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章 止、观、禅那、三摩钵提和九次第定

止为奢摩他的意译,也翻译为寂静、能灭。顾名思义,止就是把心止于一处或一境,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摄心不为外境所动,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得止称之为定。定也称三昧、三摩地、等持、心住、等住、现住、近住、不乱不散、摄持、寂止、心一境性(心与境合一)。
观是毗婆舍那(Vipasana)的意译,也译为见,含有观、智、照、看的意思。巴利语“vipassanā”(毗婆舍那)由“vi”与“passanā”两个部分组成。“vi”是指“各种不同的方式”,“ passanā”是观察。因此,毗婆舍那的一个意思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观察”,如以空苦我常无我的方式来观察。《宝云经》解释毗婆舍那“谓正观察”,正观察,指以佛教所谓的正见观察,也称正慧抉择。
禅那也称思惟修,即静虑,即止观,由止观生定慧。静虑为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禅那包含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即包含止观。
三摩钵提为知幻离幻的修行法门。

定的金文如下:

解读:
定由“宀一止”组合而成, “宀”和“止”代表阴山和阳山,“一”即一心,即真心,即如来藏,所以 “定”的本意就是入灵山见真心(如来藏)。第九次第定的灭受想定即见真心,即见道,金刚喻定就是入灵山成佛。四禅八定都是凡心之定,不究竟之定。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声闻品第一:“云何名为奢摩他?奢摩他者,名之为灭,能灭贪心、瞋心、乱心,名奢摩他。
《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中分别品第四:“尔时系心在于额上如枣许处,心乐修集如是相已,身得寂静不见恶相,不见恶事,不见恶缘,是则名为奢摩他,名心寂静。”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瑜伽师地论》六十三卷:“问:何因缘故,说诸静虑名奢摩他?答:为欲寂静一切烦恼,正安止故”
解读:
心止于一处,不乱而寂静,这就是奢摩他,能灭贪心和瞋心,故也称为灭。奢摩他能寂静一切烦恼,到金刚喻定就能永断烦恼而入涅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解读:
修奢摩他,依前五识之一,取一境相,心缘于此一境相,取至静,心不起思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解读:
修奢摩他寂静到一定的程度,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善男子,非毗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
解读:
对善思惟法(心所缘的善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如经或佛像佛号或咒或呼吸或丹田或所参话头,要作意思惟,即善取所缘境的相貌,使在心中有一个清晰的影像(境相),然后专一安住,相续安住。将所缘境在心中显现就是作意思惟,如念大悲咒时,心中是大悲咒的声音。然后让能作意思惟的心,保持内心相续地作意思惟。如此正行心安住于一处,达到身心轻安时就是奢摩他,即能止于一境,即入定了,为无分别住。没有达到身心轻安的境界就还不是奢摩他,不能称为定。
所谓心相续就是前一个刹那心都是后一个刹那心生起的因缘,后一个刹那心都是依靠前一个刹那心而生的,这样连续不断的过程,就是心的相续。如果心跑到所缘境之外了,即起了它念,那就不是心相续了。
在获得身心轻安的基础上,即得定的基础上,即有奢摩他的基础上,才能修毗婆舍那,即才能修观。如果没有得定,就不能修毗婆舍那。
在奢摩他的定(三摩地)当中,在寂静的心中通过显出所缘的境相(影像)后(通过寻找到要观察的目标),按照佛经经义进行如理地观察,如无常、无我、空、苦、因果报应等等(伺),观察后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称为叫观察胜解,如对所观察之法得出空、苦、无常、无我的结论。对所缘境经过观察后,此心会扰动,此时要舍掉所观境,恢复到无分别住的奢摩他状态,恢复到空明寂静,然后再观察。这就是修观,就是修毗婆舍那。
修观有四个种类,分别为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正思择即观察真谛理,最极思择观察俗谛理,周遍寻思为粗分观察,周遍伺察为细分观察。
修观能获得五种功德,即忍(随顺真理)、乐(产生法喜而乐)、慧(生慧)、见(亲自证入)、观(相似理解)。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声闻品第一:“云何名为毗婆舍那?若修圣慧,能观五阴次第生灭,是名毗婆舍那。复次,若观诸法皆如法性,实性实相真实了知,是名毗婆舍那。”
解读:
修观就是在任何境界里,心念以所修的观法去观察,此时心随境界去作观,但不被境界迷惑,看清身、心、境界的真相,这就是修观。
如在定中观五阴之次第生灭,或观诸法皆如法性,即观诸法之真如实相(即无相真空),这就是能出圣慧之毗婆舍那。

