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章 道教主宰神三清上帝

三清也称太上三道,指的是道教的三位代表道的天神,他们分别是:太上道尊(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上清灵宝道君)、太上道祖(太清太上老君)。
东汉张道陵创立天师派,张道陵自言太上老君亲降,授其“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故此设立天师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
东晋末年,葛玄之后裔葛巢甫依《灵宝经》创立道教灵宝派,灵宝派建立了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承谱系。灵宝派尊奉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该派的祖师是三国时期的葛玄。葛玄遇到左慈传受《白虎七变经》、《太清九鼎金液丹经》和《三元真一妙经》等道经,后被称为“太极左仙公葛玄”。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创立上清派(又称茅山派),以晋代南岳夫人魏华存为开山祖师,尊奉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并认为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传说扶桑大帝(泰帝,东岳大帝)命清虚真人王褒传魏华存《上清真经》三十一卷,景林真人传其《黄庭内景经》,从而得道成仙。
从以上可见,不同派别所尊奉的最高神都是道,或称道尊,或称道君,或称道祖,只是道在不同的派别中以不同的名字出现而已。在三清中,太上老君之名最早出现,然后才出现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

上清派《真灵位业图》(南北朝•陶弘景著)排列神仙序位,将神仙们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即灵宝天尊。第三中位,太极金阙帝君李弘,为太平教所奉之主神。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
唐代末期,道士闾丘方远在《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把元始天尊编排在神谱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渐推崇玉皇大帝,而三清尊神成为一种象征,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后来三清尊神改名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沿用至今。

《太真科》(东晋或南北朝)云:“三天最上号曰大罗,是道境极地。妙气本一,唯此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三气,合为九气以成九天,九天名号具在洞真经中。九天各生三天,三九二十七天,就本九天,合三十六天。”
《真诰•运象篇•稽神枢》(南北朝•陶弘景):“此洞既无所通达,正是地仙栖处,必非三十六天之限也”
《灵宝無量度人上品妙经》:“願所啓上徹俓御无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畢引炁三十二過。 東向誦經。”
《元始经》云:“大罗之境,无复眞宰,惟大梵之炁,包罗诸天。颂曰:三界之上,眇眇大罗,上无色根,云层蛾峨。”
解读:
“三天最上号曰大罗,道境极地”:故大罗天者代表道,代表无极。
“妙炁本一”:道生一,一即妙炁,即先天一炁,即大梵之炁,也称云。大罗天生的妙炁化为玄、元、始三炁,三炁其实都是先天一炁,只是根据宗教需要取的名不同而已。三炁化为三清天,三清天尊分居三清天。三十六天为道教上清派的理论,而灵宝派的理论是三十二天。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唐朝)记载,潘师正答唐高宗称:“道有三清、三界。其三清境者,则玉清、上清、太清;三界者,则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下,欲界,有六天。其中,色界,有十八天。其上,无色界,有四天。三界之上,复有四种人天,合有三十二天。从四人天以下,三界之中,犹未免于三灾劫坏。从无色界以上,则三灾所不及,劫会所不干。其三清境中,各有一天,则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此三清三界各有诸天帝皇、真仙品格、僚属极多,非可具述。又有大罗天弥复三清之上。合三清、大罗、三界等为三十六天。”
解读:
在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签》卷二十一“天地部”中有三十六天之详细名称。道教的三界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道教上清派认为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共二十八天,这与佛教完全一样。
超越三界之上有四种人天,即四梵天,也称种民天或种人天,为解脱生死轮回的神仙真人所居之处。在四梵天之上还有四天,就是三清天和大罗天。前面三十二天是螺旋形状上去的,分为东、南、西、北各八天,三十二天之上为第九层神霄天,也称第九天。神霄天可再分为四天(即三清天和大罗天)。

