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章 八正道和戒定慧

《大般涅槃经》:“道谛者,八正道——, 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我若灭后,汝等亦应勤思修习.”
《杂阿含经》:“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
《杂阿含经》:“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解读:
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八正道是指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属于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法念处经》:“云何正见。如实见相应义。是名正见。云何正思惟。如实见如实法自相平等相。于如是法。心念种子。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语。思惟四种口业。舍口四过。护持禁戒。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舍于三种身不善业。护持禁戒。是名正业。云何正命。乃至失命。持戒不舍。是名正命。云何正精进。于如是义。其心忆念。而起精进。是名正精进。云何正念。于如是法义。忆念思惟。不忘不失。是名正念。云何正定。于如是法义。以实念心。一心忆念。法定一相。是名正定。是名贤圣八圣道分。”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云何正见。于所见境。有取有与。有善恶行。有善恶行所招之果。有世出世间一切众生所作之业。乃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此世他世。微妙善行。皆以正见。通达明了。净修梵行。永断惑障。所作已办。到于彼岸。是名正见。云何正思惟。谓以智慧。分别拣择。令身语意三业无失。离诸过咎。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语。谓能永断妄言绮语恶骂两舌。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谓诸有情永离杀生偷盗染欲。是名正业。云何正命。谓受世间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为资养。非邪命故。是名正命。云何正精进。谓能勇猛。破烦恼魔。常修善行。无有懈怠。是名正精进。云何正念。谓忆过去所修善法。念念摄持。而无错谬。是名正念。云何正定。谓心能安住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寂然不动。是名正定。佛告比丘。是名八圣道。”
解读:
小乘的八正道分别如下:
1.正见:即正确的见解,即离诸颠倒邪见。这是佛法闻思修中的闻慧。就是对缘起论、因果、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等佛教教义理解信服,并坚定不移地信奉。
2.正思维:也叫正志,即以智慧分别拣择,使自己的不造身语意之恶业。
3.正语:永断妄言绮语恶骂两舌。
4.正业:永离杀生、偷盗、染欲,护持禁戒。
5.正命:不以犯戒获得资养而延续生命。
6.正精进:勇猛地破烦恼魔,常修善行,无有懈怠。
7.正念:忆过去所修善法,念念摄持,而无错谬。
8.正定:心能安住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寂然不动。

《杂阿含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志?谓正志有二种。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是名正志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著,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语?正语有二种。有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语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正语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著,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语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业?正业有二种。有正业,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有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离杀、盗、淫,是名正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恶行、诸余身恶行数,无漏、心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是名正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命?正命有二种。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如法求衣食、卧具、随病汤药,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于诸邪命无漏、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越时节,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方便?正方便有二种。有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谓欲、精进、方便超出、坚固建立,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精进、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坚固、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念?正念有二种。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为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是名正念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解读:
八正道还是世间、有漏和出世间、无漏的区别。

八正道浓缩一下就变成了戒、定、慧。其中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八正道中的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原则。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闻慧、思慧、修慧是名三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佛法乃至禅定能生智慧。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佛言。大梵。有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设使先成,寻还退失。况当能成色无色定乃至三乘随成一乘。何等为十。一者世有一类。虽欲修定而乏资缘经求扰乱。二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犯尸罗(戒律)行诸恶行。三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颠倒见妄执吉凶身心刚强。四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心掉动不顺贤圣诸根轻躁。五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离间语破乱彼此。六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粗恶语毁骂贤圣。七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杂秽语及虚诳语。八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贪嫉于他所得利养恭敬心不欢悦。九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嗔忿于诸有情心常愤恚。十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邪见拨无因果。大梵当知。是名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设使先成,寻还退失。况当能成色无色定乃至三乘随成一乘。”
解读:
要入定必须要相信因果报应,遵守佛法戒律,否则因为犯戒而有罪者,不能入欲界定,不能成就欲界善根,更别说成色界诸定和五色界诸定了,即使暂时能入定,不久也会失去,所以修道第一步就是守戒和消罪。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复次大梵。又有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终不能成诸三摩地。设使先成寻还退失。何等为十。一者乐著事业。二者乐著谈论。三者乐著睡眠。四者乐著营求。五者乐著艳色。六者乐著妙声。七者乐著芬香。八者乐著美味。九者乐著细触。十者乐著寻伺。大梵当知。是名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终不能成诸三摩地。设使先成寻还退失。”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宁舍身命终不毁犯如是四法(四根本戒)。所以者何。诸有情类要由三因得涅槃乐。一者依止如来为因。二者依我圣教为因。三者依我弟子为因。诸有情类依此三因。精勤修行得涅槃乐。若人毁犯如是四法。则为违越我所宣说甚深广大无常苦空无我相应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别解脱教。若越如是别解脱教。则于一切静虑等持皆成盲冥不能趣入。为诸烦恼恶业缠缚。于三乘法亦为非器。当堕恶趣受诸重苦。”
解读:
出家修行者,很多小的戒律都要严格遵守,否则不能入定。要涅槃者还必须要皈依佛(如来)、法(圣教)、僧(佛弟子)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依行品第四之三:“夫大乘者。受持第一清净律仪。修行第一微妙善行。具足第一坚固惭愧。深见深畏后世苦果。远离所有一切恶法。常乐修行一切善法。慈悲常遍一切有情。恒普为作利益安乐。救济度脱一切有情所有厄难生死众苦。不顾自身所有安乐。唯求安乐一切有情。如是名为住大乘者。”
解读:
修大乘者,也要遵守戒律,常忏悔己过。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忏悔品第五:“便生空见拨无因果。由是因缘。造身语意无量罪业往诸恶趣。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还得正见。深心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已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销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我等今者还愿受行先所修集声闻乘行。唯愿世尊。哀愍教授。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
解读:
以万法俱空的理由否定因果报应,造下深重罪业。唯有惭愧发露忏悔改过,才能灭罪。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护世品第十九之一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染(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不愚痴)。于此十善业道坚持积集。”
《地藏十轮经卷九》所述:“若不修行十善业道,设经十方佛土,微尘数劫,自号大乘,或说或听,或但发心,或发誓愿,终不能证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脱生死苦。”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复有十道是解脱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是名为十。”
解读:
只有守戒,行十善业才能证菩提涅槃,才能渡众生。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于我法中而出家者。虽破戒行。而诸有情睹其形相生此十种殊胜思惟当获无量功德宝聚。是故一切刹帝利王大臣宰相。决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支节或断其命……如是破戒恶行苾刍。一切白衣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支节或断其命。我唯许彼清净僧众。于布萨时或自恣时驱摈令出。一切给施四方僧物。饮食资具不听受用。一切沙门毗奈耶事。皆令驱出不得在众。而我不许加其鞭杖系缚断命。”
解读:
世俗法和在家者不能惩罚犯戒的比丘。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一:“修定能断惑,余业所不能,故修定为尊,智者应供养。”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三 :“定能断烦恼,非听诵福业,故欲求涅槃,常当修静虑”
解读:
唯有修定才能断惑,才能断烦恼。

3.10章 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

佛教以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为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因为有因果报应,所以才有持戒行善,有六道轮回才有修道解脱。六道轮回本身也是神佛按照因果报应对灵魂进行的惩罚和奖励。

一、因果报应
《涅盘经》憍陈品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开目抄》云:“<心地观经>云:‘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见其现在因”
《涅槃经》:“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
《大般涅槃经》:“是人作恶不即受报,如乳成酪,灰覆火上,愚轻蹈之”
解读:
因果报应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谓的三世因果,盖以过去世之业为因,招感现在世之果;复由现在世之业为因,招感未来之果。如是因果相续,生死无穷,此即迷界流转之相状。也有些因果报应是这一世的因,这一世就报应,甚至有当下的因就立即有当下相应的果报应。如行凶杀人者被人间法官审判后枪毙或被警察当场击毙。
所有的报应都是由神佛或菩萨来安排执行的,并非自然规律。在道教和佛教都有阎王和判官对死者的灵魂进行审判和报应。也能对在世的人所行善恶进行增寿和减寿之报应。众生的凡心受真心控制,而真心就是佛的低级分身,众生在世间的行为受到真心的控制,所以神佛能够按照因果报应法则来控制人们的凡心和行为。道教的 《太上感应篇》就是专门讲因果报应的。

《士师记》 1:7 亚多尼比色说:“从前有七十个王,手脚的大拇指都被我砍断,在我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现在 神按着我所行的报应我了。”于是,他们将亚多尼比色带到耶路撒冷,他就死在那里。
《士师记》 9:57 示剑人的一切恶, 神也都报应在他们头上;耶路巴力的儿子约坦的咒诅归到他们身上了。
《列王记上》 8:32 求你在天上垂听,判断你的仆人,定恶人有罪,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定义人有理,照他的义赏赐他。
《约伯记》 34:11 他必按人所做的报应人,使各人照所行的得报。
《启示录》 22:12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
解读:
可见《圣经》也是讲因果报应的。

其实因果不仅仅限于三世,只是说这三世联系最为紧密,本质上是哪个所造的业先成熟就先得那个果的报应,下面有佛经里的故事来说明问题。

根据《贤愚经卷十三》记载:
均提尊者说:“我前世出生为狗的原因,是因为失言造口业所致。在过去迦叶佛的时候,我曾出家当和尚,那时我和许多比丘在一处念经,自以为年轻音声清雅,很会唱赞,因而轻视不会唱念的比丘。有一次,一位老比丘念经的发音滞钝,非常难听。那时候的我,妄生轻慢心,讥诃老比丘说:‘长老唱念的声音好像狗吠!’那时老比丘已证得阿罗汉圣果,他问我说:‘少年比丘!你认识我吗?’少年比丘回答说:‘我早就认识了,你于迦叶佛时,为比丘上座。’老比丘说:‘我虽然不会唱念,但已了脱生死苦事,已断除后有。’我那时听到老比丘的话,深生惶怖,知道失言,而自惭愧,求哀忏悔。但罪已成立,无法消除,从此出生五百世为狗,偿还讥诃一句‘狗吠’的口业罪报。