《大宝积经》第五十三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毗钵舍那道?谓诸菩萨于妙慧分修习圣道,于诸法中发起如是无作观智,又复发起无我、无有情、无命者、无数取观智,于诸蕴中起法观智,于诸界中起法界观智,于诸处中起空聚落观智,于诸眼中起照了观智,于缘起中起不相违观智,于诸见趣起远离观智,于诸因果起业报观智,于所应得果起作证观智,于所入正性起趣入观智。舍利子,毗钵舍那者,所谓于诸法中起如理见,于诸法中起真实见,于诸法中起不变异见,于诸法中而起空见,于诸法中起无相见,于诸法中起无愿见。又舍利子,毗钵舍那者,非以有因故观,非以无因故观,非以生灭住因故观,非以有所得因故观。何以故?菩萨于此都无所观而复观察,不见而见,见而不见。舍利子,若诸菩萨作是观者,名如实观,名真实见,亦名证得毗钵舍那善巧方便。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此观中,虽复发起如是观解,而不堕彼无所为作,亦不远离善根加行。若诸菩萨成就是者,是名菩萨摩诃萨毗钵舍那。”
解读:
在毗婆舍那中,即修观时,对于诸法以相应的智慧去观,对诸法起如理见、真实见、不变异见、空见、无相见和无愿见。菩萨无所观而观察,不见而见,见而不见,如此观就是如实观,即真实见,即证得毗钵舍那善巧方便。

《大宝积经》第五十三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舍利子,何等名为奢摩他道?舍利子,谓诸菩萨其心寂静、深极寂静、最胜寂静,无有散乱,诸根憺泊,不掉不举,离诸躁扰及以惛沉,安静密护,离诸谄曲,调顺堪能乐常独处,离彼喧闹,乐远离行,身无尘染,心无惑乱,于寂静门思惟作意,离诸恶欲无所希望,远诸大欲,欢悦知足,正命清净,正行圆满,密护威仪,知时知分,易养易满,善知其量,常乐思择,无高无下,弊鄙粗言,性能堪忍,于相应门发心安住,乐处闲室于静虑分,作意缘念,生起大慈,引发大悲,安住大喜,修习大舍,从初静虑乃至八定次第证入。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如是名为奢摩他道。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无量诸奢摩他资粮正行,诸菩萨等于此资粮方便趣入,如是又名奢摩他道。”
《解深密经》:“善男子!是由随彼无间心故,当知此中亦有三种,复有八种,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
解读:
奢摩他就是寂静,就是心不散乱,就是心不惑乱,远离贪欲,作意在一处,于相应的修行法门发心安住。如果作意缘念引发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从初静虑到四静虑中含有色界四种定,再加无色界四种定,共有八种定,这八种定次第深入。这是从奢摩他的角度而言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发起种种勇猛精进,谓菩萨摩诃萨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寻伺寂静,住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入第二静虑具足住;离喜住舍,具念正知,领身受乐,圣者于中能说能舍具念乐住,入第三静虑具足住;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住。”
《增一阿含经》:“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无复喜念,自守觉知身乐,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游于三禅。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解读:
从毗婆舍那和奢摩他的角度分类,将静虑分四种境界,故又称之为四静虑。
“有寻有伺(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寻伺是第六意识在面对境界的时候,所做的分别作用,只有第六意识才有寻伺的作用。寻为粗的分别心,为修观时寻找所缘境相。伺为对所缘境相作细微深入的分别观察。所有的法门,尤其是止观,都是利用寻伺的作用来起修的,没有分别心就无境相,就无法起修,就不会有定和慧。寻是攀缘外境,心忙着分别。伺察是在你心向外寻求,做了初浅的分别之后,你的心就会在这个境相上面做一番细细地审察,这个审细的分别,就叫做“伺”。 寻伺是以慧思为性,寻和伺都属于“思”跟“慧”的一部分,寻和伺都是属于毗婆舍那,即都属于观的范畴,在初静虑具足时,因为离开欲界烦恼而内心生喜乐。
“无寻无伺(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二静虑具足住”:当达到无寻无伺时,前五识不存在了,第六识也不想念和思惟了,心定于清净境界,但还有喜乐之受阴存在,这就是二禅。在初禅和二禅的中间有个定称为未到地定,为无寻唯伺,即前五识不生。
“离喜住舍……具念乐住……入三静虑具足”:把二禅的喜乐舍去,心定于清净境界,就会产生另外一种禅定的妙乐,离喜生妙乐,这就是三禅的境界,此时也是无寻无司。
“断苦断乐……舍念清净入四静虑具足,舍去苦和乐”:再把三禅的妙乐舍去,把苦乐等受阴都舍去,没有苦乐等受阴的干扰了,这样初禅的寻伺,二禅的喜乐,三禅的妙乐都舍去了,无东西可舍了,故称舍清净。此时没有了寻伺、喜、妙乐来扰动自己的心,心也不忘失,处于心一境性的纯清净境界,即心止于空明寂静的境界,这就是念清净,合起来就是舍念清净,此时为最极寂静,心定于清净之中,意识中还有个我存在,心未空,在四禅中,唯有外道四禅中的无想定,六识全断,完全无意识,无意识即无念。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初禅三天),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二禅三天),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三禅三天)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四胜流(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解读:
初禅、二禅、三禅都不是正修真三摩地,即还不算真正的三摩地,因为心还被干扰。到四禅舍念清净才是真正的三摩地,但还不是无为真不动地,因为心还有所得。
初禅离欲界八苦,欲界诸漏不能动。初禅当中有“觉”有“观”,所以还有忧愁之心,名为“粗漏”,到无寻无伺之二禅即伏粗漏。三禅身心安隐得无量乐。四禅无苦无乐,但还心有所得,故非无为。五不还天为罗汉所居,为无为不动地。五不还天其实并不是在太空中,而是与我们凡人同在,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
初禅天人的思维为语言性思维,思维以心音语言的形式进行,二禅天人的思维就会以光的形式体现,二禅天人用光交流。在二禅无寻无司机,没有思维了,但二禅天人并非一直在二禅的定境中,二禅天人、三禅天人和四禅天人还是可以思维的。