《玉京山经》(东晋):“玉京山冠于八方诸大罗天,列世比地之枢上中央矣。山有七宝城,城有七宝宫,宫有七宝玄台。其山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株乃弥覆一天,八树弥覆八方大罗天矣。即太上无极虚皇大道君之所治也。”杜光庭注称:“皆真气所化,上有宫阙,大圣所游之处。”
《真记》(东晋•葛洪)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周围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上七宝宫,宫内七宝,台有上、中、下三宫如一宫城,一面二百四十门,方生八行,宝林绿叶,朱实五色芝英,上有万二千种芝,沼中莲花径度十丈,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
《酉阳杂俎》(唐代•段成式):“老君又曰九大上皇洞真第一君、大千法王、九灵老子、太上真人、天老玄中法师、上清太极真人、上景君等号。”
《太上三天正法经》亦称:“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气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千余劫,玄景始分,九气存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上称:“昔元始天王与九天真王并生于九炁之先”“独惟三清至圣,九天真王,非形之所具,非数之所摄,故劫劫长存,后天不老。”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东晋):“玄都玉京山,在三清之上,无色无尘,上有玉京金阙七宝玄台,紫薇上宫,中有三宝神经,山之八方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方各生一株,弥漫八方,覆盖诸天,包罗三界,为无上大罗天。”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尔时,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
《枕中书》(晋·葛洪):“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
《皇经集注》云:“天中最上之极,天中之天,神光芳郁,萧然真清,故言郁罗萧台。”
解读:
大罗天也称为天中天,也称无上大罗天,在大罗天中心之上有玄都玉京山,亦称玄都山、玉山、萧台、玉山上京、郁罗萧台等。道教上清派认为大罗天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所治,元始天尊为太上无极虚皇大道君,即如同太虚的无极神,即道,为太虚皇。
玄都玉京山上面有七宝城、七宝城里有七宝宫,七宝宫里有金阙七宝玄台,也称金阙宫。在金阙七宝玄台有上、中、下三宫。上宫由盘古真人和太元圣母治理,盘古真人就是元始天王,即玉清元始天尊。中宫由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治理,金阙老君就是太清太上老君,也称金阙帝君,就是紫微大帝。下宫由九天真皇治理。九天真皇就是高上神霄玉清真王,也是天皇勾陈大帝。
“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气之先,天光未朗”:“天光”就是太始之炁,“天光未朗”就是始炁未生。九天真皇和元始天尊都在始炁(太始火炁)之前存在,为道和太初之先天一炁,
“昔元始天王与九天真王并生于九炁之先”:九炁就是木炁,即太素炁。元始天王与九天真王在太素之前就存在了。
金阙中宫又名紫微宫,紫微宫分为上、左、右三宫,紫微上宫就是紫微宫里面的上宫。紫微上宫的八颗七宝树覆盖诸天,包罗三界,树就是九炁木灵,众生皆有木灵,故包罗三界。八为巽木,八颗宝树就是紫微星的太素木灵,木主青色,故在佛教被称为青莲。玉京山其实就是众生心里面的灵山。并非只在昆仑山之上。

《集说诠真》(清朝)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
《道教义枢》(初唐)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炁),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
《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
《上清灵宝大法》(南宋•金允中):“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则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之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之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道法会元》(明清)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宝玉宸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正一派。”
解读:
三十五天称清微天,为玉清境,始炁所成,为天宝君洞真玉清元始天尊所治。三十四天称禹余天,为上清境,为元炁所成,为灵宝君洞玄上清太上大道君所治。三十三天称大赤天,为太清境,为玄炁所成,为神宝君洞神太上老君所治。

《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总诰》:
志心皈命礼。道宝经宝师宝,玉清上清太清。一炁流行,三尊应化。涵光默默,不言而运行四时。正色空空,无极而化生三界。大罗天上,金阙宫中,虚无自然,三清三境三宝天尊 。
《道门十规》(明代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
解读:
道教有三宝,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太清太上老君为师宝。无极就是道,道生一炁,一炁化为三尊和三界,三尊即三清。三清除了各自住在三清天外,皆可住在大罗天的金阙宫中,因为玄、元、始三炁其实都是先天一炁,都是七宝山中之金灵,即灵山之如来。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七宝山化为文曲星许仕林(兑金灵)的朋友,即能口吐万字符的戚宝山。

