住于五蕴,皆是有分别心。故空空和无无才是真空和真无,才是心无所住时,才是无分别心,才能“湛然常寂” ,才能“真静”。
真静时见真常,真常就是佛性,就是常存不灭的先天一炁,就是真心,就是见道。 “真常应物”就是真心应物,“入真道”就是见道。

对比一下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解读:
诸法本来没有生,也从来没有灭,故说“不生不灭”。诸法本为空相,本来皆无,无明和智慧也是无,从诸法皆无到“无无亦无”就是“无所得”,就是“心无所住”,就是无分别心,证到“无所得” 就是见道了,见真常了,就是初地菩萨,即成为“菩提萨埵”
五蕴和空都是佛性幻化出来的,都是假相,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从以上可见,佛教和道教的空性思想是完全一样的。

三、《圣经》
《约伯记》11:11-12:他本知道虚妄的人。人的罪孽,他虽不留意,还是无所不见。空虚的人却毫无知识。人生在世好像野驴的驹子。
《诗篇》 55:19 那没有更变、不敬畏 神的人,从太古常存的 神必听见而苦待他。
《传道书》 3: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注:“永生”原文作“永远”)。然而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创世记》 21:33 亚伯拉罕在别是巴栽上一棵垂丝柳树,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永生 神的名。
《加拉太书》 6:8 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解读:
众生是虚幻的,也就是空的,只有 神是常,是永生。神安置在世人心里的“永生”就是圣灵,就是佛性。

《诗篇》94:11耶和华知道人的意念(心思,thoughts)是虚妄的。
解读:
人的心(意识)是虚幻的,即是空的。

《传道书》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传道书》1:14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传道书》2:11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
《传道书》 1:17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
解读:
“凡事都是虚空”,即万法皆空,智慧和愚昧也是空,即“无无明尽”和“无无明”,虚空的虚空就是空空。可见,《圣经》中的空性理论与佛教和道教完全一致。

3.06章 十二因缘法

《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因为悲悯众生“不解十二因缘法,流转生死,无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识行本,于今世至后世,从后世至今世,永在五恼之中,求出甚难”,故以方便宣说此甚深难解之缘起法,令众生共趋于正觉解脱。
《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说,了解十二因缘流转带给生命的诸多苦恼,便能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盘。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分无所得品第九:“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愁叹苦忧恼灭。”
解读:
这里的“缘”即“缘之而出生”的意思,因为有前面的因缘,就会生出后面的果。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根)、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就是十二因缘,彼此因果相随,三世相续,使人流转于生死大海,而不能出离。只要灭掉无明,就能断掉十二因缘的轮转,就能解脱生死轮回。

《大宝积经》:“何者是六界?所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大王,此名六界。”
《佛说稻秆经》:“何者是无明?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
《缘起经》:“云何名为缘起差别。谓无明缘行者。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于苦无知于集无知于灭无知于道无知。于因无知于果无知。于因已生诸法无知。于善无知于不善无知。于有罪无知于无罪无知。于应修习无知于不应修习无知。于下劣无知于上妙无知。于黑无知于白无知。于有异分无知。于缘已生或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如是于彼彼处如实无知。无见无现观。愚痴无明黑闇。是谓无明。
《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善男子,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亦内亦外。何等十二?过去烦恼名为无明。”
解读:
不知真理即无知,即无明,又称愚痴。无明为过去一切烦恼之总称。

《缘起经》:“愚痴无明黑闇。是谓无明。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是名为行。
《佛说稻秆经》:“有无明故,于诸境界起贪嗔痴。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者,此是无明缘行。”
《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过去烦恼名为无明,过去业者则名为行。”
解读:
无明缘行,即无明是行之缘。行包含身、语、意三行,也称过去世之三业。因为无明就生出贪噌痴,起贪嗔痴之意就是意行。贪嗔痴引起的相应身体行为就是身行,贪嗔痴引起相应的语言行为就是语行。过去世有三行就会生成新的业种子,由于阿赖耶识种子的生灭,种子就呈现流动之相。没有无明时,其行不名为行,如阿罗汉和人间出世的佛,因为无无明,虽然也有身语意,但不称之为三行,就没有新的种子生成,十二因缘中的行是过去世带有贪嗔痴的身语意之行为。