《佛说长阿含经》第二分十上经第六:“如来、至真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之一:“涅槃者以无放逸为食,乘无放逸,得至于无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三:“佛告善现:‘若预流、若一来、若不还、若阿罗汉、若独觉、若菩萨、若如来,一切皆是无为所显.’”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尔时,世尊知十方界诸来菩萨及诸天众意乐清净,已于诸法得无生忍,达一切法无作无为、不生不灭,即便微笑,面门复出种种色光。”
《增壹阿含经》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二:“我声闻亦复如是,断五下结,成阿那含,于彼般涅槃,不还来此间,度魔境界,至无为处。”
解读:
无生法忍、寂灭、涅槃就是无为地。小乘阿罗汉和大乘八地菩萨方证无为。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四页云:“第四静虑舍念俱离八扰乱事;故名清净。苦、乐、忧、喜、入息、出息、寻伺、名为八扰乱事。此中皆无,独名清净。”
《法蕴足论》六卷六页云:舍念清净者:云何舍?谓彼尔时,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云何念?谓彼尔时,诸念、随念、广说乃至心明记性,总名为念。彼于尔时,若舍、若念、俱得清净。乐苦喜忧寻伺二息、皆远离故;说名清净。
解读:
第四静虑(四禅)又称为舍念清净,初禅有觉观(寻伺)来动心,故心念不清净,二禅有喜心来扰动,故也不清净,三禅有乐来动心,也不清净,而四禅是禅定分明,一心不动,智慧照了,忧、喜、苦、乐都舍离,心念是清净的,所以又名为清净支,此时出入息(呼吸)也完全停止了。四禅的定心寂静,心无动念,虽然面对众缘,随缘现相,比如在定中面对一切的境界,或者随意成就一切法,而心念不动,所以叫又叫一心支。
第四静虑把寻伺、出入息和乐苦喜忧全部舍掉,即变成无寻伺,无呼吸,无乐苦喜忧,此时可以是一念之清净,也可以是无念(如入无想定)。一念时还有意识(有心),而无念时没有意识(无心),但还有我执。无想定是把意识制服,不让其起来,如果打他一下,他的意识马上就起来了,因为他的受阴和想阴没有断,而灭尽定则能把意识断除消灭,即使打他,也不会生出意识来,因为其受阴和想阴都断尽了。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三 :“定能断烦恼,非听诵福业,故欲求涅槃,常当修静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一记载:“又,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引发金刚喻定,永尽诸漏证如来智,是故当知第四静虑于诸菩萨摩诃萨众有大恩德,能令菩萨摩诃萨众最初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最后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九之静虑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尔时慈氏白佛言。世尊如是,修习静虑为因。悉能具足神通智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菩萨如是修静虑时,于诸静虑及静虑支皆不取相,发起殊胜神境智通,能作无边大神变事。”
解读:
断烦恼需要定,得智慧需要观。止观即静虑,要有第四静虑的基础才有可能趣入正性离生,才有可能见道成圣(即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才能最后引发金刚喻定而证如来智成佛,而且神通也是以四静虑为基础,可见静虑的重要性。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复有九种,所谓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及灭尽定三昧。”
《大乘涅槃部》遗教品第一:“佛复告阿难:“吾未成佛,示入郁头蓝弗外道法中,修学四禅八定,受行其教。吾成佛来,毁呰其法,渐渐诱进,最后须跋陀罗皆入佛道。”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复有九道是解脱道。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受想定。”
解读:
无色界为色空界,证色空者才能进入。在无色界有四种定称为四空定,分别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禅定加四空定,共八种定,也称四禅八定。第九次第定为灭尽定,也称灭受想定。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四:“次于上心无复行相,灭诸想受离诸发悟名灭尽定。如是等法,是为菩萨善了止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五:“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皆悉尽灭。”
《中阿含经》晡利多品大拘絺罗经第十:“尊者大拘絺罗答曰:‘比丘入灭尽定时,先灭身行,次灭口行,后灭意行.’”
《十住断结经》乘无相品第二十一:“菩萨摩诃萨复当入于灭尽定意不动三昧。”
《杂阿含经》卷21:“复问:“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诸法最上王经》:“如第八人入灭尽定无出入息。此诸大众默然而住亦复如是。以彼比丘宿愿功德胜住持力故。”
《中阿含经》晡利多品大拘絺罗经第十:“比丘入灭尽定者,寿不灭讫,暖亦不去,诸根不败坏。死及入灭尽定者,是谓差别.”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四瑜伽处之一:“灭尽定者。唯诸圣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
解读:
在灭尽定(入灭正受)中灭了受阴、想阴和行阴,即行阴已尽,无身口意三行,无呼吸往来(无出入息),但是身体还是暖和的,寿命还在,六根不会坏,故不等于死,出定后生命功能都会恢复。唯有脱凡入圣者才能达到灭尽定,可见至少要得小乘初果之须陀洹才能证入。