《三清三宝天尊总号》:
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治玉清境,清微天宫,其气始青,号元始天尊,演洞真一十二部尊经。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尊,治上清境,禹余天宫,其气元黄,号灵宝天尊,演洞玄一十二部尊经。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治太清境,大赤天宫,其气玄白,号道德天尊,演洞神一十二部尊经,是谓三元三清,三宝三境,三十六部尊经,真文宝符。历劫开化,无量度人。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炁也。”
解读:
其气始青:这里的“始”为“初”之义,始炁就是先天一炁,就是祖炁,也称元炁,故二者合一称为元始。青炁就是木炁,即紫炁。木炁为青色,就是太元圣母的龙身,佛教称青莲。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一体,就是佛坐青莲,或者说元始天尊乘九龙沉香辇。元始天尊的全称为“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玄为水,水主黑,青玄即水中木。
其气元黄:元炁为金,金在土中,土主黄色,灵宝天尊为土中金,土金一体,故说其炁元黄。灵宝天尊的坐骑为夔牛,也称五彩神牛,表示火从含金的土中出。
其气玄白:金为白色,玄为黑色,代表水。其炁玄白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水中金,但住在大赤天,故又在火中,白头发白胡子的太上老君所骑水牛代表水火合一之物,就是有光的水。

《三清天尊赞》:
元始天王号盘古,无极慈光遍虚空。开天辟地生万物。留衍大道度众生。无极太极大道成,龙章凤篆传妙经。普度众生恒沙数,十方三界指路灯。青牛西去紫气东,至圣孔子叹犹龙。函谷道德化尹喜,西度流沙释迦僧。大罗天上。金阙宫中。虚无自然。三清三境三宝天尊。
解读:
元始天王就是元始天尊,就是盘古神,就是无极和太极,三清皆称“虚无自然”。“西度流沙释迦僧”是一种错误认知,因为释迦牟尼佛出生时间远早于老子李耳。

《三宝词》:
皈命礼道宝,郁罗萧台上。太极涵三,包罗森万象。志一心诵持,忏除身业障,是故皈依,长福消灾障。皈命礼经宝,紫微琼台上。凤篆龙章,诸天法轮藏。志一心诵持,忏除口业障,是故皈依,长福消灾障。皈命礼师宝,白玉龟台上。演法度人,普度人无量。志一心诵持,忏除口业障,是故皈依,长福消灾障。
解读:
道为无极,化作三清,三清皆是太极。道宝为元始天尊,经宝为灵宝天尊,他与师宝太上老君同住在紫微宫。

1、太上道尊玉清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名为“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 全称为“一炁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元始天尊妙无上帝”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神诞日为冬至日,也有人以正月初一为其神诞日,这就跟弥勒菩萨的诞辰日在同一天了,弥勒佛其实就是元始天尊。
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先天一炁状态。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序》云:“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结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虚。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万炁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
《国史后补》唐•蔡绦:“神霄玉清王,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
《武当福地总真集.宋封圣号》云:“昔宋嘉祐二年天中节,三界万真上朝元始上帝,会三宝宸尊、昊天上帝出万天素威功过玉历,勅金阙侍中司马大神。”
《清微仙谱》元•黄舜申传:“而是道之秘,始不容於不泄矣。故其传始於元始,二之为玉晨与老君。又再一传衍,而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之四派……清微道宗元始上帝,至真大道,无形无名,虚无自然,万化之祖孰得而言。昔浩劫之先,凝炁成象,露至玄至妙之蕴,锡玉宸道君。后名妙玄经应化玉册,秘於清玄玉英之馆。道君即太易元炁之应运,高拱上清,敷弘至道,体至极至灵,为玉式符,而授於”
解读:
可见在唐代、元代和宋代的道教都称元始天尊为上帝。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炁也。”
《太玄真一本际经》云:“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
解读:
元始天尊就是太初之元炁,即先天一炁。“常处二清”即常化作玉清和太清,所以紫微星下凡的宋江称为“高名水月双清”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云:“大罗天者,虚皇(元始天尊年号,此引指元始天尊)居之,包含天地,不可究极。”
解读:
元始天尊也称太上无极虚皇大道君,简称虚皇。“不可究极”就是无极,就是虚无之体。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称释迦牟尼佛为:“圣主天中天,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世尊甚希有, 久远乃一现, 一百八十劫, 空过无有佛。”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光赞品第一:“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东方江河沙等诸佛世界,佛天中天、声闻、辟支佛,皆欲一时同时合集以供养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解读:
早期翻译的佛教经典里,佛陀曾有一个尊号,称为“天中天”,直到鸠摩罗什译《法华经》的《化城喻品》里,仍有“圣主天中天”的称呼,后来有人将之改为“天中王”。道教之大罗天即天中天,可见天中天的大圣主元始天尊就是佛。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记载元始天尊说法:
“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一时同至,一国男女,倾心皈仰,来者有如细雨密雾,无鞅之众,迮国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于是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宝珠之中。”
解读:
元始天尊的黍米宝珠代表一,而“十方无极天真大神” 皆是先天一炁所化生,故皆入同一宝珠中。

