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垣即紫微垣(Purple Forbidden Enclosure)、太微垣(Supreme Palace Enclosure)、天市垣(Heavenly Market Enclosure),与黄道带上之二十八宿合称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和天市垣的名称首先在《开元占经》辑录的《石氏星经》(战国•石申)中出现,太微垣的名称晚到唐初的《玄象诗》中才见到。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紫微垣居中,太微垣和天市垣分列两边。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神兽,所以四神兽就如同侍卫。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称紫微宫。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如大熊、小熊、天龙、仙王、仙后等。中国古代多以皇家贵胄命名,如:天皇大帝、太子。
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多以大臣官职命名,如:三公、九卿、虎贲、从官、幸臣等。
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多以市井商贾命名,如:斗、斛、肆、楼等。
三垣星和二十八宿空图如下:
《上清灵宝大法》卷四曰:“北极大帝,则紫徽垣中帝座是也。”
《晋书·天文志》云:“北极五星,勾陈六星,皆在紫宫中。”
《隋书·志》第十四:“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宫中。北极,辰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贾逵、张衡、蔡邕、 王蕃、陆绩,皆以北极纽星为枢,是不动处也。祖恆以仪准候不动处,在纽星之末,犹一度有余。北极大星,太一之座也。第一星主月,太子也。第二星主日,帝王也。第三星主五星,庶子也。所谓第二星者,最赤明者也。北极五星,最为尊也。中星不明,主不用事。右星不明,太子忧。钩陈,后宫也,太帝之正妃也,太帝之坐也。北四星曰女御宫,八十一御妻之象也。钩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太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秉万神图。抱极枢四星曰四辅,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太帝上九星曰华盖,盖所以覆蔽太帝之坐也。又九星直曰杠。盖下五星曰五帝内坐,设叙顺,帝所居也。”
《漢志》北極五星,前一星太子;第二星帝王,亦太乙之座;第三星庶子;第四星後宫;第五紐星,爲天之樞。”
《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后宫之属也。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
解读:
北极五星在紫微宫中,统称为天极星,又称北辰,其纽星天之枢也。北极五星包括北极一、北极二、北极三、北极四、北极五。北极五星边上的四辅星又名四弼。
北极一主月,被人们称为太子。北极二主日,被称为帝或帝座,为太一(太乙)之座,太一神常居住在这里,故北极二能代表太一神,太一神即北极星,即紫微星。北极三主五星,被称为庶子。北极四被称为后宫。北极五被称为北极天枢,或称为枢星,也称为“纽星”,是宋代的北极星,在北宋皇祐年间,它距离北天极只有1度半的角距。而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则以帝星北极二作北极星。直至东汉末年,北极点逐渐远离帝星,于是人们开始把“纽星”作为北极星。今天北极点则移动到了勾陈六星中的勾陈一附近,勾陈一成为今天的北极紫微星。可见北极星是变化的,即北极紫微大帝可以在北极二,也可以在北极五,也可以在勾陈一,北极二为其座位,北极五为其枢纽。
在华盖九星下有五帝内座,成十字形,为五方天帝在紫微宫内的座位,也就是五方天帝办公之地。紫微大帝一化为五,就是五方天帝。
紫微垣星空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