可见,因果报应是以哪个最重要,最严重就先报应哪一个,如果诽谤或辱骂已经见道了的圣贤,那么其罪就会非常严重,报应就会持续几百世,而不是三世报应了。
因果报应不仅仅体现在自己的累世之间的关联,还体现在祖孙等上下辈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儿子、孙子、甚至曾孙的命运。因为一个人作什么业,就会有相应罪业的儿女和孙子女或曾孙来投胎。当然自己所造的业对还没有出生的后代影响极大,所以祖辈的所作所为会极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后代。

《圣经》民数记14:18: “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赦免罪孽和过犯。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解读:
可见因果报应不仅仅涉及到自己,还要涉及到自己的后面好几代人。因果会影响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以至于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要重视因果,切不可造恶业,不但累及自己还累及自己的子孙后代。

二、六道轮回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 愿乐随喜品第六十四:“须菩提报舍利弗:“众生颠倒因缘故,造作身口意业,随欲本业报受六道身——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身。”
《法华经》序品第一:“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解读:
世间众生因造作善或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和善恶而划分的。按福报大小分别为:天人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为三恶道,而天人道、人道和阿修罗道为三善道。众生死后,按其善恶和所修福德而往生相应的地方。罪大者下地狱,其次往生饿鬼道,再次往生畜牲道。行善积德者有福者往生人道或天道。至于阿修罗道,《六趣轮回经》云:“常行于谄诳,乐忿恚斗诤,由昔行施故,而作修罗主。”

《大般涅槃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能修治身口意业,舍命时虽有亲族取其尸骸。或以火烧,火投大水,或弃冢间,狐狼禽兽竞共食啖,然心意识即生善道,而是心实无去来亦无所至”
解读:
“心意识”即第六识,因为众生有第六识,故有善恶之分别心,才有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而阿赖耶识之心和第七识其实并无轮回。故此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和审判都是幻相,因为阿赖耶识生六识而有。当凡心入菩提洞化为真心后,观万法为空,就不存在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和审判。可见本质上,上帝并没有审判众生,也没有惩罚众生,而是因为众生心生分别而显示为被审判和被惩罚。众生造不同的业,上帝在他的阿赖耶识中存入不同的业力种子,就会有不同的分别心,就生成不同的幻境。

圣经里面其实也有轮回之说。
《马太福音》 12:32 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
《马可福音》 10:30 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
《马太福音》 5: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
解读:
圣经中有今世和来世,既然有来世,那么必然就有前世,可见圣经也宣说轮回。

《申命记》 32:1 诸天哪,侧耳!我要说话;愿地也听我口中的言语。
《诗篇》 57:10 因为你的慈爱高及诸天;你的诚实达到穹苍。
《创世记》 6:2 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
解读:
“诸天”代表有很多层天,天上自然有天人,这些天人就是“ 神的儿子们”,他们到人间与“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可见有欲界天。

《约翰福音》 6:70 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
《提摩太前书》 3:6 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
《马太福音》 12:24 但法利赛人听见,就说:“这个人赶鬼,无非是靠着鬼王别西卜啊。 ”
《马太福音》 13:39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解读:
可见有鬼道,“魔鬼撒稗子”就是魔鬼投胎为人。“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就是死后变成鬼。

《马太福音》 5: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
《马太福音》 23:15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
《马太福音》 23:33 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
《多马福音》七、耶稣说:“被人吞噬、然后变成人的狮子有福了;但如果某人被狮子吞噬而这头狮子又变成了人的话,某人就有祸了”
解读:
可见有人道、地狱道和畜道之间的轮回。加上前面的天道和鬼道共五道,这完全等同于佛教天道、人道、旁生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之五趣说法,也与道教的五道说法一致。

据《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载,“五道”依次为:
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
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
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
“五道”说把三界生命分为五类,分别为天、人、禽兽、饿鬼、地狱,合称为“众生”,皆有其相应的寿命。
解读:
这里的天神是指三界之天之天人,即欲界天天人、色界天天人和无色界天天人。

三、因果报应基本原则
《中阿含经》之《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
第一、寿命长短取决于是否杀生饮血,慈心者长寿。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寿命极短?若有男子女人杀生凶弊。极恶饮血。害意着恶。无有慈心于诸众生乃至蜫虫。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寿命极短。所以者何。此道受短寿。”
“若有男子女人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寿命极长。所以者何。此道受长寿。”

第二、身体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打众生。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多有疾病?若有男子女人触娆众生。彼或以手拳。或以木石。或以刀杖触娆众生。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多有疾病。所以者何。此道受多疾病。”
“若有男子女人不触娆众生。彼不以手拳。不以木石。不以刀杖触娆众生。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无有疾病。所以者何。此道受无疾病。”

第三、容貌姣好否取决于是否生气、生恨、生忧。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形不端正。若有男子女人急性多恼。彼少所闻。便大嗔恚。憎嫉生忧。广生诤怒。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形不端正。所以者何。此道受形不端正。”
“若有男子女人不急性多恼。彼闻柔软粗[麸-夫+广]强言。不大嗔恚。不憎嫉生忧。不广生诤怒。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形体端正。所以者何。此道受形体端正。”

第四、有无威德取决于是否嫉妒。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无有威德?若有男子女人内怀嫉妒。彼见他得供养恭敬。便生嫉妒。若见他有物。欲令我得。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无有威德。所以者何。此道受无威德。”
“若有男子女人不怀嫉妒。彼见他得供养恭敬。不生嫉妒。若见他有物。不欲令我得。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有大威德。所以者何。此道受有威德。”

第五、尊卑取决于是否为人傲慢。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生卑贱族?若有男子女人憍慠大慢。彼可敬不敬。可重不重。可贵不贵。可奉不奉。可供养不供养。可与道不与道。可与坐不与坐。可叉手向礼拜问讯不叉手向礼拜问讯。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生卑贱族。”
“若有男子女人不憍慠大慢。彼可敬而敬。可重而重。可贵而贵。可奉事而奉事。可供养而供养。可与道而与道。可与坐而与坐。可叉手向礼拜问讯而叉手向礼拜问讯。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生尊贵族。”

第六、贫富取决于是否施舍。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无有财物?若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华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无有财物。所以者何。此道受无财物。”
“若有男子女人作施主。行布施。彼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花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多有财物。所以者何。此道受多有财物。”

第七、有无智慧取决于是否虚心请教善知识。
《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何缘男子女人有恶智慧?若有男子女人不数数往诣彼问事。彼若有名德.沙门.梵志。不往诣彼。随时问义。诸尊。何者为善。何者不善。何者为罪。何者非罪。何者为妙。何者不妙。何者为白。何者为黑。白黑从何生。何义现世报。何义后世报。设问不行。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有恶智慧。所以者何。此道受恶智慧。”
“何缘男子女人有善智慧?若有男子女人能数数往诣彼问事。彼若有名德.沙门.梵志。数往诣彼。随时问义。诸尊。何者为善。何者不善。何者为罪。何者非罪。何者为妙。何者不妙。何者为白。何者为黑。白黑从何生。何义现世报。何义后世报。问已能行。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有善智慧。所以者何。此道受善智慧。”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十不善品 第四十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众生,修行杀生,广布杀生,种地狱罪,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寿命极短。所以然者?由害他命。
“若有众生盗他物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恒遭贫匮,食不充口,衣不盖形,皆由盗故;劫夺物者,即断他命根。
“若有众生,好喜贪泆,种三恶道;若生人中,门不贞良,窃盗淫泆。
“若有众生妄语者,种地狱罪;若生人中,为人所轻,言不信受,为人所贱。所以然者?皆由前世妄语所致。
“若有众生两舌者,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心恒不定,常怀愁忧。所以然者?由彼人两头传虚言故。
“若有众生粗言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为人丑弊,常喜骂呼。所以然者?由彼人言不专正之所致也。
“若有众生斗乱彼此,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多诸怨憎,亲亲离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斗乱之所致也。
“若有众生嫉妒者,种三恶道;若生人中,乏诸衣裳。所以然者?由彼人起贪嫉故。
“若有众生起害意,种三恶道;设生人中,恒多虚妄,不解至理,心乱不定。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恚怒所致也,无有慈仁。
“若有众生,行邪见者,种三恶道;若生人中,乃在边地,不生中国,不睹三尊道法之义,或复聋盲喑痖,身形不正,不解善法、恶法之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无信根故,亦不信沙门、婆罗门、父母、兄弟。
“比丘知之:由此十恶之报,致此殃舋。是故,比丘,当离十恶,修行正见。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3.11章 不生不灭的含义