《佛说稻秆经》:“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者,此是无明缘行。而于诸事能了别者,名之为识。与识俱生四取蕴者,此是名色。”
《缘起经》:“行缘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是名为识。识缘名色者。云何为名。谓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云何为色。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色前名总略为一。合名名色。是谓名色。”
《杂阿含经》卷十二:“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
解读:
行缘识:因为有过去三行,故造三业,就有阿赖耶识的种子,因为有种子之因缘,故有识产生。“识”指六识身,即六识,即五蕴中的识蕴,即识阴,即了别识,即分别心,即识心,故称“于诸事能了别者”。
识缘名色:有六识身就会生名色。因为有六识,故会有受身,即生成五蕴身,也称五阴身。色就是色蕴,名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识在名色中称为识蕴,即识阴。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云:“复言世尊!诸所有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何缘故说行是识缘?世尊告曰:以六识身,与福、非福及不动行,相应俱有,同生同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熏习种子,引发余生新异熟识。由此道理,是故宣说行是识缘。”
解读:
身、语、意三行和六识身是同生同灭的,没有六识就没有三行,没有过去世的三行就没有这一世的六识身。识灭时,行也灭,行没有时,识也没有。因为前世的三行所造之业,在原来的异熟识(阿赖耶识)中熏习成新的种子,变成新的异熟识,又由新的异熟识生成新的六识身,所以宣说行是识缘。有异熟识才有六识身,所以六识身中隐藏有异熟识,即隐藏有阿赖耶识。

《大乘显识经》:“其受、想、行、识,此四名无色阴。受谓领受苦乐等相及不苦不乐之相,想谓知苦乐相,行谓现念作意及触,识者是身之主,遍行诸体,身有所为莫不由识。不迁者,谓身语意净证获道果,此人死已识弃有阴,不重受有、不流诸趣,极乐而迁,不复重迁是名不迁。”
解读:
识就是五阴中的识阴,当身语意净证获道果时,识阴就不再是识阴了,即转识为智了,就不称为识了,就去极乐世界了,就不再轮回了。

《大乘显识经》:“贤护,识是何义,识名为种,能生众类,杂报身芽。知觉想念,同苞于识。知苦知乐,知恶知善,及善恶境,故名为识。如汝所问,云何识离此身,而受余报。”
《大乘显识经》:“大药白佛言:‘云何为识作用?’佛言:‘大药,受觉想行思忧苦恼,此为识之作用。复有善不善业,熏习为种,作用显识’”
解读:
此识名为种,因为有识才有众生,故为杂报身(五蕴身)的芽,知觉想念(受阴和想阴)藏此识中。此识为分别心,故能知苦乐,知道善恶。受觉想行思忧苦恼都是识的作用(功用),有此作用即显示有识存在。识能将善不善业熏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此阿赖耶识种子由识心根据众生的善恶业所生成。

《大乘显识经》:“众生来去屈伸视瞬,语笑谈说担运负重,作诸事业识相具显,而不能知识之所在,止于身中不知其状。贤护,识之自性遍入诸处,不为诸处之所染污。六根、六境(六尘)、五烦恼阴,识遍止之不为其染,由此而显识之事用。”
《大宝积经》第110卷:“识莫能见亦复如是。身中渴爱受想与念皆不可见。身之诸大诸入诸阴。彼皆是识。诸有色体。眼耳鼻舌及身。色声香味触等。并无色体受苦乐心皆亦是识。”
解读:
识不可见,但遍众生诸处,其自性不为诸处所染,即能保持其独自特性。

《大宝积经》 第110卷:“有所觉知。念及声香味触等界。斯皆为识。月实童真。复白佛言。世尊。将死之时。云何识舍于身。云何识迁于身。云何识知今舍此身。佛告月实。众生随业获报。识流相续持身不绝。期毕报终。识弃舍身。”
《大宝积经》第110卷:“云何金刚坚固不可坏识。止于危脆速朽身内……识亦如是坚固不坏,所生之身速朽速灭。”
解读:
身体由识所摄持,识离开身体即众生死,众生虽死,但识是不坏不死的(对众生而言),只是根据善恶业报迁往别的身体里面去了,就是投胎去了。

《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过去业者则名为行,现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为识。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
《大宝积经》:“难陀,第十九七日,于母腹内,令其胎子成就四根,眼、耳、鼻、舌。入母腹时,先得三根,谓身、命、意。”
解读:
初始受胎就是刚刚入胎时,即刚入母腹时,此时只有识。识入胎后即有身、命、意三根本,即得色身(受精卵)、元精和意根。入胎五分,即眼、耳、鼻、舌四根还没有生出来时,就称为名色,第133天四根就生出来了。

