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 全真南派始祖张伯端

全真道又称全真派,与正一道并为道教两大派别。全真教和正一道皆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人们常说南宗北派,其中的南宗就是张伯端所创立的,道教又称之为“南五祖派”,与王重阳创立的北派并列为全真教重丹法清修的两大派。而南宗派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由张伯端所传。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元•赵道一):“张伯端,天台人也。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历四方。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陆龙图公诜,镇益都,乃依以游蜀,遂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修炼功成,作《悟真篇》行于世。”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张伯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十五趺坐而化,住世九十九岁,有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一好禅弟子,用火烧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焉,色皆绀碧。群弟子至,遂指谓曰:‘此道书所谓‘舍利耀金姿’也!’”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诚),天台(今属浙江)人。北宋时期著名高道,敕封“紫阳真人”
张伯端自幼聪明好学,涉猎三教经书,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治平初(1064年),陆诜任桂林知州,起用张伯端掌管机要。改知成都时,又随往。熙宁二年(1069年),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刘海蟾得金丹火候之诀。熙宁三年(1070年),陆诜卒,张伯端归台州,筑室山居,于熙宁八年(1075年)著成《悟真篇》,弘扬儒、释、道三教归一之理。其修炼过程是从“命功”入手,再以“性功”结束,达明心见性,体现了南宗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功法特点。晚年返台州,居桐柏山崇道观,广授道徒,卒于百步溪。
张伯端是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早于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教。被全真道尊为“南宗始祖”,并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全真道奉为“南宗五祖”。《四库全书》将张伯端所著《悟真篇》与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丹经王”。 此外,张伯端还著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方》《金丹四百字》《金华秘诀》。元丰五年(1082)三月十五日,张伯端往返临海途经百步溪(今属临海)时在“天炎浴水中”坐化,世寿99岁。

端的甲骨文如下:

解读:
张为长弓,即有法身佛的土灵。平为水,叔为土,端由“氵(水)止一山”组合而成,“止”也是山灵,故“端”代表能出水的阴阳山灵。伯为第一,张伯端即有先天一炁法身佛的第一山水之神,张伯端即水帝(黑帝)下凡,故通过水解羽化升天。

《南五祖宝诰》
“明真正道,行化南天。九皇降迹于天台,一脉浚通于刘祖。采琼花之仙异,著悟真之丹书。道付杏林,不日还元之编集。法通鸡足,俞琰丹髓之书成。真人挺出惠州,信地悟超神俊。刀圭入口,神化无方。施雷雨于掌中,甦生民于世外。德彰南海,获琼玉之英标。道遍遐荒,饫法言之灵妙。龙虎罗浮之迹,武夷玉隆之书。过化多方,真文备著。为神仙之首冠,集前代之范模。誓愿弘深,慈悲仁圣祖师。悟真紫阳真人。杏林翠玄真人。道光紫贤真人。泥丸翠虚真人。琼琯紫清真人。五祖藏道天尊。”
解读:
此宝诰阐述了“南五祖”的事蹟及其传承过程,具体如下:紫阳真人张伯端,天台人,其师父为刘海蟾,为南五祖之初祖,著有《悟真篇》。张伯端传金丹秘诀给杏林翠玄真人石泰,石泰著有《还元篇》,石泰传道光紫贤真人薛道光,薛道光著有《还丹覆命篇》、《丹髓歌》,薛道光传泥丸翠虚真人陈楠,陈楠著有《翠虚篇》,陈楠再传琼琯紫清真人白玉蟾。白玉蟾为海南岛琼山人,曾经亡命于武夷,浪游华南各地。白玉蟾著有《武夷集》、《玉隆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等。
九皇指九皇君,即北斗九星,代表紫微大帝,可见张伯瑞就是紫微大帝,即北帝,即黑帝,即水帝。全真南五祖分别为五天帝下凡。杏林翠玄真人石泰为青帝,即泰岳的东岳大帝,道光紫贤真人薛道光为赤帝,泥丸翠虚真人陈楠为中央黄帝,琼琯紫清真人白玉蟾为白帝。五祖按次第表现为水(伯端)生木,木(杏林)生火,火(道光)生土,土(泥丸)生金(紫清白玉蟾)。

《西游记》第七十二回:“行者上前迎住道:‘张紫阳何往?’紫阳真人直至殿前,躬身施礼道:‘大圣,小仙张伯端起手。’”
解读:
《西游记》中紫阳真人曾用自己的法宝“五彩仙衣”保住朱紫国金圣宫娘娘的清白,以免被妖怪赛太岁(观音坐骑之金毛犼)玷污侵犯。孙悟空实为太上老君,五彩仙衣即艮土之灵,为魄之外衣,魄在水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