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那么这个不生不灭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一、真如法身不生不灭。
《大法鼓经》:“菩萨摩诃萨成就八功德者,能现前见如来常住不坏法身。”
《大般涅槃经》:“我虽在此阎浮提数数示现入于涅槃,然我实不必究涅槃,而诸众生皆谓如来真实灭尽,而如来性实不灭,是故当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
《大般涅槃经》:“如来身是法身,非是食身(需要吃喝的肉身)”
《大般涅槃经》:“若有人言如来是无常,云何是人舌不坠落”
《如来寿量品》第二:“三者、以无去来及无所取,是则法身不生不灭,无生灭故,名为涅槃”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菩萨身密品第一之二:“菩萨法身不生不灭亦无所起。于中示现生灭起作。但为成熟诸有情故。灭即无灭亦无造作。于一切法应如是知。”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文殊师利,如来亦尔,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不生不灭,无名无相,随诸众生种种示现。”
解读:
如来法身和八地及以上菩萨的法身都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法身没有来去,无相,无所取,无所住,没有变易,故为常,常即不生不灭,即永恒,即自有永有,无生者,亦无能灭者。一切有变化者皆是无常,故皆有生灭,诸法无常,是生灭法。唯有不变化才不生不灭,因为变就代表前死后生,即代表生灭,有生灭者就是幻,而非真实。

《大般涅槃经》卷二:“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
解读:
如来秘密之藏有如下三层意思:
一是,如来所传解脱生死之佛法永存不灭,因为菩萨不灭,故法不灭。
二是,如来是法身非肉食身,如来法身是常,是永恒不灭的,常即不变,不变即不灭。
三是,如来的般若智慧不灭。
释迦牟尼佛虽然号称涅槃,但是其法身永恒不灭,其智慧永恒不灭,所传佛法永恒不灭,所灭者只是化身佛,只是其肉体而已。

第二、一切诸法不生不灭。
《持世经》:“常思念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作不起、不可说相,常思念欲得无生智慧。”
《大宝积经卷》卷五无边庄严会无上陀罗尼品第一之二:“谓诸菩萨,应当解了一切诸法不生不灭、不动不住、不来不去、自性空寂。于彼空性亦不执著,何况于相起执著想?”
《大般若经》初分说般若相品第三十七之四:“善现,真如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法界乃至不思议界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解读:
真如毕竟空,即空空,即无相,无相即无变化,无变化即不生不灭。一切诸法的本质是真如,因为人有妄想分别心而生诸幻相,因为有幻相而名诸法,一切诸法的本性之真如是不生不灭的。
一切诸法本为幻相,一切诸法之各种相因妄想心而生,诸法之相本身是不存在的,即诸法本无所生,即只有真如,本来就没有诸法,那么自然诸法也不存在灭,故说一切诸法不生不灭。有相之诸法是无常,而诸法的本质是真如,是常。

《楞严经》:“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解读:
因缘和合时产生虚妄之相,称之为生,因缘不和合时,即产生虚妄之相的因缘不存在时,此相即不存在,就称之为灭,所谓诸法生灭是指虚妄之相的生灭,而诸法的真如自性是不变的,是不生不灭的,真如是遍一切处的。

3.12章 上帝的诫命和佛道五戒

一、上帝的诫命
在圣经中,上帝领犹太人出埃及后传给犹太人十大诫命如下:
《出埃及记》 20:1 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
《出埃及记》 20:2 “我是耶和华你的 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出埃及记》 20:3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出埃及记》 20:4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出埃及记》 20:5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记》 20:6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出埃及记》 20:7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 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出埃及记》 20:8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出埃及记》 20:9 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
《出埃及记》 20: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 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
《出埃及记》 20:11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出埃及记》 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出埃及记》 20:13 不可杀人。
《出埃及记》 20:14 不可奸淫。
《出埃及记》 20:15 不可偷盗。
《出埃及记》 20:16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出埃及记》 20:17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出埃及记》 20:18 众百姓见雷轰、闪电、角声、山上冒烟,就都发颤,远远地站立。

简单说上帝十大诫命如下:
第一条:除上帝以外,不可有别的神,要爱独一神。
第二条:不可拜偶像。
第三条:不可妄称上帝的名。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别人的一切。

《申命记》 6:1 这是耶和华你们 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们在所要过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
《申命记》 6:25 我们若照耶和华我们 神所吩咐的一切诫命,谨守遵行,这就是我们的义了。
《申命记》 10:13 遵守他的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为要叫你得福。
《申命记》 11:27 你们若听从耶和华你们 神的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就必蒙福;
解读:
不仅要遵守上帝的十大诫命,而是要遵守上帝的一切诫命,诫命就是上帝的命令,高于律法和典章,相当于如今的“宪法”,遵守上帝的诫命能够使人获得福德,使善根增长。

最大的两条诫命:
《申命记》 6:4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 神是独一的主。
《申命记》 6:5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
《利未记》 19:18 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马太福音》 22:36 “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马太福音》 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马太福音》 22:38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马太福音》 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马太福音》 22: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解读:
最大的诫命是“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第二大的诫命就是“爱人如己”,爱人如己就包含了“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的一切。诫命属于上帝律法中最重要的部分,故称“律法上的诫命”, 诫命的地位如同我们如今各国的“宪法”。

二、佛教五戒
《佛说中心经》:“得须陀洹,虽不能大精进,当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饮酒。”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须陀洹人得果证已,虽生恶国犹故持戒,不杀、盗、淫、两舌、饮酒,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卷第三之证相品第五:“若当见时,即应思惟决定圣戒,以是因缘,能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乃至不饮酒等,入涅槃城。”
解读:
佛教五戒也称为圣戒,因为圣人能自觉遵守。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或不两舌)、不饮酒。
佛教在五戒的基础上拓展为十善法,十善归纳为三大类:身、口、意三业。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种:不贪、不嗔、不痴。行十善法能积善根和福德。

三、道教积功归根五戒
《老君戒经》曰:一切众生,含气以上,翾飞蠕动之类,皆不杀。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蜒蚰咸知避死也。
《老君戒经》曰:“戒酒者,非身病,非法礼,皆不得饮。身病,谓已身疾,应以酒也。法礼者,明非世俗馔会及鬼神之胙;若尊卑之礼,真灵之飨,则不至于失之者也。”
《老君戒经》曰:“戒妄语者,若不闻见,非心所了而向人说,谐为妄语,所说事与心相违也。复有绮言、谄曲、反复、两舌。”
《老君戒经》曰:“一钱以上,有主无主,非已之物,皆不妄取。在地地官,在水水官,在人人主,如是则无主之物,此言无主者,谓当时无志护也。”
《老君戒经》曰:“戒淫者,非夫妇,若出家人不妻不娶,若男若女,皆不得犯。夫妻虽非犯戒,过亦为淫犯。”
道祖曰:“此五戒失一,则命不成。是故不杀者,乃至无有杀心。不盗者,乃至无有邪取。不淫者,乃至无有邪念。不酒者,乃至无有暴力。不妄语者,乃至无有泄漏。如是可谓成也”
解读:
道教五戒与佛教五戒完全相同。

3.13章 小乘佛法对治诸病之三十七道品

《大宝积经》卷112之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
“如何名为毕竟智药?谓不净观,治于贪淫,以慈心观治嗔恚,以因缘观治于愚痴,以行空观治诸妄见,以无相观治诸忆想、分别缘念。以无愿观治于一切出三界愿,以四非颠倒治一切倒。以诸有为皆悉无常治无常中计常颠倒,以有为苦治诸苦中计乐颠倒。以无我治无我中计我颠倒,以涅槃寂治不净中计净颠倒,以四念处治诸依倚身受心法。行者观身,顺身相观,不坠我见。顺受相观,不坠我见,是四念处。能厌一切身受心法,开涅槃门。以四正勤能断已生不善法及不起未生不善法。未生善法,悉令能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长。取要言之能断一切诸不善法,成就一切诸善之法。四如意足治身心重,坏身一切,令的如意自在神通。以五根治无信懈怠、失念乱心、无慧众生。以五力障诸烦恼力,以七觉分治诸法中疑悔错谬,以八正道治坠邪道一切众生。迦叶是为菩提必究智药。”
解读:
小乘佛教中戒、定、慧三学包括了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之、八正道等修行的法门,共称为三十七道品。

3.14章 止、观、禅那、三摩钵提和九次第定

止为奢摩他的意译,也翻译为寂静、能灭。顾名思义,止就是把心止于一处或一境,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摄心不为外境所动,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得止称之为定。定也称三昧、三摩地、等持、心住、等住、现住、近住、不乱不散、摄持、寂止、心一境性(心与境合一)。
观是毗婆舍那(Vipasana)的意译,也译为见,含有观、智、照、看的意思。巴利语“vipassanā”(毗婆舍那)由“vi”与“passanā”两个部分组成。“vi”是指“各种不同的方式”,“ passanā”是观察。因此,毗婆舍那的一个意思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观察”,如以空苦我常无我的方式来观察。《宝云经》解释毗婆舍那“谓正观察”,正观察,指以佛教所谓的正见观察,也称正慧抉择。
禅那也称思惟修,即静虑,即止观,由止观生定慧。静虑为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禅那包含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即包含止观。
三摩钵提为知幻离幻的修行法门。

定的金文如下:

解读:
定由“宀一止”组合而成, “宀”和“止”代表阴山和阳山,“一”即一心,即真心,即如来藏,所以 “定”的本意就是入灵山见真心(如来藏)。第九次第定的灭受想定即见真心,即见道,金刚喻定就是入灵山成佛。四禅八定都是凡心之定,不究竟之定。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声闻品第一:“云何名为奢摩他?奢摩他者,名之为灭,能灭贪心、瞋心、乱心,名奢摩他。
《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中分别品第四:“尔时系心在于额上如枣许处,心乐修集如是相已,身得寂静不见恶相,不见恶事,不见恶缘,是则名为奢摩他,名心寂静。”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瑜伽师地论》六十三卷:“问:何因缘故,说诸静虑名奢摩他?答:为欲寂静一切烦恼,正安止故”
解读:
心止于一处,不乱而寂静,这就是奢摩他,能灭贪心和瞋心,故也称为灭。奢摩他能寂静一切烦恼,到金刚喻定就能永断烦恼而入涅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解读:
修奢摩他,依前五识之一,取一境相,心缘于此一境相,取至静,心不起思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解读:
修奢摩他寂静到一定的程度,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善男子,非毗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
解读:
对善思惟法(心所缘的善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如经或佛像佛号或咒或呼吸或丹田或所参话头,要作意思惟,即善取所缘境的相貌,使在心中有一个清晰的影像(境相),然后专一安住,相续安住。将所缘境在心中显现就是作意思惟,如念大悲咒时,心中是大悲咒的声音。然后让能作意思惟的心,保持内心相续地作意思惟。如此正行心安住于一处,达到身心轻安时就是奢摩他,即能止于一境,即入定了,为无分别住。没有达到身心轻安的境界就还不是奢摩他,不能称为定。
所谓心相续就是前一个刹那心都是后一个刹那心生起的因缘,后一个刹那心都是依靠前一个刹那心而生的,这样连续不断的过程,就是心的相续。如果心跑到所缘境之外了,即起了它念,那就不是心相续了。
在获得身心轻安的基础上,即得定的基础上,即有奢摩他的基础上,才能修毗婆舍那,即才能修观。如果没有得定,就不能修毗婆舍那。
在奢摩他的定(三摩地)当中,在寂静的心中通过显出所缘的境相(影像)后(通过寻找到要观察的目标),按照佛经经义进行如理地观察,如无常、无我、空、苦、因果报应等等(伺),观察后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称为叫观察胜解,如对所观察之法得出空、苦、无常、无我的结论。对所缘境经过观察后,此心会扰动,此时要舍掉所观境,恢复到无分别住的奢摩他状态,恢复到空明寂静,然后再观察。这就是修观,就是修毗婆舍那。
修观有四个种类,分别为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正思择即观察真谛理,最极思择观察俗谛理,周遍寻思为粗分观察,周遍伺察为细分观察。
修观能获得五种功德,即忍(随顺真理)、乐(产生法喜而乐)、慧(生慧)、见(亲自证入)、观(相似理解)。

《大方等大集经》虚空目分声闻品第一:“云何名为毗婆舍那?若修圣慧,能观五阴次第生灭,是名毗婆舍那。复次,若观诸法皆如法性,实性实相真实了知,是名毗婆舍那。”
解读:
修观就是在任何境界里,心念以所修的观法去观察,此时心随境界去作观,但不被境界迷惑,看清身、心、境界的真相,这就是修观。
如在定中观五阴之次第生灭,或观诸法皆如法性,即观诸法之真如实相(即无相真空),这就是能出圣慧之毗婆舍那。

《大宝积经》第五十三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毗钵舍那道?谓诸菩萨于妙慧分修习圣道,于诸法中发起如是无作观智,又复发起无我、无有情、无命者、无数取观智,于诸蕴中起法观智,于诸界中起法界观智,于诸处中起空聚落观智,于诸眼中起照了观智,于缘起中起不相违观智,于诸见趣起远离观智,于诸因果起业报观智,于所应得果起作证观智,于所入正性起趣入观智。舍利子,毗钵舍那者,所谓于诸法中起如理见,于诸法中起真实见,于诸法中起不变异见,于诸法中而起空见,于诸法中起无相见,于诸法中起无愿见。又舍利子,毗钵舍那者,非以有因故观,非以无因故观,非以生灭住因故观,非以有所得因故观。何以故?菩萨于此都无所观而复观察,不见而见,见而不见。舍利子,若诸菩萨作是观者,名如实观,名真实见,亦名证得毗钵舍那善巧方便。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此观中,虽复发起如是观解,而不堕彼无所为作,亦不远离善根加行。若诸菩萨成就是者,是名菩萨摩诃萨毗钵舍那。”
解读:
在毗婆舍那中,即修观时,对于诸法以相应的智慧去观,对诸法起如理见、真实见、不变异见、空见、无相见和无愿见。菩萨无所观而观察,不见而见,见而不见,如此观就是如实观,即真实见,即证得毗钵舍那善巧方便。

《大宝积经》第五十三卷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舍利子,何等名为奢摩他道?舍利子,谓诸菩萨其心寂静、深极寂静、最胜寂静,无有散乱,诸根憺泊,不掉不举,离诸躁扰及以惛沉,安静密护,离诸谄曲,调顺堪能乐常独处,离彼喧闹,乐远离行,身无尘染,心无惑乱,于寂静门思惟作意,离诸恶欲无所希望,远诸大欲,欢悦知足,正命清净,正行圆满,密护威仪,知时知分,易养易满,善知其量,常乐思择,无高无下,弊鄙粗言,性能堪忍,于相应门发心安住,乐处闲室于静虑分,作意缘念,生起大慈,引发大悲,安住大喜,修习大舍,从初静虑乃至八定次第证入。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如是名为奢摩他道。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无量诸奢摩他资粮正行,诸菩萨等于此资粮方便趣入,如是又名奢摩他道。”
《解深密经》:“善男子!是由随彼无间心故,当知此中亦有三种,复有八种,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
解读:
奢摩他就是寂静,就是心不散乱,就是心不惑乱,远离贪欲,作意在一处,于相应的修行法门发心安住。如果作意缘念引发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从初静虑到四静虑中含有色界四种定,再加无色界四种定,共有八种定,这八种定次第深入。这是从奢摩他的角度而言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发起种种勇猛精进,谓菩萨摩诃萨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寻伺寂静,住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入第二静虑具足住;离喜住舍,具念正知,领身受乐,圣者于中能说能舍具念乐住,入第三静虑具足住;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住。”
《增一阿含经》:“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无复喜念,自守觉知身乐,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游于三禅。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解读:
从毗婆舍那和奢摩他的角度分类,将静虑分四种境界,故又称之为四静虑。
“有寻有伺(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寻伺是第六意识在面对境界的时候,所做的分别作用,只有第六意识才有寻伺的作用。寻为粗的分别心,为修观时寻找所缘境相。伺为对所缘境相作细微深入的分别观察。所有的法门,尤其是止观,都是利用寻伺的作用来起修的,没有分别心就无境相,就无法起修,就不会有定和慧。寻是攀缘外境,心忙着分别。伺察是在你心向外寻求,做了初浅的分别之后,你的心就会在这个境相上面做一番细细地审察,这个审细的分别,就叫做“伺”。 寻伺是以慧思为性,寻和伺都属于“思”跟“慧”的一部分,寻和伺都是属于毗婆舍那,即都属于观的范畴,在初静虑具足时,因为离开欲界烦恼而内心生喜乐。
“无寻无伺(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二静虑具足住”:当达到无寻无伺时,前五识不存在了,第六识也不想念和思惟了,心定于清净境界,但还有喜乐之受阴存在,这就是二禅。在初禅和二禅的中间有个定称为未到地定,为无寻唯伺,即前五识不生。
“离喜住舍……具念乐住……入三静虑具足”:把二禅的喜乐舍去,心定于清净境界,就会产生另外一种禅定的妙乐,离喜生妙乐,这就是三禅的境界,此时也是无寻无司。
“断苦断乐……舍念清净入四静虑具足,舍去苦和乐”:再把三禅的妙乐舍去,把苦乐等受阴都舍去,没有苦乐等受阴的干扰了,这样初禅的寻伺,二禅的喜乐,三禅的妙乐都舍去了,无东西可舍了,故称舍清净。此时没有了寻伺、喜、妙乐来扰动自己的心,心也不忘失,处于心一境性的纯清净境界,即心止于空明寂静的境界,这就是念清净,合起来就是舍念清净,此时为最极寂静,心定于清净之中,意识中还有个我存在,心未空,在四禅中,唯有外道四禅中的无想定,六识全断,完全无意识,无意识即无念。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初禅三天),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二禅三天),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三胜流(三禅三天)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四胜流(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楞严经》卷九:“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解读:
初禅、二禅、三禅都不是正修真三摩地,即还不算真正的三摩地,因为心还被干扰。到四禅舍念清净才是真正的三摩地,但还不是无为真不动地,因为心还有所得。
初禅离欲界八苦,欲界诸漏不能动。初禅当中有“觉”有“观”,所以还有忧愁之心,名为“粗漏”,到无寻无伺之二禅即伏粗漏。三禅身心安隐得无量乐。四禅无苦无乐,但还心有所得,故非无为。五不还天为罗汉所居,为无为不动地。五不还天其实并不是在太空中,而是与我们凡人同在,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
初禅天人的思维为语言性思维,思维以心音语言的形式进行,二禅天人的思维就会以光的形式体现,二禅天人用光交流。在二禅无寻无司机,没有思维了,但二禅天人并非一直在二禅的定境中,二禅天人、三禅天人和四禅天人还是可以思维的。