《大宝积经》第110卷:“如彼种子种已生华。因华而受色香味等。既成果已还灭。如是此识成身已亦复还灭。但取善恶受心想意识至于彼世趣。”
解读:
如同花结出果子后就灭了,六识入胎成身后也灭了,但不是完全灭,其中的善恶业、受、想、意识转到下一世去了。意根不变,故意识不变,但六识中的前五识则是根据其所得不同的身体而生成不同的五识。可见在六道轮回中,识只是转化了,而非真正灭了。其中受、想、意识是不变的,当然意识的功能受到其所得身体的限制,如得人身和猪身,其智慧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卷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之二::“彼神识从此身移当有何色。佛赞彼大药菩萨言。善哉善哉。大药。如是如是。汝之所问此义。其义甚深。唯诸如来乃能知耳。然此识除于如来。更无有人而能知者……此神识亦复如是。于其身内不可得见……彼识以父母和合故成就受身。其识亦不在身内可见。亦不离身而有彼识。”
《大乘显识经》:“佛告贤护,识之运转迁灭往来,犹如风大,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能发动万物示众殊状,或摇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声,或为冷为热触众生身作苦作乐。风无手足面目形容,亦无黑白黄赤诸色。贤护,识界亦尔,无色无形无光明显现,完全无相。以因缘故显示种种功用殊异。当知受觉法界亦复如是无色无形,以因缘故显发功用。”
《大宝积经》第110卷:“无相之识弃舍诸根。持诸境业弃舍诸界。持诸界事迁受异报。犹如乘马弃一乘一。”
解读:
识也称神识,无色无形无光明,不可见,完全无相。此识之来去和其秘密只有如来能知道。

《大宝积经》第110卷:“识亦如是。取法界受及诸善业。弃此身界受于中阴。得天妙念。见六欲天十六地狱。见己之身。手足端严诸根丽美。见所弃尸。云此是我前生之身。复见高胜妙相天宫。种种庄严花果卉木。藤蔓蒙覆光明赫丽。如新炼金众宝钿饰。彼见此已心大欢喜。因大喜爱识便托之。此善业人舍身受身。安乐无苦如乘马者。弃一乘一。”
《大宝积经》第110卷:“佛言大药。众生临终之时。福业资者。弃本之视得天妙视。以天妙视见六欲天。爰及六趣见身摇动。见天宫殿及欢喜园杂花园等。”
《大宝积经》第110卷:“识弃故身新身未受。当尔之时识作何相。大药。譬如人影现于水中无质可取。手足面目及诸形状与人不异。体质事业影中皆无。无冷无热及与诸触。亦无疲乏肉段诸大。无言声身声苦乐之声。识弃故身新身未受相亦如是。大药。是资善业生诸天者。大药白佛言。云何识生地狱。佛言大药。行恶业者入于地狱。汝当谛听。大药。此中众生积不善根。命终之时作如是念。我今于此身死。弃舍父母亲知所爱甚大忧苦。见诸地狱及见己身。应合入者见足在上头倒向下。又见一处地纯是血。见此血已心有味着。缘味着心便生地狱。腐败恶水臭秽因力识托其中。譬如粪秽臭处臭酪臭酒。诸臭因力虫生其中。入地狱者托臭物生亦复如是。贤护胜上童真。合掌白佛言。地狱众生作何色相。身复云何。佛言大药。其爱血地生地狱者。遍身血光身如血色。生汤隍者身如黑云。”
解读:
人死后,神识离体,根据自己所造的善恶之业,化为不同的中阴身(也称中有身或中蕴身),中阴身的形状与其将要往生的众生种类形状一样,如人形或马或天人形。中阴身有相应的色身,但一般人眼看不见,有极微妙眼者方可见。人死后神识抛弃旧的形、色和前五识,根据自己的善恶生出临时性的新形、色和前六识,成为中阴身。
中阴身对物质世界无身触(能穿越地水火风而无触觉),无疲劳(不需要休息),无苦乐之受(似乎解脱)。因为心有所着(贪爱),故入诸趣。如中阴身在远处看见有男女在行淫欲,因为爱其中的男或女,立即就入胎,如果见血而爱着血味或见臭味而爱着臭味即入地狱。中阴身爱着于什么完全由自己所造的善恶业所决定,即由善恶业所熏习的种子决定,即由意根决定,所以其实是意根摄持魂魄投胎。因为有无明,故生贪爱,有贪爱故,阿赖耶识的种子才能发芽,中阴身才会去投胎。
佛教经典和《圣经》都要求人们不要吃动物的血,一者血中有动物的生命(元气),二者味着血者会下地狱。地狱(阴间)如生蛆的粪坑。

《大宝积经》第110卷:“识弃此身。持善恶业,受想作意。受来生报。”
《大乘显识经》:“贤护,众生死此,受觉法界、识界皆舍离身,识运受觉法界受余身者,贤护……众生身死,识持受觉法界以至他生,因父母缘而识托之,受觉法界皆随于识,复如是……如是从识有受,从受有觉,从觉有法,遂能了知善与不善。
解读:
人死时,受觉法界、识界皆舍离身,原来的身体就没有受觉和识的功能了。识持善恶业,说明识里面藏有种子,故有阿赖耶识藏其中。受和想皆属于意根的功用,故说“受想作意”,有受想才会受因果报应而得受身。