《性命圭旨全书》:“至人以法追摄,聚而结一黍之珠,释氏呼为菩提,仙家名曰真种”
《张三丰全集》:“安炉立鼎,炼己持心,明理见性之时,攒簇发火,不出半刻时辰,立得黍米玄珠,现于曲江之上。刀圭入口,顷刻一窍开百脉齐开”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陈碧虚)云:“旧说以珠表清虚之体,黍米馨香百谷之长,纳人入珠,明妙道包容也;处在空中,不累诸有也。去地五丈,离于五欲也……夫元始开图,法教非一,或无为端寂,示物归根;或变化威灵,使人慴伏。而神通自在,真应无穷。珠纳天人,何容不可!”
《悟真篇注》(陈致虚)云:“实而有者,真阴真阳,同类有情之物也。虚而无者,二八初弦之炁也。有气而无质,两者相形而一物生焉。所谓一真者,真一之炁而凝为一黍米之珠也。”
《古本参同契集注》(仇兆鳌)云:“伏食。伏者,伏虚无之炁;食者,食黍米之珠也。”
《礼记·月令》“天子乃以雏尝黍羞” 汉 郑玄 注:“必以黍者,黍,火穀,气之主也。”
解读:
元始天尊的“黍米珠”就是真一之炁凝聚而成, 即一,即先天一炁法身佛,就是无上金丹,因为其大小如同黍米,又会发光,故称“黍米珠”或“黍米玄珠”。玄即是道,珠即是一,玄珠即是道和一,也是真阴真阳合一的之太极。

《太乙救苦救难天尊超度经》:
“於是元始天尊微起法身。告老君曰。善哉。汝离玉座。惊怖万天。救苦救生。不须汝言。可还座中。吾为宣说。天尊曰。万物吾生。万灵吾化。遭苦遭厄。当须救之。不须汝威力化身救度。”
解读:
元始天尊生万物,化生万灵。

《元始天尊宝诰》:
“志心皈命礼,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京山上。渺渺金阙,森罗净泓。 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 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圣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 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解读:
三界之上:即超越三界。
上极无上:即无极神。
渺渺金阙:住在大罗天金阙宫,即七宝宫的金阙七宝玄台。
玄元一炁:指玄白之炁(简称玄炁)和元黄之炁(简称元炁),都是先天一炁,都是元始天尊之炁。
混沌之先:即生太极之前。
开明三景:造日、月、星三景,可见与造日月的盘古是同一个神。
化生诸天,亿万天真:诸天和一切神仙都由元始天尊之先天一炁所化生。
万道之宗:即道,即至真妙道。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云:“众真侍座,元始天尊,悬座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 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 ”
解读:
元始天尊坐五色狮子,代表其摄持先天五行之灵。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
解读:
“顶负圆光”就是佛教的“顶现圆光”,这“七十二色”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就是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的八九玄功,也是小说《封神演义》中二郎神杨戬和白猿袁洪的八九玄功,因为元始天尊用先天一炁(真气)化为九层天,每层有八方,故说有八九七十二种变化。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行因缘妙经》(隋唐)曰:“我本师大圣元始天尊,虚无自然妙道化身,从不可名言,尘沙劫来,济度一切众生,入无上道,具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十号圆满,或相千光相,或现无边相,或相大身相,或现小身相,或变身入黍米之中,或开毛孔纳无边世界,或掌三千大千世界,或雨甘露洒热恼众生,或作帝王制伏暴乱,或为贤佐匡扶有道,或有圣君爰降为师,有如是功德神通妙相莫能穷,叹而有十号,赞扬总名。是故十号者,无上道,元始,太极,高皇,光明,玉帝,正法王,大慈父,仙真师,天尊。”
解读:
大圣就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就是如来佛,故也有佛的“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同样也与佛一样十号圆满,不过其十号与佛的十号名称不一样。其十号即无上道、元始、太极、高皇、光明、玉帝、正法王、大慈父、仙真师、天尊。