《佛说长阿含经》第二分十上经第六:“如来、至真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
《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三十八之一:“涅槃者以无放逸为食,乘无放逸,得至于无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三:“佛告善现:‘若预流、若一来、若不还、若阿罗汉、若独觉、若菩萨、若如来,一切皆是无为所显.’”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尔时,世尊知十方界诸来菩萨及诸天众意乐清净,已于诸法得无生忍,达一切法无作无为、不生不灭,即便微笑,面门复出种种色光。”
《增壹阿含经》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二:“我声闻亦复如是,断五下结,成阿那含,于彼般涅槃,不还来此间,度魔境界,至无为处。”
解读:
无生法忍、寂灭、涅槃就是无为地。小乘阿罗汉和大乘八地菩萨方证无为。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四页云:“第四静虑舍念俱离八扰乱事;故名清净。苦、乐、忧、喜、入息、出息、寻伺、名为八扰乱事。此中皆无,独名清净。”
《法蕴足论》六卷六页云:舍念清净者:云何舍?谓彼尔时,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云何念?谓彼尔时,诸念、随念、广说乃至心明记性,总名为念。彼于尔时,若舍、若念、俱得清净。乐苦喜忧寻伺二息、皆远离故;说名清净。
解读:
第四静虑(四禅)又称为舍念清净,初禅有觉观(寻伺)来动心,故心念不清净,二禅有喜心来扰动,故也不清净,三禅有乐来动心,也不清净,而四禅是禅定分明,一心不动,智慧照了,忧、喜、苦、乐都舍离,心念是清净的,所以又名为清净支,此时出入息(呼吸)也完全停止了。四禅的定心寂静,心无动念,虽然面对众缘,随缘现相,比如在定中面对一切的境界,或者随意成就一切法,而心念不动,所以叫又叫一心支。
第四静虑把寻伺、出入息和乐苦喜忧全部舍掉,即变成无寻伺,无呼吸,无乐苦喜忧,此时可以是一念之清净,也可以是无念(如入无想定)。一念时还有意识(有心),而无念时没有意识(无心),但还有我执。无想定是把意识制服,不让其起来,如果打他一下,他的意识马上就起来了,因为他的受阴和想阴没有断,而灭尽定则能把意识断除消灭,即使打他,也不会生出意识来,因为其受阴和想阴都断尽了。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第三之三 :“定能断烦恼,非听诵福业,故欲求涅槃,常当修静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一记载:“又,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引发金刚喻定,永尽诸漏证如来智,是故当知第四静虑于诸菩萨摩诃萨众有大恩德,能令菩萨摩诃萨众最初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最后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九之静虑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尔时慈氏白佛言。世尊如是,修习静虑为因。悉能具足神通智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菩萨如是修静虑时,于诸静虑及静虑支皆不取相,发起殊胜神境智通,能作无边大神变事。”
解读:
断烦恼需要定,得智慧需要观。止观即静虑,要有第四静虑的基础才有可能趣入正性离生,才有可能见道成圣(即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才能最后引发金刚喻定而证如来智成佛,而且神通也是以四静虑为基础,可见静虑的重要性。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复有九种,所谓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及灭尽定三昧。”
《大乘涅槃部》遗教品第一:“佛复告阿难:“吾未成佛,示入郁头蓝弗外道法中,修学四禅八定,受行其教。吾成佛来,毁呰其法,渐渐诱进,最后须跋陀罗皆入佛道。”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复有九道是解脱道。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受想定。”
解读:
无色界为色空界,证色空者才能进入。在无色界有四种定称为四空定,分别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禅定加四空定,共八种定,也称四禅八定。第九次第定为灭尽定,也称灭受想定。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四:“次于上心无复行相,灭诸想受离诸发悟名灭尽定。如是等法,是为菩萨善了止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五:“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皆悉尽灭。”
《中阿含经》晡利多品大拘絺罗经第十:“尊者大拘絺罗答曰:‘比丘入灭尽定时,先灭身行,次灭口行,后灭意行.’”
《十住断结经》乘无相品第二十一:“菩萨摩诃萨复当入于灭尽定意不动三昧。”
《杂阿含经》卷21:“复问:“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诸法最上王经》:“如第八人入灭尽定无出入息。此诸大众默然而住亦复如是。以彼比丘宿愿功德胜住持力故。”
《中阿含经》晡利多品大拘絺罗经第十:“比丘入灭尽定者,寿不灭讫,暖亦不去,诸根不败坏。死及入灭尽定者,是谓差别.”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四瑜伽处之一:“灭尽定者。唯诸圣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
解读:
在灭尽定(入灭正受)中灭了受阴、想阴和行阴,即行阴已尽,无身口意三行,无呼吸往来(无出入息),但是身体还是暖和的,寿命还在,六根不会坏,故不等于死,出定后生命功能都会恢复。唯有脱凡入圣者才能达到灭尽定,可见至少要得小乘初果之须陀洹才能证入。

《成唯识论》成唯识论卷第七:“谓无想灭尽定,俱无六识故名无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譬如比丘得心自在入灭尽定。想受皆灭。六根作业。皆悉不行。亦非涅槃。世变迁流。”
《文殊师利问经》不可思议品第三:“佛无心意识,作一切众事,如来不思议,能信者亦然。”
《无言童子经》:“不有为不无为。无识无住无心意识。于一切法莫有所奉。制止一切众生之心。”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四:“若无心意识可转即无分别。若无分别即深固作意相应无明不能发起。”
解读:
入灭尽定时,受阴和想阴皆灭,六根已经不起作用,故无六识,也称无心,即无六识心,即分别心。此时完全无意识,也称无心意识。

《瑜伽师地论释》本地分中五识相应地之一:“无寻无伺地中除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所余一向是有心地。若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于此门中,无心睡眠,无心闷绝,亦名有心。有七八故。唯无想定等,是无心地。”
解读:
在无寻无伺之二禅及以上境界中,除四禅的无想定、灭尽定和生于无想天者皆属于无心外,九定中的其它定都属于有心。无心睡眠(无梦),无心闷绝(晕倒)都属于有心地,因为还有第七识和第八识。
备注:对于无心有两种定义,一种认为无六识就是无心,第二种认为无第七识和第八识才能称无心。其实无想定也是有第七识和第八识的,所以应该以无六识为无心。

《决定藏论》心地品之一:“一者如人无心眠时,迷闷心时,入无想定,生无想天,阿那含人入灭尽定,此五种人,有阿罗耶识则无六识。二者阿罗汉,及辟支佛,不退菩萨,如来世尊,此四种人,以有心处有于六识无阿罗耶识。三者凡夫之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以有心处有六识有阿罗耶识。四者诸阿罗汉,及辟支佛,菩萨,世尊,入灭尽定,又世尊入无余涅槃,无阿罗耶亦无六识。”
解读:
无心眠时(无梦睡着),迷闷心时(晕倒),入无想定,生无想天,这四种人有阿罗耶识(阿赖耶识)而无六识(无心)。阿那含人入灭尽定时无六识但有阿赖耶识(仅指藏识,而非指异熟识),到了不退地八地菩萨及以上,阿赖耶识完全转化为法身,故完全无阿赖耶识(指藏识)
阿罗汉及辟支佛、不退菩萨、如来世尊,这四种人有六识时无阿赖耶识,此时他们的六识不是识阴,而称为妙观察智了。当然他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无阿赖耶识也无六识的状态。

《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解读:
达到第九次第定的灭尽定后,得阿那含果后,还有识阴未尽,故还没有达到漏尽,还不是无漏阿罗汉。要入金刚喻定(也称金刚定或金刚心或金刚三昧),以灭一切烦恼和习气,才能成就阿罗汉果。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下:“诸仁者,若复有人,先修缘觉乘退入声闻乘行声闻行,是人入初禅乃至入灭尽定,依此定得三解脱门、四无碍辩,不得四摄事、四梵住、三不护,乃至不得一切智智,是名禅平等,声闻、缘觉、如来共。”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下:“以彼三解脱门入灭尽定,于一切处思惟求缘觉法。”
解读:
入三解脱门者才能入灭尽定,入灭尽定者即得三解脱门。灭尽受阴者已入空解脱门,得无相者已灭尽想阴,得无愿者已灭尽行阴。

3.15章 永生法宝之三解脱门

三解脱门略称三脱门或三门。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脱门。以此三解脱门去贪、嗔、痴、慢、疑五毒方能解脱。
五毒即五种根本烦恼,贪主要指财、色、名、食、睡五欲,即因为染著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嗔就是因为遇到自己不快乐和不喜欢境而生气。痴就是没有智慧,愚昧,不明真理,不明佛法,不明事理。慢就是自己内心高举,自大骄傲。疑就是怀疑,猜疑。

《禅秘妙法经》:“汝今应当谛观空无相无作无愿三昧。空三昧者。观色色性。及一切诸法。空无所有。如是众空。名空三昧。无愿三昧者。观涅槃性。寂灭无相。观生死相。悉同如实际。作此观时。不愿生死。不乐涅槃。观生死本际空寂。观涅槃性相皆同入空。无有和合。是名无愿三昧。无作三昧者。不见心。不见身及诸威仪有所修作。不见涅槃有起性相。但见灭谛通达空无所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众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二:“善现,三解脱门者,谓菩萨摩诃萨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云何空解脱门?谓菩萨摩诃萨以空、无我行相摄心一趣,是名空解脱门。云何无相解脱门?谓菩萨摩诃萨以灭、寂静行相摄心一趣,是名无相解脱门。云何无愿解脱门?谓菩萨摩诃萨以苦、无常行相摄心一趣,是名无愿解脱门。”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切善法皆入三解脱门。何以故?一切法自相空,是名空解脱门;一切法无相,是名无相解脱门;一切法无作无起相,是名无作解脱门。”
解读:
空解脱门:即空三昧,谓观无我、我所,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或者说若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
无相解脱门:即无相三昧,又作无想。谓观因空故,不起着于相。或者说若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一相即空相,异相为诸有);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空也是一种相,即空相。无相者无诸相,也无空相,即无一切相。
无愿无作解脱门:又作无作门或无欲门。谓观无相故,于未来死生相续,无所爱染愿求。不求生死,也不求涅槃。或者说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有贪爱才有造业,如果无贪爱,即使有身、口、意行也不造业。观一切皆苦,故无所求,观一切皆无常,故无所求。