《佛说稻秆经》:“依名色诸根,名为六入。三法和合,名之为触。觉受触者,名之为受。于受贪着,名之为爱。增长爱者,名之为取。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而从彼因所生之蕴,名之为生。”
《缘起经》:“名色缘六处者。云何六处。谓六内处。一眼内处。二耳内处。三鼻内处。四舌内处。五身内处。六意内处。是谓六处。六处缘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一者眼触。二者耳触。三者鼻触。四者舌触。五者身触。六者意触。是名为触。触缘受者。云何为受。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名为受。”
《缘起经》: “受缘爱者。云何为爱。爱有三种。谓欲爱色爱无色爱。是名为爱。爱缘取者。云何为取。谓四取。一者欲取。二者见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语取。是名为取。取缘有者。云何为有。有有三种。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名为有。有缘生者。云何为生。谓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类。诸生等生趣。起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起命根出现。是名为生。生缘老死者。云何为老。谓发衰变。皮肤缓皱。衰熟损坏。身脊伛曲黑黡间身。喘息奔急。形貌偻前。凭据策杖。惛昧羸劣。损减衰退。诸根耄熟。功用破坏。诸行朽故。其形腐败。是名为老。云何为死。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类。终尽坏没。舍寿舍暖。命根谢灭。弃舍诸蕴。死时运尽。是名为死。此死前老总略为一。合名老死。如是名为缘起差别义。”
《南本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未别苦乐是名为触,染习一爱是名为受,习近五欲是名为爱,内外贪求是名为取,为内外事起身口意业是名为有,现在世识名未来生,现在名色、六入、触、受名未来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缘。”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云何取缘有。佛言。所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云何欲有。谓欲界五趣。及四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是名欲有。云何色有。佛言。所谓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极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比丘。”
解读:
名色缘六处:有了名色才会有六根。六处即六入,即六根,其中眼、耳、鼻、舌、身五根为色阴,第七识就是意根。在开始时名色只具有身根和意根,后来才生出其余四根而圆满六根。在生六根之前,将六识统称为识心或识阴,将识心按六种功能分就称六识。
六处缘触:有六根后,六识通过六根对六尘土生六触,即三法和合生触。
触缘受:因触生受,受阴缘六触生六受,即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受缘爱:因受生爱,对六受生着心,即爱。有三界后,就会有三爱,即欲爱、色爱和无色爱。欲爱也称贪爱或贪欲,欲界有六尘,故有六欲。
爱缘取:因爱生取,取即执取,即内外贪求。有四取,即欲取(享受六欲)、见取(身见)、戒禁取、我取(我执)。生爱者阿赖耶识之种子也,即生我执之意根,爱和我执皆出自意根。爱为入诸趣之推动力,爱六欲者入欲界,爱血味和臭味者入地狱。而有我执者不能出生死轮回,可见无爱者即获得根本解脱。
取缘有:因为取就必造三界之业,起身口意三业是名为有,有三业就有轮回种子,有轮回种子才有三界轮回。
有缘生:有三业之种子,就有受生。
生缘老死:有出受生就有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𦼮喻经》:“业烦恼识能生种子。如是业识作种子田。爱识作种子。沃润无明识令种子开发”
解读:
业烦恼识就是无明识,就是六识身,即识心。爱识就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就是第七识,就是意根,也称情种。无明令种子开发,没有无明就没有身语意三行,就不会有识,没有识就没有名色,就不会入胎。

《杂阿含经》:“爱识河水流,于今悉枯竭,已拔阴根本,连锁不相续。供养大师毕,所作者已作,重担悉已舍,有流悉已断,不复乐受生,亦无死可恶”
《中阴经》:“爱识非爱识,永离于胞胎,破一缚著爱,使众生爱尽。”
解读:
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意根)为五阴之根本,此阿赖耶识种子(爱识)如瀑流,种子不流动则五阴之根本被拔出,诸有(一切法)皆亡,不入三界,断生死轮回。没有爱识种子就不会生出爱著,无爱著就不会投胎,就不会入诸趣,就没有生死轮回。

