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悦)也,故曰:说言乎兑。”
《说卦传》:“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
《彖》曰:“兑,说(悦)也。”
《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混元八景真经》:“西方庚辛金,卦主兑,其象白虎,金神也。”
解读:
秋为金,金为西方,主白色,故称金神为白虎,兑为正西方之卦。秋天为收获的季节,故兑为喜悦。兑也为口舌,为巫为祝,为祈祷。权者秤锤也,审判也,代表金炁。金炁为智慧之灵,故名文曲星。权在衡中,象征金在水中。
兑的文字演化如下:
解读:
从甲骨文看,由“乙乙口人”组合而成,“乙”为土,“乙乙”其形如“八”字,代表人的鼻子,鼻为山土之灵。“兑”字表示在人的头部,在鼻子下的“口”为兑。
“人”之鼻下“口”代表兑,故耶和华上帝口中吐出生命之气来入尘土而化为人。“兑”本为土中金灵。因为人皆上帝之儿,故“兑”甲骨文下面的“人”在小篆中变成了“儿”
孙悟空之美猴王的形象就是兑字的形象
口的文字演化如下:
解读:
从甲骨文1277(甲)看,“口”为两个变形的“⊥”相对连接而成。“口”指“土土”所围起来的空间为“口”。空间为虚空,代表空性,代表佛性,代表金刚法身,故代表金灵,即金丹,即一。后来用“口”泛指金灵了,而不仅仅代表土中金灵,也包括土外的金灵。
“口”在八卦中为兑金之灵,当 “口”跑到土之外面时为阳金灵,当“口”在土内时为阴金灵。“口”即耶稣的双刃剑,即吕洞宾的雌雄剑,即刘备的鸳鸯剑。
“口”为“一”,故在乙3400甲骨文中写成形如“曰”字。对应人体,口舌都为“一”,口内有舌,故形如“曰”。
睡日甲82(秦)和集成3665的“口”已经简化成只表达一个空间了,已经没有“⊥”的痕迹了。
《启示录》 1:16 他右手拿着七星,从他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面貌如同烈日放光。
解读:
“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就是由阳兑金灵和阴兑金灵合一的兑金灵,即吕洞宾的雌雄剑,即刘备的鸳鸯剑。
正的文字演化:
解读:
从上面可见,正由“止口”或“止一”或“止●”组合而成。“止”为土灵,而“口”就是“一”和“●”,所以“兑”就是“一”,也用“●”表示“一”。
兑在土中为一或阴一,即阴金,即不动的一。兑在土外为阳一,即阳金,即妄动的一。金在土中时,土动金不动,所以先天一炁也能由土灵运载而运行不怠。
兑为泽,泽(澤)的文字演化如下:
解读:
从金文看,由 “水田文羊”组合而成,其中“田文羊 ”为土,储水的土凹而为“口”,土蓄水为“泽”,故以“泽”代“口”为兑。金文中有“文”,故称泽之兑灵为文曲星。
从小篆看,由“水目土羊”,因为“土”中有“目”,故将“田”化为“目”,兑金灵既在水中,也在火中,而水和火皆从土中出。
“羊”为土,土中藏金,故土也常代表一,就是代表圣灵,即代表土中金灵。
《佛本行集经》卷第七:“菩萨正念。从兜率下。托净饭王第一大妃摩耶夫人右胁住已。是时大妃。于睡眠中。梦见有一六牙白象。其头朱色。七支拄地。以金装牙。乘空而下。”
解读:
可见,鼻下口内只牙为金,即兑金灵,即先天一炁。六牙白象就是内含兑金灵的艮土之灵。象本有子水,六为亥水,兑为牙,故六牙就是土中水里兑金灵,六牙白象为阴艮灵和阳艮灵合一的艮灵,即没有分阴阳的艮灵。
小说《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次早,唐僧换了衣服,披上锦襕袈裟,戴了毗卢帽,手持锡杖,登堂拜辞大仙。大仙笑道:‘昨日蓝缕,今日鲜明,观此相真佛子也。’三藏拜别就行,大仙道:‘且住,等我送你。’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大仙道:‘你认得的是雲路。圣僧还未登雲路,当从本路而行。’”
解读:
雲路就是先天一炁法身所行之路,而唐僧还是凡心,自然不能走雲路,而只能走凡心之路,即走独木桥(东岳大帝接引),或者由接引佛用无底船(艮灵)接到灵山西方极乐世界。唐僧上无底船后看见自己的尸体从河上流下来,象征他肉体死了,因为肉体不能上灵山,只有魂能上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