《杂阿含经》第八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谛听!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
解读:
空三昧是无相解脱三昧和无愿解脱三昧的基础,没有证空性者不能证无相三昧和无愿解(无所有)三昧,不能去慢。见色空性,然后不住于空,也不住于色,即得色之无相三昧。如果住于空就是著空相,即非无相。

《杂阿含经》第八十:“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解读:
空解脱门就是要在定中观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要观万法皆是无常、皆是变易、皆有灭,不要对这些法起贪欲,这就是空解脱门,即视一切诸法为空的法门,以此法门获得心乐、清净和解脱,以此法门证五蕴空性,就是空三昧。即使证到五蕴皆空也不能离慢,不能彻底获得解脱。

《杂阿含经》第八十: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解读:
既知一切法空,故知诸法无相,在定中观六尘无相,对六尘无想,就是入无相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就是无想解脱门。即使六尘法相断了,入想阴尽,但还没有离慢。

《杂阿含经》第八十: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解读:
无贪噌痴相就是无所有,观察贪相断,瞋恚相、痴相断,即去贪嗔痴就是无所有三昧,即入无愿解脱门,无愿则必然无所为,故也称无作解脱门。即使去掉贪噌痴了,还没有离慢。

《杂阿含经》第八十:“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
《佛说法印经》:“佛告诸苾刍。如是名为圣法印。即是三解脱门。汝诸苾刍。若修学者。即得知见清净。”
《大宝积经》:“何名我所?谓贪欲,故名为我所。以于诸欲与身和合即起贪心,起贪著已能坏戒蕴,便于他所生不善心,由瞋覆蔽互相轻毁,及于财物摄为己有,亲近守护,是名我所。有我所者则有流转,有流转者则有迷惑,有迷惑者则有诽谤,有诽谤者则有嗔恚,有嗔恚者则有吞害,有吞害者则为所烧,为所烧者则便遍烧。如是等过皆由贪欲,起男女想及以命想是我所有,名为我所。”
解读:
我见:即认为身为五蕴和合,而五蕴之法体实有,故缘五取蕴,而执着于我及我所为实有等之妄见,又称为有身见,为第六识的认知,即第六识之见解、思想或观点,即心中认为有个实有的我存在。第六识把身体当作我即是我见。如说“我来了”,这就是指身体来了。断六识即断我见,即断我想。
我:即我执,为第七识的特有功能,此我执在六识中出现时,为意去感知境界时生出的“我”。如思维“我意识到”“我听到”“我看见”,在潜意识中的我执会把我和我所分开。
我所:即法执,指六尘,即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
定中观想六识因缘而生,因缘无常,故六识为无常,无常则为空,以此证六识空又不住于空,为识阴尽,则无我相和我所相,即去我执和我所执(法执)。无我执则意根不动,即阿赖耶识种子暂时不流动,此时魂魄合一为真心,即见无漏之阿赖耶识,即见第九识。

3.16章 灭罪和往生之念佛法门

如今在佛教界很盛行念佛法门,以为只要临死前念十句佛号就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或以为只要念佛今生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其实这些都是对念佛法门的严重误解。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念佛法门呢?为什么要念佛呢?

《禅秘要法经》:“佛灭度后佛不现前,诸四部众,有业障者,若系念时,境界不现在前。如是一切烦恼及一切罪,犯突及罗乃至重罪,欲忏悔者,当云何灭是诸罪?若复有人杀生邪见,欲修正念,当云何灭是诸罪恶?”
解读:
很多人修定时,没有任何境界出现,其原因就是有业障,因为犯戒而有罪业。

《禅秘要法经》:“汝于今日,为未来世一切众生,问除罪法,谛听谛听……尔时世尊告禅难提及敕阿难,汝等当教未来众生罪业多者,为除罪故,叫使念佛。以念佛故,除诸业障,报障,烦恼障。”
解读:
念佛法是除罪之法,能除业障、报障和烦恼障,除去这些障碍后才能入正定,才能有正确之境界出现,所以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首先修的就是念佛法门。
《无量寿经》云:“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念佛法门既是入门之法,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解脱之法。西方三圣之观世音代表代表观音法门,即观音耳根圆顿法门,而大势至则代表念佛法门,表示众生要通过观音法门和念佛法门往生到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佛经》:“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解读:
至心念阿弥陀佛是最快的灭罪法门,至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就能灭句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但要做到至心则需要一定的定力。除罪后不等于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保证不会堕入三恶趣而已,

3)《禅秘要法经》“念佛者当先端坐,插手闭目举舌向上腭,一心系念心心相注,使不分散”
解读:
这就是持名念佛,要舌抵上腭,以接通任督两脉,平衡阴阳,否则容易因为阳气太过而导致高血压和脑血管破裂。舌抵上腭时舌头不能动,所以念佛时是用心默念佛号,而不是用口舌念佛。一心系念心心相注,止于一念,这是奢摩他的功夫。

4)《禅秘要法经》:“心既定已,先当观像,当起念想,观于前地,极使白净,取相长短辟方两丈,益使明净犹如明镜……地既明已,还当摄心,观于前地作莲花想,其华千叶,七宝庄严,复当作一丈六金像想。令此金像结跏趺坐……观八万四千毛孔皆使了了……见此海内,满中佛像,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皆使分明……若不分明,复当忏悔,作诸苦役,然后摄心,如前观像……但见(佛)坐像不见行像,宿有何罪,作是念已,复更忏悔,既忏悔已,如前摄心,系念观像,观像时,见诸坐像,一切皆起(佛会自己站起来),具身丈六,方正不倾,身相光明(佛发光)皆悉具足。见像立已,复见像行,持钵持锡,威仪详序,诸天大众,皆亦围绕,复有众像,飞腾虚空放金色光,满虚空中,犹如金云。复见众像,与虚空中,作十八变……(佛像)从我心想,妄见此耳,作是念时,渐渐消灭,众像皆尽,惟见一像,独坐华台,结跏趺坐,谛观此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使明了,见此像已,名观像法。……佛灭度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优婆夷,欲忏悔者,欲灭罪者。佛虽不在,系念谛观形像者,诸恶罪业,速得清净”
解读:
能念佛入定达到一心无杂念时就要修观佛像。观佛像时结合不断忏悔,从见佛坐像了了分明到佛行像变化,再归于坐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了了分明,这样就能开始快速消罪了。要通过念佛消罪首先必须要真心忏悔,忏悔就是要认罪悔改,从此以后要遵守戒律。只念佛不忏悔就如同基督教只信仰耶稣而不悔改而遵守上帝诫命和律法一样。
当然也有人不观像而仅仅通过持名念佛见到佛出现,称之为般舟三昧。憨山大师即是通过持名念佛而梦见佛,此后睁眼闭眼都能随时见佛。

5)《禅秘要法经》:“观此像已,复当更观,从像脐中,使放一光,其光金色,分为五支……光光之上皆有化佛……我应谛观真佛,而是寻见佛身,微妙如净琉璃……手持澡瓶,住立空中,瓶内盛水,状如甘露……灌行者顶,满于身中,自见身内,水所触处,八万户虫,渐渐萎落,虫既萎已,身体柔软,心意悦乐,当自念言,如来慈父,以此法水上味甘露,而灌我顶,此灌顶法必定不虚,尔时复当更起想念,为愿世尊为我说法,罪业除者,闻佛说法,佛说法者,说四念处,说四正勤,说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说七觉,说八圣道,此三十七法一 一分别,为行者说,说此法已,复教观苦、空、无常、无我。教此法已,以见佛故,得闻妙法,心意开解,如水顺流,不久亦成阿罗汉道。业障重者,见佛动口,不闻说法,犹如聋人,无所闻知,尔时复行忏悔,既忏悔已,五体投地,对佛啼泣(只有真心忏悔者才会哭泣),经历多时,修诸功德,然后方闻佛说法……此名观像三味,亦名念佛定,复名除罪业,此名救破戒,命毁戒者不失禅定。”
解读:
念佛法分三步,第一,持名念佛;第二,观佛像等;第三忏悔和为寺庙做苦力;第四,谛观真佛灌顶传法;第五部,请佛说法。通过观佛像可以知道是否自己的罪已经灭尽。
在谛观真佛,认佛为父,求佛父为自己灌顶,灌顶之净瓶水有治病和洗垢之功用。灌顶后求佛父为自己说法。如果见佛口动却没有传法,就说明自己还有罪,此时还要忏悔痛哭,积累功德。如果罪业除尽即可见佛来传小乘诸法,如法修持成就阿罗汉,然后就可以进入大乘修法。这才是真正的念佛法门,有入定、除罪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功用。

如今在中国流传的净土宗有三本经,即《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其特点如下:
《佛说无量寿经》这本经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念力而形成。
《佛说阿弥陀经》里世尊释迦牟尼告诉大家西方净土的美妙国土状况,而且强调“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如果善根和福德不够,那么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所以要多积善根,多造庙修塔以积福德。此佛经还要求最好升起菩提心,有菩提心就有大功德和大福德,但要真正升起菩提心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一定的禅定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也是观想佛三十二相和观想其它的一些境界,以达到念佛见佛和达到心不颠倒的目的。

《华严经》说:“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解读:
发菩提心能获得无量功德,故能极大地提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而发菩提心者能将小福德变为大福德。