《太上老君内观经》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欲从何起?欲自识起。识从何起?识自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
解读:
有六情就有贪爱,有贪爱就会有身语意三行,有行就会有识,即会生六识,有识就会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又会生憎爱,因为憎爱而有取舍,这样就染着烦恼,就与道相隔了。
内观六识,因为六欲而起,六欲就是分别心对六尘所生之贪爱。贪欲(爱)因为六识而生起,六识又因贪欲而起,因为妄想颠倒而生诸有。从以上可见道教太上老君的理论和佛教释迦牟尼佛的理论是一样的。

《创世记》 3:1 耶和华 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 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创世记》 3:2 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
《创世记》 3:3 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 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
《创世记》 3:4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
《创世记》 3:5 因为 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 神能知道善恶。”
《创世记》 3:6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创世记》 3:7 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
解读:
伊甸园中的蛇就代表意根,蛇说的话其实就是夏娃的思维,即意根起思维作用,这就是意行,思维的结果造成了她摘善恶果而吃的行为,这就是身行。吃善恶果即生能分别善恶的第六识,即生意识。有善恶之分别心和相应的行为即造业,即在阿赖耶识中留下因果报应的种子,所以就有了生死轮回,故被上帝赶出能永生的伊甸园。

3.07章 识神、元神和魂

《菩萨处胎经》地神品第三十二:“善业白佛言。云何世尊。六大众神何者为妙 。地水火风空识耶。尔时世尊即以神足。令彼地神从地踊出在地界立。水神从水踊出水中立。火神从火踊出火中立。风神从风踊出风中立。空神从空踊出空中立。识神从识踊出识中立。佛告善业。此六诸神汝自问之。”
《菩萨处胎经》地神品第三十二:“识神无形法,五大以为家,分别善恶行,去就别真伪,识示善道处。永到安隐道,识为第六王,余大最不如”
《十住断结经》梦中成道品第二十六:“识神通达梦中受教而取灭度”
解读:
识神就是能分别善恶和真假的识心,即六识身,就是梦中的自己。从这里也可知道识神不是火神。

《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
解读:
太一帝君就是太乙天尊,即第八识之阿赖耶识,为众神之首,即东岳大帝,即东王公。太一帝君照生识神,可见识神是东王公的幻影,即第八阿赖耶识的幻影。识神就是凡人之魂(很多道教丹经书上宣传魄是识神,显然那是错误的)。因为东王公就是真龙,所以识神就是凡龙,真龙为阳金灵和阳木灵,凡龙为六识和阳木灵。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末世诸恶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别道,罪深更逮冥!蔽圣毁正觉,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颈上戴铁轮。求死不得死,须臾已变形”
《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之二:“复次,大药,其地狱人过七日后,具足受地狱苦,犹如蜂采华造蜜。所以者何?种种诸有因故成神识,始受取地狱诸苦。而彼神识初舍身不自由,被诸苦所逼心中不乐。”
《楞严经》:“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若亡者魂识已入地狱畜生饿鬼阎罗趣者。咒土沾骨便得解脱。”
《诸经要集》遣送缘第七:“以魂外出故。将衣唤魂。魂识己衣。寻衣归魄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若魂不归于魄。则口纩不动。”
解读:
识神也称神识或魂识,也称凡人之魂。凡人(或众生)之魂为分别心,故说“魂识己衣”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见人魂神。各自随行。生五道中。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作鬼神。或生天上。或入人形。各自随行。生五道中。”
《佛说罗云忍辱经》:“或以刀杖。皆击其头。蹈脑穷苦。旬月乃死。旬月乃死。死后魂神即复更生。辄无手足。顽钝如前。经五百世。重罪乃毕。”
《阿难四事经》:“人初来生。魂神空来。依因二亲情欲之气。以成己体。在母腹中。十月乃生。得亲喜悦。可得全命。愁忿之日。即切绝之。困极乃终。魂神不灭。复更求身。豪贵贫贱。皆由宿行。”
解读:
魂神就是众生之魂,即识神。众生虽死,但其魂是不灭的,只是不断轮回迁移,不断更换身体。这里的“魂神不灭”是相对于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而言的,当魂入灵山见道时,其魂就灭了,即化为真心之元神了。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或入地狱,镬汤火然,万劫长夜,受无极苦,惟是受业识神,罪魂尸魄,受此业报,于汝元神,有何荣悴?”
解读:
识神即罪魂,即众生之魂,而元神即阿赖耶识,即真心。