在末世预言小说《封神演义》中,对元始天尊的赞诗如下:
“混沌从来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太极两仪并四象,天开于子任为之。地丑人寅吾掌教,黄庭两卷度群迷。玉京金阙传徒众,火种金莲是我为。六根清静除烦恼,玄中妙法少人知。二指降龙能伏虎,目运祥光天地移。顶上庆云三万丈,遍身霞绕彩云飞。闲骑逍遥四不相,默坐觉檀九龙车。飞来异兽为扶手,喜托三宝玉如意。白鹤青鸾前引道,后随丹凤舞仙衣。羽扇分开云雾隐,左右仙童玉笛吹。黄巾力士听敕命,香烟滚滚众仙随。阐道法扬真教主,元始天尊离玉池。”
解读:
混沌就是道德,就是太极。太极两仪和四象皆是元始天尊之道身所生之灵,开天辟地也是元始天尊所为,可见元始天尊为盘古神。这里的金莲就是能释放出火的先天一炁,即道教所说的金丹,一切金莲都是元始天尊的分身。
元始天尊乘坐有檀香的九龙车,九龙即青炁,即太元玉女。元始天尊也乘四不相(像),所以乘坐四不像的姜子牙实际就是元始天尊的分身下凡。元始天尊有羽扇,可见元始天尊即是有羽扇的太上老君,羽扇代表风神,风神即太元玉女。元始天尊也托灵宝天尊的玉如意,可见元始天尊也是灵宝天尊。

《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
元始天尊递一幡与文殊,名曰盘古幡,“可破此太极阵。”文殊广法天尊接幡作偈而出,偈曰:“混元一气此为先,万劫修持合太玄。莫道此中多变化,汞铅消尽福无边。”
解读:
元始天尊拿着盘古幡,可见元始天尊就是盘古神。盘古幡就是盘古的山土之灵,在混元一炁之前存在,自然在太极之先存在,故盘古幡可以破太极阵。汞铅(魂魄)入盘古幡后转化为混元一炁,成为有福的神仙。此盘古幡就是清福神柏鉴的招魂幡。

2、太上道君上清灵宝天尊
上清灵宝天尊,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即灵宝大法师,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日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上清高圣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在《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捧玉如意的灵宝天尊称为“日灵”,因为玉为艮土,艮上有“目”,目为日。
元始天尊为妙无上帝,故主要代表无极,故三清以元始天尊为掌教,而灵宝天尊为妙有上帝,故主要代表一和太极。其实三清都是无极和太极。

《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爾時天尊。在浮黎天中。集諸天仙地仙。無鞅數眾。說無上至真妙法。廣演道德玄微。敷揚妙道。展闡靈文。觀見下界眾生。俱被六天魔鬼。九醜妖精侵害。生人廣遭塗炭。死亡勝多。鬼怪侵淩。或被水火劫賊刀兵。諸般苦厄致死。種種不一。爾諸大眾。各序仙班。諦聽訣言。昔開闢天地之初。陰陽難分。乾坤未立。吾乃分判清濁。置立乾坤。始分陰陽。兩儀四象。八卦五行。山河社稷。安定星宿日月。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周天分野。方定天下。立有君臣。”
《列仙传》云:元始天王在天地未分时之一元精气,在大罗天上,化身於三清。一化无形天尊(今称天宝尊又称元始天尊),常住於清微天之玉清境。二化无始天尊(今称灵宝尊又称灵宝天尊),常住於禹余天之上清境。三化梵形天尊(今称神宝君又称道德天尊),常住於大赤天之太清境
解读:
灵宝天尊为元阳上帝,元始天王即盘古神,即道,盘古神化为三清。