《阿弥陀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解读:
临终时一心不乱和心不颠倒地持名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没有到色阴尽的境界就会心有颠倒,就会见色生欲心。只有色阴尽时,不为色所迷惑,才能通过念佛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色阴尽时见到了真心才能真正做到心不颠倒,如果只是保持在色阴区宇见空性的状态,那么就不能见到佛来接引,也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五王经》:“何谓死苦。人死之时。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四大欲散。魂魄不安。欲死之时。刀风解形。无处不痛。白汗流出。两手摸空。室家内外。在其左右。忧悲涕泣。痛彻骨髓。不能自胜。死者去之。风去气绝。火灭身冷。风先火次。魂灵去矣。”
解读:
人死时,四大分离,会痛得无法忍受而心乱如麻,甚至心里会因为痛苦而根本想不起佛和佛的名字,所以要证到色阴尽的境界才能保证绝对不被六尘所迷惑,保证一心念佛时不生其它意识。因为有时甚至有幻化的父母或其它美好的境界来引自己投胎,不达色阴尽者就会被这些色相所迷惑,而不知不觉就被引诱投胎去了。投胎之具体情形可参看西藏莲花生大士所写的《西藏度亡经》,亦称《中阴得度》,在《西游记》第十三回中称之为《度亡经》。

我们看一下《大宝积经》卷九十二世尊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定的标准: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楞严经》:“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解读:
这一段就告诉我们,要修炼到具备十种心的条件下,再专心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是说只要念佛就可以了。
“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即在凡夫地的有愚痴烦恼者不能发此十心,即要入圣地的小乘初果须陀洹或初地菩萨才能发此十心,才能绝对保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依照《楞严经》再降低点要求,至少也要到色阴尽的境界,才能见诸佛心,并且在足够福德和善根具足的前提下,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色阴尽者属于半凡半圣。
十心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为出世间四无量心,第八为菩提心。四无量心是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种禅观。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

从上可见,大乘学子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首先要忏悔,然后通过持名念佛和观像念佛而消罪。修道者要达到色阴尽且善根和福德具足,才能在临死时通过持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通过念佛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它条件和品位:

《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後,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聚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偏十方界,於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解读:
具三心者:至诚心就是一心,深心就是不颠倒心,回向发愿心就是行者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于西方净土,而发往生净土之愿心。
具诸戒行者:成就圣戒者就小乘初果须陀洹。
具备慈心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大乘者所必备。
修行六念者: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上品上生者能即时得无生法忍的八地菩萨果位。

《观无量寿经》上品中生: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时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於七日,应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偏至十方,历事诸佛。於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
解读: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但要解第一义,即明白万法皆空的真理,深信因果,不谤大乘(谤大乘者有重罪)。通过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经过七日得菩萨初地而不退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皆不退转),得意生身,经一小劫,得无生忍。

《观无量寿经》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见自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於众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於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初地)。是名上品下生者。
解读:
虽然不明白第一义,但不谤大乘经典,且发无上道心(菩提心),亦信因果。经三小劫,为初地菩萨。

《观无量寿经》中品上生: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解读:
修小乘者,长期持诸戒,且没有造过五逆罪,往生后得阿罗汉。可见即使念佛消罪后,对修行人的果位还是会有影响。
八戒斋为在家男女一日一夜受持之戒法(即偶尔为之),称为六斋或十斋日等者,谓受持此八戒斋之日也。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

《观无量寿经》中品中生: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於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於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解读:
一生没有持戒,但是在临终前持八戒斋或沙弥戒或具足戒,威仪无缺,以念佛法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即可得小乘初果之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观无量寿经》中品下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曲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
解读:
不持戒,也不持八戒斋,但孝养父母(孝为百善之首),行世仁慈(有爱心)。往生西方后即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观无量寿经》下品上生: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
“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解读:
今生没有诽谤方等经典,不持任何戒,故有恶业和罪,但非地狱之罪,命终时通过闻诸大乘十二部经之名和念佛的消业灭诸罪。往生西方后,经四十九日莲花开放,发菩提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因闻大乘,故入大乘)。
从这里可知,要“诸罪消灭”,才能见化佛来迎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时所见的佛都是化佛,为自心所化。从这里也可以知道闻诸大乘十二部经之名也可以消千劫极重恶业。

《观无量寿经》下品中生: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 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於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解读:
毁犯五戒八戒等,有下地狱之罪,命终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 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然后通过本人念佛消罪,脱离地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於六劫,莲华才开放,暂时没有果位。

《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生辈想。
解读:
五逆十恶之罪人,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不闻大乘经典之名,也不闻小乘佛法,也不念“南无阿弥佛”只是至心称念“无量寿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暂时没有果位。
五逆所谓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
十恶之罪人: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两舌;六是绮语;七是恶口;八是贪;九是嗔;十是痴。

《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第九: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销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销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地藏菩萨本愿经》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解读:
没有色阴尽者不能通过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也能通过临命终时自己念佛,或别人帮助自己高声念佛而消一切罪业,免坠三恶道。这里的“遣令生天”指的是欲界诸天,非指西方极乐世界。

3.17 基督教为道而死得永生妙法

《诗篇》 71:20 你是叫我们多经历重大急难的,必使我们复活,从地的深处救上来。
《以赛亚书》 26:19 死人(注:原文作“你的死人”)要复活,尸首(注:原文作“我的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啊,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来。
解读:
上帝能使死人复活,也能使已经没有肉体的灵魂复活为有肉体的人。

《马可福音》 8:31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马可福音》 16:9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
解读:
耶稣预言自己死后三日会复活,他亲自示现死人复活,这样他的徒弟们才不惧怕死,才会为主和福音舍命。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
解读:
黄帝的孙子水神颛顼也曾死后复活。

《淮南子》曰:“后稷龙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为鱼。”
解读:
后稷也曾曾经样死后复活。龙化为鱼就是玉清真王化为火神雷祖。谷神为禾神,鱼禾为稣,再来人间就是上帝长子之耶稣。

《张三丰先生全集·云水集》:“元气茫茫返太清,又随朱雀下瑶京。剥床七日魂来复,天下齐看日月明。”
《明史·列传·方伎》记载:“(张三丰)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
解读:
中国武当派始祖张三丰不仅仅预言自己死后七日复活,还预言了元灭明兴。对于神仙而言,死后复活是很简单的事情。在《晋书·佛图澄传》中也记载了西域神僧让后赵王石勒之子石斌死后复活的神迹。

《马可福音》8:3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注:或作“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约翰福音》12:25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启示录》 14:13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启示录》20:4 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它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马可福音》 6:16 希律听见却说:“是我所斩的约翰,他复活了。”
解读:
耶稣道成肉身,道就是耶稣,为主耶稣和福音而死即获得永生,就是“息了自己的劳苦”。而因为怕死而放弃信主或放弃信福音者就失去永恒的生命,即失去法身,即失去永生。

《约翰福音》 11:25 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马可福音》 12:25 人从死里复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解读:
为道而死,为基督而死,死后能复活,并获得永生,成为与莲花身妻子合为一体的天使。这就是末世真正的《封神演义》,这就是耶稣所传的永生法门。

《马可福音》 15:21 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马太福音》 16:24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解读:
背着十字架象征走向死亡,舍己就是舍身,就是为道而死,为主而死,为福音而死,为正法而死。

《希伯来书》 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希伯来书》 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解读:
耶稣所传之法就是舍身成就法,故此耶稣道成肉身,并且示现为传福音而死,从而战胜死魔,死后复活得永生。

《约翰福音》 13:38 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马太福音》 24:9 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
《马太福音》 13: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解读:
是否尽心、尽性、尽意爱神是要接受生死考验的。为了耶稣的名而死或舍命传福音或护持福音或护持传福音者都是尽心、尽性、尽意爱神。

《马可福音》 10:15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 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
《约翰福音》 3:5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
解读:
在《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和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中的故事就是讲放下俗世的一切爱欲跟随主(唐僧),变成小孩的样子,死后复活得圣灵金丹(草还丹)和圣水而永生。唐僧就是主管地狱的地藏菩萨,就是地仙之主镇元子,就是地官舜帝。

3.18章 佛教舍身成就大法

《圣经》中有为道而死得永生之法,而其实在佛教经典中也透露了这一大乘法门,只是人们没有注意或不敢相信而已。

《大般涅槃经》:“一切契经诸定三味,都归大乘涅槃经。”
解读:
《大般涅槃经》言,受持此经可以直接超越五波罗蜜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唯除般若波罗蜜多。可见不需要修禅定也能获得一切定三味,而入灭尽定即可脱离生死轮回,可见按《大般涅槃经》修持可以获得永生。

《大般涅槃经》:“如汝所说。是诸大乘方等经典。虽复成就无量功德。欲比是经不得为喻。百倍千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修学余经常悕滋味,若得闻是大般涅槃,悕望诸经所有滋味悉皆永断,是大涅槃能令众生度诸有流。善男子,如诸迹中象迹为最,此经如是,于诸经三昧最为第一。”
解读:
《大般涅槃经》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前所讲的最后一本经,读诵受持此经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远远超越一切经典。功德满足了自然就能获得解脱,这里的“度诸有流”就是解脱生死轮回,即获得金刚不死法身。

《大般涅槃经》卷三名字功德品第三:“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具足。具是八味。是故名为大般涅槃,若诸菩萨摩诃萨等安住是中,复能处处示现涅槃,是故名为大般涅槃。”
解读:
《大般涅槃经》就能使人得永恒之清凉法身,能够不老不死。

《大般涅槃经》:“若有人建立护持正法,如是之人当舍身命而供养之。”
《大般涅槃经》:“此经如是降服一切诸结、烦恼和诸魔性,然后要于般涅槃放舍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
解读:
在这个经里讲的立即成就之法就是舍身护法而死,由此立即降服诸魔,断一切诸结,去一切烦恼,即获得金刚法身而永生。