《玄机直讲》张三丰:“七返九还之法,下手兴功,先将上窍阳里真阴,入内金鼎炁海之中,与下窍阴里真阳配合。夫上窍阳里真阴,即是自己元神,属三魂;下窍阴里真阳,即是身中元炁,属七魄。其先后二炁一会,则坎离自交,魂魄混合,神炁凝结,胎息自定,每日如外夫妇交情,美快无比,切不可着他。水火既济,发运四肢,如外火之生焰焰相似,只要水火均平,此是小周天火候。”
《钟吕传道集》:“三火以元阳为本,而生真气,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若以耗散真气而走失元阳,元阳尽,纯阳成,元神离体,乃曰死矣。”
《西游记》第四十回(小说):“诸般还可,只有一般蟒蛇,但修得年远日深,成了精魅,善能知人小名儿。他若在草科里,或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可;若答应一声,他就把人元神绰去,当夜跟来,断然伤人性命。”
《授炙毂子歌二首》唐代希道:“木津天魂,金液地魄。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魄微入魂牝牡结,阳呴阴滋神鬼灭。千歌万赞皆未决,古往今来抛日月。”
《五言十一》吕岩:“盗得乾坤祖,阴阳是本宗。天魂生青龙,地魄产白虎。运宝泥丸在,搬精入上宫。有人明此法,万载貌如童。”
《云笈七签》之《卷二•纪二》:“夫人受生于天魂,结成于元灵(元炁)。天魂生之根,元灵生之胎。”
解读:
元神就是三魂中的天魂(胎光,神明,真魂),即第八阿赖耶识,而识神就是地魂(爽灵,思魂),人魂(幽精,命魂,觉魂)就是前五识。
无明(愚痴)之魂就是识神,即凡魂,也称凡龙或业龙。无无明之魂就是元神,即真魂,也称真龙,为真阴。人之不能脱离肉体前五根而存在之魂就称人魂。魄为元炁,为真阳。元神与元炁混合,即魂魄混合,即神炁混合,即阴阳相合,即魄微入魂牝牡结。

《丹道九篇》伍冲虚:“龙乃元神。元神为真意之体,真意为元神之用。体用原不相离,故云五龙捧圣即大药之喻。”
解读:
道教以真龙代表元神。对凡人而言,称魂时代表识神,为地魂和人魂,为凡龙,为业龙,为罪龙;对见道时的真人而言,其魂为真神,为元神,为真龙。

《灵枢经曰》:“天谷元神,守之自真。”
《性命圭旨》:“这个才是金刚不变、不坏之真体,这个才是无始、不生不灭之元神,这个方是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思议、无边功德,这个才是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毗卢遮那佛。”
《指玄篇》吕岩:“法是先天一点炁,将来锻炼作元神。法官存想驱雷使,炼此方能上玉京。”
解读:
天谷就是谷神,即居住在灵山虚无之谷的元神,即先天一炁之法身。功德圆满时的元神就是报身佛,也是毗卢遮那佛(法身佛)。

《青华秘文》张伯端:“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返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解读:
欲神即有贪欲心的神,即识神,即识心。元神为先天之性,而识神为气质之性也。气质之性可以返元为天地之性(先天之性),即识神可以返原为元神。

《脉望》:“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青华秘文》张伯端:“水乃精也,白气乃华也。神虽元神,然日用之神而不役,然后元神见。譬之皓月当天,云收而光始下烛。清净即无云也,垂光即照临也。”
《黄庭外景经》石和阳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时是也。”
《青华秘文》张伯端:“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有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为返乎无为,然后以无为而莅正事,金丹之入门也。”
《玄机直讲》张三丰:“于虚空中或见龙虎相交,天地交泰,日月交宫,见群仙众佛。功夫到此,诸境发现,切不可认他,恐是外邪。既认元神,铅汞相投,三日才生大药。”
解读:
无想无念时,即识神退位时,即心无为时,即断意识时,才会有元神出现。元神起功用时才能入金丹之门。

《性命圭旨》八识归元篇:“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故儒家有变化气质之言,禅宗有返识为智之法。”
《性命圭旨》八识归元篇:“释氏谓人之受生,必从父精母血与前生之识神三相合而后成胎。精气受之父母,神识不受之父母也。盖从无始劫流来,亦谓之生灭性。故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八识也。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
解读:
天命之性为元神,气质之性为识神。有生灭的识神和无生灭的元神和合而成八识,所以元神就是阿赖耶识。真宰即道,即先天一炁,真宰与气运合就是先天一炁与魂合一,即魄与魂合一,两者合一时元神就出来了。

《玄机直讲》张三丰:“又因外边无知音道侣护持看守,触其声色,惊散元神,激鼎翻炉,劣了心猿,走了意马,神不守舍,炁不归元,遭其阴魔。”
《玄机直讲》张三丰:“今于虚无中尘色内,却要夺盗返还于我天性之中,方得元精、元炁、元神之三全,至是乃心明理融,理融见性,身心大定,五行攒簇,才去行上等事而了大道。
解读:
见性就是见道,也是元神出现时,为魂魄合一之时。生意识时魂魄散开,元神隐藏(不起功用),故称惊散元神。

