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全称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为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传说作者为葛玄。道教称老君西游白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本经为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大约在唐朝出现,当时比较著名的注本为杜光庭所注。金代,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后,《清静经》就成为全真教的日常功课。
《清静经》:“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解读:
大道生天地,天地生日月和万物,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道无情,日月有情。大道无相,故无名字可形容,大道生出各有其名的万物,并养育之。
《清静经》:“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解读:
天地皆是道的化身,天清明,地浊重。从人的角度来观测,天旋转,地静止。日为天之魂,月为地之魄,故称天魂和地魄。对应于人体,人之魂为身中之日,人之魄为身中之月。魂为阳,好动为清,魄在水中时为阴,好静,为浊。
《清静经》:“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解读:
男为乾,为父,为清,主动。女为坤,为母,为浊,主静。乾为纯阳,为先天一炁,为无极,先天一炁生天地,故清为浊之源,动为静之基。清为乾,浊为坤,清净即天地合一,故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两仪生天、地、人为三才,三才生后天五行,后天五行生万物。
《清静经》:“男动女静者。男禀天之气以生,女禀地之气而成,故曰:天动地静也。此男女之论者,非实属男女也,阴阳而已矣。”
解读:
阳炁以男象征,阴炁以女象征。如先天一炁为纯阳之炁,称金公,而坎水为阴炁,称姹女。又称太阳为公公,太阴月亮为婆婆。
《清静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解读:
人之识神本来应该清净,而人之妄想心(六识)在其外扰动,人之妄想心本来应该静止不动,但因为人生出爱欲之心而被牵动。如果人能去除爱欲,心自静而无念,六尘不入而心澄,元神自然显露,得清净。此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之所以不能做到这样,是因为心不能绝六尘,爱欲不能去除。三毒六欲皆灭除,那时行阴尽的境界了,即阿那含境界。
佛教的三毒为贪噌痴,道教的三毒也称为也叫三虫、三彭和三尸神。三尸分别称为上尸、中尸、下尸,分别居于上、中、下三丹田。尸者,神主之意。道教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各有一神驻跸其内,统称“三尸”。据说,三尸姓“彭”,上尸名“踞”,中尸名“踬”,下尸名“蹻”。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纪命符》称:”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飨食人祭拜。每到六甲穷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罪过,过大者夺人纪,过小者夺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服药有效,乃成仙。”
《酉阳杂俎》前集还说,三尸神“一居人头中,令人多思欲,好车马”;“一居人腹,令人好饮食,恚怒”;“一居人足令人好色,喜杀”
上尸相当于痴和贪欲,由痴生思(行阴),故好马车。中尸相当于嗔,下尸相当于贪淫和无慈心。可见道教的三毒类同于佛教的三毒,灭三毒即是阿那含果。
南宋初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中,记有吕祖自传。据说吕洞宾曾自言:“世言吾飞剑取人头,吾甚哂之。实有三剑,一断无明烦恼,二断无明嗔怒,三断无明贪欲。
《清静经》:“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解读:
遣欲之法,内观自己的心念,要做到一念不生,即是心无其心。然后观万物(色)形无其形,物无其物,其实就是观空,三者都能做到,即见色之空性。证道色之空性后,再将空观空,即不住于空的境界,把空也空掉,变成空也不存在,即是无色相的境界,就是色阴尽。把受阴也观成空空即受阴尽,把想阴也观成空空即想阴尽。观空亦空即空空之法,即真空之法,即空解脱门。
《清静经》:“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解读:
证空空,再运用“无无亦无”之无相解脱门,证六尘无相,即六尘不入,即六识不生,即证想阴尽而结金丹。保持在真心的状态下,就不会生起贪欲之心,这就是真静。真常即真心,即元神,此时以无分别心且无贪欲的元神应物,元神如同镜子,万物从镜子前过皆留其影,但是镜子对万物不起分别心,也不生情。此元神即真心,元神虽然应万物,但又六根清净,这就会渐渐入真道。
《清静经》:“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思益梵天所问经》“ 又问:‘得何法故名为得道?’文殊师利言:‘若法不自生,不他生,亦不众缘生,从本已来常无有生,得是法故说名得道.’”
解读:
去贪欲,证诸法无相,无生无灭即无生法忍,即断贪欲而行阴尽,即断贪欲等七情而入真道,也称得道,即无生法忍,即成就法身。得而不得,是为真得,如有所得,即非真道。因为道无形无相,如有所得即是有相,凡有相者即非真道。
因为要度化众生,故称已经得道,实际心无所得,所以释迦牟尼佛传法四十九年而说自己没有传法,因为众生不可得,法不可得。
《清静经》:“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解读:
道为空空,故得道之上士已经证到万法皆空,或者明白万法皆空,故与人无争,下士没有得真道,也不知道万法皆空,故好与人争。
有上德之人并不用追求道德,因为他们的一切言行都自然符合道德,而下德之人,常执着于追求道德,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执着于道德者其实还没有明白道德,即没有得真道。没有得真道是因为有妄想心,有妄想心者,惊动其识神,识神一动,即攀缘于万物。
《清静经》:“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解读:
识神攀缘于万物,即是贪爱,有了贪爱即生烦恼,有烦恼更生妄想,且忧苦身心。于是识神沉没在苦海之浊水(海水为亥水为浊水)中流浪生死,不得真道,自性之元神被妄想心遮盖。得了真道,即常清静,即六尘不入,六识不生,六根清静。
《清静经》:“仙人葛公曰:吾得真道者,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宫。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清静经》:“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清静经》:“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解读:
本经实为炼己修心,通过观心的方法达到四禅无念的境界,然后通过观空结金丹,再以无所得(即般若波罗蜜多法)之法成就法身之法,为入金门登金阙成为神仙之法。此修道之法与真正的佛教禅修之法几乎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