《成唯识论》成唯识论卷第七:“谓无想灭尽定,俱无六识故名无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譬如比丘得心自在入灭尽定。想受皆灭。六根作业。皆悉不行。亦非涅槃。世变迁流。”
《文殊师利问经》不可思议品第三:“佛无心意识,作一切众事,如来不思议,能信者亦然。”
《无言童子经》:“不有为不无为。无识无住无心意识。于一切法莫有所奉。制止一切众生之心。”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四:“若无心意识可转即无分别。若无分别即深固作意相应无明不能发起。”
解读:
入灭尽定时,受阴和想阴皆灭,六根已经不起作用,故无六识,也称无心,即无六识心,即分别心。此时完全无意识,也称无心意识。

《瑜伽师地论释》本地分中五识相应地之一:“无寻无伺地中除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所余一向是有心地。若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于此门中,无心睡眠,无心闷绝,亦名有心。有七八故。唯无想定等,是无心地。”
解读:
在无寻无伺之二禅及以上境界中,除四禅的无想定、灭尽定和生于无想天者皆属于无心外,九定中的其它定都属于有心。无心睡眠(无梦),无心闷绝(晕倒)都属于有心地,因为还有第七识和第八识。
备注:对于无心有两种定义,一种认为无六识就是无心,第二种认为无第七识和第八识才能称无心。其实无想定也是有第七识和第八识的,所以应该以无六识为无心。

《决定藏论》心地品之一:“一者如人无心眠时,迷闷心时,入无想定,生无想天,阿那含人入灭尽定,此五种人,有阿罗耶识则无六识。二者阿罗汉,及辟支佛,不退菩萨,如来世尊,此四种人,以有心处有于六识无阿罗耶识。三者凡夫之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以有心处有六识有阿罗耶识。四者诸阿罗汉,及辟支佛,菩萨,世尊,入灭尽定,又世尊入无余涅槃,无阿罗耶亦无六识。”
解读:
无心眠时(无梦睡着),迷闷心时(晕倒),入无想定,生无想天,这四种人有阿罗耶识(阿赖耶识)而无六识(无心)。阿那含人入灭尽定时无六识但有阿赖耶识(仅指藏识,而非指异熟识),到了不退地八地菩萨及以上,阿赖耶识完全转化为法身,故完全无阿赖耶识(指藏识)
阿罗汉及辟支佛、不退菩萨、如来世尊,这四种人有六识时无阿赖耶识,此时他们的六识不是识阴,而称为妙观察智了。当然他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无阿赖耶识也无六识的状态。

《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解读:
达到第九次第定的灭尽定后,得阿那含果后,还有识阴未尽,故还没有达到漏尽,还不是无漏阿罗汉。要入金刚喻定(也称金刚定或金刚心或金刚三昧),以灭一切烦恼和习气,才能成就阿罗汉果。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下:“诸仁者,若复有人,先修缘觉乘退入声闻乘行声闻行,是人入初禅乃至入灭尽定,依此定得三解脱门、四无碍辩,不得四摄事、四梵住、三不护,乃至不得一切智智,是名禅平等,声闻、缘觉、如来共。”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下:“以彼三解脱门入灭尽定,于一切处思惟求缘觉法。”
解读:
入三解脱门者才能入灭尽定,入灭尽定者即得三解脱门。灭尽受阴者已入空解脱门,得无相者已灭尽想阴,得无愿者已灭尽行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