3.08章 四谛

《大般涅槃经》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善男子,我能明见苦集灭道,分别宣说如是四谛。”
《正法念处经》 观天品第六之二十五:“观四圣谛苦集灭道。令彼欲染一切寂静。或令欲染一切尽灭。”
解读:
四谛为梵文Catursatya的音译。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也称四圣谛。指苦、集、灭、道四谛,“谛”为佛经中所指的“真理”

《大宝积经》:“舍利子,苦圣谛者,谓五受蕴其性实苦,是名苦谛。菩萨摩诃萨,于是谛中通达五蕴皆为苦相,夫苦相者即为空相,如是则名为苦圣谛。”
解读:
五蕴皆苦,人世间的一切皆苦,此苦之真理即苦谛。

《大宝积经》:“舍利子,集圣谛者,五受蕴因随眠爱见,是名集谛。菩萨摩诃萨于此因法,若爱若见无有增益,无取无迷明了通达,如是则名为集圣谛。
《佛说决定义经》:“谓贪爱法,由此贪爱,而生耽着,以耽着故,发业润生,招集为因,是名集谛。”
解读:
因为随眠(烦恼)和爱见(贪爱,欲望)而招来生死轮回之五蕴苦身之真理,即集谛,集即召集之义。或者说审察一切烦恼惑业,即知其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称集谛。

《大宝积经》:“舍利子,灭圣谛者,若五受蕴究竟灭尽,是名灭谛。菩萨摩诃萨,观是谛法,不失前际,不往后际,不住现在,明了通达,如是则名为灭圣谛。”
《佛说决定义经》:“灭谛者谓贪爱法及余烦恼。悉皆断尽。证寂灭理。是名灭谛。”
解读:
灭尽五蕴,即灭尽贪噌痴,灭尽一切烦恼,此为灭的真理,即灭谛

《大宝积经》:“舍利子,道圣谛者,若依彼道,证得苦智、集智、灭智,无第二智,是名道谛。菩萨摩诃萨,于如是谛明了通达,无有分别,是则名为趣苦灭行圣谛。”
《佛说决定义经》:“道谛者。即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正道。名为道谛。”
解读:
能使人灭一切烦恼而证得苦智、集智、灭智,无第二智之道为道谛,即八正道。

3.09章 八正道和戒定慧

《大般涅槃经》:“道谛者,八正道——, 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我若灭后,汝等亦应勤思修习.”
《杂阿含经》:“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
《杂阿含经》:“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解读:
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属于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法念处经》:“云何正见。如实见相应义。是名正见。云何正思惟。如实见如实法自相平等相。于如是法。心念种子。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语。思惟四种口业。舍口四过。护持禁戒。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舍于三种身不善业。护持禁戒。是名正业。云何正命。乃至失命。持戒不舍。是名正命。云何正精进。于如是义。其心忆念。而起精进。是名正精进。云何正念。于如是法义。忆念思惟。不忘不失。是名正念。云何正定。于如是法义。以实念心。一心忆念。法定一相。是名正定。是名贤圣八圣道分。”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云何正见。于所见境。有取有与。有善恶行。有善恶行所招之果。有世出世间一切众生所作之业。乃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此世他世。微妙善行。皆以正见。通达明了。净修梵行。永断惑障。所作已办。到于彼岸。是名正见。云何正思惟。谓以智慧。分别拣择。令身语意三业无失。离诸过咎。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语。谓能永断妄言绮语恶骂两舌。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谓诸有情永离杀生偷盗染欲。是名正业。云何正命。谓受世间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为资养。非邪命故。是名正命。云何正精进。谓能勇猛。破烦恼魔。常修善行。无有懈怠。是名正精进。云何正念。谓忆过去所修善法。念念摄持。而无错谬。是名正念。云何正定。谓心能安住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寂然不动。是名正定。佛告比丘。是名八圣道。”
解读:
小乘的八正道分别如下:
1.正见:即正确的见解,即离诸颠倒邪见。这是佛法闻思修中的闻慧。就是对缘起论、因果、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等佛教教义理解信服,并坚定不移地信奉。
2.正思维:也叫正志,即以智慧分别拣择,使自己的不造身语意之恶业。
3.正语:永断妄言绮语恶骂两舌。
4.正业:永离杀生、偷盗、染欲,护持禁戒。
5.正命:不以犯戒获得资养而延续生命。
6.正精进:勇猛地破烦恼魔,常修善行,无有懈怠。
7.正念:忆过去所修善法,念念摄持,而无错谬。
8.正定:心能安住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寂然不动。