《云笈七签》卷三之《灵宝略记》云:“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解读:
“西方绿那玉国”即绿色玉里面的西方金,即在玉如意里面。“洪氏之胞”代表玉里面有水,先天一炁在水中。琼胎为美玉,美玉即最高等级的土石之灵,可见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就是美玉里面的先天一炁法身佛,即玉如意里面的先天一炁法身佛。灵宝天尊得元始天尊的道法而在人间证道,故有道教派别认为灵宝天尊就是元始天尊的徒弟,而其实灵宝天尊就是元始天尊在人间的道成肉身,等同于曾在人间证道的古佛。

《大洞真经》:“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者,盖玉宸之精气,庆云之紫烟,玉晖曜焕,金映流真,结化含秀,包凝立神,道君即广宣经箓,传乎万世。”
《云笈七签》卷三有:“玉宸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元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道之元,为道之炁。”
解读:
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也叫玉宸道君,为大道之化身。宸者帝王居处也,玉宸之精气即玉石之灵,道在玉中,故玉宸道君代表道,即为道之本,同时也是一。一即道之炁,即妙有。灵宝天尊既是无极,也是一,玉宸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分身。

《上清宝诰》(一):
“志心皈命礼,居上清境,号灵宝君,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炁。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解读:
可见灵宝天尊就是内含先天一炁的雷祖,雷祖为土灵,土主黄色,故灵宝天尊为元黄之炁。

《上清宝诰》(二):
“志心皈命礼。上清真境,禹余天宫.紫微琼台之中,玄都玉京之上,接元始虚皇之统系,超西那玉国之根苗,入黍米珠,尽挹真玄之精粹,在香林苑,屡谈秘要之筌谛,妙德难思,神通莫议,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灵宝天尊。”
解读:
“入黍米珠,尽挹真玄之精粹”,可见灵宝天尊就是元始天尊的黍米珠,即代表道的一,灵宝天尊实为元始天尊之分身。灵宝天尊住在玄都玉京,七宝玄台(金阙宫)之紫微宫中。上清和太清皆住在紫微宫中。

《三極至命筌蹄》:“一點成丹黍米珠。(註)一點者赤水玄珠也,大如黍米,故曰一點;成丹者,從微而著也”。
解读:
《圣经》里的“伊甸园”其实就是“一點园”,即黍米珠所住之园,即象征西方极乐世界。赤水玄珠即含水而又发出火光的金丹。

《上清宝诰》(三):
志心皈命礼。强名曰道,尊以为君。居上清七宝之玄台,为三洞九真之圣主。演说三乘教,鸿开众妙门。度圣成真,为上—下之梯级;安民保国,超劫运之始终。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灵宝天尊。
解读:
“强名曰道,尊以为君”:灵宝天尊就是道,故称太上道君和玉宸道君。
“居上清七宝之玄台”:即居七宝金阙宫。
“安民保国”:即“卓尔雷霆”之雷祖,为武神。
“三洞九真之圣主”:为三洞九真之主。《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本际经》云:“若有经文,具十二部,应三洞者,是名正法”。《玉经隐注》云:“三洞经符,道之纲纪”。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三神分别演化出上清经、灵宝经、三皇文,合称三洞经书。《洞真》之教,以教主天宝君为迹,以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为本。《洞玄》之教,以教主灵宝君为迹,以赤混太无元无上玉虚之炁为本。《洞神》之教,以教主神宝君为迹,以冥寂玄通元无上玉虚之炁为本也。
《云笈七签》中的《道教三洞宗元》条目中将神仙分为九品,称之“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这与西方极乐世界的九品往生相对应。

3、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都有道德天尊之神像或神位。因为其炁为玄白,故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被称为“后圣九玄金阙帝君” 、“太极金阙帝君”、“皇天上清金阙帝君”,也称为“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也称“万变混沌道德天尊至真上帝”,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骑青牛的道德天尊被称为“日神”,因为牛为日,日神道德天尊和日灵灵宝天尊都是大日如来。

