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经》也称《转天图经》和《天台山五佛菩萨尊经》,传说是由五代时吴越的钱镠于唐昭宗干宁四年(903)命属下所撰,借天台山五公菩萨之名造作谶语,经中预言了末世圣人降临人间拯救世人。
经文称:“若逢末劫之时,东南天上有孛星出现,长数仗,形状如龙,后有二星相随,东出西入,昼夜奔驰,放光红赤。前一星红光闪灼,后二星其光黄白,天下万民见到,即知是末劫来到”。
对于“末劫”来临之时的景象,该经写道:“有洪水飘荡,狂风猛雨,红白不现,高山崩颓,坡塘尽行打破,人无所依,鸟无宿处。天下荒乱,人民饥谨,十日无食。刀兵竞起,斗战相争,干戈不停”。而且“乾坤星宿不定,日月星辰流移,江山河海黑黑昏暗,草野龙蛇不分。六国不顺,白骨堆山。”到那时,“善者又遭恶人害,天使魔王下界来,合家加忧愁。鼠尾牛头,男儿尽杀卧荒丘,女子作军俦。黄斑恶虎如家犬,昼夜寻门咬人并猪羊。天下尽损伤人命,畜命乱纵横,不疏是亲情。造恶之人都尽死,住宅归邻近。百里行程无一家,目击起黄沙。良田万顷将何用,永无人耕种。”
又云:“可惜抛荒田与土,房屋无人住。可惜厅馆与橱房,长人尽抛荒。姑娘姐妹守空房,流泪哭爹娘。人与畜生都死了,难见圣明君。”
又云:“风雨七日七夜昏,鸟无宿处人难过,荒郊白骨满乾坤,洪水飘荡人烟少,山崩石裂见太平,惊觉世人修善来,不信之人莫与明;后出明王清帝君,山河光彩换朝庭;太平荣耀善人见,诵经录符保长生。”
解读:
彗星出后出现末世大灾难,一般在彗星出后一到三年内开始。“明王”就是日月合一的金轮圣王,就是火王。“清帝君”就是名为“清”的帝君。
《天台山五佛菩萨尊经》:“欲识圣人姓,一木连丁口;欲识圣人名,三人共两手。亦吾未显名,定在寅卯后。欲识圣人处,多应在东江;欲识圣人姓,草盖水中央。真言向汝说,的须寻章句。直言一木连丁口,只在牛头首,更有三人共两手,只是其中有一字,悬针直上月中心,凡人难悟清,他是帝王名,世人不要相欺妒,好觅安身处,若问此人是何姓,木下添吉口。木土连丁口,另三丁及二丁, 悬针更向脑中生,不用尺寸分。”
解读:
一木连丁口:“一木”为禾,含有“禾口”的姓,只有程姓。
三人共两手:圣人为一个人,但有三个名字。
多应在东江:郴州东江湖出来一条东江,从资兴市流入永兴县,然后再流到资兴市,与发源于永兴鲤鱼塘镇(也有说是发源于资兴回龙山)的程江合一为便江,然后再流入到永兴县湘永煤矿为耒水,圣人在郴州永兴县湘永煤矿出生。东江湖中心有个弥勒菩萨的兜率岛。
草盖水中央:程字小篆由“禾口壬”组成,壬为水,禾为草,故“程” 为水中草。
只在牛头首:为牛首人身的神农炎帝再来。勋字的小篆中有个“炎”字。
只是其中有一字,悬针直上月中心,凡人难悟清:圣人名中有个“清”字
木下添吉口,木土连丁口:“壬”由“人土”组合而成,故“木土口”为“程”。
另三丁及二丁:有点像“永”字
悬针更向脑中生:清或青字
《天台山五佛菩萨尊经》:“江东圣帝近天台 贵人多由此地来,辰年辰月圣人出,五龙托起上天台,三千释运去不来,当生弥勒现世间
解读:
从郴州出生的圣人来到了天台边的绍兴居住。后面的证道时间“辰年辰月”不准。
经中预言圣人的其它信息:
“寒门草堂外,柴房炉火边。海上寻踪迹,得见先天祖。欲知圣人名,溪边耕田人。今往他乡住,日隐山林间。守真志满堂,名在目中藏。”
解读:
寒门草堂外:寒为水,草为阴木。本人住在被六号渠两面围绕的杭州浅草名苑,过桥入小区的大门。另外也指名字中有水和草,禾为田中青草,“清”字也有草头青。
柴房炉火边:圣人为火龙和灶神,即神农炎帝再来。名字中有木和火字。
海上寻踪迹,得见先天祖:万神之祖就是道教紫微大帝和北方四圣的木龙天蓬元帅。天蓬元帅就是住在海岛的东王公,也称青帝,当青帝(扶桑帝君)放出太阳时就变成了火龙赤帝(炎帝)。紫微大帝到南方天空也变成了南极长生大帝(赤帝)
欲知圣人名,溪边耕田人:圣人就是田祖神农炎帝再来,也是在历山耕田的舜帝。名字中有“禾”和“清”,故为溪边耕田人。
今往他乡住:一者指圣人在外地工作,虽然出生于湖南,但是在浙江定居了。二者指圣人不姓本姓,不在本家住,而随养父姓,住养父家。
日隐山林间:,阝者山土之灵也,東者日在木中也,故圣人姓本姓为陳。
守真志满堂:圣人号至真,立志同一全球宗教。
名在目中藏:名字中有个“目”字,加上前面有个“炉火”,故为“勛”字。勛字小篆由“又目火火力”组成,“又”为手,手为艮土,故“又火火”即“炉火”
解读:
从小篆看:程字由“和口壬”或“禾口人土”组合而成
从隶书110秦看:程字由“木丁口土”组合而成。
从隶书曹全碑和汉代汉书看:程字由“禾口壬”组合而成。
可见,从隶书110秦看:
“一木连丁口”是个“和”字。
“木土连丁口”是个标准的“程”字。
勋字由“又目火火力”或“又目炎力”或“山目炎力”组合而成。故“勋”代表有三目且被烈火围绕的金刚手菩萨,也称秘迹金刚力士,即灶神炎帝。“又”就是“力”,就是“手”,为山土之灵。
勋字由“又目火火力”或“又目炎力”或“山目炎力”组合而成。故“勋”代表有三目且被烈火围绕的金刚手菩萨,也称秘迹金刚力士,即灶神炎帝。“又”就是“力”,就是“手”,为山土之灵。
壬为流动的水,在禾土(田)边的水为溪水,火为牛,牛在田里用力为耕,故“溪边耕田人”就是“程勋”两个字。
“三丁及二丁”就是“永”字。