《杂阿含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志?谓正志有二种。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是名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著,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著,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业?正业有二种。有正业,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离杀、盗、淫,是名正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恶行、诸余身恶行数,无漏、心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命?正命有二种。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如法求衣食、卧具、随病汤药,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于诸邪命无漏、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越时节,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方便?正方便有二种。有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欲、精进、方便超出、坚固建立,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精进、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坚固、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念?正念有二种。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为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解读:
八正道还是世间、有漏和出世间、无漏的区别。

八正道浓缩一下就变成了戒、定、慧。其中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八正道中的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原则。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闻慧、思慧、修慧是名三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佛法乃至禅定能生智慧。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佛言。大梵。有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设使先成,寻还退失。况当能成色无色定乃至三乘随成一乘。何等为十。一者世有一类。虽欲修定而乏资缘经求扰乱。二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犯尸罗(戒律)行诸恶行。三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颠倒见妄执吉凶身心刚强。四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心掉动不顺贤圣诸根轻躁。五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离间语破乱彼此。六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粗恶语毁骂贤圣。七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杂秽语及虚诳语。八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贪嫉于他所得利养恭敬心不欢悦。九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嗔忿于诸有情心常愤恚。十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邪见拨无因果。大梵当知。是名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设使先成,寻还退失。况当能成色无色定乃至三乘随成一乘。”
解读:
要入定必须要相信因果报应,遵守佛法戒律,否则因为犯戒而有罪者,不能入欲界定,不能成就欲界善根,更别说成色界诸定和五色界诸定了,即使暂时能入定,不久也会失去,所以修道第一步就是守戒和消罪。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复次大梵。又有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终不能成诸三摩地。设使先成寻还退失。何等为十。一者乐著事业。二者乐著谈论。三者乐著睡眠。四者乐著营求。五者乐著艳色。六者乐著妙声。七者乐著芬香。八者乐著美味。九者乐著细触。十者乐著寻伺。大梵当知。是名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终不能成诸三摩地。设使先成寻还退失。”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宁舍身命终不毁犯如是四法(四根本戒)。所以者何。诸有情类要由三因得涅槃乐。一者依止如来为因。二者依我圣教为因。三者依我弟子为因。诸有情类依此三因。精勤修行得涅槃乐。若人毁犯如是四法。则为违越我所宣说甚深广大无常苦空无我相应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别解脱教。若越如是别解脱教。则于一切静虑等持皆成盲冥不能趣入。为诸烦恼恶业缠缚。于三乘法亦为非器。当堕恶趣受诸重苦。”
解读:
出家修行者,很多小的戒律都要严格遵守,否则不能入定。要涅槃者还必须要皈依佛(如来)、法(圣教)、僧(佛弟子)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之三:“夫大乘者。受持第一清净律仪。修行第一微妙善行。具足第一坚固惭愧。深见深畏后世苦果。远离所有一切恶法。常乐修行一切善法。慈悲常遍一切有情。恒普为作利益安乐。救济度脱一切有情所有厄难生死众苦。不顾自身所有安乐。唯求安乐一切有情。如是名为住大乘者。”
解读:
修大乘者,也要遵守戒律,常忏悔己过。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忏悔品第五:“便生空见拨无因果。由是因缘。造身语意无量罪业往诸恶趣。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还得正见。深心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已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销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我等今者还愿受行先所修集声闻乘行。唯愿世尊。哀愍教授。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
解读:
以万法俱空的理由否定因果报应,造下深重罪业。唯有惭愧发露忏悔改过,才能灭罪。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护世品第十九之一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染(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不愚痴)。于此十善业道坚持积集。”
《地藏十轮经卷九》所述:“若不修行十善业道,设经十方佛土,微尘数劫,自号大乘,或说或听,或但发心,或发誓愿,终不能证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脱生死苦。”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复有十道是解脱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是名为十。”
解读:
只有守戒,行十善业才能证菩提涅槃,才能渡众生。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于我法中而出家者。虽破戒行。而诸有情睹其形相生此十种殊胜思惟当获无量功德宝聚。是故一切刹帝利王大臣宰相。决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支节或断其命……如是破戒恶行苾刍。一切白衣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支节或断其命。我唯许彼清净僧众。于布萨时或自恣时驱摈令出。一切给施四方僧物。饮食资具不听受用。一切沙门毗奈耶事。皆令驱出不得在众。而我不许加其鞭杖系缚断命。”
解读:
世俗法和在家者不能惩罚犯戒的比丘。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修定能断惑,余业所不能,故修定为尊,智者应供养。”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三 :“定能断烦恼,非听诵福业,故欲求涅槃,常当修静虑”
解读:
唯有修定才能断惑,才能断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