《道德真经广圣义》(唐末杜光庭撰)卷之二:
“第一,起无始者,所言老君也。老君生於无始,起於无因,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也。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色无绪,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故称大道。大道之身,即老君也。万化之父母,自然之极尊也。”
“第七,造天地者。老君乃天地之根本,万物莫不由之而生成。故立乎不疾之途,游於无待之场,御空洞以升降,乘阴阳以陶涎。分布清浊,开辟乾坤,悬三光育群品,天地得之以分判,日月因之以运行,四时得之以代谢,五行得之以相生。故於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亿万气之初,运玄元始三气而为天,上为三清三境。即始气为玉清境,元气为上清境,玄气为太清境是也。又以三清之气,各生三气三境,合生九气,为九天……此之九天各生三气,气为一天,合二十七天。通此九天为三十六天。则四民三界,上极三清是其数也。”
解读:
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就是大道之化身,也是元炁,就是造天地和万物万物的盘古神。

《云笈七签》引葛玄《五千文经序》称:“老君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穷乎无穷,极乎无极也。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浩浩荡荡,不可名也。”
《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
《老子想尔注》:“道者,一也。一散为炁,聚为太上老君。”
解读:
“生乎太无之先”:太无即空旷虚无,虚空还不存在时老君就存在了。
“起乎无因”:非因缘所生。
“极乎无极也”:可见太上老君就是无极,就是道。
“生于无形之先”:太始生形,故在太始前就存在了。
“起于太初之前”:在太初之前就存在了,太初生炁,太初之前为道。
“道者,一也”:道生一后,一就是道。
“一散为炁”:一不聚集时就是以先天一炁的形式存在。
“聚为太上老君”:显现的太上老君就是由先天一炁聚集而成。

《道德真经广圣义》(唐末杜光庭撰)卷之二:“第四,应法号者。老君挺生空洞,变化自然,智慧无穷,圣德周备。形既莫测,号亦无边。在天为万天之主,在圣为万圣之君,在仙为万仙之总,在真为万真之先,在星为天皇大帝,在教为太上老君。或垂千二百号,或显百八十名,或号无为父,或号万物母,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浩浩荡荡,不可名也。约而言之,凡有十号,即降生之后,空中十方圣人赞十号是也。”
《犹龙传》云:“老君挺生空洞,变化自然,智慧无穷,圣德周备,形既莫测,号亦无边,在天为万天之主,在圣为万圣之君,在仙为万仙之总,在真为万真之先,在星为天皇大帝,在教为太上老君。或垂千二百号,或显百八十名,或号无为父,或号万物母,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之根原,浩浩荡荡,不可名也。约而言之,凡有十号,即降生之后,空中十方诸圣赞十号者是也。一号无名君,二号无上元老,三号太上老君,四号高上老子,五号天皇大帝,六号玄中大法师,七号有古先生,八号金阙帝君,九号太上高皇,十号虚无大真人。推此言之,由法身以归真身,由真身以合妙本,皆出处通感之迹也。”
解读:
太上老君为“万天之主”、“万圣之君”、“万仙之总”和“万真之先”,可见九天、九圣之主玉清元始天尊,九仙之主上清灵宝天尊、九真之主太清道德天尊其实都是太上老君,因为太上老君就是道和一。
太上老君有十号,一号无名君,二号无上元老,三号太上老君,四号高上老子,五号天皇大帝,六号玄中大法师,七号有古先生,八号金阙帝君,九号太上高皇,十号虚无大真人。

《神仙传》记载: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玉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一云为守藏史。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
《太上老君开天经》所称,“伏羲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无化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阳经》,以教伏羲……神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大成子,作《太微经》……燧人之时,老君下为师……祝融之时,老君下为师,号广寿子……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广成之……少昊之时,老君下为随应之……颛顼之时,老君下为赤精子……帝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尹寿子……夏禹之时,老君下为师,号真行子……”
《太平广记》 引 《神仙传》:“或云上三皇时为玄中大法师, 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
解读:
上三皇是盘古氏、地皇、人皇,下三皇是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后三皇是伏羲、神农、黄帝。 太上老君经常以各种不同名字分身在神州下凡。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载:上清金阙后圣帝君李弘元,一讳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渊,乃地皇之胄、玄帝时人,后受书为上清金阙后圣帝君,上升上清,中游太极宫,下治十天。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引《灵书紫文经》说“上清金阙后圣帝君李,讳元,一讳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渊。”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又引《金玄羽章经》说:“后圣九玄金阙帝君下为周师,改号为老子。”
《老子道德经序诀》(三国葛玄)云:“老者处长之称,君者君宗之号,以老君天上天下,历化无穷,先亿劫而生,后亿劫而长,天天宗奉,帝帝师承,故赐以太上老君之号”
解读:
太清道德天尊在玄帝(颛顼帝)时下凡为李弘元,后被称为“上清金阙后圣帝君”,简称“金阙帝君”,也称“金阙老君”。在周朝末期,道德天尊下凡为老子李耳,从此太上老君就被称为老子。

