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与《神农本草经》(上古•神农炎帝著)、《难经》(秦国•扁鹊著)、《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一起合称为中华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传说《黄帝内经》为黄帝所作,此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东汉•班固著),其中提到古代医经“《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如今广泛流传于世的《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灵枢经》早期为九卷,八十一篇。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这是因为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南宋史崧将其改编为二十四卷本,成为了如今广泛通用的《灵枢》版本。
《素问》为九卷,八十一篇,为唐时期道士王冰收集《黄帝内经》残篇后编撰而成,据说其中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另外有一本《黄帝内经太素》,本已在中国失传,后从日本一个庙里找到,本书是隋代杨上善收集《黄帝内经》的残存竹简后撰写而成。原书30卷,此书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两部分内容。
近年有《玄隐遗密》出版发行,为容成公在商代所著。据传《玄隐遗密》经过了3300年在道门内的口口相传。公元2008年,第91代传承人北京白云观三申道长(道教太乙门第七十一代传人刘至贤)将其11岁时吟诵、用时7年记忆的40多万字的浩繁古籍《玄隐遗密》公布于众。公元2018年9月1日,由此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正式刊印发行。
《玄隐遗密》由《九真要》、《九常记》、《黄帝内经》(太乙版)、《阴阳大论》四部分组成。其中《黄帝内经》与现在通行本的《黄帝内经》有异有同,对比后可知现在通行的《黄帝内经》为删减版本,很多关键部分被删除了。
《玄隐遗密·黄帝内经·典录》:“二王古,歧辕远。经册亡,方生独,方士啬,忧生怜。执所密,莫外传。昔容成子侍商,哀其道不彰。身退以游四野之陆故,考集子十数人,之游录者三十数,歴十三春有时,成册者曰内经十八囱,合七十二卷。曰九纪九囱,合三十六卷。曰九真九囱,合三十六卷。”
《玄隐遗密•黄帝内经•阴阳•甲乙》:“故经曰:道生唯一,一生唯二,二生为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早于《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列仙传》:“容成公,自称黄帝师”“容成公者,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
《博物记》:“容成氏造历,黄帝臣也。”
《世本》:“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
《列子·汤问》: “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山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
《史记·玉帝本纪》:“黄帝让容成著历法”
《神仙传》: “容成公,行玄素之道,延寿无极”
解读:
容成公是黄帝的大臣,也是他的老师,在商代还在人间。容成公见商王苛政暴虐,权力争夺激烈,于是辞归故里,相携志同道合的天下名士十数子,从录者三十人,周游天下,收集远古流传下来的经典,用了13个春秋整理编辑成册,命人流传后世,不使佚失,这就是《玄隐遗密》的起源。《玄隐遗密》的后世传承人中有神医扁鹊、东海公姬越人等。
从以上可知,《黄帝内经》并非后人托黄帝之名所伪造,而确实是黄帝等人为人类遗留下来的中医典籍,曾由黄帝时期的大臣容成公将《黄帝内经》收录到他自己的著作《玄隐遗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