《大般涅槃经》卷三之金刚身品第二:“佛言。迦叶。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是金刚身。迦叶。我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常住不坏。善男子,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鉾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
《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二:“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以是因缘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善男子,是故护法优婆塞等,应执刀杖拥护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之者,不得名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为护正法乃名大乘。护正法者,应当执持刀剑器仗侍说法者。”
解读:
护持正法者或护持持戒清净比丘,就能获得金刚不坏法身,即获得圣灵。护持正法者不须遵守五戒,也不用修威仪,以武力护持“持戒清净比丘”,这是成就金刚不坏身的快捷法门。

《大宝积经》卷119 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若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为正法故,舍身命财,如是等人,以舍身故,证生死后际,远离老病,得不坏常、无有变易、究竟寂静、不可思议如来法身。以舍命故,证生死后际,永离于死,得无边常,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安住一切佛法神变……世尊,舍身命财,摄受正法善男子女人,为诸如来之所授记。”
解读:
明白正法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为护持正法舍身,就永离于死,成就不老不死、不病不坏、不变易法身,获得大功德和大神通,并且被如来授记成佛。前提是必须明白正法,如果自己不明白正法,那么护持正法就无从谈起,说不定就去护持魔法了。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如来性品第四之三:“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书持读诵亦复如是,虽未具足位阶十住则已堕于十住数中。或有众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贪怖或因利养听受是经乃至一偈,闻已不谤当知是人则为已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
如果学习、书写或读读诵《大般涅槃经》,舍身护持正法后立即获得十地菩萨的果位。相信《大般涅槃经》所说如来寿命无量无边,相信如来法身永恒不灭,这就是《大般涅槃经》的重要内容。耶稣所传之为福音或耶稣而死的永生法就是《大般涅槃经》之舍身成就法。

《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二里面举出了一个例子,如下:
“尔时有一持戒比丘,名曰觉德,多有徒众眷属围绕,能狮子吼,颁宣广说九部经典,制诸比丘不得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尔时多有破戒比丘,闻作是说,皆生恶心执持刀杖逼是法师。是时国王,名曰有德,闻是事已,为护法故,即往至说法者所,与是破戒比丘极共战斗,令说法者得免危害。王尔时身披刀剑箭槊之疮,体无完处如芥子许,尔时觉德寻赞王言,善哉善哉!王今真是护法者,当来之世,此身当为无量法器,王于是得闻法已心大欢喜。寻即命终生阿閦佛国,而为彼佛作第一弟子,其王将从人民眷属,有战斗者,有随喜者,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命终悉生阿閦佛国。觉德比丘,劫后寿终亦得往生阿閦佛国,作声闻众第二弟子。若有正法灭尽时,应当如是受持拥护,迦叶尔时王者我身是,说法比丘迦叶佛是。迦叶,护持正法,得如是无量果报。”
解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为护持正法而死者就能成为大菩萨,获得永生,这就是《大般涅槃经》成就永生的秘密法门,为护持正法而舍身就是佛门解脱生死和获得无量功德之秘密法门,为佛教最上乘佛法。
“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就是初地菩萨,可见护持正法而没有舍命者,甚至随喜者也都获得了初地菩萨的果位,可见护持正法的功德极其巨大。

我们再看下面的关于舍身成就的另一本专门的佛经。
《佛說要行捨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漢大迦葉波而為□□□□一千人俱。飛騰辟支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八千人俱。地藏菩薩而為上首。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大王龍神八部。諸苾芻苾芻尼烏波索迦烏波斯加
爾時世尊於此眾中欣然而矣。放大光明照屍陀林及此大會。未久之間其光還復從口而入。端身而坐。正念不動。爾時迦葉波即從座起。偏露右肩。遶三匝。即於佛前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如來何故於此眾中欣然而笑。放大光明照屍陀林及此大會。未久之間其光還復從口而入。端身而座。正念不動。唯願如來說其意志。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說其要法。我以佛眼觀此林中。捨身行者未來當獲正等菩提。若有有情能發勝上捨身之意。心生平等無有愛憎。不生慳吝。若能一發是心。雖未捨身是人已過二乘之行百千萬倍。即共諸菩薩等一切同志。況捨身命普及有情。如是功德。我若具說不可窮盡。迦葉波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言在屍陀林普及一切有情。是義不然不名為普。若是普者水性有情即無有分。唯願如來示我普義。佛言。善男子。我正許說汝方即問。若有有情能施身分。分為二分。一分水中。一分陸地。是人命欲終時。囑善知識同志願者。分割其身以為二分。是分身者所得功德。與捨身人功德無二。我念過去燃燈佛時。在舍衛國修菩提行。願捨身命皮肉筋骨。心心相續。彌勒于時為我善友。我命既盡即分二分。安置如法。慈氏合掌即發願言。以此微供普及有情水陸空行一切都食緣。是功德無始已來恒相值遇共為眷屬。次復作佛即其人也。我因捨身發大誓言。若有有情飢食我肉。渴飲我血。既飲噉已。願令一切有情因食我肉發菩提心離飢渴苦。未來當得法喜等食。資自性身。飲我血者離諸愛渴。當獲法水灌注心源。愛法王資變化身。以是義故疾得無上正等菩提。又迦葉波我於因地初發心時。三度死捨正第四生。即能生捨不貪愛。於空王佛時。以悟空理即薩埵王子。施身餓虎飼於七子。亦作月光大王。廣惠千首。亦為達拏太子。施妻子。亦為慈力悲王施軀於五夜叉。為求法故。於雪山邊求半句偈。以施其身餧其羅剎。我若廣說無始已來生。捨身命於百千劫不可說盡。何以故。都由因地初發心時死捨身故。迦葉放白佛言。世尊如是等人但行捨身功德無量。不審未施已前多生造罪。先世惡業捨身福報得滅以不。佛言。善男子。若有有情多生殺害一切有情。遍娑婆界。四重五逆謗方等經。乃至食噉有情血肉。如是等罪無量無邊。若有有情能施身分普濟有情。除飢渴苦。如上之罪悉皆消滅。從無始已來所有殃咎速滅無餘緣。捨身故即是大懺悔悉誠慚愧。十方一切諸佛皆共稱嘆。善男子。假使有人從無始已來作業。偷僧祇物常住僧物見前僧物不淨說法。大斗重秤如是等罪。應入奈落迦傍生餓鬼。百千劫中不得解脫。恐獲來苦即請召集。娑訶世界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大阿羅漢。若凡若聖一切僧尼聚在一處。欲滅其罪亦不可滅。何以即有百千殑伽娑訶世界。一切眾僧清淨眾海即不來集。以是因緣罪難除滅。是故稱云常住僧物。普通法界上至諸佛下沙至彌。悉皆有分不如有人。於一切生處。願捨此身皮肉筋骨。心心相續如上之罪。悉皆消滅。天曹地府所有薄籍自然除滅。以是因緣。我見是利故。勸諸有情當施身分必定獲得無上等覺。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慈氏如是輩經。汝等護持。於贍部洲廣宣流布無令斷絕。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惡世之中。若善男子善女人。發勇猛心。以身布施。一切有情為檀波羅蜜故。如是等人我於龍花初首皆令得度。唯願佛曰。更不有慮。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大王。龍神八部諸苾芻苾芻尼烏波索迦烏波斯迦。白佛言。世尊。如此人輩。我等從今為作衛護。不令有人作於留難。所以者何。如此人輩必定獲得無等正覺。爾時慶喜白佛言。世尊。當何名之。佛告慶喜。此經名諸佛要行捨身功德經。爾時一切天人阿素洛聞佛所說,信受奉行佛說要行捨身經。
捨身願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當證知。弟子某甲等。從無始已來及以今生盡未來際。恒以內財外財生施死施。弟子某甲今生既盡。又復分段之身。血肉皮骨頭目髓腦。及以手足施與一切飢餓眾生。以償宿債。仰效菩薩苦行之蹤。捨身血肉至屍陀林。所捨身善根以集當集。現集一切善根。以此善願共一切眾生生生之處。於身命財不生貪著。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永除三障。永。離貪窮常見一切諸佛菩薩”

通观此经,有两层意思:
1)菩萨舍身施舍一切有情,有情吃其肉而得成就永生,这是普渡众生之法。
原文:“若有有情飢食我肉。渴飲我血。既飲噉已。願令一切有情因食我肉發菩提心離飢渴苦。未來當得法喜等食。資自性身。飲我血者離諸愛渴。當獲法水灌注心源。愛法王資變化身。以是義故疾得無上正等菩提。”
《圣经》约翰福音6:54 吃我肉、喝我血的,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使他复活;
2)众生依法舍身施舍有情众生,可以消除自己的一切罪业。
原文:“若有有情多生殺害一切有情。遍娑婆界。四重五逆謗方等經。乃至食噉有情血肉。如是等罪無量無邊。若有有情能施身分普濟有情。除飢渴苦。如上之罪悉皆消滅。從無始已來所有殃咎速滅無餘緣。”
3)众生舍身施舍一切有情,解脱生死轮回。
原文:“於一切生處。願捨此身皮肉筋骨。心心相續如上之罪。悉皆消滅。天曹地府所有薄籍自然除滅。”
4)弥勒出世,在龙华初会将首先成就那些过去舍身布施众生的人,就是弥勒基督证道时那些复活的圣者中的一部分。
原文:“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惡世之中。若善男子善女人。發勇猛心。以身布施一切有情,為檀波羅蜜故。如是等人我於龍花初首皆令得度。”
从以上可见,为众生舍身者其功德巨大,能使依法舍身者获得生死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