《抱朴子内篇·杂应》记载:“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经中也。”
解读:
周朝的李耳就是太上老君下凡。神龟就是水,先天一炁在水中,故其炁玄白的太上老君以神龟为床。老君为住在玉石里面的水中金灵,所以住在金楼玉堂里。白银代表金灵,五色云代表能发出五色光的先天一炁。道和一在土中居中央,道生青龙木、白虎金、朱雀火、玄武水分居四方。

《太清宝诰 》:
至心皈命礼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解读:
太上老君就是道德天尊,化生为李耳,为人间留下《道德经》。太上老君是师宝,故常在人间出现以渡众生。而灵宝天尊为经宝,代表正法和真理。

道家三清像如下:三清衣服中皆有“弓”,此“弓”分左右,代表阴土和阳土,两土合一代表灵山和太极,三清皆是太极和住在灵山的金灵,即真如法身佛。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修真器用章》记载:“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
《撒迦利亚》 9:14 耶和华必显现在他们以上,他的箭必射出像闪电。主耶和华必吹角,乘南方的旋风而行。
解读:
玉如意其形状如同“乙”,代表土,头部如“心”字的甲骨,代表“心”,或头部上面画上云,代表先天一炁,真心即先天一炁。玉如意就是内有先天一炁的土灵,所以玉如意也代表先天一炁。土主黄色,故由代表土的黄帝制作玉如意。
灵宝天尊为元黄之炁,故手持代表土的玉如意。元始天尊为元始之炁,故持代表先天一炁(金丹)的宝珠。传说骑青牛的太上老君李耳紫气东来,紫气为木炁,巽木为风,故持风扇。青牛为火,火为南方,故也代表上帝乘南方的风而行。

《约翰福音》 15:26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马太福音》 23:10 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
《马太福音》 26:64 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启示录》 1:13 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
《启示录》 1:14 他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
《神仙传•卷一•老子》云:“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约翰福音》 10:30 我与父原为一。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引东晋尹氏 《玄中记》云:“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宫, 一号天皇大帝, 一号太乙天尊, 一号金阙圣君(金阙帝君)。
解读:
三清为盘古神上帝的三个分身,名虽不同,但本质都是道和一,故都称为上帝。(勾陈)天皇大帝、太乙天尊和金阙圣君(紫微大帝)都是元始天尊的儿子,可见常居紫微宫的太上老君就是作为元始天尊的儿子,即基督教所称的上帝独子。
道宝元始天尊就是如来佛,就是玉帝,玉帝为元始天尊十号之一,玉帝就是耶和华上帝。经宝灵宝天尊就是代表一切真理的圣灵,而头发皆白坐在元始天尊右边的师宝太上老君就是坐在上帝右边的上帝独子耶稣,下到人间就是三位一体的基督,即三清合一的神,太上老君为一切众生之师,故名师宝。
在《西游记》中,住在道教三十三天的太上老君在弥勒菩萨的兜率宫炼丹,弥勒菩萨早已成佛,但是却被释迦牟尼封为法王子,即为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可见,弥勒菩萨就是太上老君,虽然成为释迦牟尼佛的法王子,而实际上就是如来佛,所以太上老君常作元始天尊的儿子,其实就是自己做自己的儿子,其实并非真的儿子。玉清元始天尊和太清太上老君实为同一神,太上老君就是元始天尊,只是用了两个不同的名字和名分而已,故说元始天尊“常处二清”,称为上帝之子,以便于在人间传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